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共生翻译学建构的意义

共生翻译学建构的意义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知道,语言的共生就是人的共生,翻译就是如何促进语言的共生,进而推动人的共生的问题。共生翻译作为一种哲学思考,旨在探究人类语言与文化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共生机制与效应,以了解其在本质上的共生性特性。翻译的这种广涵性使得“共生”成为寻找翻译共性与有序性特质的张力点,共生翻译学就是要关注任何翻译现象,只要是客观存在,就不避讳谈及。
共生翻译学建构的意义_共生翻译学建构

我们知道,语言的共生就是人的共生,翻译就是如何促进语言的共生,进而推动人的共生的问题。所以,共生翻译的伦理本质是一种态度,一种如何对待翻译的态度,一种站在哲学的高度审视语言的方法,一种竭力用科学思维认识翻译存在与翻译规律的研究路径。共生翻译是一种研究翻译如何存在又如何指导翻译的哲学,它着眼于研究翻译如何促进人类语言与文化的繁茂与共生。

共生翻译作为一种哲学思考,旨在探究人类语言与文化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共生机制与效应,以了解其在本质上的共生性特性。人类语言与文化是一个大系统,其中存在着无数而多样的语言与文化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处于一个整体协调与作用的运动与发展过程中。人类的语言与文化是事实上的互为共生关系,语言与文化的形成、演变、繁荣、衰竭、变异、新生等总有其内在规律与关联性可遵循。当我们乐此不疲地探讨,甚至争论翻译是什么,怎样翻译、为谁翻译时,难道不应该追问语言文化多样化及其内在关联、互为作用的本质性规律所在吗?我们不应仅仅纠结于语言与文化的微观及表象的特征与变化,更应剖析其内在发展变化的动因及普遍性规律,并能动地适应这种发展变化规律。

如同协同学一样,共生学冲破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沟壑,达到了宇宙整体视阈的认知高度,这给翻译研究的启示是生动而广阔的。我们知道,任何一门学科不可能包含所有学科,但翻译似乎可以;翻译要面对的是任何文本化了的主客观世界,宇宙、自然、人类、社会的万事万物都可作为翻译对象,都可涵盖在翻译的范畴之中,因此,某种意义上讲,翻译的广涵性可以扩展到无限的时间与空间。翻译的这种广涵性使得“共生”成为寻找翻译共性与有序性特质的张力点,共生翻译学就是要关注任何翻译现象,只要是客观存在,就不避讳谈及。在特定的时代或社会发展阶段,为什么总是有某一种翻译思潮或思想成为主流,总能盖过当时其他的翻译主张?是不是由于共生环境所使然?比如,在古罗马时代,一种宰割古希腊文化的翻译思潮就很流行,当时的大翻译家西塞罗、昆体良、贺拉斯等都主张意译、活译,前者认为译者要做演说家,而不是解释员;中者认为翻译就是要与原作搏斗、竞赛;后者认为忠实原著的译者不会逐字死译等。当然,这和当时社会的大背景有密切关系,是当时古罗马强盛的综合国力与古希腊全盘衰退的直接后果。另外,这也是人类群体中存在的一种“共生效应”使然。一种翻译主张强势,而其他翻译主张“不成气候”的原因很多,但也许并不仅仅因为这些弱势主张不能合理地解释当时时空坐标下人们对翻译理论与方法的理解与需求,而是因为很少有翻译研究的主流人物站到这些主张身边,支持它们。这也许正是生物共生法则的一种具体体现,即大自然及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互依共存、协同合作的本能反应或共生效应。就像自然界有这样一种“共性效应”一样,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往往矮小、单调;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这种植物界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是常见的“共生效应”。

语言与文化的生成始终处于十分活跃的态势。某种程度上讲,我们每一天的思维都是全新的,我们每一天的生活都充满着新奇,包括物质上和精神上的,都会在瞬间及时地反映在我们的语言文化当中。所以,语言的变迁并不是只有在社会出现重大变革或社会结构出现破旧立新的时候才会产生。实际上,语言的日常变化过程就是语言演变、更新的具体而生动的体现,因为语言每天都在反映我们的生活、情感、思维与文化。

人类族群间的互联与共生在很大程度上系于语言这一沟通纽带,也就是说,翻译承载着人类共生的使命,翻译是人类语言与文化共生的生态场,共生翻译学希冀研究各种翻译客观现象与规律,也研究翻译与社会构成的复杂交错的共生关系,既有窄面的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共生关系,也有宽面的人际与社会之间的共生关系。毕竟,翻译从微观上说是对文本的翻译,而宏观上却是两种语言与文化间的沟通与交融,但归根结底是关于自然、社会及人际间的各种依存与发展关系。因此,相较其他的翻译观,共生翻译观具有更加广阔的视野,具有更高层面的哲学前瞻意义,它以生命共生的自然法则为伦理依据,倡导合理的共生翻译关系,改变不合理的共生翻译关系,最大限度地保障人类各族群语言与文化的共生与共荣。

“共生”是一种富含哲学理性的翻译思想,它能够指导人们认识翻译、研究翻译、实践翻译和发展翻译,并最终形成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异质同存、多元共生的理性生存状态。

【注释】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441页。

[2]洪黎民:《共生概念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展望》,《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6年第4期。

[3]洪黎民:《共生概念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展望》,《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6年第4期。

[4]琳恩·玛格利丝:《生物共生的行星——进化的新景观》,易凡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第11页。

[5]袁年兴:《共生哲学的基本理念》,《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6]Lovelock,James.“Gaia—a new look at life on Earth”,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9.

[7]http://blog.sina.com.cn/yuzhen1929.

[8]袁年兴:《共生哲学的基本理念》,《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9]卢风:《共生理念与主客二分》,《南昌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10]吴飞驰:《关于共生理念的思考》,《哲学动态》2000年第6期。

[11]李思强:《共生构建说(论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12]http://has622426.blog.bokee.net/bloggermodule/blog_viewblog.do?id=2013950.

[13]黑川纪章:《共生的理想——走向未来的生命形态》,德间书店,1987年,第79页。

[14]李庆本:《梁实秋与中国近代浪漫主义的终结》,《东方丛刊》1998年第2辑。

[15]李燕:《共生教育论纲》,山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第158页。

[16]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17页。

[17]于建福:《孔子的中庸教育哲学》,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第46页。

[18]胡守钧:《社会共生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页。

[19]李燕:《共生教育论纲》,山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第35页。

[20]李思强:《共生构建说(论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32—36页。

[21]同上。

[22]袁纯清:《共生理论:兼论小型经济》,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5页。

[23]李燕:《共生教育论纲》,山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第2页。

[24]华信根:《共生理论综述》,[2009-03-10]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fdd9050100ckbd.html.

[25]http://baike.baidu.com/view/2114120.htm?fr=aladdin.

[26]罗长海译:《协同学与系统论》,《世界科学》1986年第12期。

[27]梁树发:《协同学与辩证唯物主义》,《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年第4期。

[28]同上。

[29]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凌复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第1页。

[30]同上。

[31]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凌复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中文版序。

[32]同上书,第8页。

[33]H·库什耶夫、晓瑞:《协同学:新的境界》,《国外社会科学》1991年第9期。

[34]李文清:《协同学中的相似思想》,《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4期。

[35]《爱因斯坦集》(第一卷),许良英、李保恒、赵中立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243页。

[36]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凌复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第10页。

[37]罗长海译:《协同学与系统论》,《世界科学》1986年第1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