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滇西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对策研究

滇西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对策研究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与否,直接关系到“三进”的效果。以此提高广大大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从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进”工作。(二)拓展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路径大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与其获得有关知识的途径密切相关。
滇西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对策研究_滇西发展研究.第三辑

“滇西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认同现状及对策研究”课题组[2]

针对当前滇西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现状,我们认为,在增强滇西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对策上,要把握时代主旋律,积极更新观念,因时而变、因势利导,促进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一、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进”工作

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进”(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大学生,是高校政治理论课与其他学科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贯彻落实教育部《完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下文简称《纲要》)的基本举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进”工作事关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事关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进步。各高校一定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细化优秀传统文化“三进”活动措施,明确目标责任,抓好贯彻落实。

(一)提高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认识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与否,直接关系到“三进”的效果。因此,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进”工作,首先必须提高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价值的认同。要联系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引导大学生明白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引导大学生理解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对于增强大学生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以此提高广大大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从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进”工作。

(二)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

教育部《纲要》指出:“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作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紧密结合,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一步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教学效果。”因此,高校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主渠道作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才培养目标、与思想政治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有机统一起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过程中,编写《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开设优秀传统文化赏析选修课,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真正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从而增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促进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提高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自豪感,进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抓好其他学科教学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人文思想的精华荟萃,是民族智慧的源头活水。除思想政治学科外,其他各个学科的教学都要挖掘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学科教学之中,引领学生从中汲取精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底奠基。如人文学科,诵读文化经典,强化历史教育,传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数学学科,了解中华古代优秀数学家的治学风格以及他们的杰出的贡献,教育学生继承优秀传统,发扬古代科学家严谨治学、不畏艰难、追求真理的奋斗精神,感受数学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音乐、美术学科,渗透情感教育、审美教育,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等。各学科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科的学生,广泛并深入地挖掘与自身学科有关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运用科学手段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让优秀传统文化去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

二、创设良好的校园优秀传统文化氛围

良好的校园优秀传统文化环境,对于培育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有积极作用。为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生活情操,我们要努力在校园创设优秀传统文化氛围。

(一)利用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活动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既拓宽学校德育的空间,又增强了德育的实效性。例如,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蕴含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和丰富的民间习俗活动。通过端午节由来、习俗和经典诗词诵读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掀起缅怀屈原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又如,重阳节,是我国第一个老人节,而尊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重阳节到来之际,学校可组织大学生走进敬老院,开展形式多样、富有实效性的敬老主题活动,进一步营造敬老、亲老、爱老、助老的社会风尚,进一步激励大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通过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包括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举行演讲比赛、歌舞比赛、书法与绘画大赛、朗诵会等,引导大学生阅读经典书籍,欣赏古典诗歌等,让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处处与经典同行,与圣贤对话,不但使他们对中华传统节日有了较为全面、深入的认识,让他们感受传统文化魅力,而且较好地激发了大学生要努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这一中国梦。

(二)拓展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路径

大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与其获得有关知识的途径密切相关。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所有媒体资源参与其中,大张旗鼓地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鼓励优秀传统的高雅艺术进校园,组织优秀传统文化学术讲座,普及传统文化知识,对大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传统文化教育;通过举办演出晚会、社会实践、参观、游览等多种形式,引导大学生自觉学习,自觉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让大学生了解祖国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

(三)提高教师的优秀传统文化素养

现代教育广泛的内涵对教师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不仅仅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更是教师自身发展、学生健康成长与完善的需要。教师特定职业功能要求其具备较高的传统文化素养。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完成培养人的任务。从教学目标来看,教师的教育对象是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传统文化素养,有独立的人格,有精神追求,有平等的意识,有强烈的责任与操守,才能从真正意义上理解人,所以加强高校教师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是我们开展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先决条件。这就要求高校大力开设国学讲堂,弘扬国学,组织教师特别是非人文学科的教师参加形式多样的优秀传统文化培训、讲座,全面提升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使教师持续性、常态性地走近经典,读准读熟读懂经典,在教师中形成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以自身源源不断的甘泉去滋润大学生。

三、构建滇西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长效教育机制

增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必须建立健全长效教育机制。制度建设本身就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教育部《纲要》,从教育目标、教材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中小学生、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给出了指导性意见。这就是制度化的尝试和努力。建立一套科学的制度体系,将外部的推动力量转化为大学生自我努力的动力,让优秀传统文化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才能充分发挥他们自身的潜能,从而有效地激励学生成长成才。

(一)建立健全领导机制

组织领导机制是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组织保证。高校要明确领导职责,进一步提高对优秀传统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是高校党政领导的共同职责;要加强组织领导,制定有关具体政策和切实可行的举措,切实贯彻落实教育部《纲要》,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学校事业的总体布局,作为学校各项工作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充分调动学校党委宣传部、学工部(处)、校团委、教务处等部门的教育积极性,从而形成各职能部门积极参与、齐抓共管的教育工作格局,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推进器作用。

(二)建立健全保障机制

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离不开政策、经费与技术等保障。学校首先要强化政策保证,不断提升政策对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完善、高效的政策可以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向传统文化领域集结,形成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其次,各高校要设立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专项经费,纳入学校财政总预算,在科学研究、师资培训、教学资源购置、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提供经费支持,以确保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顺利开展、落到实处、收到实效。最后,强化技术革新,不断提升新媒体时代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广力度。

(三)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可以激发广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激励的方法很多,主要包括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两个方面。所谓内在激励是指精神奖励,大致具有责任感、荣誉感、良心感等几个方面;外在激励主要指物质奖励与奖金等。对大学生要坚持以精神奖励为主辅助于物质激励的原则,以培养学生重义轻利、弘毅致远、厚德博学的高尚情操。此外,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这是激发大学生努力学习的内在动力。学校有关部门和学生主管部门要加强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活动的引导,不断激活学生的责任感、自尊心、荣辱感、正义感、成就感,将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推向深入。

(四)建立健全合力机制

教育系统由学校、家庭与社会三个子系统构成,它们彼此之间相互独立却又紧密联系,其出发点和归宿是基本一致的。只有使三者协调一致、取长补短,形成合力,方能取得最佳的整体教育效果。同理,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建立学校、家庭与社会密切配合的“三位一体”合力机制,从而提高教育成效。高校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使全体学生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践行者和传播者;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要求父母做到身教先于言传和言传身教相结合,搞好家庭氛围,让子女在生活环境中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蕴涵,培养子女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充分发挥社会教育的平台作用,构建社会实践平台,建立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实践基地,把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活动纳入学校教学计划,规定学时学分,对大学生参加实践体验活动提出时间和任务要求,使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民族传统文化和认同优秀传统文化。

(五)建立健全创新机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中华民族要发展,必须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沃土壤,从中汲取营养。但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同时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于文化人的时代任务”。必须指出,创新不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否定,而是改造利用其合理成分,并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淘汰有碍进步的文化糟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实现创新,只有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在继承传统文化优秀遗产的基础上,在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分析、研究和解决新情况、新问题中,加大对外开放,加强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并在内容、手段、方法、渠道上大力创新,找准与时代的对接点、与受众的共鸣点,在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等方面,都要有使大学生喜闻乐见、易于参与的载体和抓手,真正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

注 释:

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53~154页。

②李晶:《新媒体时代中原文化认同和传播机制研究》,《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第4期。

③桂署钦等:《高校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机制的构建》,《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年第6期。

④杨雄等:《关于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合作的思考》。http://www.xzbu.com/4/view-4441636.htm。

⑤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9/24/c_1112612018.htm。

⑥李军:《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针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光明日报》,2014年10月10日(01版)。

【注释】

[1]本研究由2015~2016年教育部定点扶贫滇西专项课题经费资助。

[2]课题负责人刘顺厚,复旦大学副教授,德宏州挂职副秘书长。课题参与人:刘建峰、肖国宏、吴景松、张天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