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视纪录片的界定及审美特性

电视纪录片的界定及审美特性

时间:2022-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纪录片创作中,叙述主体的多元化决定了叙述方式的多元性。因此在任何一部纪录片中,创作的主体性与纪录的客观性都将同时并存,使所有的电视纪录片都表现出既真实又不完全“真实”的特点。

第三节 电视纪录片

一、电视纪录片的界定

电视纪录片是运用新闻镜头,真实地纪录社会生活,客观地反映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真景,着重展现生活原生态和完整过程,排斥虚构和扮演的新闻性电视节目。电视纪录片编导拍摄的素材将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组接,并从中揭示出某种具有认识价值的思想内涵。

从形式上看,电视纪录片与专题片有着相似的语言元素,因此从大范畴划归到专题节目的一类。电视纪录片在叙述上强调同步性、客观性、现实性和时空并置性,要求用客观真实的影像资料反映事件,因此对创作者的主观评论和修饰手法有较大的限制,这是纪录片与政论片和文化片的明显区别。根据以上的特点,纪录片的独特性在于:第一,电视纪录片具有很强的纪实特点,它强调用客观真实的影像资料构成全片;第二,纪录片在叙述角度上更强调客观立场,反对创作者的主观介入;纪录片更讲究拍摄的同步性、声音的同期性,因而也更注重体现时空的真实性。

有一些纪录片尽管记述的内容与文化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人们还是把它们称作电视纪录片而不叫文艺专题片,这是因为这些作品从总体上并不是表现文艺的内容,而是要借助文艺的形式来揭示某种事物的生存或者发展状态。比如《记忆——梅兰芳1930年》、《舟舟的世界》、《远山的瑶歌》等都是此类作品。其中《远山的瑶歌》通过纪录瑶家山寨两代歌手对古老的瑶歌的传承现状,展示了瑶歌起源和发展的悠久历史,真实反映了瑶歌这种古老的文化遗产后继乏人的现实生态。该片一方面真实纪录了瑶歌在当代的传承情况;另一方面,该片在文化学的意义上为我们提供了许多认识瑶歌生态的感性材料,同时也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因此人们把这类作品划归于纪录片的范畴。

二、纪录片的审美特性

1.纪录的客观性

电视纪录片是以电视语言来叙述故事、反映生活和塑造人物的,其拍摄方式具有声画同步、直观现实、时空合一等客观真实的特点,这与用文字和语言来描述事件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是直观现实的,后者则是主观追述的。相比之下,纪录片的声画所表现的客观性、真实性在人们看来更具有说服力,因为它是一种时空并置和声画同步所展现的“真实”,尽管这里参与了编导选择的主观化因素,但是在被选择的“这一段”声画中,它一定比文字和口头传达的内容要更加真实。所有笔述或者口述主体只能说出事件的“真相”,而纪录片可以让人们看到并听到事情的“真相”。笔述或者口述必然会更多地带有主观成分,因此我们说,如果把报告文学和电视纪录片都界定为“非虚构”作品的话,那么,纪录片对现实的还原更具有客观性和权威性,这就是电视纪录片所特有的本质特性。

2.创作的主体性

尽管纪录片所拍摄的画面和声音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独立性,但是它们终究不能离开叙述主体而存在,因为事件只有经过“叙述”,它才会因纪录而变成文本的存在。

在纪录片中,即使在一个事件中被纪录下来的这一部分声画是客观真实的,也仍然不能保证主体对事件反映的绝对真实,因为纪录者总是会有选择地纪录。在选择中,被遗漏的那一部分声画对于整个事件来讲,就是被删掉的部分。所以,纪录的客观真实并不能代表叙述的客观真实,只要加入了人的叙述,就不可能是纯粹客观的。这也是纪录片的特性之一,即纪录片的创作是主体性的。在纪录片创作中,叙述主体的多元化决定了叙述方式的多元性。也就是说,对于一个事件而言,有多少个纪录者,就会有多少种叙述;进而言之,有多少个叙述,就会有多少个故事。这时候,同一个事件就可能变成许多个不同的故事,这就是创作主体性的含义。

首先看看创作的主体性对选题的作用。大千世界、纷繁万物,各色人物有无限广阔的选材领域,为什么叙述主体偏要来表现这一事物或者这个人物呢?叙述主体与叙述对象之间的相遇应该是生活的启迪和创作者的思考之间的一种机缘巧合。选题就是叙述主体与对象产生“共鸣”的结果。

其次是拍摄中的主体性作用。在拍摄阶段,创作主体必须了解自己的拍摄对象,并对作品进行整体构思。导演构思成熟之后,即使在拍摄阶段,也有很多变数。导演的思想随时会对事件的传达进行干预。同样,摄影师还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兴趣、修养来处理镜头方式,比如角度、景别、时长与运动速度都会直接干预对事件的叙述,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经过镜头表现的时空已经不再是客观现实的时空,而是叙述者塑造的时空。

再次,在纪录片的拍摄中,录音师对声音的选择性纪录也会渗入其主观成分,如果是现场直播,那么声音从事件现场传入到演播室中间的距离也会使声音发生些微改变。如果声音的源头很多,录音师则同摄影师一样要面临如何选择的问题。因此在任何一部纪录片中,创作的主体性与纪录的客观性都将同时并存,使所有的电视纪录片都表现出既真实又不完全“真实”的特点。

创作的主体性对于成就一部纪录片而言意义十分重大,这不仅因为它是将事件变成作品的必经之途,同时也是将客观真实的事件转化成艺术品的关键环节。只有认识到纪录片中创作的主体性作用,才能使纪录呈现多元化的形态,使纪录片不仅具有思想性和史料性,还应该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

3.呈现的过程性

纪录过程性的理念基础是法国电影理论家巴赞所说的:“纪录镜头,摆脱我们对客体的习惯看法和偏见,清除了我们蒙在客体上的精神的锈斑,惟有这种冷眼旁观的镜头,才能引起我们的注意,从而激起我们的眷恋。”1991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12集的电视纪录片《望长城》,该片与同类型的“话说”类专题片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在于它鲜明地表现出一种“客观再现”的创作风格,它第一次让观众在跟随摄影机镜头寻找陕北歌王王向荣的过程中,认识了“藏在地下人未识”的古长城,第一次知道中央电视台的记者也有找不到被采访人的事情。这个过程的真实再现,倒使观众愈发产生了想见到歌手“王向荣”的期待,也正是这种“带毛边的生活过程”,传达出一种生机勃勃的质朴美感。

归纳起来纪录片对事件过程的呈现要抓住几个要点:

(1)纪录过程

将生活本身所具有的过程再现出来,也就是以时间为顺序去纪录正在行进中的、未知生活结局的过程。在跟踪拍摄的过程中,生活中的人物、情节、故事,都会客观地、真实地呈现出来。

(2)抓住细节

日本获国际大奖的纪录片《小鸭子》里,编导拍摄了一群野鸭成群迁移的过程,其中他们特别捕捉了两个扣人心弦的细节:一是当鸭群纷纷离开池塘,有一只最小的鸭子还不能飞,它几次想跳过一个石阶,却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但是它并不灰心,再跳,再跳……直至跳了十几次,终于取得了成功。第二个细节是当鸭群长大,就要离开皇家公园时,所有的小鸭都挥舞着翅膀直冲云霄,惟独那只最小的鸭子仍然试飞了一次又一次,直至第八次才摇摇晃晃地升上天空与伙伴们会合。这两个细节经过再现获得了新的意义,也给了观众巨大的情感冲击和心灵洗礼。

(3)声画并重

大千世界是“有声有色”的,流动的光波构成五彩缤纷的图像,流动的声波形成了抑扬顿挫的声响。因此,纪录片对生活过程的再现不仅要纪录图像还要传播声音。因此纪录片不能只有图像没有声音。没有声音的世界同样是不真实的世界,纪录片对生活的真实纪录应该是声画并重、声情并茂,所以,纪录片导演在拍摄画面的同时一定要及时地录好“同期声”,有效地采好“现场声”。

4.叙述的多元性

从纪录片的发展历史来看,从有纪录片开始,叙述的多元性就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中国的纪录片创作领域里相继出现的创作模式有:说教型的“格里尔逊式”、直接型的“真实电影式”、发现型的“访问谈话式”、参与型的“反射式”等。[1]叙述的多元性给我们的启发在于,编导完全可以而且应该在真实性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叙述的技巧性。同样的事件,由于叙述者的技巧不同,可以对故事的可视性产生关键的影响。《探索亚洲》电视网制作总监维克兰·夏纳认为:“中国的纪录片虽然拍摄角度、人物感情和细节表达上有独到之处,但往往只是思想性强,故事性弱,节奏缓慢,观赏性差。”[2]他们购得中国的纪录片,往往要重新剪辑,使之增强故事性以后,才放在他们的频道中播出。2005年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主席米歇尔·诺尔也曾经直言不讳地指出:“纪录片是讲求故事性的,应该如实地把一个故事的思想内涵表达得生动而完整。”[3]

如何将电视纪录片拍得好看,这是导演的基本功课:《电视纪录片要善于讲故事》的作者杨贻军这样总结道:“2005年广州国际纪录片买卖市场行情,国际买家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拍这部纪录片干什么(讲故事的目的)?(2)给观众看什么(讲什么故事)?(3)观众能不能看得懂(故事怎样讲)?(4)看懂了以后还能不能看下去(故事是否吸引人)?(5)好不好看(故事讲得好不好)?(6)观众对这个节目怎么看(故事能不能达到预期效果)?”[4]为了增强纪录片的观赏性而强调其故事性,这是在保持纪录片真实性的前提下提出来的,是对纪录片叙述的艺术的一种要求。纪录片导演可以在确保真实性的基础上,尽可能提高对事件的叙述技巧,使纪录片更加生动感人。

思 考 题

一、目前我国的电视专题片有哪几种类型?

二、电视文学片有些什么特点?

三、试撰写一部电视专题片文本。

【注释】

[1]参见杨贻军.电视纪录片要善于讲故事[J].//当代电视.2006,6:36.

[2]参见杨贻军.电视纪录片要善于讲故事[J].//当代电视.2006,6:36.

[3]参见杨贻军.电视纪录片要善于讲故事[J].//当代电视.2006,6:36.

[4]参见杨贻军.电视纪录片要善于讲故事[J].//当代电视.2006,6:3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