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模式

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模式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验探究是从化学实验入手,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化学实验,促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学习积极性得到激发,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前收集一些联系实际的生动材料,营造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启发讨论模式是教师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创造适当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意识。

二、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模式

(一)实验研究模式

实验探究是从化学实验入手,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化学实验,促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学习积极性得到激发,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例如,在《原电池原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演示在一个成熟的西红柿上插入铜片和锌片,再用导线连接,可以观察到串联的电流指针出现偏转,表明有电流产生。通过这样一个演示,学生会在感到好奇的同时产生去寻找答案的冲动,在此基础上,教师在逐步导入原电池的概念、基本原理等知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最后可以让学生利用掌握的知识、选取合适的原材料自己设计原电池来检验所学知识的正确性。通过上述环节的紧密衔接,学生能对原电池的概念、原理、实质、形成条件等有了正确的认识。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活动,主动获取了知识,并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形成对知识较为全面的认识。

(二)情景创设模式

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与生产实践结合紧密的自然学科,它与生产、生活和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前收集一些联系实际的生动材料,营造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如在学习《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演示铜与稀硝酸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反应,并结合反应情况提出一些问题,如:在做化学实验时,为什么有的化学反应需要加热,有的则不需要加热?为什么化工生产中很多环节需要设定适当的温度、压强?通过改变反应的外部条件怎么来加快需要的反应速度,抑制或减慢不需要的反应速度等,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立和讨论,学生能从自己熟悉的事例出发去思考问题、探讨问题的内在原因,这样既优化了教学情景,又诱发了学生进行学习和研究的动机,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到的知识并去指导实践。

(三)调查研究模式

调查研究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方式以传授知识为唯一目的的弊端,教师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确定调查研究的方向,组织学生就近开展调查、考察,通过实验与研讨,寻找出书本知识与实践的结合点,进而巩固所学到的知识。例如在学习《烷烃的来源和用途》时,可以结合四川地区天然气含量丰富、天然气化工发达的特点,组织学生走访一些邻近的企业,了解天然气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生产的原理和主要环节等,启发学生从开放的教育环境中去发现问题、进行思考,将书本知识转化为生产流程中科学技术问题的体验,培养学生提取、筛选、加工信息的能力。

(四)启发讨论模式

启发讨论模式是教师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创造适当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意识。采用启发讨论式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学生开阔思维空间,激发出新思维火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例如在学习《渗透现象及渗透压原理》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学生身边的现象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如:为什么人在淡水中游泳会出现眼睛刺痛的现象,而在海水中则不会?为什么在腌制蔬菜时,加入盐后蔬菜会出现水分等,通过以上一些常见现象的思考,逐步引导学生进入渗透现象及原理的学习中,从而取得举一反三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