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下无双》:香港电影的一个典型病例

《天下无双》:香港电影的一个典型病例

时间:2024-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天下无双》作为一部以商业性诉求为主的影片,完全采用了港片的创作模式,从而也暴露出港片的危机。《天下无双》中的梁朝伟、王菲、张震、赵薇等明星造型怪异、表演夸张,以不合常理的举止行为去填充故事。机械化的程式和越来越快的节奏是香港电影模仿好莱坞商业片后造成的一个恶果。

《天下无双》:香港电影的一个典型病例

中国的大学学子们在网络时代精心设计的一个“局”——从周星驰担纲的一系列“无厘头”影片中读解出“微言大义”,并把一部《大话西游》这样的“恶俗”影片奉为经典,再加上电影理论界对在香港回归这个重要的年份中以一部《春光乍泄》赢得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奖”奖项,又因一部与丹青妙手陈逸飞的代表作《浔阳遗韵》琴笙相和的《花样年华》写尽风流的导演王家卫力作的绍介和研究,智性的省思与犬懦式的游戏、艺术和商业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与态度在“戏拟”与“拼贴”的法则中“相得益彰”,一部应时之作《天下无双》横空出世。

这是一部颇为取巧的影片,导演刘镇伟以纯熟的电影语言和王家卫式的“画外音”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手法讲述了一个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影片中有一些段落显示了创作者的机智。在阿龙带领兄弟找人火拼时,骑警拦截住他们,然后拿出所谓的“现场证据”,一张运用现代技术才能扫描出来的照片。正当大家产生“穿帮”的念头时,草棚里钻出那个画像的匠人,出乎意料。特别出彩的地方是刘镇伟盗用了王家卫的表达方式,以具体的影像、幽默的独白和身份不定的画外音对人物的内心予以展示。影片一开始,面对埋伏着的大内侍卫,张震扮演的“皇帝”以不屑的口吻“暗自”说,“在我面前是一个个饭桶”,然后侍卫们便成了一个个饭桶;而侍卫统领也洞烛人心般地“暗自”叹息,“你又何尝不是一个粽子”,话音刚落,一个被捆得严严实实的“皇帝”扔在太后的面前。当影片着力渲染阿龙与长公主的情谊时,“当小霸王抱着她的时候,她经历了人生中一个激动难忘的时刻,她第一次有心跳的感觉……当时的镜头极度感人,他们送了又抱,抱了又送,又送又抱,没完没了,最后竟然送了一个余月。”这样的画外音蕴涵着诙谐又感伤、真诚又荒诞等多种意味。《东邪西毒》中美轮美奂的场景、《大话西游》中令人捧腹的对白和角色身份被嵌入这个讲述得并不流畅的情节中,产生出一种复杂的效果,真情成了滥情,贵族成了弱智,男不男,女不女,一个“万花筒”的世界。

《天下无双》作为一部以商业性诉求为主的影片,完全采用了港片的创作模式,从而也暴露出港片的危机。

过度追求明星效应是港片的一大痼疾。“打戏看成龙,文艺片看红歌星”成了一剂妙方,而影片角色的性格要求却往往被忽视。《天下无双》中的梁朝伟、王菲、张震、赵薇等明星造型怪异、表演夸张,以不合常理的举止行为去填充故事。简单化的人物和逻辑不够严密的情节在大腕们的“综艺化”演出中草草结束。

大杂烩式的情节是香港商业性影片的一个标志,把武侠片、喜剧片、爱情片等各种卖座的类型熔于一炉,置剧情与人物性格甚至生活常理不顾,银幕就是一个综艺舞台,每个段落都是一出短戏,成为商业片的一个模式。男女身份错位,灰姑娘式的爱情故事,还有故作感人的黄梅戏表演在《天下无双》中机械地混搭在一起,经典情节的“入戏”效果和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被强制性地挤压在一处,演员一边要装疯卖傻搞煽情,一边则漏洞百出,让观众明白“这是假的”,令人产生一丝难以言喻的尴尬与不快。

机械化的程式和越来越快的节奏是香港电影模仿好莱坞商业片后造成的一个恶果。三分钟一刺激、五分钟一高潮,是早期好莱坞动作片的一个程式。但是新好莱坞虽然也讲究大场面和惊险性,却更加注重情节的流畅和人物性格的发展这些内容因素,而香港电影却精心计算观众的反应,用一些凑趣、打斗、反串等招数把节奏推得越来越快,显得热闹有余,趣味不足。《天下无双》中从宫廷打到民间,从举手投足大大咧咧、疯疯傻傻的“李凤姐”赵薇,到一脸神经质、不懂世事的“公主”王菲,从皇帝微服下民间,大展时装设计才华,到梁朝伟和王菲因“天下无双缘爱今生龙凤戒”被拆散,一个个噱头性的片段充斥着影片,再加上《东邪西毒》版强作抒情的落叶、芦花、大雪、桃花和一块绿洲,还有那大异常理的笑料,体现了香港商业片的“真髓”,也降低了影片的艺术品格

在“经济自由港”口号掩盖下的殖民文化氛围中成长的香港电影有着先天不足,虽然也曾有过“新浪潮”这样的艺术电影尝试和方育平、许鞍华、关锦鹏、陈可辛、王家卫等优秀导演,但是像《天下无双》这样杂糅各种卖座片类型生产出来的快餐式配方电影,也许很难得到有着一定审美品位和独立价值取向的成熟观众的认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