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对产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对产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时间:2022-10-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产业技术人才是上海科技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竞争能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根据当下上海科技成果产业化与产业发展的概况,通过调研及问卷等形式对现阶段产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和掌握部分现有产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中影响人才队伍发展的因素。
对产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_上海科技人才发展研究报告.2017

产业技术人才是上海科技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竞争能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产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涉及政府、单位、社会及个体的系统工程,需要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配套措施等多个方面完善优化,以政策集成推动队伍建设。

针对这些情况,建议建立政策保障体制,以科技成果产业化实践平台建设为核心,优化完善单位支持机制;以科技成果产业化文化建设营造为手段,建立与优化社会层面文化引领机制;以激发科技成果产业化意愿为抓手,逐步形成一支满足上海产业发展、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产业技术人才队伍。

(一)产业技术人才队伍发展因素分析

根据当下上海科技成果产业化与产业发展的概况,通过调研及问卷等形式对现阶段产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和掌握部分现有产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中影响人才队伍发展的因素。

1.政府政策的宏观把控

政府的政策法律措施在大方向上给予宏观把控作用,为科技成果产业化能力培养提供政策引导与法律保障,真正的人才培养措施的实施由单位承担,为成果产业化能力的萌芽、培养及提升提供最直接的支撑措施与条件。因此,政府的支持、倡导及监管力度直接影响单位的政策践行力度;在单位的资金支持、培训教育、实践平台建设及人才服务体系完善的情况下,科技人才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意愿及自我驱动力就会更强,会更趋向于去从事科技成果产业化工作;成果产业化社会氛围的营造、社会包容力度的大小也同样会影响科技人才自我驱动力的大小,会促进其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意愿、提升产业化动力。

2.科技成果产业化动力

(1)单位支持、市场需求、政策引导等要素为产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提供强大的外在推动力。只有以市场需求为前提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才可以确保科技成果的适用性及效益性,因此市场需求更能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能力的培养。政府通过明确的战略培养目标、产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计划、法律法规的保驾护航能确保能力培养的顺利实施。单位明确的培养目标与系统的培训教育、科技成果产业化实践平台建设、轻松无虑的科研环境、市场讯息传递及时性、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等方面也将对增强产业技术人才科技成果产业化动力、提高产业化效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产业技术人才的成果产业化意愿、动机、社会责任感是其进行成果产业化的内在动力。科技人才的成果产业化意愿决定了科技成果是停留在理论阶段还是应用于实践,同时,物质和精神层面的激励、社会责任也会帮助其克服外在的许多困难,务必将科技成果产业化工作进行到底。

3.人才队伍发展社会环境

社会对于科技成果产业化成功案例进行大力宣传、对产业技术人才进行表扬奖励、包容科技成果产业化失败者时,就会形成鼓励成果产业化、倡导表扬成果产业化的社会风气,就会对科技人才产生正向的激励和影响作用,引导他们从事科技成果产业化工作。

(二)完善产业技术人才培养体系

单位层面的支持机制对科技成果产业化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建议单位以科技成果产业化实践平台建设为核心,从物质、精神两方面完善单位层面的支持服务体系,创造良好的成果产业化环境,强化人才的成果产业化动力,确保科技成果产业化工作顺利进行。

1.实施系统全面的培训教育

调研显示,被调查对象非常重视通过培训计划提升产业技术人才科技成果产业化能力,通过设置系统合理的课程体系去不断强化科技人才的专业能力;在学科专业化的前提下,积极以学科、项目、技术为纽带对其进行相关及相邻学科的培养,将科技人才锻炼成跨学科、跨领域的复合型人才;政府定期会同科研院所、高校及单位的科技成果产业化人才开展培训、学术交流、研讨咨询等主题活动,搭建科技成果产业化人才交流合作平台;鼓励和支持科技成果产业化人才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到国外一流大学、研究机构或单位进行培训进修,也可通过高峰论坛、实验室合作开发等形式与国外发达国家开展全面的合作交流;所在单位还要为其提供一些与市场接触的机会,使得科技人才能够抓住市场讯息,从而保证技术研究能够紧跟社会发展、紧贴市场需求。

2.搭建完善的成果产业化实践平台

(1)加强中试环节建设。由于经费和试验条件的限制,大多数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在成果中间试验环节受到限制,为促进“实验型”研究成果向“产业型”成果产业化,高校及科研院所应在政府及社会的专项经费支持下,努力发挥自身特征优势,积极寻求外援支持,通过募集和筹措相应的专项经费,建立成果共享平台,加速成果产业化进程。

(2)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成果产业化企事业单位间的人才流动。鼓励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与成果产业化企事业单位开展科技人才流动,根据专业特点、行业领域技术发展需要,聘请单位及其他组织的科技人才兼职教学和科研工作,支持科技人才从事科技成果产业化活动。

(3)加强高校、科研院所与成果产业化企事业单位间的实践合作。鼓励校企间开展产学研合作模式,通过产业化实训基地与高校科研实现资源共享、共同研究开发,缩短成果产业化周期并避免成果转移过程中的信息滞后,合力促进成果应用与推广活动。

3.建立灵活的人才任用机制

传统的产学研联合创新存在信息沟通不畅和人才归属限制的弊端,导致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与企业的研发需求衔接不良。人才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资源,具有可分享使用的特性,不但不会因为使用而造成资源价值的减损,相反还会随着使用而获得更多的创新经验从而增大价值。产业技术创新的合作创新,应更多地体现为其创新人才资源的共享合作。因此,健全产业技术人才队伍中科技创新人才共享机制,打通人才任用过程中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各种体制性壁垒,使整个人才队伍中的各类人才可以被灵活调用,既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产业技术人才队伍中科技创新人才资源不足的难题,实现人才资源的有效配置;又有利于研发适合企业发展需求的科技成果,达到革新产业技术、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的目的。

(三)建立科学的产业技术人才评价体系

为了提升科技成果产业化能力的培养效果,结合产业技术人才对人才评价方式和利益分配方式的期许,需制定全面的人才评价方式和合理的利益分配方式。

1.全面的人才评价机制

在评价内容上,不应该仅仅把论文的发表、专著的出版、专利的申请和实验室的成果作为评价的标准,还应把科技成果是否产业化、是否有实效、是否能带来社会及经济的发展作为科研人员的年终考核、职称评定、晋级等方面的考核标准,从而促进广大科技工作者更加关心成果的应用和市场对成果的反映、评价。

在评价方式上,应把阶段性考核与过程性考核相结合,不仅关注最终的如科研成果数量、科技产业化成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考核指标,还要关注科技人才在成果产业化中的努力投入程度,认识到即便是成果产业化失败也对科技的进步发展所带来的推动。

2.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了鼓励和促进科技人才加入到成果产业化行列中,应保证从事科技成果产业化工作的人才在经济上无忧虑、政治上有荣誉。

(1)秉承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制订出完善可行的利益分配制度,使利益与风险对等。

(2)在物质奖励的基础上设立多种奖项,如科技成果产业化奖、科技成果推广奖等,给予成果产业化工作者经济和荣誉的双重奖励;最后,在科技成果产业化人才的项目申请和资助、职称评审及职务晋升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

(四)建立健全产业技术人才激励与保障机制

政府政策对科研学术能力、成果产业化有着正向的影响,科学研究、成果小试、中试及产业化这一系列过程都受到政策法规的影响。因此,建立与强化科技成果产业化政策法规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建议从人才培养、科技成果产业化奖励等多方面完善。

1.制订人才培养战略与计划

产业技术人才作为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为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科学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目前针对科技成果产业化人才的培养计划很少,人才数量及质量上还有待加强。

(1)建议结合本市产业情况,进一步明确产业技术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重点及方案。

(2)应制订专项的人才培训计划,在高校、科研院所培育具有科学研究能力、实践产业化能力、过程管理能力和推广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2.建立与完善评价奖励政策

(1)完善绩效考评体系。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应当建立全面合理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应符合科技成果产业化工作的特点,将科技成果产业化情况作为对相关单位及人员评价、科研资金支持的重要内容和依据之一,并将评价结果应用到人才的职称评定、待遇提升等方面。

(2)完善人才奖励机制。从政府、社会及用人单位三方同时发力,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人才奖励机制;注重对从事成果产业化的科技人才进行股权激励。例如,对科技成果作价投资者给予不低于一定比例的股权;为鼓励科技人才继续进行成果产业化工作,对成果产业化成功者在成果投产后的连续3~5年提取不低于一定比例的成果利润。

(五)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

良好的社会环境能够提升产业化技术人才的内在驱动力、增强其成果产业化意愿。

1.营造良好的成果产业化氛围

通过政策法律支持,制订产业技术人才和科技成果产业化能力的培养战略;制订相关的人才培养计划并提供配套的支持服务,如资金、金融支持、风险配套服务等。所在单位在战略发展布局、人才发展培养措施、科研环境及生活方面适当倾斜,从各个层面体现对产业技术人才的重视与需要,从而营造政府、单位对产业技术人才和科技成果产业化能力重视与需求的社会氛围,激发产业技术人才的工作热情,引导其从事成果产业化工作。

2.体现成果产业化的社会包容

成果产业化是一项周期长、风险高、收益慢的复杂工作,并不是每一个成果都能产业化成功,并不是每一个科技成果都能及时得到社会和市场的认可,也并不是每一个科技成果都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那么作为社会民众应该多一份对于成果产业化工作者的包容和理解,允许他们产业化失败,允许他们不断地进行试验和所谓的“浪费”,理解和认可他们对于科技成果产业化工作所做的努力,要大力营造勇于突破、宣扬成功、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

3.加强宣传效果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表扬科技成果产业化成功案例,通过报刊专栏等形式宣传政府的科技政策,推广和表扬从事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典型人物以及他们的卓越事迹,强化产业技术人才的社会形象。一方面鼓励他们继续为科技成果产业化献身,另一方面为其他科研工作者作出榜样,激发他们的产业化热情和欲望,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提倡成果产业化的大环境。

[1]作者简介:陈霖,博士,上海市科技人才开发交流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为科技政策、科技创新人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