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登革热出血自愈要多少天

登革热出血自愈要多少天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是由登革病毒经伊蚊叮咬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少数病人在热退后第3天还可从血液中分离到病毒,表明仍有传染性。而在地方性流行区发病者中,以儿童为多见,并且以登革出血热为主要表现。感染两种亚型后可获持久的免疫力。个别病人发生出血性休克及DIC。此外,在该病流行期间应注意一些发热较低、全身疼痛不明显和皮疹少或无出血倾向的轻型病人,确诊需依靠病毒分离或血清学检查。

一、疾病概述

登革热(dengue fever)和登革出血热(dengue Hemorrhagic fever)是由登革病毒(dengue virus)经伊蚊叮咬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前者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头痛、肌肉和骨关节剧烈酸痛,皮疹、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等,病死率低;后者以高热、休克、出血、皮疹、血液浓缩、血小板减少等为主要特征,病死率高,是东南亚地区儿童住院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病传染源为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病人从发病前1d至发病后3d内传染性最强。少数病人在热退后第3天还可从血液中分离到病毒,表明仍有传染性。传播登革病毒的主要蚊种,包括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主要在东南亚和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如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等省。人类普遍易感。在新流行区各年龄组均易感,但以青壮年发病者居多,年龄在20~40岁,临床上以登革热为主要表现。而在地方性流行区发病者中,以儿童为多见,并且以登革出血热为主要表现。机体一次得病后对同一亚型的免疫力可持续多年,但仍可感染另一亚型。感染两种亚型后可获持久的免疫力。本病呈世界性分布,尤其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本病流行有一定的季节性,一般在每年的5~11月份,高峰在7~9月份。本病的主要病变为全身血管损害引起的血管扩张、充血,导致出血和血浆外渗。

二、病历书写要点

(一)流行病学特点

注意患者年龄、职业、发病季节、周围人群发病史、是否去过疫区或在疫区居住、居住环境蚊虫孳生及蚊虫叮咬情况、既往传染病史等。

(二)临床特点

1.常见症状和体征

(1)典型登革热的症状和体征

①发热:几乎所有患者均起病突然,以高热为主,体温迅速达39℃以上,一般持续2~7d,然后突然降至正常,热型多不规则,其次可有弛张热、稽留热,部分病例于病程的第3~5天体温降至正常,1d后又再升高,呈双峰热型或马鞍热型。70%患者热前有畏寒。

②疼痛:100%患者有头痛,若剧烈头痛应注意可能存在脑水肿、脑出血或脑炎。52%~88%患者出现背痛和全身肌肉关节疼痛(故曾有“断骨热”之称)。少数患者可有眼眶痛,眼球后痛(眼球转动时尤甚)等。

消化道症状:部分患者可有感觉过敏、恶心、呕吐、腹痛、胃纳不佳、腹泻和便秘等消化道症状。

④出血:于发病后5~8d,25%~50%病例可出现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出血。如鼻出血、皮肤瘀点、胃肠道出血、咯血、血尿、阴道出血等。

⑤充血性改变:表现为颜面和眼结膜显著充血,颈及上胸皮肤潮红。发热期可出现相对缓脉,严重者疲乏无力,呈衰竭状态。儿童起病缓慢,热度也较低。

⑥皮疹:于发病后2~5d出现,初见于掌心、脚底或躯干及腹部,渐次延及颈和四肢,部分病人亦见于面部。可为斑丘疹、麻疹样皮疹、猩红热样皮疹、红斑疹,压之退色,稍有瘙痒,偶诉奇痒。也有在发热最后1d或在热退后,于足、腿后、踝部、手腕背面、腋窝等处出现细小瘀斑,1~3d内消退,短暂遗留棕色斑。皮疹持续3~4d,一般与体温同时消退,但也有体温下降后皮疹反见明显者。退疹后无脱屑、色素沉着。

⑦淋巴结肿大:全身淋巴结可有轻度肿大,触痛明显。

⑧其他体征:包括相对缓脉、窦性心动过缓、肝轻度大,病程3~6d内可发生不同程度的低血压,个别病人可发生循环障碍

(2)登革出血热的症状和体征

①大出血:主要有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及中枢神经系统等部位的大出血。消化道出血多出现于病程4~6d,热退后2d内,出血量可达数百毫升。开始仅有上腹饱胀、隐痛,继而出现柏油样便,出血量大时可有暗红色血便,少数病人出现呕血。个别病人发生出血性休克及DIC。子宫出血多发生于病程2~4d,出血量可达600ml以上。分娩或流产病人产后大出血发生率极高,少数绝经期妇女或月经尚未来潮的少女亦可发生子宫出血;脑出血病人通常无典型的定位体征,常需通过眼底和脑脊液检查方能确诊。

②休克:大部分病人与出血、溶血、心功能不全并存,其发生的原因除出血、血浆外渗外,病毒直接侵犯心脏,毒素致高热、缺氧也是重要原因。一般发生于病程第4天(2~5d),持续12~24h,病人烦躁不安,四肢厥冷,脸色苍白,皮肤出现花纹,体温下降,呼吸快而不规则,脉搏细弱,脉压差进行性缩小,血压下降甚至测不出,病程中还可出现脑水肿,偶有昏迷。若不及时抢救,4~10h死亡。

(3)登革热少见临床表现

①心脏:部分登革热病人有异常心电图改变,1/2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其次为传导阻滞,心肌损害,在恢复期逐渐恢复正常。

呼吸系统:多数病人合并呼吸道炎症,表现为咳嗽、胸痛、呼吸急促和鼻翼扇动,甚至发绀。肺部可闻及湿性啰音,严重者有胸腔积液。X线检查可呈肺炎、胸膜炎及胸腔积液影像。儿童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成人。

泌尿系统:临床表现为水肿、尿少,尿常规检查可见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及管型,蛋白尿的发生率最高,常在病程第3~5天出现。因其发生并非在发热高峰期,因而难以用发热来解释,也与免疫复合物的形成无关,可能与病毒血症时病毒直接损伤肾脏有关。

肝脏:表现为肝区疼痛、肝大和肝功能异常,以ALT单项轻度升高或中度升高最为常见,多数在半月后下降,复常需1个月左右。溶血者可见黄疸。尸检病理显示肝细胞呈广泛性或片状坏死,伴有不同程度出血,坏死区有炎症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中央静脉及肝窦扩张,充满红细胞,亦可见少量肝细胞增生。

⑤神经精神症状:在病程3~5d,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抽搐、颈项强直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本病引起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多样,有烦躁不安、妄想、乱喊叫和敌视情绪,类似紧张型精神分裂症;也有表现幼稚、模仿语言或动作、装扮怪异,类似青春型精神分裂症。情感型精神障碍如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思维能力下降、失眠等更为多见。

⑥溶血:在病程4~7d出现巩膜、皮肤黄染,酱油样尿,继而迅速出现贫血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为“急性血管内溶血”。个别病例发展成为急性肾衰竭,符合溶血尿毒综合征的诊断,据研究表明,这类病人大多为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乏者,和(或)在病初应用过抗疟药或退热药者。

(4)小儿登革热的临床特点:青少年患DF与成人临床表现基本一样,比较典型。但婴幼儿病人具有以下特点:①DF发病率低,但DHF比例高;②消化道、呼吸道症状突出,有一半以上有恶心、呕吐及咳嗽;③皮疹发生率高达80%以上,易与其他发热出疹性疾病相混淆。

此外,在该病流行期间应注意一些发热较低、全身疼痛不明显和皮疹少或无出血倾向的轻型病人,确诊需依靠病毒分离或血清学检查。

2.症状加重及缓解因素 登革热为一良性过程,病死率仅3/万。绝大多数死亡者为重型登革热,其中脑膜炎型病死率高达30%以上,主要死因为中枢性呼吸衰竭。本病病死率及预后与临床类型、治疗早晚及治疗措施是否正确有关。大出血、多发性出血、休克是病情危重的表现。

3.并发症

(1)急性血管内溶血:G-6-PD缺乏的病人,得病后如早期应用抗疟药或退热药者,可出现黄疸、酱油样尿、贫血等临床表现,少数病人可发生急性肾衰竭等,发生率为1%。

(2)精神异常:个别病人病程中可出现烦躁不安、妄想、乱叫等精神障碍等症状,类似精神分裂症。病情恢复后,神志多可恢复正常。

(3)急性肝炎:部分病人可出现肝大,血清肝酶升高,而血清胆红素异常较为少见。病情恢复后,肝功能可完全恢复正常。

(三)拟诊讨论策略

根据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突起发热、全身肌肉关节疼痛、皮疹及淋巴结肿大、出血和休克等症状,早期应与流行性感冒、钩端螺旋体病、斑疹伤寒、麻疹、猩红热、药疹等鉴别。晚期应与流行性出血热、脑膜炎双球菌败血症、败血症等相鉴别。鉴别时应注意询问流行病学资料,注意发病季节、患者年龄、职业、生活环境、卫生习惯、周围人群发病情况,既往病史、预防接种史等。动态观察病情变化,特异性血清学检查是确诊的依据。

1.流行性感冒 部分登革热不易与流行性感冒区别。后者无皮疹,淋巴结肿大,无出血倾向,束臂试验阴性,血小板正常,热程多在5d以内。

2.钩端螺旋体病 两病可在同一季节、同一地区存在,应加以鉴别。钩端螺旋体病病人常有疫水接触史,发热时有腓肠肌酸痛与触痛,有肾脏、肝脏或肺部损害的表现,无皮疹,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增加及血沉加快等,在临床上能与登革热区分,但最终确诊需依靠血清学试验。

3.斑疹伤寒 本病常在夏秋季发生,具有发热与皮疹,但热程较长,可达9~14d,少有骨与关节疼痛,常无浅表淋巴结肿大,皮疹很少呈出血性,外斐试验OX19阳性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4.流行性出血热 此病多见于冬春季,青壮年发病多,发病前2个月内有鼠类直接或间接接触史,临床特征为发热、出血、休克、肾脏损害,典型病例有发热、低血压休克、少尿、多尿、恢复五期经过顺序出现。外周血白细胞增高,血清学试验有助诊断。

5.败血症与感染性休克 病初的表现与登革热相似,但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增高,并有中毒颗粒,血培养阳性,病情严重,热程长等均有助于鉴别。

此外,儿童病例尚应与麻疹、猩红热等发热出疹性疾病鉴别。

三、规范诊断

(一)诊断术语

1.轻型登革热 类似流感,短期发热,全身疼痛轻,皮疹少或无疹,常有淋巴结肿大,易漏诊。

2.重型登革热 于病程第3~5天,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呈脑膜脑炎表现或有些表现为消化道大出血和出血性休克。本型常因病情发展迅速,中枢性呼吸衰竭和出血性休克而死亡。

3.登革出血热 在疾病开始的2~5d,具有典型登革热症状,包括发热、头痛、背痛和肌肉关节疼痛、呕吐、腹泻、颜面和眼结膜常显著充血,颈及上胸皮肤潮红等。瘀点出现于第2~3天,常见于面部前额或四肢远端,斑丘疹少见。束臂试验在瘀点出现前即呈阳性。腹部可有肝大及压痛。在热退前、后的1~2d,病情突然加重。出现休克,出血倾向严重。

(二)诊断标准

1.诊断原则 已知的流行区,对登革热与DHF的典型病例,诊断并无困难;在非流行区,对病例的诊断往往很困难,常因警惕性不高易被误诊。

2.登革热的诊断标准

(1)流行病学资料:在伊蚊孳生的季节,发病前15d内在流行区有居住或逗留对诊断有一定价值。

(2)临床资料:①发热几乎是必有的症状,热度高低不定(38~40℃),热程不等;②全身各部位疼痛,以四肢与腰部肌肉,关节和骨骼疼痛较为特殊,并影响功能;③皮疹常出现于病程第3~6天,以斑丘疹、充血性皮疹为主,但常有针帽血点混杂其间,对称分布在躯干与四肢,持续3~4d隐退;④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疼痛,但局部皮肤不红肿;⑤多数病人有鼻出血、皮肤瘀点等;⑥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3)血清学资料:对本病确诊尤其对轻型病例的确诊甚为重要。

3.登革出血热的诊断标准 按照WHO的诊断标准,登革出血热应具备以下四点:①DF的症状;②明显出血现象;③血小板下降(≤100×109/L);④入院时血细胞比容较恢复期增加20%以上。

四、医嘱处理

(一)接诊检查

1.常规检查 登革热病人的白细胞总数自病程第2天起即有明显减少,第4~5天降至最低,可低至2×109/L,退热后1周血象恢复正常。中性粒细胞也可减少,并有明显核左移现象,可见少量异常淋巴细胞,血小板减少。

登革出血热病人的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增多,后者见于严重病例及有继发感染者,一般在10×109/L以上,高者可达(20~40)×109/L。血小板减少,50%轻型病例和90%的休克病例血小板<100×109/L,最低可在10× 109/L以下。尿检可有少量蛋白、红细胞、白细胞或管型。

2.病毒分离 取病人急性期(病程1~3d)的血清接种于C6/36白纹伊蚊传代细胞中,进行病毒分离,阳性率高达60%~80%。分离病毒后须经特异性中和试验或血凝抑制试验加以鉴定。病毒分离除了是确诊本病的黄金标准外,在疾病早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3.血清免疫学检查 包括补体结合试验、中和试验或血凝抑制试验等。血凝抑制试验的灵敏性较高,中和试验最具特异性。血凝抑制试验单份血清效价1∶1 280或双份血清效价递升4倍以上可确诊。目前国内常用捕捉IgM抗体ELISA法(MAC-ELISA法)检测特异性IgM抗体。IgM抗体在初次感染及二次感染均可产生,初次感染者IgM比二次感染者增加很多。IgM在发病5d后阳性率为80%,10~20d时IgM阳性率为99%,一般维持2~3个月,以后效价明显下降。故MAC-ELISA法检测IgM抗体阳性者可推论近期有过登革病毒感染。

4.PCR方法 目前可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来检测登革病毒RNA,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检测时间短等优点,可用于本病的快速、早期诊断。

5.其他 在登革出血热病例中尚可见血液浓缩,出、凝血时间延长,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电解质紊乱,血白蛋白降低,代谢性酸中毒等。各种凝血因子轻度降低,纤维蛋白原减少,纤维蛋白原降解物轻至中度增加。半数以上的休克病例有DIC表现。

(二)规范处理

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无特效疗法,主要采用支持及对症等综合治疗措施。

1.一般治疗 急性期病人宜卧床休息,恢复期不宜过早活动,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为宜,食物应富于营养并容易消化。防蚊隔离至完全退热。

2.对症治疗 高热病人以物理降温为主,解热镇痛药宜慎用,因此类药物易引起病人大量出汗,加重血液浓缩及诱发休克,对G-6-PD病人可诱发溶血。高热不退和中毒症状严重者,可短期适量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加用亚冬眠疗法,也可酌情静脉输液,每日1 000~1 500ml,但需注意防止脑水肿及输液反应。有输液反应时,立即给予氢化可的松200mg或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登革出血热有休克、出血等严重症状,需积极处理。休克者应及时补充血容量,可选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平衡盐液、葡萄糖盐水等,首次液体300~500ml,应快速静脉输入,必要时可输血浆或加用血管活性药物,但不宜输全血,以免加重血液浓缩。大出血病人应输新鲜血液、血小板。上消化道出血者,可用维生素K1奥美拉唑、云南白药等,严重者可用冰盐水或去甲肾上腺素稀释后灌胃。对子宫出血者,可用子宫收缩药。有脑水肿者,用20%甘露醇250ml和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抽搐者可用地西泮缓慢静脉注射。有DIC证据者按DIC治疗。

五、诊治进展须知

DV感染机体后可呈现两种不同的状态,即原发感染状态和继发感染状态。在第二次感染异型DV的患者中容易发生DHF和DSS,且病死率较高,其发病机制是依赖抗体增强的感染作用。区分这两种状态对于临床治疗非常重要。采集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进行IgM和IgG抗体测定是鉴别这两种感染状态的新标准。

DV感染的实验室诊断,主要有病毒分离、抗体和抗原检测、基因诊断等。WHO曾经把血凝抑制试验(HI)作为登革热的标准诊断方法。然而,病毒分离所需时间较长,达不到快速诊断的目的,而常规的血清学诊断又因存在广泛的交叉反应而受到干扰。近年来,随着DV基因组序列分析成功及核酸杂交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的建立,对DV感染的诊断已进入到分子生物学检测的新阶段。快速诊断包括间接免疫荧光(IFA)、间接ELISA试验、IgM抗体捕获(MAC-ELISA)、酶免疫斑点试验(DEIA)、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核酸杂交、聚合酶链反应(PCR)等方法,敏感、特异、快速,适于大量标本的检测。

目前尚无一种疫苗被公认为可广泛应用于人体接种以预防DV感染,已研制的疫苗中无论减毒活疫苗还是DNA疫苗在动物实验及早期临床试验中均产生了保护性抗体。迄今为止,预防登革热流行仍依靠防止蚊虫叮咬、灭蚊及控制污水,保持环境清洁。

DV目前仍无特效治疗方法。特异性治疗的研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如早期应用单磷酸阿糖腺苷、重组活化因子Ⅶ(rFⅦa)、病毒融合蛋白类似物DN95肽、castanospermine、金刚烷胺、金刚乙胺、干扰素等,进一步研究后有望作为临床治疗登革热的有效药物。

(甄 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