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专家述评唤醒生命蓬勃向上的动力

专家述评唤醒生命蓬勃向上的动力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长春市南关区西五小学“绿色教育”实验已经走过了十年的历程。只有起于生命、达于精神的德育行为才富有生命与活力。西五小学的绿色德育在遵循个体道德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积极构建一个有利于培育、保护、开发学生道德潜能的情感场域。西五小学从重视学生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做起,积极培养学生的绿色环保责任意识。西五小学在不断探索绿色德育途径过程中,创建了“阳光道德银行”。

戴 军

长春市南关区西五小学“绿色教育”实验已经走过了十年的历程。在本着“关爱生命、注重发展、彰显内涵”的绿色教育理念指导下,他们勇于探索、积极创新,从尊重差异,促进学生个体协调发展的教育目标出发,提出并实施了“绿色德育”的理论构想和系统操作方案,为学生的生命成长注入了新鲜、健康、有机的养料与动力,使学生在感受个体生命成长的同时,树立起一种崭新且可以持续发展的自然观、道德观和生存发展观。只有起于生命、达于精神的德育行为才富有生命与活力。把德育纳入绿色教育,变成孩子成长的履历,浸润孩子的生命过程,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德育才有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可以说,绿色德育理念的提出与实践,不但在遵循学校教育规律、传承和发展原生态校园文化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优秀案例,同时它也在为国家、民族、社会培养新一代崇尚真、善、美、的合格公民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与更多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一、绿色德育呼唤个体道德成长

绿色是生命力,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自生力和发展力。将“绿色”概念植入道德教育,意味着德育摒弃了传统意义上的形式化、说教式德育简单注重德育成果,弱化学生个体道德成长的倾向,有助于学生个体积极道德行为的培养、习惯的养成;个体道德热情和道德能量的自由勃发;将个体道德本真状态和人性善为的探寻作为德育的本质目标,将绿色精神渗透进道德教育细胞体系之中,有效促进个体道德成长。

◆绿色德育激发个体道德潜能

西五小学的绿色德育在遵循个体道德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积极构建一个有利于培育、保护、开发学生道德潜能的情感场域。对德育工作者而言,“道德教育何以可能”是我们在开展德育工作之初就会思考的问题。“现代生物学研究表明,由于生物种系的不断进化,以及相伴随的大脑构造和机能复杂程度的不断提高,使得人具备对复杂问题做出准确判断和适当反应的能力。”[1]也就是说,在生物机体成长过程中,先天具备某些智能的成长条件和发展潜能,个体的道德发展也是一样。“一个人想成为好人,想竭尽自己整个心灵的全部力量,在集体的眼里把自己树立起来,显示出自己是一个优秀的、完全合格的公民,诚实的劳动者,勤奋好学的思想家,不断探索的研究者,为自己的人格的尊严而感到自豪的人”。[2]个体这种想成为好公民、做好孩子的愿望,就是一种道德学习的潜能,它萌生在个体生命成长之初,它遵循生命之道而展开。学校德育的使命是在个体道德成长中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文化氛围和生态小环境,特别是那些能够给个体道德成长以肯定、支持、鼓励的情感动力和与之相伴随的个体适应感和成就感。也就是说,学校德育应建立起支持潜能、激活潜能、强化潜能发展的个体成长环境和生存状态,为个体良好的道德学习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西五小学通过“锻造师德,构筑以身育人,以爱育爱的幸福花园”理念的实施,发挥教师在道德教育中的纽带作用,通过爱感染和影响学生,建立起师生之间重要的信任感和安全感,通过师生间的相互尊重与支持激发个体道德潜能。他们认为,在学校教育当中,最能影响学生德行的做法不是说教,而是行为示范。教师专心致志地教书,一丝不苟地备课,诲人不倦地施教,百问不烦地解疑,躬身立德,传美行善,这种影响本身就是在真正地育德。他们开展“爱岗敬业”、“正师风、扬师德”、“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等主题系列教育活动,使全体教师主动适应德育新形势,积极创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

◆绿色德育促进个体道德可持续发展

绿色德育致力于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相处的生态道德观点出发,引导学生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遵循生态系统规律的意识以及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也就是说,绿色德育理念的实质之一是:建立个体道德成长的多维生态德育,将道德与个体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与人交往的校园环境相结合的一种开放、多元、包容的德育形式。它以引领个体道德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在道德教育的广度上谋求多元、多样,在道德教育的深度上谋求递深、可延续性和持久性。“可持续发展是一种道德规诫,而不是一条科学概念。可持续发展首先是一个文化问题,它与人们珍视的价值准则以及他们待人处世的方式有关”。[3]个体道德的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个体道德成长的延续性,同时它也是对社会群体、自然环境系统发展的综合关照。良好的个体道德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新生存方式的建立和社会的和谐、持久发展。个体道德的可持续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建立新的对话关系的基础,它为人类尝试新的生活方式服务,它是个体创造和谐家园、和谐未来的重要途径。

西五小学从重视学生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做起,积极培养学生的绿色环保责任意识。他们以星级班达标工程为载体,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开展人人争当“璀璨百颗星”、“创建绿色星级班”等活动,使班集体形成自己的育人特色。同时,学校还开展了“我长大了”、“我在绿色教育中成长”等主题鲜明的班队会,向全校同学发出了使学校绿地、植物带成为学生心中最爱的“绿色倡议”,以及使学生的环保意识变成自觉行动的“绿色承诺”。让人感到欣慰的是,这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环保责任意识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表现明显。美化校园环境、保护校园卫生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学校取消了大扫除,楼内楼外的卫生状况仍旧达到早晨和晚上一个样、周一周末一个样、平时双休日一个样。每年秋季,西五小学的操场上见不到枯叶横飞、满地落叶的颓败景象,因为负责清扫操场的学生早已做好预案,他们会科学部署分工,主动打扫干净。每年冬天,如果晚上落雪,不必老师临时通知学生带扫雪工具,同学们以雪为令,第二天早上,大家一定会携带清雪工具提前来到学校,在老师的带领下将积雪快速清理干净。

西五小学在不断探索绿色德育途径过程中,创建了“阳光道德银行”。“阳光道德银行”运用银行储蓄的方式,将学生的文明行为和道德善举存储其中。他们号召学生存储礼貌,争做言行文明的文明天使;存储友善,争做关爱他人的爱心天使;存储诚信,争做表里如一的诚信天使;存储卫生,争做身心健康的绿色天使;存储自立,争做自强上进的奋进天使。他们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将培养学生良好、持久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作为阳光道德银行的重要目标。他们播种希望,收获未来,让道德的种子扎根在每个学生的心灵,让道德之花永远绽放在家庭、校园、社区的每一个角落。

◆绿色德育探寻个体道德本真状态

绿色意味着健康、意味着透明,意味着个体道德本真状态的展现。事实上,道德本真状态的呈现容易受到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因为道德本真状态的呈现与个体的道德知识和道德学习能力等认知因素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思想意识、行为、判断等非认知因素紧密相关。学生真实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表现在遇到不同的价值选择、价值判断和价值要求时容易反应出不同状态。如传统观念影响下的品德评价大多以认知领域的评价为主,通过考试、测验等形式,评价学生对道德知识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这种评价方式和理念很难关照到学生真实道德情感和思想意识的全面发展,难以顾及到更为重要的关系学生品德成长的非认知因素的影响,在实践领域难以获取学生真实道德发展的完整信息。西五小学秉持陶行知先生的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让每个孩子在诚信求真、笃志尚学的氛围中全面提升道德修养,锤炼个性品质。他们致力于创建一套真实、透明、全面的道德评价系统,形成覆盖学生在校全过程(入学、就读、实践、发展、提升),涵盖德育管理诸对象(学生、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者),关注学生成长多方面(行为习惯、心理健康、文明素养、个人品德、社会公德),注意影响学生生活诸场合(课堂、校园、学生社团活动区、家庭、社会、德育基地),以及学生德育活动诸方式(德育知识学习、德育行为养成、德育环境优化、德育效果评价)的和谐绿色德育工作体系。它有利于全方位、多角度审视和考察德育工作的整体推进步伐,有利于将学校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为了落实常规教育活动,切实提高绿色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西五小学推行“无声育人”的德育目标,将“无声教育”视为绿色德育的最高境界,即追求在校园中没有批评、没有指责,有的只是润物无声的心灵滋润和行为的悄然转变,使学生在无声的教育中实现人格的自我塑造。我们知道,为了抑制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学校德育工作经常成为衡量学校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对这样一个展现素质教育的舞台,学校管理者当然不愿放弃,也不愿落居人后。因此,许多学校管理者在接受上级命令之后大张旗鼓地开展各种德育活动,“拔苗助长”似地评价学生品德发展状况和教师的德育教学工作。在反复性和过渡性的评价中,本应展现道德成长真容和品德教育成果的学生和教师为了应付各种评价经常身心疲惫。这种功利性德育不但不能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同时还极易造成对学生道德成长的伤害,德育及其评价被学生看做一场游戏一场梦。总之,处于功利角度的道德教育和道德评价很难获得学生真实的品德信息,在确保个体道德本真状态的展现上,也是比较无助和无力的。西五小学要求每位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抓住那些稍纵即逝的教育契机,引导孩子正视自己的行为,树立敢于面对自我的勇气,用教师的教育艺术赢得孩子的信任与尊重,收获德育的丰硕成果。

爱因斯坦说过:“无论多么好的食物,强迫吃下去是不行的。”西五小学通过多年德育工作的经验探索,深刻认识到应该将德育内容蕴含到学科教学之中,学科内容是载体,德育如糖,滋润学生的心田。他们紧扣教材,注意德育渗透的自然性,要求教师在进行德育渗透时,将学科内容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相联系,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他们抓住语文、品生、品社等学科的形象性和感染力,披文入情,以言感人,以情动人,潜移默化地进行爱国主义等内容的教育。他们抓住数学、英语等学科富有时代性的特征,积极渗透正确的道德价值观。他们抓住生活、社会等学科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特性,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快乐生活、快乐交往。他们抓住美术、音乐等学科传递美、传递爱、感染学生心灵的特点,让每个学生都享受艺术教育,从艺术教育中学会审美、学会倾听、学会找寻观察世界和感受世界美的新视角。他们设立艺术教育专项经费,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和信息技术开展艺术活动,拓展艺术教育空间。为每一个孩子搭建了一个幸福、快乐的艺术家园。他们在传递美的道德价值的同时,也努力使学生成为一个健全的、全面发展的人。

二、绿色德育指引个体生命成长

绿色德育的内在规定性要求德育必须回归生命本源,必须关注日常生活、关注个体在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只有当德育内容彰显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时,德育才能成为学生终身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撑。

◆绿色德育向个体日常生活世界回归

儿童道德学习和道德成长的基础源于生活,尤其是他们亲身经历、亲身感受、亲身体验的生活。道德观念在个体身上的内化、道德应对能力的培养以及道德意识转化成道德行为的外显都要依靠在真实日常生活中锻炼。德育回归日常生活世界就是要让学生在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过程中提升德性,过有道德的生活。西五小学的绿色德育是关爱生命的教育,他们积极将绿色德育渗透到学生生活之中,以生活为根。绿色德育追求生活中的幸福和善,追问生活的价值和意义。他们鼓励学生直面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主动将道德教育的内容、形式、过程生活化,使德育更富情感和生活气息。

西五小学开展“学会实践”走入社会、体验生活的绿色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多层次、多角度体验日常生活,增添生活感受,增长生活阅历。他们组织学生深入消防中队,参观现代化消防设施,了解消防官兵日常生活,学习消防和自救常识;组织学生走入社区,了解社区工作的辛苦和重要,增添“我是社区一员”的责任感;组织学生走入培智学校,关心残疾儿童生活,与残疾儿童一起学习,让学生学会关心、学会尊重等等。走入实践,体验生活,丰富和增添了学生的道德知识,加深道德认识,拓宽了德育渠道,促进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

同时,西五小学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让家长及时与学校保持联系,实现家校工作日常化。他们采用家校联系卡,不定期和家长之间互通信息,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有关情况,了解孩子在家庭中的表现。他们遵循三个原则:针对问题,注重及时性——“有事就联系,及时联系”;指导为主,注重可操作性——“不是说教,更不是告状”;及时反馈,注重连续性——“紧抓不放、常抓不懈”。这种形式得到了家长的欢迎和支持,使班主任及其他任课教师工作起来更加得心应手。学校德育与家庭和社区的联系,使德育工作真正走入了学生的生活,有效增加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可以说,西五小学以生活为基础的德育是以学生生活的逻辑重新设计、构建德育体系,重视学生道德经验的积累和真实的道德感受,使学生可以在社会生活、学校生活、课堂生活、家庭生活中穿梭,实现更有效、更自主的道德学习。因此,它是一种以人为本、有生命力的德育。

◆绿色德育对个体生命意义的追溯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战略思想。对于德育而言就是要把人的道德素质的提升作为根本目的和根本动力,一切为了人,形成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德育模式和德育样态,让德育回到个体生命之中,遵循生命之道,服务于人的生命成长的需要。西五小学开展的生命与责任系列德育工作,就是帮助学生从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做起,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态度。因为,德育不是脱离生命体的外在束缚,而是生命成长的过程。关怀生命的德育敢于直面人类生存的灾难和困惑,试图改变现实生活中生命价值的失落和学校教育中生命话题的缺失状况,使德育不断接近学生的生命,关爱生命,促进成长。

西五小学的绿色德育以学生的年龄差异及心理发展需求为出发点,分低、中、高三个年段开展不同层次的生命健康、安全教育活动,使生命教育具有针对性,体现了绿色教育阳光课堂的美好追求。低年级的学生无论是行为还是思想都比较幼稚,缺乏对自身健康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因此他们在低年级注重培养学生保护生命的能力,以强调生命的自我保护为主。中年级学生正处于一种由被动接受教育到尝试主动习得教育的过渡期,尽管在知识、身心发展等方面都还不够成熟,但他们富有自尊心和个性,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可塑性强。因此,对中年级的学生注重引导他们关注周围生命现象,了解个体生命与自然关系的生态环境教育。高年级的学生从体能和心智来讲都相对成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也会联系自身情况进行反思。因此,对高年级学生以培养他们对生命负责的态度为主,使其感受生命价值,提高学生对生命及其存在价值的认识,真正做到珍惜生命、敬畏生命。

在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后,西五小学马上组织教师、学生看电视、听广播,通过各种媒体及时了解地震的准确消息,并积极开展“抗震救灾,有你有我”主题活动。学校把在汶川地震中出现的感人事迹制作成专题片,利用主题班会时间播放给大家观看,每次都有学生被感动得落泪。学校给全体师生买了纪念亡者的白花佩戴在胸前,举行庄严而隆重的默哀仪式。学生们庄严肃立、高敬队礼,泪流满面,真正体会到生命的脆弱和新生的可贵。为了表达对遇难同胞的关爱,全校师生自发组织两次捐款,有的同学不仅动员家长多给自己带一些捐款,还把自己几年积攒的压岁钱、零花钱都捐献出来。师生捐款总计达20余万元。

同时,绿色德育“1361”工程还开展以“感恩祖国”为核心,以“感恩自然、感恩父母、感恩学校、感恩教师、感恩伙伴、感恩成长”为主题的“孝道雅行、以爱育爱、师生携手、家校相通”感恩系列活动。在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的滋养之恩、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协助之恩的基础上,教他们学会感恩、学会知恩,使其变成学生的一种生活态度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自立意识、尊重意识,形成健全人格。

三、绿色德育打造精良教师队伍

创建一支精良的教师队伍是保证绿色德育理念实施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任何一种职业都有对其从业人员的专业要求,绿色德育所关注的教师素质并非仅仅指向教师的职业道德,它包含了对教师专业发展更广阔、更深沉的素养要求,即教师人格的综合提升和超越。在当今社会,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维度要求教师具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人格。这里所说的专业人格指的是教师的职业态度和价值观;是教师的自我意识、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是教师的伦理道德素质等。与其他职业相比,教师更迫切需要专业人格的成长,因为在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教育理想、教育信仰、职业观念,教师自身的道德素质,教师的行为示范,教师在教育中的角色定位等直接对学生人格和教育实践的成败产生影响。所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不能仅仅追求教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提升,教师人格层次的综合攀升是教师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绿色德育锤炼有责任意识的师德团队

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今天,教师在享受一定权利和自主性的同时,也必须完成自己相应的责任。在学校教育中,教师的责任是具体而明确的,即教师应为每一名学生的发展负责,对学生的生命成长负责。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的生命经历不可逆,教师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生命成长的启迪和引领对于学生一生而言至关重要,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于人类文明和人类自身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而神圣的意义。人们常常寄希望于教师能够更好地承担起相应的育人责任,因为“教师对自己的行为和决策负有责任;对学生、家长、家长的监护人、其他教师、学校领导和一般公众都负有责任。公众把自己的孩子交给教师受教育,他们就有权利期待想要达到的结果”。[4]教师的责任意识是教师专业人格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推动教师良好育人行为的力量。

西五小学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积极锤炼、构筑了一支极富责任意识的教师队伍。他们积极健全岗位责任制,完善校内德育管理网络,形成了全方位、多渠道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模式。他们将具体德育工作落实到人,不同级别的教师负责不同工作,德育主管校长及政教处主任负责学校德育工作日常管理,年级组负责落实各班级德育活动,班主任负责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点滴渗透德育内容,提高学生道德素质。西五小学积极搭建班主任成长平台,完善班主任评聘机制,实现良性竞争。他们认为,班主任是学校工作特别是德育工作的第一生产力,是学校的形象和品牌,因此,他们严把班主任选拔和聘用关,并将责任心作为选拔班主任的第一条件。他们建立师德考核制度,坚持实行教师宣誓与师德承诺制度,组织全体教师开学第一天宣誓,并且签订《师德建设工作承诺书》、《师德建设工作责任书》。通过宣誓、承诺、签订责任书,约束教师言行,使教师心中建立责任意识,自觉履行承诺。

◆绿色德育用爱构筑对话、合作的师生氛围

教师的对话、合作观念是教师以平等、协商、交流的态度,团结互助、和谐处理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教师与教师、教师与领导之间关系的价值倾向;它本身就是一种道德实践,是个体主动倾听、相互沟通的艺术;是个体愿意敞开心扉,展现道德上的真、善、美的体现;是一种有利于学校教育中人与人交往与共处的重要个格品质。对话、合作观体现在师生间理解、尊重,对话交流;师师间支持互助、亲密合作;家校间不断沟通、互信互利等方面。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要求教师摆脱传统意义上孤立、封闭、专断的教师角色和人际关系,要求教师转变思维方式,以对话、合作的姿态,处理学校教育中所要面对的各种问题,减少冲突和摩擦,促进学生道德、情感、价值观的健康发展。

西五小学的绿色德育致力于通过教师的爱、尊重与理解构筑良好的师生交往平台。他们围绕“学会关爱、学会负责、学会做人”这个主题,要求教师关爱学生,与人为善,团结协作;要求教师不仅对自己的事业负责,更要对学生的未来负责;要求教师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努力成为一名健全的人。在教师广泛学习的基础上,他们积极开展合作论坛活动,邀请教育专家、家长和教师共同参与进来,对学校相关德育工作和德育问题进行集体会诊和交流,集思广益,相互借鉴,形成了师师间、家校间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扶助的良好态势,既有利于教师间的专业发展,又使学校、家庭的德育工作实效性得到提升。

◆绿色德育加强科研创新,提升教师反思意识

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教师具有反思意识。教师只有不断反思和批判自己的教育行为,才能获得观念上的更新和教育实践上的改善。反思性的教育实践是“教师与儿童双方在教育过程中互相展开反思性思考的教学”。[5]反思性的教育实践基于教师强烈的反思意识和勇于批判、勇于创新的教育精神。在德育工作中,教师的反思意识可以使教师不断审视德育工作的合理性及针对性,通过敏锐的洞察力,关注学生日常行为表现,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西五小学的绿色德育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加深和提升了教师的反思与批判意识。他们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分阶段申报国家、省、市重点教育课题,在深入开展德育科学研究方面,为学校教师提供了一个与时俱进的高层次平台,使学校的德育科研形成了系统化、科学化的局面,使教师工作中的反思能力、批判能力不断增强。

西五小学把德育科学研究作为一项先导性、基础性工作,用科研成果指导学校德育实践,再通过实践的检验进一步形成理论。在这样一个循环上升的过程中,紧密调动教师队伍的科研积极性,通过增强一线教师的反思意识,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步积累研究经验,修正理论成果。西五小学的绿色德育实践将课题研究与教师日常德育工作联系起来,以科研促管理,以管理保科研,在提高学校日常德育管理水平的基础上,保障德育科研工作的高效运行。

四、绿色德育构建“三位一体”网络

西五小学的绿色德育是一种全员、全程、全面、全方位的教育。他们在最大程度上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德育力量,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融相惜、互为补充的教育格局,布设一张稳定、健康、和谐的“三位一体”绿色德育网络。他们认识到,绿色德育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封闭性、内隐性的教育形式,绿色德育是谋求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共振、互助共生的德育实践,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德育系统工程。他们将学校德育工作向家庭、社会开放,接受家庭和社会的监督,为学生在家庭和社会中的道德成长提供教育服务。同时,他们积极接纳家庭和社会力量参与学校德育工作,介入学校管理,为学校绿色德育发展提供更切实有效的支撑,让绿色德育焕发勃勃生机与活力。

多年来,西五小学始终坚持“家校联动,提升学生生命质量,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办学思路,积极推进家长学校建设。学校从1988年就成立了家长学校,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融合,以家长学校为主阵地,构建学校教育人、家庭成就人、社会影响人的绿色教育立体教育网络。在班级中设立“家长委员会”,由热心教育工作并有一定威信的家长组成,其职责是参与学校教育管理、共同监督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学校开设“校长信箱”、“校长公开电话”、“校长接待日”等,鼓励家长提出建议和意见,使之成为传达学校教育信息、连接学校与家庭沟通的纽带。他们积极落实“五个一”和“五结合”计划,力图构建完善的家校互动平台。“五个一”即:请每一位家长在每个学期听一次校内公开课;与班主任交流一次;参加一次学校活动;为班级做一件好事;给学校提一条合理化建议。“五结合”即:第一,培训会与家长会相结合;第二,集中培训与个别指导、咨询相结合;第三,扶贫助学与代理家长活动相结合;第四,信息反馈与日常教育相结合;第五,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他们还积极为家长和教师提供对话空间,搭建沟通平台。他们依托“中国未成年人网脉工程”和校讯通,实现学校老师和家长的便捷互动,老师随时可以通过校讯通给家长发布信息,让家长了解学校的近期要求或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状态。他们创办《家长报》和《互通册》,架设家校互通的桥梁。每学期学校都通过《以爱育爱——家校互通册》、《家长简报》、《家长周刊》等信息平台,及时向家长汇报学校全方位工作情况,并为广大家长提供最前沿的家教信息和最新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动态。他们建立同步配套的激励表彰机制,评选“优秀家长”,让好家长成为其他家长的榜样,起到“以一带群”的示范作用;评选“优秀教师”,并对优秀教师在评职、评先、晋级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激励他们教育教学的积极性。西五小学绿色德育网络的构建,在整合优化德育资源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学校德育质量,为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积极、崭新的局面。

在绿色教育理念的引领下,通过多年的艰苦努力,西五小学绿色德育实践取得了许多丰硕的成果;学校的整体发展、教师的精神面貌得到大幅攀升;学生的道德素质、行为习惯正朝着更加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但是我想,绿色德育实践并不会因此停下脚步,未来的绿色德育会有更多值得追求的目标、更多值得我们关注的亮点,会走出一条更加光明而有意义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朱小蔓等《关于学校道德教育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4(10).

2.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和谐的教育的一些想法》[A].杜殿坤.给教师的建议(下)[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47.

3.古斯塔沃·洛佩斯·奥斯皮纳《教育为可持续发展服务:一个地区与国际性的挑战》[C].联合国教科文国际教育局.教育展望(139期).华东师范大学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6.

4.费奥斯坦·费尔普斯《教师新概念: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222.

5.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42.

专家简介:

戴军:(1980—),吉林省吉林市人,吉林省教育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9年获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2009—2011年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2011年9月博士后出站。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哲学、道德教育。近年来,参与多项国家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其中包括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类课题“后现代哲学思潮与我国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方法论、核心观点和研究视域的变化问题研究”;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教育促进农村社会综合进步的状况及对策研究”;参与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社会转型时期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新情况与对策研究”等。先后在国家教育类核心期刊、CSSCI(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检索)期刊、省级期刊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被《中国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新华文摘》等杂志转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