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性学习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示例

研究性学习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示例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下面,结合硫酸性质的学习来简单阐述研究性学习在教学环节中的具体实施。通过上述示例可以看出,研究性学习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以及科学的学习方法。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是否掌握某个具体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学生能否对所学知识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并有所发展和创新。

三、研究性学习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示例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贯彻研究性教学原理,是提高学生主动进行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的重要手段。结合学生对未知事物认识的一般规律,教师课堂教学时可以按照:提出问题—合理假设—设计验证方案—进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并总结规律的环节来进行。下面,结合硫酸性质的学习来简单阐述研究性学习在教学环节中的具体实施。

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也是化工生产中经常使用的一种重要物质,硫酸的化学性质与其浓度大小有紧密的关系。稀硫酸是一种强酸,具有酸的通性但不具有氧化性,而浓硫酸除具有强酸的通性外,还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学习硫酸的化学性质,关键在于掌握好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1.提出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启发学生思维,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如:酸的通性包括哪些方面,可以通过哪些反应来验证?

2.进行假设

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可以结合已学过的知识积极进行思考,如:酸可以与活泼金属反应,置换出酸中的氢而生成氢气。硫酸具有酸的通性,因此是否可以推断硫酸可以与活泼金属如锌、铁等反应而生成氢气,而不能与不活泼金属如铜等进行反应。

3.设计验证方案

为验证以上假设的合理性,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所学过的知识来设计验证方案,如:让稀硫酸、浓硫酸分别与金属锌、金属铜反应,注意观察不同的反应出现的现象:稀硫酸与锌反应并生成无色能产生爆鸣声的气体(氢气),与铜不反应;浓硫酸与锌反应生成棕色带刺激性气味气体(二氧化硫气体),同时有少量黄色单质(硫)和硫化氢气体生存,浓硫酸也能与铜反应生成棕色带刺激性气味气体(二氧化硫气体)。

4.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讨论

稀硫酸能与锌反应而不与铜反应符合酸的通性,浓硫酸不仅能与锌反应,也能与铜反应,且两个反应生成的气体都不是氢气,因此对浓硫酸的反应不能再以酸的通性而论之,此时学生会产生一定的好奇心,浓硫酸如何与金属反应成为关注的焦点。此时,教师应及时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态,引入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这一重要的性质,并且可以进一步运用氧化还原理论对上述反应进行分析,通过分析确定浓硫酸与金属反应生成的产物情况,这样,学生对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有助于帮助他们较好地掌握浓硫酸的性质。

通过上述示例可以看出,研究性学习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以及科学的学习方法。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是否掌握某个具体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学生能否对所学知识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并有所发展和创新。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模式,对教师课前的准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设计教学环节,去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去引导学生突破课堂的时空限制、拓展思维的空间,从而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本文曾发表于《四川广播电视大学学报论丛》2006年11月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