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体温调节中枢受损引起的发热

体温调节中枢受损引起的发热

时间:2022-05-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临床上发热患者体温升高极少超过41℃。感染性发热指由各种生物病原体引起的急、慢性全身或局部性感染性疾病所致的发热,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真菌、立克次体、螺旋体与寄生虫等的感染。3.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可通过释放坏死产物、引起免疫反应、产生含有致热作用多糖体成分的高分子物质等机制引起的发热,常见于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通常把能引起人体或动物发热的物质,称为致热原。

学习目标

◆说出发热、过热的概念。

◆比较发热激活物、EP的来源及作用。

◆区分感染性发热与非感染性发热的来源。

◆叙述发热机制的基本环节。

◆列出发热的分期及代谢特点。

◆简述发热的处理原则。

体温的相对稳定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条件,正常成人体温为37℃左右,一昼夜波动不超过1℃。发热(fever)是指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把体温调节到高于正常值0.5℃以上的全身性病理过程。临床上发热患者体温升高极少超过41℃。

【想一想】

体温通常指机体深部温度,它维持相对稳定,热量从机体的深部由血液带至体表,而体表温度则随皮肤血流量和环境温度而变动。临床常用口腔、腋下或直肠温度是来表示深部体温,其中直肠温度是深部温度的最好指标。

体温升高是临床上许多疾病的常见症状和重要信号,但并非所有的体温升高都是发热。多数病理性体温升高,是机体在上移的调定点水平所进行的体温调节活动,属调节性体温升高;少数病理性体温升高是因体温调节障碍(如体温调节中枢损伤),散热障碍(如皮肤广泛鱼鳞癣、先天性汗腺缺陷、中暑等)或异常产热(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而产生,没有调定点水平的上移,其本质不同于发热,称为过热。过热时体温升高可超过42℃。

此外,某些生理活动,如剧烈运动、妇女月经前期、妊娠期,体温也可上升,属于生理性体温升高(图15-1)。

图15-1 体温升高的分类

根据发热原因的不同,将发热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两大类。

(一)感染性发热

感染性发热指由各种生物病原体引起的急、慢性全身或局部性感染性疾病所致的发热,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真菌、立克次体、螺旋体与寄生虫等的感染。感染性发热占发热原因的50%~60%,其中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占43%;临床上输液或输血所引起的发热,大多是由于细菌内毒素污染所致,内毒素的活性成分是脂多糖,耐热性高,需160℃干热2小时才能灭活。

(二)非感染性发热

非感染性发热指由各种生物病原体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发热。

1.无菌性炎症 见于大面积烧伤、严重创伤、大手术后、内脏梗死(如心肌梗死、肺梗死)等,由炎症性组织坏死产物引起。

2.超敏反应 超敏反应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和淋巴因子可引起发热,常见于风湿热、药物热、血清病、红斑狼疮等。

3.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可通过释放坏死产物、引起免疫反应、产生含有致热作用多糖体成分的高分子物质等机制引起的发热,常见于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

4.类固醇 某些类固醇代谢产物有致热作用,如睾酮的中间代谢产物本胆烷醇酮,在一些原因不明的周期性发热病人血浆中的浓度增高。

(一)致热原和发热激活物

通常把能引起人体或动物发热的物质,称为致热原(pyrogen)。研究表明,多数致热原并不含有或未经验证含有致热成分,不能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称为发热激活物更为确切。根据致热物质的来源及作用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

1.发热激活物 指能激活产内生致热原细胞产生和释放内源性致热原的物质,包括生物性发热激活物和非生物性发热激活物。它不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1)生物性发热激活物 指来自体外,引起感染性发热的各种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以往多被称为外源性致热原(外致热原)。

(2)非生物性发热激活物 指体内产生的能激活产致热原细胞的非生物性致热物质,如抗原抗体复合物、组织坏死产物、本胆烷醇酮等。

2.内源性致热原或内生致热原(endogenous pyrogen,EP) 指由产内生致热原细胞所产生和释放的致热性细胞因子,可直接作用于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reoptic anterior hypothalamus,POAH)体温调节中枢。目前已被基本确认为EP的细胞因子有:白介素-1 (IL-1)、白介素-2(IL-2)、干扰素(IFN)、肿瘤坏死因子(TNF)等。

产致热原细胞是体内产生和释放EP的细胞,体内许多细胞都有此功能,其中最主要的是单核-巨噬细胞

(二)发热的机制

发热的机制包括三个基本环节(图15-2)。

图15-2 发热机制示意图

1.信息传递 在发热激活物刺激下,激活产内生致热原细胞,产生和释放EP,EP作为信使,经血流传递到POAH体温调节中枢。

2.中枢调节 EP作用POAH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POAH有较集中的温度敏感神经元,即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两者的平衡点可能是“调定点”的基本位置,EP如何使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的机制尚未完全清楚,EP的作用要经过一段潜伏期,很可能要经某些中枢发热介质的介导,再通过调温反应而引起发热。最受重视的中枢发热介质是环磷酸腺苷(cAMP)、前列腺素E(PGE)和Na/Ca2+比值。

3.产生效应 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后,正常血液温度变为冷刺激,使冷敏神经元兴奋,体温调节中枢发出冲动,一方面兴奋运动神经使骨骼肌紧张度增高、寒战,产热增加;另一方面兴奋交感神经使皮肤血管收缩,血流减少,散热减少。结果导致体温升高到与新的调定点相适应的水平。

多数发热尤其是急性炎症的发热,其临床经过大致可分三个时期(图15-3),每个时期有各自的临床和热代谢特点。

图15-3 发热三个时相体温与调定点的关系示意图

Ⅰ.体温上升期 Ⅱ.高热持续期 Ⅲ.体温下降期 ---.调定点动态曲线 ~.体温曲线

【议一议】

寒战在诊断上有参考意义。反复寒战超过1d可能是疟疾或败血症。在传染病过程中,再次发生寒战,是病原体侵入血液的信号。

1.体温上升期 此期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但血液温度并未立即升高,血流对体温调节中枢是低温刺激,这一方面使冷敏神经元兴奋,产热增多,另一方面热敏神经元抑制,散热减少,产热大于散热,中心体温开始迅速或逐渐上升,机体表现如下。①寒战:因运动神经兴奋,骨骼肌的不随意周期性收缩所致。②皮肤苍白:因皮肤血管收缩使血流减少所致。③畏寒:由于皮肤血液减少,皮温下降刺激冷感受器,信息传入中枢时自感发冷。④“鸡皮”现象:因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皮肤竖毛肌收缩所致。

【想一想】

出汗是一种速效的散热反应,但大量出汗可造成脱水,甚至循环衰竭(虚脱),应注意监护,补充水和电解质,尤其是在心肌劳损患者。

2.高热持续期(高峰期) 此期的热代谢特点是中心体温与已上升的调定点水平相适应,产热与散热在较高水平上保持相对平衡,波动也可较大。因中心体温已达到或略高于体温调定点的新水平,寒战及“鸡皮”现象消失,皮肤血管由收缩转为舒张;皮肤血流增多,使皮肤发红,散热也因而增加。由于温度较高的血液流经皮肤时刺激热感受器并将信息传入中枢,故产生酷热感。高热使皮肤水分蒸发较多,因而皮肤和口唇比较干燥。

3.体温下降期(退热期) 此期因发热激活物在体内的作用减弱或消失,EP及增多的发热介质也被清除,上升的体温调定点回降到正常水平。但血液温度并不能立即回降,血流对体温调节中枢是高温刺激,这一方面使冷敏神经元抑制,产热减少,另一方面热敏神经元兴奋,散热增多,散热大于产热,中心体温开始回降。机体表现为皮肤血管进一步扩张,汗腺分泌增多,皮肤湿润。热的消退可快可慢,快者几小时或24小时内降至正常,称为热的骤退,常伴有大量出汗;慢者需几天才降至正常,称热的渐退。

在一定时间内,体温曲线的形态称为热型。临床上常见的热型如下。

1.稽留热 体温在超过39℃,24小时内波动不超过1℃,常见于伤寒、斑疹伤寒、肺炎球菌性肺炎等。

2.弛张热 体温在38℃以上,24小时内波动幅度大,超过2℃。一般在体温最低点时仍超过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化脓性感染、重症结核病、非典型肺炎、肿瘤及血液病等。

3.间歇热 体温骤升与骤降有规律地交替出现,高热期体温升高可超过39℃,数小时后降至正常,数小时或数日后再次出现,常见于疟疾。

4.不规则热 体温波动极不规则,持续时间也不一定,常见于风湿热、结核病、支气管肺炎等。

为什么许多发热疾病的热型不一样,至今尚无满意的解释,可能与致病微生物的特异性和机体反应性有关。临床上,通过观察热型及其变化,可对一些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及疗效观察提供参考。在疾病过程中,有时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热型交互存在,如肺炎球菌性肺炎出现脓胸及败血症时,热型可由典型的稽留热转变为弛张热。此外,药物及个体反应性的强弱也会影响热型。

发热机体代谢变化的主要特点是基础代谢率增高。一般认为,体温每增高1℃,基础代谢率增高13%,持久发热使物质消耗明显增多,如果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就会大量消耗自身物质,导致消瘦和体重下降。

1.糖代谢 发热时糖代谢加强,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增多,糖原储备减少,同时糖异生作用增强,血糖增高。发热时代谢增强使氧相对不足,糖酵解增强,血液及肌肉中乳酸增加,这可能与发热时肌肉酸痛有关。

2.脂肪代谢 发热时糖代谢加强使糖原储备不足,加上食欲下降,摄入相对不足,机体动员储备脂肪,使脂肪分解显著加强伴氧化不全,病人出现消瘦、酮血症、酮尿等表现。

3.蛋白质代谢 发热病人的蛋白分解加强,血浆总蛋白、白蛋白减少,尿氮增加,可出现负氮平衡,机体抵抗力降低,组织修复能力下降。

4.维生素代谢 发热患者维生素摄取和吸收减少,消耗增多,易出现维生素缺乏,特别是维生素C和维生素B的缺乏,故必须补充适量的维生素。

5.水、电解质代谢 在体温上升期及高热持续期,尿量常明显减少,尿色加深,水、钠和氯滞留于体内;而在体温下降期,皮肤和呼吸道水分大量蒸发,尿量增多和大量排汗,可引起脱水,脱水又可加重发热。因此必须注意补足水和电解质。此外,因发热时分解代谢增强,K从细胞内释出,使血K和尿K增高。代谢紊乱使酸性代谢产物堆积,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一)心血管系统

【议一议】

为什么发热患者应安静休息,体温升高时心率、呼吸、消化有什么变化?

体温上升期,血温升高,刺激窦房结,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活动增强,使心率增加,外周血管收缩,血压轻度上升。体温每上升1℃,心率增加10~20次/分,心率加快一般使心输出量增多,但对有心肌疾患者可加重心肌负担,诱发心力衰竭。在高热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由于外周血管舒张,动脉血压轻度下降。高热骤退,特别是用解热药引起高热骤退时,可因大量出汗而导致虚脱,应当引起注意。

(二)呼吸系统

发热时血温上升可刺激呼吸中枢并提高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使呼吸加深加快,有助于散热。但通气过度,CO2排出过多,可导致呼吸性碱中毒。持续高热可抑制大脑皮质和呼吸中枢,使呼吸变浅变慢或不规则甚至呼吸停止。

(三)消化系统

发热时交感神经兴奋,唾液、胆汁、胰液等消化液分泌减少,使蛋白质、脂肪等消化不良、食糜发酵、产气,患者出现食欲不振、口腔黏膜干燥(这也与水分蒸发过多有关)、厌食、恶心、呕吐、便秘、腹胀等表现。

(四)中枢神经系统

高热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病人常有头痛、头晕,烦躁不安、谵语和幻觉。持续高热则引起昏迷。小儿在高热中可出现全身或局部肌肉抽搐,称高热惊厥。其机制可能与小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持续高热使大脑皮质抑制,皮层下中枢兴奋性增高有关。

(五)泌尿系统

在体温上升期,尿量减少、尿比重增高,但肾血流并未减少,反而增加,这可能与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对水重吸收增多有关。持续发热时,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发生细胞水肿,出现蛋白尿、管型尿等。在体温下降期,尿量逐渐增加,尿比重回降。

一般认为,一定程度的发热是机体的防御反应,增强机体抗感染能力。对发热患者在处理原则上首先必须治疗原发病。其次,对一般发热不急于退热,急于退热可抑制机体的防御反应,使热型不典型,掩盖病情,延误诊断。此外,退热药是临床上引起药物热的一类常见药物,用药不当可能使病情复杂化。第三,不要滥用抗菌药物,虽然发热多由细菌感染引起,但还有不少发热是由病毒或其他因素引起,抗菌药物都有自己的敏感菌群,无论何种抗菌药对病毒感染都是无效的;滥用抗菌药还可造成人体的菌群紊乱,导致真菌等继发感染而加重病情,甚至产生药物热。第四,对过高(如体温>40℃)或时间持续过久的发热,或恶性肿瘤、心肌疾患等,发热可降低机体的防御反应,使物质消耗过多,出现代谢障碍,损害组织器官的功能和结构,对机体不利,应及时退热。第五,加强对高热或持久发热病人的护理措施,如注意补充水、电解质和维生素,进食易消化的营养食物,监护心血管功能等也十分重要。

小 结

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把体温调节到高于正常值0.5℃以上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根据发热原因的不同,将发热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两大类。临床上多数是感染性发热,其中由以细菌感染引起者居多。

发热激活物是指能激活体内产内生致热原细胞(主要是单核/巨噬细胞),使其产生和释放EP的物质,包括生物性发热激活物(外源性致热原)和非生物性发热激活物。它不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EP是指由体内产致热原细胞所产生和释放的致热性细胞因子,主要有IL-1、IL-2、IFN、TNF等,可直接作用于POAH体温调节中枢。

发热机制的第一个环节是发热激活物作用于体内产内生致热原细胞(主要是单核/巨噬细胞),使其产生和释放EP的物质,第二个环节是EP作用于POAH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中枢发热介质(cAMP、PGE、Na/Ca2+比值升高等)的介导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第三个环节是体温调定点上移后,通过效应器的作用,使机体产热大于散热,体温上升到新的调定点水平。发热的临床经过大致可分三个时期,每个时期有各自的临床和热代谢特点(表15-1)。

表15-1 发热的分期和热型

热型及其变化可对一些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及疗效观察提供参考。临床上常见的热型有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不规则热等。

发热机体代谢变化的主要特点是基础代谢率增高,三大营养物质分解代谢增强伴氧化不全。患者出现血中糖、乳酸、脂肪酸、酮体增加,水分和电解质丢失,维生素缺乏,负氮平衡,消瘦,代谢性酸中毒,机体抵抗力降低,组织修复能力下降等表现。

发热机体各系统的机能变化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心率加快、呼吸增强、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弱及尿的变化。严重时出现昏迷、呼吸抑制、心力衰竭及肾功能障碍等。

发热的防治原则:①首先必须治疗原发病;②对一般发热不急于解热;③不要滥用抗菌药物;④对体温过高、持续过久,恶性肿瘤或心肌疾患患者应及时解热;⑤加强对高热或持久发热病人的护理。

病案讨论

病例摘要 病人,男,21岁,学生。发热3d。4d前患者受凉后出现鼻塞、流涕、咽痛,伴有轻咳,在社区医院按“感冒”给与“银翘片”等治疗,效果不佳。3d前出现发冷、发热,体温波动于39.3~40℃。咳嗽较前明显加重,痰量增多,呈铁锈色痰,有时感右胸疼痛不适,以深吸气时明显,并出现口周疱疹。发病以来自觉乏力、精神差,食欲减退,无腹疼腹泻、恶心呕吐及尿频尿急,小便色黄,大便正常。既往体健,无急、慢性传染病史及手术、外伤史,无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记不清楚。

讨论:

1.该患者疾病如何演变?

2.患者发热的发生机制有哪些?属于哪种热型?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有关发热的概念中哪项是正确的( )

A.体温超过正常值0.5℃

B.产热过程超过散热过程

C.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

D.是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所致

2.下列哪项不属于过热( )

A.先天性汗腺缺陷

B.脱水热

C.中暑

D.严重创伤

3.外源性致热原的作用主要是( )

A.激活局部的血管内皮细胞,释放致炎物质

B.刺激局部的神经末梢,释放神经介质

C.直接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

D.促进内源性致热原的产生和释放

4.下列哪项是产白细胞致热原细胞( )

A.T淋巴细胞

B.浆细胞

C.肥大细胞

D.单核细胞

5.恶性肿瘤导致发热,可能主要是( )

A.合并感染

B.细胞免疫反应

C.瘤组织坏死产物

D.癌瘤组织的低分子物质

6.发热机制的中心环节是( )

A.产热增多

B.散热减少

C.体温调定点上移

D.体温调节机构失控

7.一般公认,体温升高1℃,基础代谢率提高( )

A.5%

B.13%

C.27%

D.50%

8.一般认为腋温超过多少为罕见( )

A.39℃

B.39.5℃

C.40℃

D.40.5℃

二、名词解释

1.发热 2.内生致热原

三、简答题

简述发热发病学的基础环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