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构非洲形象需要转变传播范式

重构非洲形象需要转变传播范式

时间:2022-02-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在本书中“非洲形象”同时用来指称非洲的国际公众形象和国际媒介形象,两者构成本书要论述的“非洲形象”。这是构成“非洲范式”的本质因素,也是非洲以负面形象呈现于西方媒体的主要原因。
重构非洲形象需要转变传播范式_超越非洲范式

四、重构非洲形象需要转变传播范式

应该说“西方媒体与非洲形象的建构”选题比较宏大。西方媒体众多,西方所指国家众多,如何选择西方主流媒体,也就是对塑造非洲形象具有至关重要作用的媒体,有一定的难度,而且这些媒体对建构非洲形象的实际效果怎样难以统计调查。非洲形象必然要落实到具体的国家和地区上,但非洲国家众多,差异很大,如何正确描述非洲形象具有难度。

但作者查找相关文献发现,西方媒体对建构非洲负面形象的效果,国外有学者进行过相关研究,可参考借鉴;所确定的西方媒体关于非洲的报道主要是负面新闻、呈现非洲负面形象,已为多次统计调查证实,应无疑义。西方媒体众多,但在关于非洲的报道上,所持新闻价值观相同,同质性较大。尤其是英美两国,由于其传媒发达,国际影响力大,当今世界的主要新闻议程基本由英美媒体主宰,因而可以选择英美主流媒体关于非洲的报道作为分析对象,缩小研究范围,它们应可代表西方国家[19]媒体中的非洲形象。因此本书中的西方媒体主要指英美两国的媒体,同时也会提及西方其他国家媒体关于非洲的报道。非洲虽面积3029万平方公里,独立国家53个,在民族、宗教、语言、经济水平和社会结构方面都存在着差异,但西方国家媒体和公众基本上是把非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因而作者在分析时把非洲作为一个整体,并不涉及某一非洲国家的具体形象,即使涉及也把它放到整个非洲形象框架内,作为个案研究,当然不排除西方媒体报道非洲各国的差异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书所称“非洲形象”指向两个层面,一是非洲在西方国家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即非洲的公众形象;二是指非洲在西方媒体中的形象,即非洲的媒介形象。这两者之间存在相互映照、相互建构的关系。西方媒体长期关于非洲的报道形成了西方公众关于非洲的刻板印象和片面认知;媒体为适应已经培育起来的公众期待欲,追逐自己的利益,继续关注它们认为具有新闻价值的非洲新闻。由于西方国家媒体发达、经济和技术实力雄厚,在对非洲报道上具有语言、历史等优势,且以英美媒体为首的西方媒体主导着国际传播秩序,为世界其他媒体设置议程,其关于非洲的报道为世界其他地方的媒体所转载或接受,因而西方媒体塑造的非洲形象也就具有国际性和世界性。因此,在本书中“非洲形象”同时用来指称非洲的国际公众形象和国际媒介形象,两者构成本书要论述的“非洲形象”。

确定选题后,借助新闻传播学理论、文化理论、国际关系理论、民族国家建构理论、种族主义学说,以及非洲史论等学科理论,运用历史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笔者对西方媒体与非洲形象的建构及中国对非传播战略的选择进行了较为有系统性、理论性的研究。

笔者较为系统地整理了国外关于西方媒体与非洲形象建构的研究成果,为以后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论上的借鉴;比较全面地梳理了西方媒体与非洲形象的建构关系。在此基础上,不敢奢谈创新,但认为在以下三方面做了一点突破性的尝试:一、较全面地分析了非洲在西方媒体中以刻板负面形象呈现的原因——非洲范式,认为西方媒体建构非洲负面形象旨在维护西方在文化上的先进性、道德上的正义性和政治上的合法性,因为正是“他者”的存在,才构成西方国家主体以外的一个对立面和否定因素,其作为拯救者和施与者的权威才得以确立。这是构成“非洲范式”的本质因素,也是非洲以负面形象呈现于西方媒体的主要原因。西方媒体应超越非洲范式,实现范式的转变。二、运用民族国家建构理论驳斥西方媒体对非洲的诬蔑,认为非洲出现的战乱、冲突等是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伴随现象,西方国家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出现的战乱和冲突足以说明这一点;非洲现在的贫穷、落后,经济不发达,除殖民因素外,民族国家建构未完成,不能为经济发展、市场统一提供基本条件是主要因素之一;提出利用传播建构民族国家认同,加强民族国家建设,建构非洲认同,加强非洲统一等对策,以重构非洲国际形象。三、西方媒体与非洲形象建构间的关系是非洲与西方国家间关系的缩影,而非洲范式则是这种关系的具体而微,从这种关系中能够发现中国对非外交战略的空间。笔者根据西方媒体坚持以非洲范式报道非洲留给中国的外交空间,试图提出中国非洲外交构想实施的思路与对策——实施与西方国家不同,与非洲国家匹配的对非外交构想;提出中国对非传播思路与对策——实施精英化与大众化齐头并进的传播战略。从而巩固中非关系,增强中国在非洲的软实力。

【注释】

[1][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57页。

[2][美]戴维·斯沃茨著:《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3]1415年,葡萄牙占领东非的穆斯林据点休达,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殖民据点,揭开了近代殖民主义序幕,接踵而来的西班牙、法国、英国、荷兰、丹麦、瑞典等西方国家开始了全球性的殖民活动。

[4]这 里的发展中国家主要是指非洲国家,这点可从问卷中设计的问题及其调查报告看出,而且报告说:在英国人的眼中,中国、印度等国家已经不是发展中国家了。

[5]The Live Aid Legacy: The developing world through British eyes–A research report.
  http://www.vso.org.uk/news/pressreleases/liveaid_legacy.asp.

[6]Ref ecting the real world: How British TV portrayed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2005.
  http://www.vso.org.uk/news/pressreleases/reflecting_the_real_world.asp.

[7]如李安山:《为中国正名:中国的非洲战略与国家形象》,刊于《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4期。

[8]米尔顿借用英国作家康拉德的小说《黑暗的心》来取名。该小说把殖民主义者的心态一层层刻画得淋漓尽致。

[9]Media coverage of the developing world: audience understanding and interest.
  http://www.gla.ac.uk/Acad/Sociology/units/media/debate.htm.

[10]The Live Aid Legacy: The developing world through British eyes–A research report.
  http://www.vso.org.uk/news/pressreleases/liveaid_legacy.asp.

[11]The African Paradigm: The Coverage of the Zimbabwean Crisis in the Norwegian Media,By Nkosi Ndlela,University College of Hedmark, Norway.http://www.wmin.ac.uk/mad/pdf/zim_art5.pdf.

[12]Post-NWICO debate: Image of Africa in the Western Media.By Tokunbo O jo.
  http://web.mit.edu/cms/Events/mit2/Abstracts/TOjo.pdf.

[13]Joint Statement by Participants in Boston University African Presidential Roundtable 2005.
  http://www.bu.edu/phpbin/news/releases/display.php?id=906.

[14]Africa In The Western Media: Cycle of Contra-Positives and Selective Perceptions, By Alhaji G.V.Kromah.
  http://www.theperspective.org/africa_westernmedia.html.

[15][美]爱德华·萨义德著,李琨译:《文化与帝国主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前言第10页。

[16]同①,前言第13页。

[17]文章分别是《世纪之交的非洲对外政策动向》和《十周年后再析卢旺达“种族”大屠杀》,分别刊于《西亚非洲》1999年第5期和2004年第3期。

[18]关于新华社记者非洲行的文章可参阅: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09/18/content_5103652.htm.

[19]此处所指的西方国家是指欧美发达国家,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媒体关于非洲的报道则不在研究范围之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