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构建高校创新人才个性化培育平台

构建高校创新人才个性化培育平台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校创新人才个性化培育平台是建立在高校现有的资源基础上,广泛汇聚政府、科研机构、地方企业等社会资源,协同进行创新人才个性化培育的载体。高校的职能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创新人才个性化培育同样需要在学校和社会两个环境中进行。两者有机结合,共同构建创新人才个性化培育平台,共同培育拔尖创新人才。一是与高校衍生企业进行创新人才个性化培育运行模式。

高校创新人才个性化培育平台是建立在高校现有的资源基础上,广泛汇聚政府、科研机构、地方企业等社会资源,协同进行创新人才个性化培育的载体。平台运行的本质在于资源的整合和优化,瞄准科学前沿和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主动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搭建稳固的“学校—社会”合作平台和良性共赢的利益共享机制,满足创新人才个性化培育需求。高校的职能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创新人才个性化培育同样需要在学校和社会两个环境中进行。高校作为创新人才个性化培育平台构建的主体,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能为平台的运行提供技人才、设备等资源的储备。高校要善于利用平台优势,将各种社会资源转化为高校创新人才个性化培育的优势,转化为提高教育质量的“催化剂”。社会作为构建创新人才个性化培育平台的主体之一,在资源融合、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方面提供平台,如图6-1所示。高校依托社会资源,构建资源融合平台、技术研发平台、人才培养平台、学术交流平台,有效进行创新人才个性化培育。

图6-1 高校创新人才个性化培育平台模型图

(一)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

产学研协同是指产业发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三方功能的协同。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现了科技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我国产业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新思考,也是提升大学和科研机构服务产业与社会发展能力的关键。2012年5月,我国正式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也就是“2011计划”,力求通过政策与项目的引导大力推进协同创新,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大力提升高校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支撑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建设。

高校协同创新的本质就是新的知识生产模式,即高校以及其他科研机构、企业、政府三者在发挥各自的优势、资源为前提的情况下,进行技术、机制、体制等创新,最终达成三方共赢。高校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重要结合点,企业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积极参与者,政府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南京大学是首批入选国家“2011计划”的14所高校之一,较早构建了创新人才个性化培育的协同创新模式,该校构建的校校协同、校地协同和校企协同的“三个协同”体制机制,整合了校内外人才、智力、科研、平台、服务、资金等资源,为不同类群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创新创业需求提供优质服务平台。南京工业大学也是首批入选国家“2011计划”的14所高校之一,在产学研协同创新方面走在全省高校的前列。该校依托协同创新中心,提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计划、“卓越科技人才”培养计划、“魅力女工程师”培养计划等,着力建设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基础平台、创新能力培养高端平台、创业教育与实践网络模拟平台、创新创业联动平台等四大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为学生培养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创新创业实践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创新人才的创新素质形成是一个由个人、社会及学校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创新人才个性化培育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建立一个由个人、社会及学校共同参与的联动体系,如图6-2所示。这个系统包括学校的创新能力培育体系和社会实践中的创新能力培育体系。在学校的创新能力培育体系中,学校如何选择培育内容、机制、模式,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一是学生的特点,二是高校的特色。高校培育的对象,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他们的文化素养渐渐专业化,有一定的社会认知,并渴望参与社会实践,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处于创新人才形成的加速期,因此,培育的内容应该侧重于理论素养和实践素养等方面。高校通常可分为研究型高校、教学与科研并重型高校和教学型高校。学校不同,在资源拥有方面存在不同的特点,对创新人才培育的理解和实施也会有所不同。高校通过发挥人才资源、学科优势、设施设备及科研环境等方面的突出优势,通过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更好地结合,通过与社会(企业、政府)的有效合作,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角色。企业是创新的积极参与者,高校培育的创新人才多数流向企业,或为企业服务,企业有责任也有义务为高校创新人才的培育提供便利。政府是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高校创新人才的培育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可以促进高校与企业的密切合作,为创新人才个性化培育提供必要保障。

图6-2 高校创新人才个性化培育协同创新模式

(二)校企合作平台

高校创新人才个性化培育离不开与企业的合作。在校企合作中,由于企业和学校是两个具有不同性质的组织:学校重在培养人才和知识传授,企业则专注市场、获取利润。企业科技创新方面的优势在于资金及其对市场的精准把握和迅速将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可以通过资金投入、提供需求、共同研发对校企合作的方向和进展产生重要影响。企业利用高校的力量降低创新成本的风险,寻找更有效的竞争方法而利于生存。现代大学不仅培养学生从事研究工作,还致力于将知识有效转化为使用价值。高校通过发挥人才资源优势、学科优势、设施设备及科研环境方面的突出优势,通过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更好地结合,与企业合作迅速实现成果产业化。高校生产的科学知识对企业创新的作用起着关键的基础作用,知识经济时代很多产业的知识大部分都来源于高校的科研成果,企业只有不断提高吸收外部知识的能力,才能充分利用高校的公共知识。两者有机结合,共同构建创新人才个性化培育平台,共同培育拔尖创新人才。

一是与高校衍生企业进行创新人才个性化培育运行模式。高校的衍生企业是指企业以高校为母体,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后从事产品或服务的企业。它具有两个鲜明的特征:一是企业的创建者来源于高校,由高校学者个人创办或高校组织发起创建;二是高校科研成果的转移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企业是高校知识溢出效应的直接受益者。成功的衍生企业不但为高校带来丰厚的经济收益和办学资金,带给学校毕业生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在校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和实践平台,也对提升行业技术发展水平、提高大学社会声誉、改善地区经济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北大方正、清华同方、复旦复华、交大昂立、浙大网新、武大凯迪、山大华特等都是知名的大学衍生企业。据统计,实际控制人为高校的A股上市公司的共有25家,涉及国内13所顶级高校,其中,清华大学控制6家,北京大学控制4家,占据半壁江山。这些高校控股企业的主营业务大多数以信息技术、电子通信为主。产生大量成功衍生企业的中国大学通常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大部分学校都是教学科研并重型学校,已经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效应,发挥着较强的技术扩散和辐射作用;二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衍生企业为校内学生实习、实践提供大量的岗位,成为培养学生创新和创业能力的重要平台;三是校内形成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师生创业意识强烈,并善于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四是具备建立衍生企业的丰富经验,善于帮助初创者获取基础设施支持、资金、信用、咨询服务以及其他各类形式的支持。

二是与校外企业合作进行创新人才个性化培育运行模式。与高校的衍生企业不同,校外企业对学校没有依赖性,利益相关度不大,企业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在校企合作中,高校应积极主动。事实上,高校与校外企业合作也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企业竞争力、培育创新人才的重要方式。校企合作强调以知识增值为核心。知识增值可以促进校企双方合作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为知识增值可以满足学校和企业不同的目标。对企业来讲,能以更低的成本获取创新资源,实现从封闭式发展向开放式发展的转变,引进现成的技术人才,解决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的问题。对高校而言,通过合作,可以将知识转化为资本,以较少的科研投入获取较大的科研回报,同时,企业提供了学校所不具备的生产实践流程,为创新人才个性化培育提供平台。“知识共享能够提供反馈问题的机会,扩大信息和经验的传播范围。不同的人之间的知识分享可能引发新的想法,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从而提高创造力。”[2]

校企合作的主要方式有如下几种:

第一,共建研发中心。共建研发中心是高校和企业合作的重要途径,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方向,把生产、教学和科研结合在一起,建立长期而稳定的校企合作机制。研发中心的建立,不仅仅着眼于科研合作,而是在科研合作的基础上着眼于个性化创新人才的培育。

第二,企业介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及早介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根据学生的特点共同制定个性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参与学校的课程建设,共同研讨课程标准,共同出版教材,共同评价或考核学生。

第三,聘请企业专家担任学生学业导师,或与校内教师联合指导学生学业;企业资深人士深入学校开设讲座,或进课堂为学生授课;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实训基地,为学生社会实践、素质拓展训练等方面提供便利。

(三)其他平台建设

一是创新实践平台。高校应当充分利用校内人才和物质资源,建立具有本校特色的创新人才个性化培育平台。这类平台一般包括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研究与培训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模拟实践基地、大学生创业训练实践基地、大学生创业示范园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内创新人才个性化培育平台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校园文化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爱好、特长等个性化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校园文化活动并积极参与其中。校园文化活动不能流于形式,而是要进行科学的指导,使其真正成为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二是学科竞赛平台。校内外各项竞赛活动为创新人才个性化培育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平台,高校应当经常举办校内各项竞赛类活动,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外的竞赛活动。这些竞赛活动的举行,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起到重要作用。竞赛活动一般包括学科类竞赛活动、学术作品竞赛活动、专业技能竞赛活动、创业类竞赛活动等。

三是开放实验室平台。开放的实验室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提供了必要的场所,这些实验室应能做到随时向学生开放,并有教师指导,为创新人才培育提供个性化服务,而涉及的资金问题也应当得到学校的特别资助。

总之,在高校进行创新人才个性化培育之路上,应当充分挖掘能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各种资源搭建平台,分门别类地满足不同个性学生的学习和实践需要,从而为人才培养助力、为具有个性的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助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