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优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外商投资环境的思考

优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外商投资环境的思考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优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外商投资环境的思考⊙杨锦琦投资环境是指一国所拥有的影响和决定资本运行并取得最优预期效益的各种主客观因素的总和。即突出做大做强南昌、九江两大“核心”城市,提升“双核”城市对整个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辐射力和带动力。
优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外商投资环境的思考_学林探赜(第2辑)

优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外商投资环境的思考

⊙杨锦琦

投资环境是指一国(或一地区)所拥有的影响和决定资本运行并取得最优预期效益的各种主客观因素的总和。投资环境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根据世界银行对投资环境的定义,世界银行将投资环境分为四个层次:一是宏观环境,主要指国家宏观政策,如财政、货币政策以及经济与社会的稳定性、开放性;二是体制环境,主要是指政府监管和服务框架的效率,如立法与执法、政府行为与体制;三是企业的微观环境;四是基础设施的数量和质量。投资环境是资本流动的重要影响因素,对国际资本流动来讲更是如此。外商投资环境对外国投资者而言,是其在一国(或一地区)进行生产性投资时所面临的各种所需条件和状况,因此,直接影响着投资风险的大小和投资效益的高低。对外资吸收国而言,外商投资环境直接影响着吸收外商投资的规模和水平,进而对本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一、不断提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整体经济水平

从外商投资的区位选择来看,集聚经济是影响其区位选择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应提高引进外资的质量,调整外资结构,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充分发挥集聚效应。围绕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开展建设,着力提升城市化水平,形成集中的市场规模和巨大的市场需求。

1.加快城市化进程,不断优化宏观投资环境

加快城市化的进程,围绕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开展建设,着力提升江西的城市化水平,形成集中的市场规模和巨大的市场需求。要加快发展地区中心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保税区的建设,增强城市集聚经济的优势,使这些地区在利用外资上有新的突破。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城市化发展道路是:突出发展核心城市,加快发展区域中心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和县城,有所侧重地发展小城镇,形成大中小城市和中心集镇协调发展的环鄱阳湖城市圈。一是突出发展“核心”城市。即突出做大做强南昌、九江两大“核心”城市,提升“双核”城市对整个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辐射力和带动力。“双核”驱动是快速有效提升省域经济总量的捷径。如广东的广州、深圳,福建的福州、厦门,浙江的杭州、宁波,山东的济南、青岛等。二是加快发展区域中心城市。即加快景德镇、上饶、鹰潭、抚州城市化发展步伐,发挥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火车头作用。目前四市城区规模都不大,区域带动能力较弱,尤其是上饶、抚州城市化率较低,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三是积极发展县级市和县城。顺应工业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发展要求,加快县级市和县城建设,发挥其在县域经济中的主导作用。环鄱阳湖地区有县级市和县城30个,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和条件。四是择优发展小城镇。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土地集约、人口集中的思路,重点培育一批农村中心镇,提高其在促进城乡物资流通、商品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吸纳力,引导有经营能力的富余劳动力进镇谋发展。

2.抓住产业转移机遇,加快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建设

发挥区位优势,承接好沿海产业梯度转移在工业化演进中,东部沿海地区各省市工业化都要相继进入中后期阶段,且随着这些地区劳动工资成本和土地资本价格等要素成本的迅速上升,沿海地区将加速劳动密集型和占用土地资源的工业项目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而江西省是中部区乃至全国唯一与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三角区共同毗邻的省份,因此,要抓住这一优势,做好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准备。

(1)实行产业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推动原有产业向生态化方向转型,形成完整的生态工业和服务业体系;要不断推进优势资源向优势产业集聚、优势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优势企业向园区集聚、优势产品向优势品牌集聚,加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加强自主创新、引进吸引消化再创新,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同时把废弃物的综合回收再利用、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等环保产业,作为新的产业增长点来培育。按照发展生态产业的要求,实施“存量调整”和“增量优选”,努力提高整体产业的资源利用水平。

(2)加强经济生态区内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促进项目集聚。加强经济生态区内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促进项目集聚、产业集群,增强发展后劲,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重点是以环湖地区中心城市和重点县市为支撑,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重大产业项目为抓手,以十大产业为主攻方向,以增强产业集聚度和关联度为重点,加快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分工合理、配套完善的产业集群和块状经济区,着力打造六大产业基地(集群):打造南昌现代制造业基地、打造沿江临港产业集群、打造鹰潭世界铜都、打造新余光伏与钢铁产业基地、重振景德镇世界瓷都地位等。

(3)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提升产业总体竞争力。围绕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水平和产业集中度,积极推动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配置,引导产业集群化发展,建立和完善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合作互补型产业组织结构。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区域内大型企业发展,以大开放的思路,以现有中央和小属大型企业为依托,围绕产业集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通过裂变扩张、上市嫁接、合资合作、兼并重组、产业延伸、协作配套等多种手段和途径,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积极培育一批成长性好、带动力强、关联度大并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骨干龙头企业;充分利用江西省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特色农产品资源,积极发展“专、优、特、精”中小企业,推动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在产业延伸、产品配套、生产流通等方面形成分工协作关系,提高生产专业化水平,促进中小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3.建设引资带活产业链,形成集聚效应

(1)建设引资带,形成梯度引资网络。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应在原基础上确立不同层次的引资带和引资区域,形成点、线、面相互交错的引资网络,实行错位竞争和重点支持战略相结合的外资政策。

(2)建设产业链,形成集聚效应。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建设产业经济带。依托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以交通干线为纽带,重点发展中心城市和县城,鼓励发展重点小城镇,形成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镇发展格局,着力形成以南昌为核心的一小时经济圈、以九江为中心的沿江城镇带以及赣东北城镇带等城镇密集区,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环湖城市群。充分发挥各个经济开发区的作用,根据各自的特点和发展规划,制定不同的引资战略,优化产业布局,避免重复建设和重复定位,促进开发区产业集群的形成。同时,以各开发区为中心,以其产业集群定位为目标,制定周边区县的产业配套计划,培养为外商直接投资配套的产业链,优化投资环境。围绕昌九工业走廊产业带、九景高速公路产业带及鹰潭—饶高速公路产业带,建好一批经济开发区和特色工业园区,把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成城市建设的新区。南昌市以建设经济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为龙头,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家电汽车制造业、中医药制造业,形成资金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发挥南昌交通、信息枢纽的区位优势,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九江市必须发挥区位、交通和旅游资源优势,重点在发展临江工业、港口物流、旅游上下工夫;以建设出口加工贸易区为龙头,形成全国最大的有机硅产业基地,建成纺织服装生物医药、电子工业、食品加工、汽车及零部件配套、石化工业等产业聚集区。

二、努力改善投资硬环境,加快提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

硬环境是指自然环境与基础设施。自然界为投资活动提供自然物质基础,其中最重要的是自然资源;基础设施,是一国或一个地区的物流、人流、信息流的载体,为生产和生活的顺利进行提供必要的条件。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对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具有重要影响。需要充分发挥各种运输形式的优势,加强交通、通信、能源、城市基础设施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全面完善城市功能,优化物流条件。另外,在建设规模、建设速度和建设时序安排上应适当超前,以当前经济建发展的需要,为投资把好首要关。要继续完善江西交通网络,使城市之间,城乡之间交通更加便捷,缩短运输时间。要不断加大城市建设的投入,提升城市层次,有条件的地方要为城市和区域做宣传,打造区域品牌。

1.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按照建设生态经济区的总要求,使城市化对环境的改变应控制在可接受的程度之内,实现天蓝、水清、地绿的目标。大力实施长江防护林及退耕还林工程;以山江湖工程为依托,推进鄱阳湖水系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功能保护区、五河自然保护区、长江防护林建设。压缩污染环境严重项目的生存空间,加强环保监控体系建设,加强五河入湖水质监测。加强污水、垃圾处理厂建设,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县城以上城市全部拥有相应规模的污水处理厂,实现雨污分流、中水回用。着力抓好城市的净化和绿化,搞好城市防洪、污水集中处理、卫生设施及人文和生态景观建设,为居民创造一个方便、舒适、美好的环境。

2.建立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开辟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引资的高速通道

改造完善区域内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网,提高航道等级,扩建区域内港口码头吞吐能力,构建以南昌、九江、景德镇、鹰潭、新余、抚州等中心城市为枢纽节点,覆盖城乡,高效、安全、便捷的客货运输网络,促进环湖城市群发展,构筑重点发展区域内完善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

(1)加快公路网络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高速公路建设的重点是加快境内的国家高速公路网路段和中心城市主通道建设,完善环鄱阳湖公路体系。重点建设杭瑞高速公路、济广高速公路等国家高速公路网路段和南昌至德兴、彭泽至湖口、永修武宁等地方加密高速公路,改造干线公路,建设一批港区与干线公路衔接的疏港道路。

(2)加快鄱阳湖水系的航道建设。重点建设鄱阳湖高等级航道,尽快完成赣江南昌至湖口Ⅱ级航道、泰和至樟树Ⅲ级航道的整治。继续大力推进长江黄金水道建设,集中力量做好石虎塘航电枢纽、赣江南昌至湖口二级航道及其他项目的各项工作;形成以长江(江西段)、赣江、信江高等级航道为骨架的鄱阳湖高等级航道网,以适应船舶向大型化、专业化发展的要求,提升江西的水运能力。

(3)构建完善的铁路网络。江西要密切与长珠闽地区的经济联系,加快承接产业转移,需要完善的铁路运输体系作为保障。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必须推进铁路干线建设,完善联港出海、连接东南、沟通东部、安全便捷的铁路通道网络。

(4)构筑“一干六支”空中高速网。航空运输具有飞行速度快,运输效率高的特点,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促进江西在中部崛起,必须推进干支线机场建设,形成广覆盖、大密度的航空通道。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昌北国际机场和景德镇机场的扩建,建设南昌国际航空港,推进建设宜春明月山机场,适时建设赣东上饶三清山机场,形成“一干六支”的航空体系。

3.提高通讯、能源供应能力,打造鄱阳湖生态经区引资的动力平台

(1)建立信息高速公路,提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引资的便捷通道。继续加快以光缆为主,微波和卫星通信为辅,面向多媒体通信的宽带传输网络。继续发展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业务,大力发展数据和宽带多媒体业务。进一步推动信息化建设,加快建设宽带城域网和接入网,实施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工程,实现信息资源的开发、开放和共享。通过这些举措,发展多功能现代化通讯,为外商提供一条高速便捷的信息高速公路。

(2)提高水、电、气供应能力,保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引资项目的顺利实施。统一规划,加快鄱阳湖风力资源开发利用。大力推进核电、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进程。围绕电厂的建设和产业布局,搞好电网布局、电力的配送和调度,加强对环湖地区的500千伏变电站及线路建设,形成比较完善的以500千伏为支撑、220千伏为主网架通达到县的供电网络。提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供电能力。充分利用国家“西气东输”工程,加快规划并推进入赣干、支线管网工程和环湖城市输配中心、燃气站等用气工程建设。

(3)推广使用液化天然气。液化天然气是优质、高效、清洁能源。尽快建成天然气调度中心和压缩天然气站,保证整个天然气管网建设上规模,保证外商投资区优先使用。贯彻执行节水与开源并举的方针,开辟新水源,搞好水源控制保护区建设,提高供水质量。

三、加快制度创新,加大力度改善投资软环境

加强投资环境建设,是有效利用外资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没有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就无法对外商产生吸引力。各地在继续加强交通、通信、生活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投资硬环境的同时,应加大改善投资软环境的力度。整个投资软环境体系共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政治法治环境,涵盖政策环境、行政环境、廉政建设、法制环境四方面;二是经济商务环境,涉及商务基础设施、社会基础服务、市场环境、诚信环境、资金盈余环境等方面;三是社会文化环境,包括人力资源环境、教育科研环境、生活环境、舆论环境、文化环境等五方面。

1.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重点,努力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

良好高效的政务环境是投资软环境的核心。地区之间比环境,实质是政府比服务。只有真正优化了政府服务,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投资环境。

(1)提高服务效率。坚持“能放则放”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审批事项。对缺乏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的行政审批事项,一律予以取消;对审批权限内能够下放权限的事项一律下放;坚持“能进则进”的原则,简化审批手续。凡是具有行政许可职能的部门和许可项目、行政收费项目,一律纳入办事大厅窗口统一办理。真正做到“一站式”服务;坚持“能快则快”的原则,缩短审批时限。对符合条件的,要在规定期限内以最快的速度予以办结,对暂不符合条件的,要积极为申请人创造条件,尽快办结。

(2)提高服务水平。通过电子政务等途径,将行政管理职能、审批依据、审批事项、审批流程、收费标准、服务承诺等行政管理内容面向社会公开,将政务工作置于“阳光”之下,让投资者一目了然。要不断提高出台政策的稳定性和透明度,凡涉及外商投资企业利益的政策调整和新的政策出台,都要广泛征求外商意见,举行听证会的,要邀请外商代表参加。要利用多种形式的对话平台,加强与外商的联系,征求外商的意见,不断改进工作。建议实行外资项目专人负责制或代办制,跟踪落实,确保服务到位。

(3)健全服务机制。完善外商投资服务工作体系,建立由政府多部门组成的外商综合服务中心,集业务咨询、审批代理、协调问题等功能为一体,为外商投资企业提供“全程式”和“保姆式”服务。

2.加强制度建设,构建治理经济发展环境的长效机制

(l)建立健全高效协调的工作机制和年度总结通报制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级政府及其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责任单位根据各自职责履行好服务经济的职能,建立健全高效协调的工作机制,努力降低行政相对人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责任单位往来成本,营造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

(2)完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测评制度。确定一定数量的测评点,完善测评内容,充分发挥测评点的作用。各测评点全面客观、及时准确地反映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有关的情况。对能主动、全面、及时收集、反馈信息的测评点,要继续保留;对不能坚持依法经营和发挥测评点作用的单位,取消其测评点资格。对地方和部门落实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责任的检查和测评,由省优化办负责,组织测评点和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纳税人代表进行测评,并将测评结果向全省通报。

(3)建立案件查处快速反应联动机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级都建立案件受理、投诉受理快速查办的联动机制,确定联动单位。按照法律规定和行政分工,各应当受理投诉案件的单位,接到投诉后,及时查办,不得推卸、拖延。健全重大投诉案件联合交办、督办制度。对标的额大、案情复杂、涉及面广、影响大的案件,可提请省人大有关机构督促司法机关依法限时办结,并依法监督办理情况。对法院判决生效或检察机关已处理但存在司法不公、与经济发展环境有关的案件,可提请省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以交办或督办的形式进行法律监督。相关监督部门要加大对损害经济发展环境案件的查处力度,对重大典型案件,要直接查处和督办。健全重大典型案件查办结果通报制度。

(4)健全案件投诉、受理情况考评制度和损害经济发展环境黄牌警告制度。每年年底,对案件投诉、受理、办理情况进行综合统计,将各部门、单位被投诉率和投诉案件的查办情况纳入考评范围,实行综合计分,分数由高到低排名,并将排名情况通报。对连续二次排名为最后三名的单位要进行黄牌警告。受到一次黄牌警告的单位不能参加当年的评先活动,单位一把手当年不得提拔。因同类问题连续受到两次黄牌警告的,请有关部门按程序报请同级党委、政府或其上级主管部门给予单位一把手免职处理或责成其引咎辞职,对直接责任人由单位给予辞退处理。

(5)建立健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律师援助和优化投资环境“绿色通道”制度。建立健全优化投资环境“绿色通道”机制,为投资者及投资项目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接受投资的市州、县市区和部门、行业、企业,应及时向同级优化办通报有关情况。各级优化办获得投资信息后,及时向行政执法部门通报,各行政执法部门积极为投资者做好指导、服务工作。各级政府的职能部门就如何为投资者提供优质服务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绿色通道”服务由各级优化办组织,各职能部门配合。

3.完善开放市场经济体系,建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开放经济圈

(1)提高市场的开放程度。市场的开放程度是指一国允许国外投资者不受限制地进入本国市场的程度,开放程度越高,对投资者的吸引力越大。也就是说放宽经营对象、放宽经营领域、放宽经营范围;不限规模、不限速度、不限产品、不限行业、不限投资数额,只要是法律法规未限制的,都可以开“绿灯”。进一步加大开放国内市场的力度,重视市场规模的不断培育。

(2)完善现代市场体系。逐步健全生产要素市场和消费品市场,尤其是完善资本市场,为资本的横向融通提供方便;完善劳动力市场,使投资者择优选用劳动力;完善外汇市场,吸引外资银行进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维护行业的公平竞争,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金融中心建设。下大力气、花大功夫改善市场环境、行政网络环境,促进市场机制的发育,为投资者创造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按国际惯例办事的良好投融资平台。同时加强政务网建设力度,及时更新政务网页内容,健全市场信息发布制度,加强市场调查,捕捉市场动态和信息,建立反应灵敏的信息网络,扩大信息渠道,充分利用政务网资源为投资者科学决策提供便利条件。

(3)对市场管理和监督规范化。规范正常的市场准入、市场竞争和市场交易秩序,规范交易行为,对经营主体进行定期化的相关法律法规教育,鼓励依法经营,新闻舆论还应大力宣传报道诚信经营的典型。既要强化市场执法部门充分发挥监督机构的作用,又要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对市场的监督和导向作用。坚决依法惩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欺行霸市等违法违规行为,有效地保护诚信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逐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公平、有序的市场机制,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真正成为法制经济、信用经济。

(4)规范和完善金融中介服务体系

充分重视和发挥信用评级等中介机构等在金融运行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完善和统一相关市场规章制度,对中介服务机构的执业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对弄虚作假以及评估结果存在严重不实的中介机构予以曝光、清理;清理、整顿和规范中介服务机构的服务行为,特别是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抵押担保服务的中介机构的服务行为和收费标准;建立和完善中介服务市场化机制,消除行业垄断行为。研究放宽中介机构的市场准入条件和资格认定程序,逐步形成一批综合性实力强、服务质量好的社会中介服务机构;推进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4.以加强信用建设为重点,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信用作为一种资源,它是经过长期培育才得以形成的社会关系。围绕信用政府、信用企业、信用个人三大主体和法规、道德、监督三大支撑,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要全力支持外来投资者的发展,切实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努力为扩大开放创造优良宽松及和谐环境。

(1)应加快政府信用体系建设。各级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以及具有行政职能的组织,必须坚持依法行政,按照国际惯例办事,加强市场监管,严格执法,确保政令畅通,以维护和培育良好的信用秩序。行政机关要全面实行政务公开,增强政策的统一性和透明度;要遵纪守法、清正廉洁,不得为经济组织担保或借管理、监督、检查、帮助之名干预企业正常经营活动;因行政过错侵犯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并涉及赔偿的,应当予以赔偿,从而为全社会诚实守信起到示范、表率作用。

(2)加强对中介服务机构及鉴证评价机构的监管,建设良好的信用环境。政府积极规范社会中介服务机构、评价鉴证机构、会计审计机构、资产评估机构等的运营,整合社会中介资源,取缔经营不规范、机构不健全、会计不真实的服务机构。对于违反职业道德、出具虚假证明、报告的现象,一经查出,终身禁止其从事相关行业。同时,规范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的行会管理,实行“一业一会”原则,使行业协会成为规范和管理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的得力助手。

(3)提高全民信用意识,营造整个社会珍视信誉的氛围。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诚信公德、职业诚信道德建设,扎实推进公民诚信建设工程。制定和完善各种行业规范、乡规民约、市民守则、行为规范等,把公民诚信建设内容和要求融入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深入开展诚信县市、诚信地区、诚信社区、诚信单位、诚信企业等形式多样的诚信评选活动。大力弘扬“诚实守信”文化,为全社会营造一个良好的诚信氛围和信用文化。

5.提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FDI贸易效应

(1)积极创新引资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开发区和大型产业集团要拿出足够资金,请专业机构或专家认真包装一批质量较高的企业,与企业家团体、科研集团、中介机构等建立广泛联系,寻求合作伙伴,从而加大项目招商引资力度,拓展招商引资新领域。根据国家颁布的一系列有关外商投资举办投资性公司、创业投资企业、商业零售企业、建筑业企业、道路运输业企业、物流企业等规定,放宽利用外资领域。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相关部门要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尽快在上述新的招商引资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探索新型引资方式。收购兼并日益成为跨国公司重要的投资方式,许多跨国公司着眼缔结战略联盟,各种风险投资、投资基金已成为国际投资的重要力量。面对国际融资领域的新变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要加快企业改革步伐,增强企业自身与国际接轨的素质。

(2)优化外商投资的产业结构。优化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出口产品结构的升级,确保整体国民经济均衡协调发展。可以通过适当的税收、信贷、利润分配等政策手段进行经济性、法律性引导,在继续提高外商对第二产业投资质量的同时,引导FDI流入服务业。要优化和改善引进和吸收服务业外资的经济环境和基础环境。服务业FDI主要是以市场为导向,因此激励的有效性通常不在于是否提供多少优惠政策,而在于为其创造一个稳定发展的经济环境,这将有利于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外资的大量流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必须通过一整套有效政策促进当地企业与跨国公司建立长期供货契约关系,使这些企业集聚起来形成“集聚效应”。必须要进一步开放市场,破除行业垄断,积极鼓励外国资本和民营资本的进入,促进行业间的竞争合作,扩大资金、技术、人才的投资,加速这些行业和相关行业的发展。逐步加大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力度,持续开拓服务贸易的出口市场,进一步扩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服务贸易的出口份额。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主要是需求潜力大的房地产、物业管理、旅游、社区服务、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行业,形成新的增长点。

(3)调整招商区域战略,协调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引资状况。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应及时调整招商区域战略,把招商重点向拥有雄厚资金和先进技术的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转移,逐渐改变港台地区投资的主导地位,改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地的结构,并把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相结合,实行梯度发展策略。促进外资空间分布的合理化,最终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地区经济的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4)建立科学地利用外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要把利用外资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发展规划有机结合起来,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在实施的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结合起来,引导外资重点投向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环保产业,鼓励外资企业加强原材料、零部件本地化配套。继续吸收外资发展加工贸易,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6.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培养、引进和使用好科技管理精英

加强基础教育,为提高市民素质、人才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建设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提高人力资源素质,是推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1)把知识经济与科教兴市有机结合,大力培养高素质人才。要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基础教育办学模式,可以选取试点城市,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方式,多渠道筹集教育资金,不断改善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和提高教师待遇,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加快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开发特色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未来人才的综合素质。同时,注重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级技能人才。同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进行体制创新,增加办学活力,扩大办学自主权,采取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结构,形成政府办学为主、社会积极参与支持的发展新格局,不断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另外,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加快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推动建立学习型社会。构建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是建立学习型社会的根本保证,是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方向。大力发展多样化的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加强学校教育和继续教育相互结合,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完善广覆盖、多层次的教育培训网络,推动建立学习型社会。

(2)构建有效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才激励保障机制,不断激发人的创造活力,重视人才的培养,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建立和完善激励性薪酬制度。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务必把建立和完善激励性薪酬制度作为重要内容来抓。构建畅通的组织成员发展通道。组织成员的个人发展,除了知识和技能的增加与提高外,组织内部构建有畅通的组织成员发展通道,使那些在能力、水平、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有条件晋升者都能得到晋升,就会对组织成员产生较大的激励作用。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机制。要通过绩效考评对组织成员进行有效地激励,必须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机制,包括采用科学、有效的绩效考评方法;保证绩效考评过程和考评结果的公平;进行有效的考评反馈等。

(3)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实现从旧的人事劳动管理模式向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转变。尤其要加强科技精英的培养和引进。以科研项目为杠杆,培养科研开发人才,鼓励科技人员积极参与重大项目调研,参与重大课题攻关,参与利用外资项目的招商引资。重视培养懂经营、会管理、国际化的高新技术人才,造就一批经营性科技专家;从国外引进学科带头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急需的专业人才和懂技术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加强与国内外名牌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高级科研开发人才和职业技术人才培训基地,培养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紧缺的高新技术人才和职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胡加荣:《优化我国外商投资软环境的思考》,《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7年10月第15卷第5期。

[2]陈轶丽:《河南经济发展软环境的优势、不足与优化对策》,《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11)。

[3]文竹:《西安市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建议》,《消费导刊》,2009(7)。

[4]张伦书:《优化南宁投资环境的对策》,《创新》,2009(6)。

[5]周兵:《湖南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投资环境及优化政策研究》,[EB/OL]http//www.cnki.net。

[6]翟午阳:《武汉城市圈外商投资环境改善问题研究》,[EB/OL]http//www.cnki.net。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