首页 理论教育 当代世界政治格局与多极化的内涵

当代世界政治格局与多极化的内涵

时间:2022-09-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世界政治格局,是指活跃于世界舞台并充当主角的国家和国际组织或者是突出力量,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作用形成的一种框架、结构、态势。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的最终原因来自经济,是世界经济的发展打破旧力量的对比,推动新的政治力量平衡而形成的。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与主要国家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和改变相联系。它是欧洲国家间争夺领土、王位、霸权以及各种政治矛盾和宗教纠纷尖锐化的产物。

()世界政治格局及其历史转换

世界格局包括世界经济格局、世界政治格局、世界军事格局,它们是紧密联系、相互交叉的。世界经济格局是世界政治格局的基础,并制约着世界政治格局,决定世界格局的大体面貌;世界军事格局是世界格局的保障力量,并随着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而变动。

所谓世界政治格局,是指活跃于世界舞台并充当主角的国家和国际组织或者是突出力量,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作用形成的一种框架、结构、态势。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取决于主要国家、国家集团、突出力量综合实力的对比及其在国际上的地位作用。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的最终原因来自经济,是世界经济的发展打破旧力量的对比,推动新的政治力量平衡而形成的。

在世界政治格局中,充当主角的必备条件是:具有强大的实力;奉行独立外交路线,对世界全局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带有规律性: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根本动因是社会基本矛盾的推动、主角力量的消长以及力量对比的变化;直接动因是主角对自己国家利益、集团利益的考虑,以及外交政策的调整。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与主要国家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和改变相联系。

自从17世纪40年代出现威斯特伐利亚格局到20世纪90年代美苏两极格局终结,三百五十多年的时间里,世界基本政治格局发生了五次大的变化。

第一次即威斯特伐利亚格局的产生。

直接动因:“三十年战争”(16181648)17世纪上半叶,以德意志为主要战场的一次席卷欧洲的战争。它是欧洲国家间争夺领土、王位、霸权以及各种政治矛盾和宗教纠纷尖锐化的产物。战争基本上是以德意志新教诸侯和丹麦、瑞典、法国为一方,并得到荷兰、英国、俄国的支持;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德意志天主教诸侯和西班牙为另一方,并得到教皇和波兰的支持。战争经历了四个阶段:捷克—普法尔茨时期(16181624);丹麦时期(16251629);瑞典时期(16301635);法兰西—瑞典时期(16351648)

确立途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16481024日,参战各方代表齐集明斯特市政厅签署《奥斯纳布吕克条约》和《明斯特和约》。奥斯纳布吕克和明斯特两个城市都在威斯特伐利亚境内,故两个和约统称《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和约规定:法国得到洛林的3个主教区(梅林、图尔、凡尔登)和整个阿尔萨斯(斯特拉斯堡除外)。瑞典获取西波美拉尼亚及东波美拉尼亚的一部分、维斯马城和不来梅、维尔登两个主教区,从而得到了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的重要港口;正式承认荷兰和瑞士独立;帝国境内勃兰登堡、萨克森、巴伐利亚等邦诸侯的领地大体恢复到战前的状况,诸侯在领地内享有内政、外交上的自主权。关于教派问题,和约重申1555年的《奥格斯堡宗教和约》继续有效,承认德意志境内新旧教地位平等。

格局样式:“多极”。此和约导致奥地利哈布斯堡皇朝失去大量领地,也削弱了皇朝对神圣罗马帝国内各邦国的控制,使皇朝陷入中衰,也使德国陷入封建分裂的时代。神圣罗马帝国被其他国家分成300多个小国,沦为二流国家。德意志完全成了地理概念。意大利各邦仍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法国得到通向德意志的战略通道,实力大增,为后来称霸欧洲打下基础;瑞典获得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重要港口,成为北欧强国。和约在欧洲大陆建立了一个相对均势状态的格局。此和约导致法国、荷兰和瑞典这三大欧洲新霸主的崛起。

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所形成的多极格局并非是一种神圣的稳定局面。事实上,各国的兴衰更替以一种令人目眩的速度进行着。到18世纪末,已经有许多曾经的大国衰落了。但也应看到,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内含其中。在宗教势力的抗争中,新教势力取得了重大胜利。

第二次即1825年拿破仑战争后形成的“维也纳格局”。

直接动因:“拿破仑战争”。拿破仑执政(17991804)和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4年,1815)时代,法国资产阶级为了在欧洲建立法国的政治和经济霸权,同英国争夺贸易和殖民地的领先地位,以及兼并新的领土而与奥、普、俄、英为核心的反法联盟进行的一系列战争。法国以外的列强先后组成七次“反法联盟”,对付法国大革命以及以后的拿破仑·波拿巴。拿破仑·波拿巴在前5次反法同盟中成果辉煌,曾建立了一个幅员辽阔的拿破仑帝国。1812611月法俄战争的失败,是拿破仑的转折点。与此同时,法军在西班牙屡遭失败,被迫撤出马德里18132月,俄、普、英、西、葡、瑞、奥结成第六次反法联盟,于30日迫使巴黎守军投降。413日拿破仑在巴黎枫丹白露宫签署退位诏书。拿破仑本人在退位后被流放到地中海上的一个小岛厄尔巴岛。1815226日逃出小岛,320日拿破仑回到巴黎,路易十八逃跑,拿破仑的“百日王朝”开始。但好景不长,欧洲各国迅速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1815618日拿破仑的军队在比利时滑铁卢战役中全军覆没,715日他正式投降。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路易十八再度复辟。拿破仑被流放圣赫勒拿岛。延续15年之久的拿破仑战争至此结束。反法联盟取得了胜利,封建王朝复辟。但拿破仑战争动摇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基础,唤起了欧洲民族觉醒,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列宁认为,它表现了帝国主义关系和民族解放运动交错在一起的异常复杂的情景。

确立途径:“维也纳会议”。181410月到次年6月,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聚集了除土耳其以外,包括几乎所有欧洲国家的王公贵族、高官显宦,为战胜法国革命、打败拿破仑弹冠相庆。出席会议的代表共216名。但是,真正操纵这次会议的是俄、英、奥、普四国,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英国外相卡斯尔莱、奥地利首相梅特涅和普鲁士首相哈登堡是会议的主宰。整个会议没有正式的议事日程,除讨论《最后决议案》外,从未正式召开过大会。一切重大问题都由四强在幕后决定,许多决定是在梅特涅书房里经过讨价还价才作出的,故有人说这次会议是“梅特涅书房里的交易”。法国的塔列朗作为战败国代表出席。他多谋善变,机警圆滑,利用各种矛盾,充分施展外交手腕,改变了法国所处的不利地位,他本人也成为会议的活跃人物之一。四大国举行这次会议的目的很明确:瓜分赃物,满足自己的领土扩张野心;恢复法国大革命前的秩序,在各国复辟封建旧王朝;惩罚法国,防止其东山再起;防止和镇压欧洲新的革命运动。但是,四大国在宰割欧洲和瓜分殖民地问题上各怀野心,矛盾重重。大国之间的争吵是严重的,昔日的反法盟国几乎兵戎相见。也就在这时,拿破仑从厄尔巴岛潜回法国,建立“百日王朝”,这时会议桌前的斗士们才暂时妥协,于282569日即滑铁卢战役前几天,匆忙成交,维也纳会议草草收场。

格局样式:“多极”。维也纳会议的《最后总决议案》充分满足了列强争夺领土的野心。英国取得了地中海的马耳他;从法国手里夺得西印度群岛的多巴哥和圣路西亚以及印度洋上的毛里求斯,控制了通往东方的战略要地,巩固了海上霸权;从荷兰手里取得南非的开普敦殖民地和锡兰(斯里兰卡)。俄国夺取了波兰十分之九的土地,并继续占有芬兰和比萨拉比亚(罗马尼亚领土)。奥地利取得波兰的加里西亚,恢复了对意大利北部伦巴底和威尼斯的统治,并占领了萨尔斯堡、提罗尔和达尔马提亚沿岸。普鲁士夺得了波兰的波兹南和格旦斯克,合并了经济最发达的莱茵区和威斯特伐利亚,取得了萨克森五分之二的领土和原属瑞典的波美拉尼亚。弱小民族被任意宰割。波兰被第四次瓜分,只剩下克拉科夫及其毗邻地区组成一个共和国,由俄、奥、普三国共同“保护”。德国和意大利继续保持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这倒正合沙俄和奥地利的意愿。比利时被强迫并入荷兰,称为尼德兰王国。挪威被并入瑞典。法国受到制裁,其领土限以1790年的疆域为界,东北边境的十七个城堡由反法联军占领35年,赔偿七亿法郎并交出海军。按照“正统主义”原则,恢复欧洲各国封建旧王朝的统治。波旁王朝在法国、西班牙和那不勒斯王国复辟,萨伏伊王朝在撒丁王国复位,教皇又成为教皇国的首脑。德意志大大小小的王公们重新袍笏登场,奥伦治王朝再次统治尼德兰。

维也纳会议是欧洲少数列强采用高压手段,逆历史潮流而行,强行恢复封建旧秩序,重新炮制欧洲的政治地图,无视各国民族的历史条件和各国人民的意愿,任意宰割弱小国家。这次会议建立起来的维也纳多极格局,使欧洲维持了近10年的均势,但受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制约,处于上升地位的资本主义列强很快开始了新的瓜分世界的厮杀。

第三次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格局”。

直接动因:“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8月—191811月的一战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全世界的非正义的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是同盟国,英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帝国和塞尔维亚是协约国。在1914年至1918年期间,很多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国家(特别是美国)都加入了协约国。战场主要在欧洲。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最初是同盟国,但是后来英国、法国及俄国与意大利签订密约,承诺给予意大利某些土地,结果意大利加入了协约国对抗同盟国。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万人参战,2000万人失去了生命,2000万人受伤。战争的导火索是1914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战线主要分为东线(俄国对德、奥作战)、西线(英、法、比对德作战)和南线(又称巴尔干战线,塞尔维亚对奥匈帝国作战),其中西线最惨烈,著名的战役有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

确立途径:“凡尔赛会议”、“华盛顿会议”。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战胜国,通过巴黎和会及华盛顿会议建立的帝国主义和平体系。1919118日—192012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与战败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和平会议。其间,协约国同德国于2929628日签订了《协约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通称《凡尔赛和约》。会议决定建立“国际联盟”。对德和约部分规定:确定了战后德国的新疆界;德国放弃其海外一切殖民地及领地;限制德国的军备及确定德国的战争赔款。此外,协约国还同德国的盟国分别签订了和约。协约国同德国及其盟国缔结的上述一系列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巴黎和会未能解决远东及太平洋问题,美国为打击日本独霸中国的政策,削弱英国的海上霸权并拆散英日同盟,于19211112日—192226日举行华盛顿会议,美、英、日、中、法、意、比、葡、荷九国出席。19211213日,美、英、法、日签订了《美、英、法、日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通称《四国条约》),以取代英日同盟。192226日,美、英、法、意、日签订了《美、英、法、意、日五国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通称《五国海军条约》),同一天,出席会议的九国还签署了有关中国问题的《九国关于中国事件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通称《九国公约》),确定了美国提出的在中国实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政策的原则。

格局样式:“多极”。华盛顿会议实质上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和补充,帝国主义战胜国占支配地位,非欧洲大国美、日第一次参与主宰世界事务,以侵犯中国权益,最后完成了帝国主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对世界的重新瓜分,从而建立起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多极结构,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格局。这个体系格局暂时维持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平衡。但是,随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治危机的发展,以及帝国主义国家间发展不平衡的加剧,自20世纪30年代起,该体系被德、日、意法西斯国家的一系列侵略行径所打破。19399月,德国进攻波兰,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格局彻底崩溃。正如法军元帅福煦所预言的:“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必须指出的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苏维埃俄国已经成为世界多极格局中代表正义、维护和平的独特一极,对当时和未来世界格局的正面影响不容忽视。

第四次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渐形成的以“雅尔塔体制”为基础的“两极基本政治格局”。

直接动因:“第二次世界大战”。19319月—19459月的二战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和亚洲但波及全世界的反法西斯的正义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卷入了这场战争。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轴心国之间的战斗。德、意、日是轴心国,它们具有“三反动”的特点:对本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反动;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反动;特别反对共产主义。轴心国在亚洲和欧洲先后组成战争策源地,企图称霸全球。为此以美、苏、英为主,建立了广泛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中国是其中的重要力量。经过全世界人民同心协力的不懈努力,德、意、日被打败。19459月战争结束。这场战争是人类历史上规模和破坏性空前的战争。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的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军民死亡1.0221亿余人。

确立途径:“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二战中后期,美、英、苏三国领导人罗斯福(后杜鲁门)、斯大林、丘吉尔(后艾德礼),为了尽快消灭法西斯,进行了频繁会晤,比较出名的是194311月的德黑兰会议、19452月的雅尔塔会议、19452月底到8月初的波茨坦会议。在这些会议中,在确定打败法西斯的战略与策略的同时,还秘密确定了维持战后和平,尤其是维护美、苏两大国利益的重要原则与世界基本框架结构。

格局样式:“两极”(雏形),或称“雅尔塔体制”。雅尔塔体制对二战后的世界做出了有利于美、苏两大国利益的原则规定和具体安排。第一,欧洲(包括德国与柏林)被一分为二,东部受苏联节制,西部归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苏联与波兰的领土疆界往西挪,把德国东普鲁士北部包括科尼斯堡地区1.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波兰2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归苏联,把东普鲁士其余10.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补给波兰。第二,把中国的大部分、日本、韩国作为美国的势力范围;苏联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优越权予以保证;中国大连港国际化;库页岛归还苏联,千岛群岛交给苏联,朝鲜由苏联节制;蒙古现状予以维持。第三,亚、非、拉过去受英、法控制的殖民地、半殖民地,通过“非殖民化”方式,美国可以插足。第四,成立联合国等国际机构,美、苏可以通过一票否决权或以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加以控制。

雅尔塔体制的实施结果表明,它对保证世界进步力量最后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埋葬旧的世界政治格局,保卫战后初期社会主义革命的成果,维持世界较长时期的相对和平局势有积极的一面;但与此同时,也具有相当明显的消极面。由于该体制是大国主宰世界的产物,实质上是大国划分世界势力范围,当时就给相关国家和人民带来了灾难。重划国界,分裂别国,人口大迁移,使那些弱国、小国和人民深受其害。

从二战结束到整个20世纪50年代,世界政局的发展表现为帝国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对抗。两极政治格局得以确立、扩展,美、苏矛盾初步表面化,雅尔塔格局也首次受到了冲击。

帝国主义阵营是美国一手筹划建立的,目的在于冲破雅尔塔格局,全面“领导世界”。通过实施“马歇尔计划”、“杜鲁门主义”,从经济与政治的结合上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纳入了美国的全球战略轨道。194944日,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军事政治组织,标志着帝国主义阵营的形成,完成了雅尔塔体制所确定的对西方主要大国和世界上某些地区的控制。与此同时,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发起了冷战战略,实施遏制政策,经济上封锁,政治、外交上孤立,军事上包围,并纠集和鼓动盟友发动了朝鲜战争、印度支那战争;开始酝酿和部分推行“和平演变”社会主义国家的方针、政策。

针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的挑战,苏联与刚刚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欧亚国家团结起来,逐步组成了社会主义阵营,进行了全面的反击。19479月,成立了“欧洲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19491月,建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19471949年间,苏联与东欧各国先后签订了16个“友好互助同盟条约”。1955514日,苏联与东欧诸国正式建立了“华沙条约”军事政治集团组织。在此之前的19502月,中苏签订了“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社会主义阵营逐步形成。在朝鲜半岛,打败了美国及其仆从军;在印度支那,赶走了法国殖民者;195911日,古巴在美国后院树立起了红旗。

两大阵营的对抗,核心是冷战与反冷战、遏制与反遏制,其中包含有确立和重划雅尔塔格局的内容。中国与古巴革命的胜利,众多的民族国家从殖民统治下获得独立,首次冲击了两极政治格局。美、苏作为此时对抗的主角,已从昔日的盟友变成了公开的敌手。美国的举动完全是逆历史潮流而动。苏联基本上代表历史的进步,主要是为了捍卫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民族民主解放运动的发展,但也显露出大国主义、大党主义的倾向。这样,美、苏对抗已带有某些争霸世界的苗头,是未来两个超级大国全球争霸的基础和先声。

第五次即20世纪90年代初苏东剧变后旧格局的打破,多极化发展,新格局待立态势。

()多极化的内涵

目前关于世界政治格局的争论十分激烈,“无极”也好,“单极”也好,“多极”也罢,都离不开一个最基本的概念——“极”。“极”的含义究竟是什么2什么样的国家或国家集团才能称得上是一“极”呢?这是解决争论的基本前提。就目前情况看,有关“极”的确切定义及划分“极”的标准尚无定论,这也是造成争议的重要原因。

“极”一词,在新华字典中,有四种解释:一是“顶端”、“最高点”、“尽头处”;二是地理学和物理学的概念,指地球的南北两端,磁体的两端或电路的正负两端,如南极、北极,阳极、阴极;三是副词,“最”、“达到顶点”;四是“竭尽”,如极力、极目。如果把这些解释综合起来,“极”既有“顶端”、“最”的意思,又有共同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谁也离不开谁,以及两者相互对抗又相互吸引的意思。这就是“极”的原始的、用得较多的含义。

二战结束后,西方的国际政治学者将此概念借用到国际政治的研究领域,用以表述以雅尔塔体制为基础的、美苏成为超级大国、并在全球争霸的格局,即两极格局。这个比喻形象,较符合实际,因为当时的世界已明显划分为两大阵营,即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东方(社会主义)阵营,世界上其他国家大部分追随着美国或苏联。两大阵营严重对立,共同存在于当时的国际社会。尽管这是一种“恐怖的稳定”,毛泽东把它称为“冷战共处”[4],但它与其他因素的合力,毕竟维持了半个世纪多的世界和平,新的世界大战始终没有打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两极格局的提法是准确的。因为它明确地显现了两极格局的主角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又形象地表明了美、苏两家的排斥与对抗、牵制与制衡,两大阵营势均力敌,从而维持了世界局势的相对稳定。

冷战结束后,中国的主流观点认为,世界走向多极化成为21世纪相当长一个时期内的一个重要特征。单极和多极的矛盾,称霸和反霸的斗争,成为国际斗争的焦点。[5]对于这一结论,从官方的角度看,在世界上除了美国以外,提出异议的不多。

如果把这些结论深入理解的话,五个方面的事实不可忽视:

一是这里所说的“单极与多极”中的“单极”,其实就是“超极”,也就是“超级大国”(美国);“多极”其实就是“多强”(俄罗斯、欧盟、日本、第三世界、中国等),也可以理解为“潜在极”、“次极”、“准极”、“雏形极”等。不管是“单极”还是“多极”,它们都是当今世界的“主角”力量,在世界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是作用的水平、程度、大小有别,性质有异。

二是“单极与多极”是并存的,并且有着密切的相互关系。说其是并存的,不仅是指它们在当今的世界上有突出的综合国力,有突出的国际影响力,而且是指它们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世界上多数国家或舆论是承认的。即使个别国家或学者口头不承认,但他们作为突出力量是客观存在的。说这些主角力量是“极”,仅仅理解为“并存”还不够,根本在于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所谓“关系”,即事物内在规律性的表现和事物间的必然联系,关键在于相互作用。虽然各事物并存着,但如果各自孤立、封闭,它们之间是无法形成关系的。互不往来,无关系可言;只有相互作用,才能产生关系。所以说,关系不仅仅指并存,而主要在于相互作用。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和相互渗透,从而构成关系的内涵。[6]冷战后,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推动下,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性日渐提高。对外投资和经贸已经把各国紧密地捆绑在一起了,经济的互动互利程度已经使各国很难互相为敌了。[7]它们很大程度上是在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和相互渗透中成“超”、成“极”的。

三是单极和多极的矛盾,称霸和反称霸的斗争,成为国际斗争的焦点。承认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并不能回避其矛盾和斗争。称霸和反称霸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有时还很激烈。在斗争中体现各自的价值,一方面,促进国际社会的进步、优化、均势,推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世界多极化的成长;另一方面,则产生副作用。

四是“多极化”中的“化”,本义为性质或形态改变。如果将它放在名词或形容词后,则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那么“世界多极化”可以理解为多极(多强)正在转变之中,也可以理解为多极格局正在转变之中,又可以理解为“单极与多极”均在转变之中。我们说“走向多极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认为世界多极格局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已经有了雏形,并且这个雏形正在羽毛丰满的发展过程之中。这里的“多极化”,是指政治多极格局形成过程中的部分性质和状态的转变,而不是已经完全形成,即新的政治格局尚未确立。

五是在“单极与多极”并存的客观现实下,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不仅早已形成,而且是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逐渐形成的基础。资本主义世界美、欧、日三大经济中心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这是不争的事实,如果加上苏联,以及世界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建立并采取有效的石油定价、石油限产,说世界五极经济格局已经形成,有充分的依据。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世界一极的地位丧失,但世界经济多极格局中的美国、日本、欧盟、石油输出国组织等经济地位在上升,称霸和反称霸的斗争亦在加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