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六人普表式和指标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六人普表式和指标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六人普表式和指标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罗志清普查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普查表式和指标设置是每项普查成功与否的最为核心的问题,直接影响普查工作的实际操作和整体质量,关系着普查工作的成败和政府各项政策措施的制定和执行效果。普查表中“H3本户应登记人数”栏目,国家普查方案明确规定以反映普查时点的静止状态为原则。
六人普表式和指标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建议_2010浙江人口普查技术业务工作文集

六人普表式和指标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罗志清

普查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普查表式和指标设置是每项普查成功与否的最为核心的问题,直接影响普查工作的实际操作和整体质量,关系着普查工作的成败和政府各项政策措施的制定和执行效果。第六次人口普查借鉴和汲取了历次人口普查的经验及教训,审时度势,不断完善,普查方案总体科学合理。但是在经历六人普全过程的各个工作阶段中,通过对理论的认真学习和实践的体验,本人深感六人普表式和指标设置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待研究和修正。

一、主要问题

(一)普查对象的界定过于“明确”,对特殊情况未作具体说明

第六次人口普查以现有人口为普查对象,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归纳为“两类人”:一是“普查时点居住在本户的人”,不管其户口登记在何处;二是“户口在本户而普查时点不居住在本户的人”,无论其外出时间长短、外出原因如何,均普查登记。普查表中“H3本户应登记人数”栏目,国家普查方案明确规定以反映普查时点的静止状态为原则。而实际登记时却提出特殊处理对象,要求对标准时点因临时出差、探亲访友、旅游等暂时居住在本普查小区的人,不在本普查小区登记;户籍人口中由于临时出差、探亲、旅游、或值夜班等原因普查时点不在家住的,按人户一致圈填,也即以反映普查对象常住状况为原则。但对这些需特殊处理的对象及短期停留、临时出差的时间等均未在普查方案或填写说明中作出详细的书面解释及定量的时间界定。“明确”的普查对象定义,与实际操作要求存在较大差异,普查员难以掌握,争议较大,并产生厌烦情绪,易导致人口的重报或漏报。

(二)部分指标设置不尽合理,解释不够清楚

1.连续性不强,阻碍完整性审核。在指标“H1户编号”设置上,按照国家普查方案的规定,在普查登记阶段,如果发现该户为空户,该户的“户编号”作废且其他户不得再使用。这样普查表“户编号”不连续,造成普查小区普查表的完整性的审核,容易出现普查表丢失现象。

2.同类指标口径不一致,操作性不强。根据国家普查方案规定,一户有两处或两处以上住房的,如果没有出租或借给其他人居住,要把这几处住房的住房间数和住房面积分别相加,其他均登记现住地信息,容易产生差错。一方面大多数的普查员没能很好理解把握这一指标,就不会在调查时进行详细追问,另一方面即使普查员能追问,许多被调查者也不愿如实回答,可能会误导普查数据的使用者。例如,被调查者拥有3套住房,共9间房,在登记的现住地只有50平方米,调查结果可能导致数据使用者产生疑惑。

3.不符实际,增大工作量。指标R6的人户分离范围以普查小区划分太小,普查小区的划分与平时户籍登记不是一种口径,出现了因划分普查小区而产生的人户分离,不符合实际情况,增加工作量,而且易造成重复登记。住房类的分项也过细,如“H9.承重类型”,普查员无专业知识,无法准确判断和界定,在普查中设置效果不大,只会增加调查难度。“R13五年前常住地”指标,很多年纪大或常年流动的住户一时难以想起五年前常住地,需要花费时间回忆,拖长了调查时间。“R20—R23指标”,为判定“失业”而设置得过多,而且有些绕,花费的精力过大,取得的效果并不好。“R25初婚年月”和“R26存活子女数”等指标,过于直接并涉及个人隐私,往往难以直接询问,在实际操作中比较麻烦,特别是年龄大的调查对象,对普查员造成困惑。长表中“R4.出生年月”中填写周岁毫无意义。

4.部分指标解释不够清晰,难以准确理解。如“R9离开户口登记地原因”区分不够具体;R22中“丧失工作能力”的解释为“包括年老体弱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员”,容易产生不同的理解,把握难度较大,普查员间争议很大。

5.部分指标繁琐,实用性不强。如普查长表,户记录共17项,其中有13项是关于住房情况的,项目复杂,花费时间较长。等登记完这部分内容,有的被调查者开始出现不耐烦情绪,后面的人记录调查登记质量会受到影响,从而会削弱“人口总量”、“出生人口”、“死亡人口”基本情况信息的收集。在人口普查中设置住户指标以了解人们的居住条件是必要的,但在户记录中指标占3/4的比重,显得过多过繁琐,且部分指标实用性不强、操作困难、调查价值与作用小。

(三)表式设置欠妥,缺乏人性化

1.同一指标表间代码不一致。本次普查长、短表均有“本户住房建筑面积、本户住房间数、户口性质、是否识字、受教育程度”指标项,但内容相同的项目排列顺序不同,指标代码不一致,这样既不利于调查登记,又不利于汇总分析。

2.部分栏目设置不合理。“R1姓名”无预填栏,在现场登记时直接填写在汉字框内;短表R11、R12和长表R14、R15。这两个指标分别为“是否识字”和“受教育程度”,大多数普查员反映不适应这一询问顺序,且人工逻辑检查中规定,“是否识字”中答案选“2否”的,“受教育程度”只能选“1未上过学”或“2小学”。境外人员表中“R5来大陆或来华目的”无“随迁家属”选项,而实际中此类情况较多。

3.普遍反映表格中字体偏小,年纪稍大点的人难以看清,填写时容易造成视觉疲劳等。

二、几点建议

普查表式、指标设置是一门大的学问。科学合理设置普查表的表式和指标,有利于整个普查工作的组织开展及普查数据的准确取得,有利于数据汇总和开发使用。

(一)精心定义指标概念,突出查准人口主要目的

人口普查最重要的目的是查准人口数量,人口的就业情况、结构和分布等信息都建立在准确的人口总量的基础上(长表抽取10%的户填报)。因此,普查方案中普查对象的定义既要界定明确,又要简单明了,指标的确定应明确易懂,指标的解释应更加严密,避免产生似是而非,模棱两可,便于普查员的操作和申报人的回答。在普查方案设计之初和过程中,应大量收集、整理各种可能遇到的特殊情况,进行系统总结,对有些无法采集或者无法界定的指标要尽早想好对策,在普查方案修改时定下基调和变通办法,将特殊处理方法写入普查方案,便于普查员准确掌握。普查过程中,要及时针对发现的特别情况,做好相应的解答。以现有人口为普查对象,容易出现流动人口的重报,为了便于核查,在个人信息中增加身份证号码标志,能较好地解决流动人口重报难题,也可防止误报年龄等情况发生。

(二)精简指标项目,提高工作效率

人口普查的项目,应以少而精为宜。普查项目过多,必然增加填写登记表和数据录入与处理的工作量,会降低最核心、最重要的指标质量,延长数据汇总到数据公布使用的周期。因此普查指标设计必须根据少而精的原则,跳出“普查包揽天下”的思维,避免面面俱到,对可设可不设或设置意义不大的项目不必列于普查项目,对当前意义不大的项目暂不必设置,尽量减少调查工作量,以提高调查工作的效率,确保调查的质量。针对发现的问题,建议对普查表进行适当调整。一是调换指标顺序或合并相近内容。对于“是否识字”与“受教育程度”,调换顺序或进行合并处理,通常不识字的人是未上过学的,而且由于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不识字的人口仅占较少比例。二是删减或更改一些实用性不强的指标。如普查长表“H8建筑层数”,不论在建筑层次还是人们生活起居方便上,住在第几层楼根本没有什么区别,而最关键的应是有无电梯的区别,因为电梯的使用改善了人们居住条件。该指标如不删去,也应更改为“是否有电梯”更有实际意义。

(三)表式设置更加科学,充分体现实用性

表式设计要人性化,应遵循实用性、衔接性和操作性原则。一是应该做到清查表涵盖清查摸底及登记时期的所有调查项目,与普查短表指标相匹配,提前掌握人口信息,提前对错登、重登和漏登情况的审核,有利于清查摸底人口总量的全面把握,特别是为全户外出的登记提供了二次机会,减少现场登记工作量,从而提高现场登记的进程和报表质量。二是长短表中相同指标应对应一致,统一排列,使其完全一致。三是针对光电录入数据处理的特点,合理设置预填处或纠错格,方便现场登记,减少转录工作强度。四是对个别涉及个人家庭隐私的指标做人性化处理,规范访问用语,以便普查登记顺利进行。

舟山市人口普查办公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