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技人才队伍建设30年回眸及建议

科技人才队伍建设30年回眸及建议

时间:2022-09-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八科技人才队伍建设30年回眸及建议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是要有一支创新型的科技人才队伍。这一举措对此后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具有极重要的战略意义。总之,通过拨乱反正,以及在这个基础上提出的政策措施,为我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八 科技人才队伍建设30年回眸及建议

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是要有一支创新型的科技人才队伍。胡锦涛同志说:“没有一支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作支撑,要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是不可能的。”为了推进这支队伍的建设,有必要回眸30年来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认真汲取其中的经验和教训,这对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科技人才队伍建设30年的巨变

30年前的1977-1978年期间,小平同志曾多次忧心忡忡地说:“科技人员美国有120万,苏联90万,我们只有20多万,还包括老弱病残,真正顶用的不很多。”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支队伍已发生巨大的变化。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员数已达3200万人以上,居世界第一位,其中研发人员按工作当量达120万人以上,居世界第二位。研发人员队伍从20多万跃升到100多万人,这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性转变。研发人员,即通常所说的R&D人力,它不是一般的数量概念,而是测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性指标。尤其值得重视的是这支队伍的年龄结构已发生了根本变化,45岁以下的人员已占70%,中青年已成为研发队伍的主要力量。

正是依靠这支科技人才队伍,我们在许多领域在较短时期内迅速赶上国际先进水平。例如:在高性能计算机领域,由于我们有了一个坚强的团队,终于在2007年首次研制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万亿次机,2008年又研制成功百万亿次机,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能制造和应用超百万亿次商用高性能计算机的国家。

在纳米科技领域,当国际上发明了能看到原子和按人们的意愿去安排原子、分子的仪器后,我国科学家很快就研制出了STM(扫描隧道电子显微镜),并用其进行了石墨表面刻蚀,刻出线宽为10nm的“中国”字符。在应用方面也已获得一批重大成果。近几年来,我国科技专家在这个领域发表的论文数已排名世界第二位。

在基因技术领域,虽然参加国际基因测序的时间较晚,但已出色地完成了人类基因组1%的测序任务,接着又完成了超级杂交稻基因组测序,与丹麦合作完成了家猪的测序。尤其值得自豪的是,完成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中国人基因组序图谱的测绘(“炎黄一号”)。

航天领域的成就尤为世人瞩目。在这个领域中,不仅要求每一项技术的可靠性和先进性达到相当的水平,而且要求具有极高的集成创新能力。前不久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宣布,今年10月,我国三名航天员将搭乘“神舟”七号飞船升入太空,其中的一名航天员将首次迈出“太空行走”的重要一步。

这一切都说明,经过30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建立起一支具有相当数量和较高质量的科技人才队伍。然而在队伍的创新能力上,目前与创新型国家尚有较大的差距。据科技部最新统计,我国科技人才资源的总量居世界第一位,研发人员的总数居世界第二位,研究与发展总经费则已居世界第五位。可是在全球创新分指数(Innovation and sophistication factors)中却排到了第50位。这说明队伍的总体创新能力急待提高。

(二)依靠改革开放建设队伍的阶段特征

依靠改革开放建设科技人才队伍,是小平同志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30年来我们党和国家沿着小平同志指明的道路不断奋进。回顾这30年走过的历程,可以发现它具有阶段性的特征:

第一阶段是指从1978年开始的第一个十年。1978年,小平同志以极大的勇气和决心彻底否定了“两个估计”,肯定了17年教育路线是无产阶级的教育路线,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才有了一系列重大措施的出台。首先是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收大学生。第二个重大措施,就是扩大增派出国留学人员。这一举措对此后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具有极重要的战略意义。第三个重大措施,就是着手制定教育事业的计划,努力使它成为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之,通过拨乱反正,以及在这个基础上提出的政策措施,为我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阶段是指从1988年开始的第二个十年。1988年,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重要思想。接着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5年5 月6日作出了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在这个《决定》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为贯彻这个战略,理所当然更要突出人才的作用。江泽民同志代表中共中央在中国科协第五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在社会的各种资源中,人才是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后来在一次座谈会上,更明确提出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

加快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是这个时期的一个重要特点。其中在变单一的行政性直接管理为以法律、经济手段为主的间接管理,冲破“条块分割、部门所有”的人才壁垒,建立多层次、多方位的人才市场体系,激活人才的创新潜能而建立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制定吸引人才的相应政策,以有效利用国外人才资源等方面,都获得了显著的成效。

根据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制定科教兴国战略,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以及加快人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是这个时期最引人注目的几件大事。

第三阶段是指从1998年开始的第三个十年。在这个时期中,国家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目标。2006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作了《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奋斗》的重要报告。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了实施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以及十个方面的配套政策文件。这一方面对建设科技人才队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制定了许多新的政策,又为建设科技人才队伍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提升队伍建设的水平,是这个时期的重要特点。首先,鉴于创新型科技人才成长有其特殊性,所以特别强调要重视这类人才成长规律的研究,要不拘一格地发现人才、选用人才、培育人才;由于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是一个群体,所以特别强调要重视人才体系的建设,既要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又要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由于建设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涉及各个方面,所以特别强调要重视把人才体系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努力完善各种制度,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以及营造鼓励科技创新的社会氛围。此外,还特别强调重视开放式培养,努力吸取世界各国培养这类人才的经验。

把1998年作为这个阶段的起始点,是因为这一年在全国展开了知识经济问题的大讨论,它对形成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的决策起着很大的作用。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的报告中提出了知识经济概念,认为知识是支持OECD国家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而人才的素质和技能已成为发展知识经济的先决条件。当这些论断传到中国以后,引起国人的极大关注,从中央领导到学者、媒体都卷入到学习、宣传和研究的热潮中。

(三)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建议

1.正确处理知识和劳动的关系

把握好知识和劳动的关系,对正确理解和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显得特别重要。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是有教训的。本来,任何劳动都要消耗人的脑力和体力,都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统一。因此,绝对的、纯粹的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实际上都是不存在的。生产知识、应用知识、传输知识当然也是一种劳动,只不过它是以脑力劳动为主。然而在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在西方却出现了一股否定劳动价值论、鼓吹用知识价值论代替劳动价值论的思潮。这股思潮在西方影响很大,后来就成为一些人构建知识经济理论框架的基础。现在看来,这股思潮对我国的最大影响,就是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价值观的扭曲。它直接影响教育改革和社会的就业观念,并通过它影响到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

从教育结构看,首先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大砍中等专业学校。与此同时,有些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高等学校不再把精力放在量大面广、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不再强调教育如何实现与生产劳动的有机结合,不再重视实验、实习等关系学生基本技能的教学环节。显然,这对于培养一线创新人才都是不利的,在某种程度上还会加剧学生就业的紧张形势。

2.着力推进科技人才向制造业和农业领域转移

当前,科技人才在行业分布上存在着结构性矛盾,制造业和农、林、牧、渔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在行业门类中所占比重分别只有10%和4.9%。这与制造业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推进科技人才向这些行业中转移,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一个关键环节。如果不能制定出推动这种转移的政策,那么要解决人才分布的不合理状况将是难以实现的。

3.在突破国际专利的包围中锻炼和造就人才

国际专利尤其是美国专利(或三方专利)的水平,被认为是衡量创新型国家的主要指标,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标志。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的国际专利水平同创新型国家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据2006年统计,百万人均美国发明专利数,美、日均已达到280项以上,而我国只有0.5项。这说明我们正处在国际专利的包围中。所以必须举全国之力努力突破这种包围,否则要建成创新型国家将是不可能的。正是由于实现这种突破的难度很大,所以它应是锻炼和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的重要途径。

4.注重一线创新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研究

探索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成长规律,既要高度重视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特征,又要认真研究一线创新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一线创新人员所面临的客体有其特殊性,实际上它是多种生产要素和技术要素的组合,所以更应具有集成各种要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这种结构的形成与学校教育有极强的相关性,所以围绕这个问题开展研究,既有利于明确一线创新人才培养的方向,更会触动当前教育中的许多深层次问题,包括教育思想、教育方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有利于推进整个教育的改革。

(项浙学等著,发表于《科技工作者建议》2008年第5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