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研究性学习对当代教育学的五点启示

研究性学习对当代教育学的五点启示

时间:2022-05-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性学习对当代教育学的五点启示研究性学习对当代教育学的五点启示研究性学习与传统课型的最大差异在于,破除了教材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的“三中心”论,把学生从被动的受支配的位置解放出来,于是,可以有下列演绎:1.反映在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上——从关注教师主体的教授行为,转向关注学生主体的学习行为。因此说,研究性学习是对传统教学论的叛逆。

研究性学习对当代教育学的五点启示

研究性学习对当代教育学的五点启示

研究性学习与传统课型的最大差异在于,破除了教材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的“三中心”论,把学生从被动的受支配的位置解放出来,于是,可以有下列演绎:

1.反映在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上——从关注教师主体的教授行为,转向关注学生主体的学习行为。因此说,研究性学习是对传统教学论的叛逆。在这个重大的关节点上,即从传统的师生的从属关系,转化为师生的平等关系。如果研究性学习的这种“平等”辐射到其他课程,可以说,其意义将远大于这种课程本身的价值,因为,教育观念的变革,远大于行为的变革。

人们不该忘记,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上最顽固的基因是“上智下愚”。慑于理论界的教学民主的压力,教育界出现一种令人费解的说法:“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既然你们教师主导了,主体焉存?这种文字游戏表面冠冕堂皇,实际上却经不起推敲。在整个教育思想起点上,那种傲视式的居高临下,根本不存在“下”的所谓主体,即使有,也是教师赐予的。世界上凡是赐予的东西,就随时可以收回,所以赐予是靠不住的,并且这往往是一套骗术。

2.反映在教育学的评价标准上——从终结型评价转向过程型评价。我以为,应该是一种非升学为目的的评价;是一种真理不一定在老师手上的评价;是一种拒绝优劣型或正误型的评价;是一种无标准答案的评价,或者说是一种非成人化或以社会功利为标准的评价。在新奇的追求或想象力的发散上,学生得到的是激励的评语。因此,看到媒体上报道北京、上海、南京各地的某些实验,我实在有些担忧,那么响亮的课题,那么精确的难度,那么恢弘的气势,虽是诱人,却应该是科学院的专家们做的,失去了青少年的稚气,看不到学生思维的飞翔。

3.反映在教育学的课程目标上——从功利性走向人文关怀。历来的课程改革,都伴随着教育宗旨的变化,从柏拉图的理性公民起,到基督教的民主公民,再到工业化的精英公民,现在的走向是什么?可能是21世纪的善良公民,即既具有科学精神又懂得人文关怀的公民,不用科学和技术残害民众,不损害他人和后代的利益,从教育的工具性和功利性转向对个人的身心关怀,当然包括对青少年时期的兴趣关怀。

4.反映在教育学的观念宗旨上——从知识的桎梏走向智慧的放飞。教育要面向哪里?邓小平同志说,教育要面向未来,什么是面向未来的东西?只有智慧,只有创造性能够面向未来。可是,几千年来的教育无不围绕着知识,无论是传道授业解惑,还是课堂教师书本,都是在既定知识的框架中,这是一种典型的面向过去的教育。人们不会忘记,那些记忆式的考试,复述式的测验,学生像一个个不太准确的硬盘,记录着前人的知识,其后果是,考分愈高的对书本愈是虔诚,对既定知识愈是膜拜,其创造精神(怀疑、批判、求实等)则丧失得愈多。

5.反映在教育学的方法论上——从知识的积累走向方法论的扩散。如果把知识看成砖块,那么方法论则是砖块的结构。高明的建筑师,不能说是砖块的堆积者,而是砖块的结构者。奇美的结构既是一门技术,又是一门艺术,形成新奇的结构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反映出一个人的大智大慧。上述关于研究性学习的哲学分析,至少反映了另外一种含义,即”放飞智慧”。也许情况就是这样:知识,作为教育学的大厦最底下的一块砖石,一旦挪动了,智慧才可能进入,智慧与知识互补地闪烁光辉。

也许,就在这种不经意的“放飞”中,教育学上的多元智力论,如语言—言语;逻辑—数理;视觉—空间;音乐—节奏;身体—运动;人际—交往;观察—辨识;实践—动手;自我—反省;存在—思考;联想—想象,就可能从不同角度映射到不同的学生身上(包括那些双差生身上)。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背景上,或许孕育着一种新思维,即一种新教育哲学。

“研究型课程”意见提纲

陈桂生

引  言

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于2001年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从2001—2002学年开始试行。这个课程方案颇多新意,所谓”研究性学习”或“研究型课程”便是其中最有新意的构想。

早在这个《纲要》颁布以前,关于“研究性学习”、“研究型课程”的议论即已沸沸扬扬,若干地区、不少学校得风气之先,已经着手试验;惟有关“研究型课程”的议论与报道,虚实难辨,一般教师对这种议论,将信将疑。不少校长明知这种课程的设置势难回避,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和实际困难的考虑,不免感到困惑。究竟什么是“研究型课程”?它与“研究性学习”是同义语还是有所区别?为什么要设置这种课程?它到底是否可行?是否普遍可行?怎样实施?这里试就这些问题提纲挈领地陈述一种思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