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心理人才队伍建设

社会心理人才队伍建设

时间:2022-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五)社会心理人才队伍建设心理人才队伍的建设在应对城市公共安全事件时必不可少,尤其是在事件发生后需要保持随时能调动相关人才的状态。社会心理人才队伍的建设不仅要依靠政府制定相应政策保障人才队伍的基本权益,实现人才管理的科学化,也要依靠社会的共同认可,保证其工作服务环境的最优化。这五类人才队伍主要根据心理辅导对象发挥其具体作用。
社会心理人才队伍建设_城市公共安全社会心理研究

(五)社会心理人才队伍建设

心理人才队伍的建设在应对城市公共安全事件时必不可少,尤其是在事件发生后需要保持随时能调动相关人才的状态。这就需要建立完善的人才储备库,最大化地利用人才资源。但由于我国社会心理领域建设的滞后性,人才队伍建设也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一直处于缓慢的发展期。社会心理人才队伍的建设不仅要依靠政府制定相应政策保障人才队伍的基本权益,实现人才管理的科学化,也要依靠社会的共同认可,保证其工作服务环境的最优化。而在组建人才队伍时,则要依据严格具体的标准将具备充分资格的对象收入储备库,并在之后的时间内对其培训指导,以应对随时出现的公共安全事件。

一般来说,人们将人才队伍分为五大类,分别是高校心理教师队伍、社会心理咨询师队伍、心理热线咨询员队伍、心理志愿者队伍以及包括电台心理节目主播在内的媒体心理节目主持人队伍。这五类人才队伍主要根据心理辅导对象发挥其具体作用。

——高校心理教师队伍,他们面向高校学生开展一系列心理课程,通过介绍基础心理知识和教授自我疏导方法来引导学生正确应对与调整心理状态。同时,在课余时间心理教师也接受前来咨询的同学,帮助他们梳理思路,正确面对生活学习中的种种问题和困境。

——社会心理咨询师队伍,他们主要面向社会中的不特定人群,但以社会中上层收入较高者为主。由于我国社会心理建设的滞后性,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队伍并不强大,但目前很多高校心理教师都已加入到这个队伍中。同时人们的思想并不完全开放,面对面的心理交流让很多人望而生怯,不愿在陌生人面前袒露心扉。而且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需要收取一定的费用,这更导致了只有少部分人群在遇到心理困境时愿意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心理热线咨询员和心理志愿者队伍,主要面向社会中下层的不特定人群。心理热线咨询的匿名性、低收费性和心理志愿者队伍的义务性,吸引了很多不具备资金条件但想寻求心理帮助的人。只是因其非专业性也决定了他们只能进行基础的心理安抚和初步的价值引导,并不能从更深层面解决寻求帮助者的心理困扰。

——媒体电视节目主持人或电台节目主播,他们面向全社会不特定观众或听众。通过推广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使得观众或听众进行自我疏导。主持人无法参与到心理调节的整个过程中,只能无特定目标的广泛宣传引导。对需要心理帮助的人群而言,最终还是靠自我调整,这样的效果往往并不理想。而且,随着媒体之间的竞争加剧,某些心理类节目不再注重整体观念的推广和对观众的帮助,而倾向于哗众取宠,甚至用低俗的故事吸引观众眼球。

所以,社会心理人才队伍的建设还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第一,要定期进行专业培训。无论是针对专业心理咨询人员还是非专业人员,都需要定期的专门培训,使其掌握心理引导方法,熟练运用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保持与时俱进的状态,以应对各类社会心理问题。第二,加强工资、报酬待遇。尤其是对心理热线咨询员和心理志愿者队伍待遇的提高。对志愿者队伍而言,虽然是义务性的,但也需要一定的补贴如饭贴、交通补贴等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投身志愿者队伍。第三,增加相应的社会规范,确保电视电台节目导向的正确性。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媒体对公众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入的。面对部分媒体为增加竞争力哗众取宠的现象,政府应当设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规范媒体节目的导向性,从而降低媒体节目对社会心理的负面影响。第四,打通职称评选体系,破格评选心理咨询师。目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队伍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数量较少。而对于心理咨询师的职称评选,则相对要求较高,只能面向极少部分人群。所以通过适当打通职称评选体系,让更多符合要求的人,破格评选心理咨询师,可以壮大社会心理人才队伍。

【注释】

[1]柳浪夕:《社会情境与社会智能训练》,《教育研究》,1998年第3期。

[2]刘召客:《群体事件中的群体挫折感研究》,《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8期。

[3]比如阶级、阶层阵营:工人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等。

[4]陈成文、潘泽泉:《论社会支持的社会学意义》,《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第6期。

[5]侯玉波:《社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1—32页。

[6]林碧英:《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与榜样教育》,《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1992年第2期。

[7]见http://baike.baidu.com/view/4887267.htm。

[8]聂存虎:《对社会转型期集体主义价值观重新建构的几点反思》,《探索》2007年第3期。

[9]洪梅、任璐、罗霞梅、李述鹏:《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金田》2012年第9期。

[10]唐斌:《流失与重构:政府对公众心理安全感的满足——基于公共安全事件的思考》,《江淮论坛》2010年第3期。

[11]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4页。

[12]吴忠民:《社会焦虑的成因与缓解之策》,《河北学刊》2012年第1期。

[13]漆彦忠:《论社会疏离》,《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14]2009年底,中央综治办、共青团中央联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全国范围开展了针对这五类重点青少年群体的排查摸底工作。2010年8月,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中央综治办正式发文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闲散青少年、农村留守儿童、流浪乞讨青少年”等五类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试点工作。

[15]常静:《匿名环境下的网名心理》,《商业文化》2010年第3期。

[16]常静:《匿名环境下的网名心理》,《商业文化》2010年第3期。

[17]陶文昭:《互联网群体极化评析》,《思想理论教育》2007年第17期。

[18]胡泳:《群体极化》,《商务周刊》2008年第17期。

[19]陶文昭:《互联网群体极化评析》,《思想理论教育》2007年第17期。

[20]陶文昭:《互联网群体极化评析》,《思想理论教育》2007年第17期。

[21]柏杨:《传媒监管的类型化和法治化》,《现代传播》2007年第2期。

[22]柏杨:《传媒监管的类型化和法治化》,《现代传播》2007年第2期。

[23]李巍:《论媒体社会责任的缺失与构建》,《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36期。

[24]张维平:《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事件社会心理干预机制》,《中国公共安全》2006年第7期。

[25]关信平:《社会政策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5页。

[26]岳经纶:《社会政策学视野下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从社会身份本位到人类需要本位》,《公共行政评论》2008年第4期。

[27]岳经纶:《社会政策学视野下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从社会身份本位到人类需要本位》,《公共行政评论》2008年第4期。

[28]乐国安:《对中国社会心理学学科制度建设的思考》,《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