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构“律动共生”的课程

建构“律动共生”的课程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个价值取向下,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律动共生”课程的目标,确立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核心素养的定位与确立,奠定了渝北巴蜀“律动共生”课程的基础。因此,我们立足课堂抓教学质量,以国家课程为载体,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对国家课程大胆进行改革,推进“律美共生”课程建设。在我们精心营造的“律美共生”的课堂中,人人民主对话,思维相互碰撞,情感交融通达,文化自然流淌,个性和谐发展,生命得以升华。

在拉丁语中,课程一词直译为“跑道”。如果每个学生都是这条跑道上的奔跑者,那么如何设计这条跑道,将决定学生能跑多远,跑得快乐与否,是否能抵达成功的终点,收获人生最美的风景。

课程是一所学校办学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是校园师生生命活动的总和。它渗透在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从办学的第一天开始,便致力于从儿童生命、儿童成长体验出发,在充分尊重儿童、理解儿童、认识儿童的基础上,研究课程属性,力图建立能更大程度地激活个体生命自觉,为学生的多元发展提供更多可能,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更多平台的“律动共生”的课程文化

一、推进“律动共生”课程,明确课程价值取向是前提

学校是贯彻实施国家教育方针的基层组织。处于学生启蒙阶段的小学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为孩子一生的成长及禀赋发挥提供无限可能。我们从这样的教育价值取向出发,提出“唤醒生命自觉,奠基幸福人生”的办学宗旨,并从四个方面诠释我们对办学宗旨的理解:(1)小学阶段的教育,要保护孩子与生俱来的天赋和兴趣,这样,长大后的孩子才会是一个有生命张力与生活情趣的人,才会懂得如何与这个世界长相厮守并相得益彰;(2)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学习的目的,这样,长大后的孩子就会知道学会保护、自我完善和尊重外物;(3)保护好孩子对身边万事万物多元认知的能力,这样,长大后的孩子在面对各种复杂情况时,就会有厚积薄发的力量,去推进人类社会向前发展;(4)小学阶段的教育,要为孩子打开校园的围墙,接收外界的信息,这样,长大后的孩子就会在自律的同时,自觉接受来自外界的他律。综合起来,奠基幸福人生就是要努力让孩子成为有高尚情怀、开放心态的人。

二、推进“律动共生”课程,确立核心素养的内涵是基础

奠基幸福人生的教育,是要赋予孩子无限可能性,减少他们的局限性。在这个价值取向下,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律动共生”课程的目标,确立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里,指出了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之一就是研究制定核心素养体系。“核心素养”是一个综合概念,它包含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的基本品格和关键能力。根据学生的终身发展需要,我们从人的心智模式入手,确定了形成健全人格所需要的六种心理品质,即自律、责任、自信、进取、仁爱、协作。同时,我们以人的显性生命状态为落脚点,将育人目标确立为“五会”,即会做人、会生活、会学习、会创造、会表达。核心素养的定位与确立,奠定了渝北巴蜀“律动共生”课程的基础。

三、推进“律动共生”课程,整体架构课程实施体系是关键

核心素养的提出,为实现奠基幸福人生的教育宗旨指明了方向。要实现这样的育人目标,就需要我们从整体入手,架构立体的具有生长性的课程体系。因为课程是校园里师生一切行为的总和,是师生生命成长的唯一土壤。只有课程丰富多彩、课程结构多元化,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课程是开放的、动态的并且可供学生选择的,才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此,我们从三个维度(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特色课程)、五个板块(阅读与表达、数学科技、艺术与审美、体育与健康、生活与社会)构建了学校立体、开放、生长的GOE课程体系。基础课程是主干,拓展课程是枝干,特色课程是片片绿叶,各有不同,各有精彩。“六心”“五会”的核心素养,就是体系中的根与花。所有板块、所有维度的课程,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始终要从“六心”品质入手,到“五会”能力的外显落脚。确立了德育的切入点、着力点、落脚点,我们从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特色课程三个角度推进了“律动共生”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一)建立基础课堂文化

在小学阶段,国家课程占总课程的80%,而国家课程的落脚点在课堂。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课堂决定着一个民族的未来。”因此,我们立足课堂抓教学质量,以国家课程为载体,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对国家课程大胆进行改革,推进“律美共生”课程建设。

我们将对儿童心理认知规律的研究放在最突出的地位,以儿童心理和认知理论为背景,以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为支撑,提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课堂改革核心价值观。我们期待我们的课堂是具有良好生态的课堂,是具有生命律动、美美与共的课堂。在我们精心营造的“律美共生”的课堂中,人人民主对话,思维相互碰撞,情感交融通达,文化自然流淌,个性和谐发展,生命得以升华。

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从三个方面实现课堂文化的彰显。

首先,在目标的达成上,我们要求:一看本课教学目标是否具体、明确,是否符合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实际;二看重点和难点的提出与处理是否得当,是否抓住了关键;三看执教者是否有较强的教学目标达成意识,并将此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课堂有实效。

其次,在学生的课堂活动中,我们要求:一看是否树立了“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思想;二看学生是否主动学习,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教学是否尊重学习主体的心理体验,是否重视学生动机、兴趣、习惯、信心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以及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三看课堂是否体现了学习主体由“不会”到“会”、由“不懂”到“懂”的学习成长过程,是否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结论是否由学生自悟与发现。

最后,在教师导学设计中,我们要求:一看教师是否面向全体,体现差异,因材施教,是否给学生创造了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主动发展;二看教学信息是否有多项交流,反馈及时,教师是否能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有效地跟进,教师在哪些时机抓住现场机会生成,进行了讲授、引导、点评,启发是否有效;三看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语言是否规范简洁、生动形象,教态是否亲切自然、端庄大方,板书是否工整美观、言简意赅、层次清楚,现代化教学手段是否合理使用,调控课堂的意识与能力如何。

建构这样一种课堂文化,我们需要不断追问:是不是把时间还给了学生,把交流的机会让给了学生,把选择的权利留给了学生。只有坚守这样的课堂文化,才可以让国家课程的建设有方可循,实现“实效、灵动”。让孩子在课堂中收获情感的升华、提升学习的能力、获得生命的增值,成为我们对“律美共生”课堂文化永恒的追求

(二)研发多元特色课程

根据现行课程的特点及儿童发展的需要,我们立足于五个课程板块——阅读与表达、艺术与审美、体育与健康、生活与实践、科学与创造为学生设计辅助课程。我们为学生开发了表达类的演讲、主持人、小记者、小编辑、播音团、快乐语音吧;围绕艺术与审美,为学生举办油画组、版画组、曲艺小组、戏剧组、合唱队、舞蹈队等;立足科学与创造素养的发展,为学生开办计算组、逻辑思维训练组、机器人组、模型组、小实验家组等;根据生活与社会课程的标准,为学生建立礼仪班、校务社团、家政研学、社会观察团、新闻评论组;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开办各类体育运动团、棋艺、医疗以及心理辅导兴趣社团。总之,本着为学生的多元发展提供可能的导向,我们从以上五个方面规划了校园辅助课程,并整合大量可用的社会资源,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评价制度,让学生在发展兴趣爱好中成长。

(三)打造五维拓展课程

拓展课程是基于基础课程发展的,人人可参与的,可动手实践、开展研究的课程。它又是建立在更开放的空间内,将学生的体验与感受放在重要地位的课程。它更加强调关注人人,发展人人,因此,我们立足五个维度,进行拓展课程的建设。

1.立足“六心”品质,研发国旗下特色校本课程

每个学校都有升旗仪式,升旗后的活动或是老师讲话,或是学生展示。我们在办学之初,国旗下课程也基本采用这样的方式。但我们总感觉,这样的集会虽然集中了师生,但并没有很好地集中思想。学校教育不仅要教给孩子知识与技能,更应该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作为校长,我需要思考如何将“聆听心语,律动巴蜀”的理念转化成师生的行为,将影响孩子精神品质的“六心”落实在日常工作中,实现对师生的思想意识与价值取向的影响。这就需要一个合适的场合来进行宣讲。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是一个很好的时间点,也是对全校师生进行价值观念影响的重要阵地。

办学以来,我们逐步推进国旗下课程改革。我们以“六心”品质为内容体系,以儿童现实生活为素材,通过孩子喜欢的方式,为学生进行国旗下讲话,引发学生的思考。学校校会后,班级围绕同一主题开展国旗下小班会,并逐步推行校长主讲—主题班会—课后感思—家长参与的四段式活动。国旗下课程围绕孩子的思想成长,聚合了各部分德育力量,以最强的力度去影响孩子的精神境界。我们相信,根深才会叶茂。我们用这种方式为孩子的根部注入最丰富的营养,这棵生命之树也必然茁壮成长。

2.立足“五会”能力,开发激励多元生长的评价课程

国旗下课程着眼于学生的概况,而评价课程则落脚于孩子的显性生命状态。我们力图建立以“五会”能力为本的可观察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指标体系为纲要,编写适合儿童的绘本,进行养成训练,并以评价为手段,去影响学生的行为养成、习惯培养、技能优化。在评价形式上,更加注重多元实施。我们强调集体与个体的结合,既开发促进班级社群建设的集体争章晋级达标评价方式,也研究适合不同阶段成长需要的个性评价方式。我们开发了适合低段学生的《好习惯养成手册》,适合中高段学生的《我的成长我做主》自主评价手册;在过程中,将分值评价与语言描述评价相结合;在评价的时间上,注重将常态引导的形成性评价与定性评定的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在评价参与者上,注重家庭与学校相结合。在德育实践过程中,我们力图从多角度建立评价策略。我们希望所推行的一切评价,都不是给孩子一个封闭的结论式的定论。最好的评价,应发挥它在孩子成长中的引导激励功能。

3.立足学科整合育人,开展项目学习的大实践

项目学习是我们在课程整合条件下实施整体育人的一项重要尝试,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将其理解为主题性学习。我们从两个方面为学生推进基于项目的综合性学习。一是我们从与孩子生活实际或者孩子感兴趣的一个点切入,选择一个具有充足的认知张力的主题,并让阅读、科学、数学、艺术、体育、品德等基础课程系统的所有教师围绕这一主题,为学生设计学习活动。虽然各个学科采取的路径不同,但活动实施后,我们可以很清楚地总结出学生在这一次主题项目学习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思维方式、情感体验上的综合成长。二是我们打破以前学科节活动中,以某一学科为核心的封闭设计,让学科节成为综合活动。在这样的尝试中,我们已深刻感受到,项目活动对推进学生的合作交流以及发挥学科整合的育人功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我们推进课程整合研究的重要载体。

4.立足“生活与社会”,开展社区大课堂拓展课程

在三级课程体系中,我们将《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定位为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基础课程,但课程性质要求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素材,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课程教育的意义不在于对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而在于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教育内容去教育和引导儿童。因此,我们仅立足于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去实现学科任务是远远不够的。从课程拓展的视角出发,我们将“社区大实践”定位于儿童生活与社会课程的拓展性课程,通过学校引导、家长参与,大大拓宽了学生参与认知社会的时间和空间,丰富了学生的实践体验。教师在引导家长为孩子们组织社区活动时,参与计划定制、活动跟踪,最大限度地挖掘社区实践在学生社会性教育中的积极功能。

5.立足“记忆巴蜀”,研发校园隐性课程

优美的校园文化,能够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化。我们遵照“一切从学生的视角和立场出发”和“简洁美观”两个原则,挖掘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的文化教育价值,形成“处处是文化,事事有教育”的良好氛围,使师生每天耳濡目染,从而形成品质,影响行动,这是我们对校园环境中的隐性课程的价值定位。一所新的学校要利用校园环境对学生进行影响与教育,就要让它的设置有根源、有体系,充分挖掘校本特色、地域特色,因此,我们从学校特有的校名“巴蜀”切入,建立以“记忆巴蜀”为主线的隐性校园环境课程。一方面,以巴蜀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为线索,让学生听人物故事,讲人物故事,感受巴渝民族精神;另一方面,以巴蜀历史上在科技、艺术、文学等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为脉络,让这些成就的宣传物分散在校园的花坛、廊道上,在耳濡目染中为学生打开认识民族文化、世界文化的窗口。

随着办学的深入,“律美共生”课程理念已深入每一个教师的内心。遵循教育科学,培养学生掌握未来的能力和选择未来的力量是我们办学的不懈追求。学校将用心探索生命与教育的本色,努力为学生多彩的人生奠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