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对外文化传播之挑战

中国对外文化传播之挑战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总体上,美国两党与媒体在向公众说明中国的经济形象时,都是在强调中国的文化信仰是符合中国的传统文化认同的。其次,从报道选题来看,美国媒体关注的中国话题是中国的亚洲政策、能源问题和海峡两岸关系。但是,上述报道中对中国所基于的文化立场与态度,尤其是中国政府所做出的努力介绍得相当有限。
中国对外文化传播之挑战_亚洲传播理论:国际传播研究中的亚洲主张

“新亚洲地缘”战略以及部署显示出美国已经把亚洲作为其在国际经济政治博弈中的一个重点,是美国维护和巩固其全球领导地位的新的“美国时刻”[5]。以此为背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媒体在诠释和说明中国形象时呈现出以下新的特征。这也是当前和今后数十年,中国对外文化传播面临的挑战。

(一)对中国文化形象的展示议程设置色彩增强

事实上,自“9·11”事件以来,美国媒体与政府的关系就发生了很大变化。整体上,美国媒体逐渐接受和确定了与政府合作的新的关系原则,正如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olumbia Broadcasting System,CBS)新闻频道负责人安德鲁·海沃德(Andrew Heyward)提出的:“我们面临的是一个新的局势、一场新的战争、一种新的‘敌人’。”[6]在此,新的“敌人”指的是令美国感到不安全的国家、地区或力量。

随着“新亚洲地缘”战略的深化,尤其是面对国内经济衰退而中国却在创造世界经济奇迹的双重压力,美国媒体在对中国形象的报道中逐渐强化了议程设置的色彩。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在评价中国近年来能够保持经济发展时,美国媒体经常会脱离文化背景地介绍说,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就是奉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one central task of economic construction),而中国人的价值观是为了财富积累可以牺牲家庭、爱好甚至健康。以2010年涉及中国的美国电视竞选广告为例,中国被展示为经济低迷时期不祥的国外势力,“一切向钱看”的中国人心里只想着赚钱,哪怕是廉价出卖劳动力也在所不惜,这种作风被中国文化视为“艰苦奋斗”,是中国政府大力提倡的;另外,广告会暗示中国的文化价值观(culturally prized)是“以成败论英雄”的,而“财势”是一个首要的衡量指标。总体上,美国两党与媒体在向公众说明中国的经济形象时,都是在强调中国的文化信仰是符合中国的传统文化认同的。但是,问题在于这种文化信仰与西方差异极大,而且不能被视为一种值得学习和尊重的人生态度。由于回避了对中国文化历史演进的必要说明,西方人难以理解中国人为什么会接受并赞同这种信仰,从而对中国经济的崛起产生不安甚至敌视心理。

其次,从报道选题来看,美国媒体关注的中国话题是中国的亚洲政策、能源问题和海峡两岸关系。以2010年美国广播公司(American Broadcasting Compang,ABC)、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able News Network,CNN)、福克斯新闻频道(Fox News)的对华报道为例,排名前三位的主题是中国与亚洲邻国的关系(74条)、中国能源问题(73条)和台海关系(57条)。但是,上述报道中对中国所基于的文化立场与态度,尤其是中国政府所做出的努力介绍得相当有限。以三家电视台对我国“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报道为例(见表13-1)。

表13-1 ABC、CNN和Fox News对“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报道频数统计(2010年)

正是由于美国媒体介绍的中国信息呈现出较强的选择性,美国和西方公众难以全面了解近年来中国的发展和这背后的原因,对中国将如何运用自己日渐增强的实力与影响力感到困惑,从而无法做出客观判断。

基于这些分析,可以发现奥巴马政府的对外传播控制因素发生了很大的改变。20世纪80年代,传播学者霍夫斯塔德(Hofstede,2001)[7]总结了影响传播的五个控制因素。其中,“权力距离”是指权力距离大的文化成员视权力为社会的基本因素,重视政府或专家的决定。在以往的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中,“权力距离”并不是主导因素,这也是美国引以为荣的“新闻自由”。然而,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权力距离”将成为左右白宫与媒体关系的重要因素。这种发展特点意味着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美国媒体是难以通过一种开阔的视野向世界公众解释中国的。

(二)对中国文化形象的诠释以“刻板印象”为立场

根据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的解释,“刻板印象”是固化的(fixed)和不易改变的(inflexible)。在对中国形象的诠释中,不能小看这些对中国文化信仰的“刻板印象”式的误读,因为它直接影响了中国的形象和发展空间。

以2010年的美国政治广告为例,批评中国政治与经济文化价值观和煽动对华仇恨情绪成为两党候选人的一个共同特征。至少有29名候选人通过广告表示:“正是由于对手对中国‘心慈手软’,才导致了美国眼下的困境。美国人在低迷的经济增长和高失业率中痛苦挣扎,而远方的中国却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8]这样的对比令美国人感到沮丧和迷茫,非常容易情绪化。在美国媒体大肆渲染“中国责任论”的情况下,2010年5月,奥巴马政府在枟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枠中声称:“(21世纪的负担不能)仅仅落在美国人肩上……美国的对手乐于看到美国元气大伤。”[9]

在分析中国的经济形象时,美国媒体继续用“中国责任论”说明中国的经济政策。例如2010年8月,美国媒体对“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进行了分析,枟华尔街日报枠声称“中国的经济实力可能会带给它权力和影响,但并不总是赢得朋友”[10],枟纽约时报枠也发表评论,认为“世界将不得不(have to)迎接这个新的经济超级大国(economic power)……需要指出的是,去年(2009年),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11]

在展示中国领导人的形象时,美国媒体基本上是强调他们是非常小心的(very careful)、非常谨慎的(very prudent),而且在公开场合从来都不会表现出感性的一面(never a very emotional person in public)。据统计,自改革开放以来,这种对中国领导人的“刻板印象”式的诠释在美国媒体中一直存在(见表13-2)。

表13-2 美国枟时代周刊枠和枟新闻周刊枠对中国领导人的报道频数统计(1978—2010年)

此外,在对中国人形象的展示中,整体上中国人的形象仍然是茫然无助的、软弱的(weak),而且是不能令人信任的。美国媒体诠释的中国人要么如当年的华工,要么近似于萨克斯·儒默(Sax Rohmer)笔下的“神秘的傅满洲博士(Fu Manchu)”,聪明能干却又狡诈,是西方人的梦魇。即便有些华人形象正面,他们也或多或少是21世纪的“陈查理”(Charlie Chan)。在厄尔·德尔·比格斯(Earl Derr Biggers)的笔下,陈查理虽然对西方构不成威胁,但是没有人格魅力

总之,美国媒体着力于把中国的文化形象塑造成是“神秘的”(strange)。这种文化“刻板印象”不利于国际社会客观看待中国为世界做出的贡献。

(三)能源问题政治化成为解读中国文化形象的新热点

一直以来,我国大体把中国形象的组成部分总结为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民族问题和文化等方面。[12]然而,对中国形象的关注热点在近年来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中国能源形象成为一个新热点。

2010年,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声称,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耗国。在对此事件进行的评价中,中国高耗低效的能源形象成为美国媒体批评的焦点。

ABC、CNN和Fox News对此事件的关注度相当高。中国能源问题在ABC有关中国的报道量和频数中居第一位,甚至超越了传统受重视的中国经济、政治和中美关系(见表13-3)。毫无疑问,在全世界都越来越关注环境问题的背景下,为中国戴上“能源第一消费国”的帽子显然是在对中国施加压力,迫使中国“共同承担”责任。例如,CNN在报道时指出,“美国的能源消耗量之所以会下降是因为国家不计成本地采用高新科技,是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在奥巴马政府的“新亚洲地缘”战略中,值得重视的是美国媒体和政府在关注中国能源问题时,会将其与中国在亚洲的软实力联系在一起。2010年5月,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CSIS)在发布的枟中国在发展中国家使用软实力枠评估报告中专门从能源问题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在阿拉伯国家中使用软实力的特色与局限性。

总体上,中国能源问题在美国的“新亚洲地缘”战略中不再单纯是专业问题。相反地,中国能源问题是一个严肃的软实力问题。

通过分析美国“新亚洲地缘”战略,以及中国对外文化传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可以发现美国政府与媒体在中国问题上正在形成一种相互配合的合作关系。正如希拉里所说,“在外交、经济、军事、政治、法律和文化等所有政策手段中,选择最正确的方法或者将它们联合起来。美国的对外政策靠的是巧实力(smart power)”。

表13-3 ABC、CNN和Fox News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报道分析表(2010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