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中等职业教育生源拓展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中等职业教育生源拓展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农村劳动力转移,即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或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以农村劳动力为对象,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为目的,以适应职业岗位要求和就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的总和。目前,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的估计,主要参考全国性人口普查、专项抽样调查、各类移民调查等获得的相关数据。

“劳动力”是在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者,以及在劳动年龄内参加社会劳动者的总和。劳动年龄是由国家规定的人在一生中独立参加社会劳动的年龄段,按照我国的法律规定,劳动年龄的界限为男性为16~60岁;女性为16~55岁。“劳动力转移”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途径之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即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或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以农村劳动力为对象,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为目的,以适应职业岗位要求和就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的总和。随着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快速提升,形成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要想顺利转移到城市或二、三产业,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劳动技能,以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更好地满足二、三产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这将形成对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服务的巨大需要,也为中等职业学校(尤其是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拓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

一、职业教育推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

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作用机理如下:

(一)职业教育顺应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要,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产业结构不断演进、升级。在“后危机时期”,这种产业结构的变化以更快的速度进行:第一产业相对比重有所下降,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农村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得以从繁重的农业劳动中转移出来,为其它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低成本的劳动力。而第二、三产业比重的不断提高,尤其是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壮大,正好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加入。这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摆在人们面前: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差,尤其是文化程度低、劳动技能差,极大地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这时,以提高劳动力综合素质(尤其是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的目标的现代职业技术教育,正好顺应了“后危机时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要,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从而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职业教育培养了高素质劳动者,缓解了市场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矛盾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需要有人力资本供给的配合。我国人口基数大,尤其是农村人口多,就业压力本来就很大,而“后危机时期”就业压力更大。但客观地讲,这种就业压力,更多地是一种劳动力供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在大量的低素质劳动力失业的同时,市场对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却与日俱增。根据2009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全国100个大中城市劳动力市场的监测数据,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技术类工人供不应求的局面,高级技能型人才更是严重短缺。特别是在装备制造业相对发达的长三角地区、株三角地区,以及上海、深圳等发达城市,普遍存在“用工荒”问题。高职院校、技校的毕业生,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成为了市场上最受欢迎的“抢手货”。从这个角度了讲,在“后危机时期”,职业教育培养了高素质劳动者,在降低失业率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矛盾。

(三)职业教育提升了农民工群体素质,缓和了社会矛盾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选择的是“城市优先、工业优先”的发展战略,导致了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致使城乡居民在收入水平、消费支持、生活方式、受教育程度等各方面的巨大差异,农民进城就业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尽管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21世纪以来,在各项政策的支持下,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和社会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求职的障碍有所减少。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后,承担的是城市人不愿意从事的累活、苦活、脏活,其工资收入也不高。在“后危机时期”,加上房地产调控的影响,农民工就业变得更加艰难。多数学者认为,农民工群体素质相对较差,是农民工就业状况不理想的主要原因,而职业教育则可能成为化解这一矛盾的有力措施。素质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主要功能之一,职业教育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和生产技术,还进行民主教育、法制教育、思想道德、劳动纪律教育。因此,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对提升农民工群体素质、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四)职业教育帮助农民工获得职业准入资格,促进农民在非农业领域就业

农村劳动力外出求职,最直接的目标就是谋求理想的职业岗位,获取较高的劳务收入。但是,城市二、三产业的很多工作岗位,都比农村的种植业、养殖业更复杂,科技含量更高,客观上要求求职者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具备一定的技术规范知识、安全知识和风险意识。在“后危机时期”,由于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生产日趋标准化,对求职者的入职资格要求更加高。职业教育作为就业准备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特别注重劳动技能的培养,包括职业知识技能、职业道德素养、职业指导等。职业学校会结合相关专业的岗位要求,对学生进行职业胜任能力的培训、考核,对于其中的优秀学生颁发相应的职业准入资格证书,使其在就业竞争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促进其在非农领域的就业。

总之,中等职业教育以其独特的形式,在顺应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促进农民工群体素质提升、帮助农民工获得职业准入资格的同时,对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可以说,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功不可没。

二、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规模分析

关于“劳动力转移”的概念,理论界的争议颇多,尚未形成统一的观点。一般以劳动力转移的地域范围、劳动力在外地居住时间的长短、是否伴随着户籍迁移等,作为判断的标准和依据。关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的预测,理论界已有部分相关研究成果,最初的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公安部门的登记或各种性质的调查。但是,转移到城市的农村劳动力通常居无定所,工作地点时常变化,加之很多劳动力转移没有在劳务输出地或输入地登记备案,因而难以获得准确的统计数据。目前,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的估计,主要参考全国性人口普查、专项抽样调查、各类移民调查等获得的相关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划分为四个主要的阶段:(1)恢复性转移的起始阶段(1978—1984年)。随着我国农业技术的不断推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持续增加,少量农民开始外出务工,但受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总量不大,总人数不到200万人。(2)流动规模持续增长阶段(1985—1993年)。随着我国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推进,地区差距不断扩大,沿海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迅速崛起,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逐年扩大,进入20世纪90年代,年均转移的农村劳动力规模超过500万人,到1993年接近1000万人。(3)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高峰时期(1993—1997年)。随着我国中小企业规模的持续壮大,各种劳动力转移的约束制度逐渐被放宽或取消,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入高峰期,年均转移的劳动力数量超过800万人,部分年份劳动力转移超过1500万人。(4)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稳定阶段(1997年至今)。1997年以后,随着我国企业改制的基本完成,大量下岗工人进入劳动力市场寻找就业机会。加上亚洲金融危机、次贷危机等国际性经济、金融危机的影响,城市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入稳定阶段,年均转移人口1000万人。与此同时,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规模迅速扩大,比较不断提高。

一种不可忽视的现象是,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劳动力有效供给不足、供给过度同时并存。一方面,从农村劳动力的需求来看,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将会形成对劳动力的巨大需求。特别是从2005年开始,用工短缺现象逐渐由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地区等经济发达地区向内陆地区蔓延,甚至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也深受影响。特别是四川、重庆、安徽、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等传统的劳动力输出大省,也出现了“用工荒”现象。可以说,我国当前的“用工荒”现象已从“区域荒”演变为“全面荒”,从“季节荒”演变为“常年荒”。技术性工人不足,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另一方面,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供给状况来看,我国现有农村剩余劳动力总数1.5亿左右,估计每年待转移的农村劳动力超过600万人。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的持续升值预期,对我国出口和就业造成了持续的压力。特别是2008年以来,美国的次贷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以及随后的世界性金融危机,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压力。目前,国际经济、金融形式似乎有好转迹象,世界经济已进入“后危机时期”,但我国的就业形势,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农民工的就业压力依然比较严峻。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统计数据,2008年底我国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人数为1.41亿,增加到2010年底的1.54亿,两年间增加了9. 22%,同期招聘岗位数增长15.3%,尽管农民工就业形势相对好转,但从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的情况来看,农民工就业压力却日趋严峻。2008年春节前,6700万返乡农民工中,到2009年第一季度末,有大约900万人未找到新的工作;2009年春节前,7000万返乡农民工中,到2010年第一季度末,有大约1100万人未找到新的工作;2010年春节前,7200万返乡农民工中,到2011年第一季度末,有大约1300万人未找到新的工作。如何解决广大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是事关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核心。历史事实证明,历次金融危机的过程,也是各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的良机,而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又会对劳动力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解决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失业问题,促进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有效转移,最终要依靠教育,尤其要依靠职业教育,这将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及其招生带来巨大的机遇。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的生源机遇

数量庞大但整体素质不高,是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显著特征,也是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原因。为了实现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有效转移,必须加强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这将为职业院校的生源拓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从影响劳动力转移角度考虑,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文化素质低。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统计数据,我国平均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为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为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为3878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为26779人,文盲率(年满15周岁不识字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08%,初中及以下学历者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仍然高达60%,全国文盲、半文盲90%以上集中在农村地区。文化素质过低,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之一。(2)科技素质低。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95%以上的劳动者属于(或基本属于)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农民,农民科技素质无法满足农业现代化对初级技术的要求,更难满足第二、三产业对成熟劳动力的技术要求。在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者,大多进入了传统的建筑业、服务业等技术含量较低的行业,技术型民工严重不足。(3)经营管理素质低、市场意识差。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我国农民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和经营管理素质,尤其是从事种植业的农民,大多停留于传统耕作水平上,生产方式简单、劳动手段陈旧、经营管理粗放,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他们缺乏经营意识,不计劳动成本和劳动时间,较少考虑投入产出效益,忽视劳动资源的合理配置,主要凭直觉经验从事农业生产和劳动,呈现出一定的盲目性特征。(4)思想道德素质差。中国农民有着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特别是传统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对我国农民的影响尤其深远。中国农民对土地存在的严重的依赖思想,追求自给自足的自然生活方式。与此同时,几千年的封建家族思想,在一些农民的社会经济活动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愚昧落后的封建习俗难以在短期内根除,加上自由懒散的生活和工作作风,也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职业教育既是一种学历教育,更是一种专业教育。作为一种学历教育,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包括基本理论知识、基础专业知识的传授。作为一种专业教育,职业教育突出教育的专业性、职业性,它以培养人的劳动技能、促进人的就业为主要出发点,强调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劳动技能的培养。此外,职业教育还强调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无论是基础知识的学习、专业技能的培训、道德素质的培养,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都是必不可少的。与其它职业教育形式相比,中等职业教育成本低、时间相对较短、收效较快,更适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需求。抓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大好时机,开展以面向转移劳动力的职业教育,是我国中等职业学校重要的生源增长点。

总之,劳动者素质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有着巨大的影响,农村劳动力要实现顺利转移、有效转移,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这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尤其在“后危机时期”,随着劳动力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劳动者承担着更大的就业压力,其对“人力资本”投资认识更深刻,投资意愿也更强。另一方面,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日渐突出,也迫使政府加大中等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这将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及其生源拓展带来更多的机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