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浅谈体育教学中渗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体育教学中渗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长期以来,学校体育只强调了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的一面,却一直未对促进学生心理的全面发展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体育教学常常存在不同程度的片面性和失调。在体育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使学生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心理水平有一正确的认识,从而能针对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调整。

俞敏君

教育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就必须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心理健康,体育是德、智、体“三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当然也不能例外。二期课改的体育课程标准向体育学科提出了“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要求。这是依据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概念而确立的体育课程新价值与新目标,也是对我们过去提出的培养学生心理品质的归纳与发展。

然而长期以来,学校体育只强调了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的一面,却一直未对促进学生心理的全面发展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体育教学常常存在不同程度的片面性和失调。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对其成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健壮的体魄,而且要有健康的心理。学校体育比其他任何一门学科都更自然、更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随着体育教育改革的深化,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重新认识体育教育的内涵,在注重体质和技术教育的同时,应特别重视对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切实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们体育教师面临的新课题和新任务。

一、对心理健康概念的认识

健康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是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的,但并非人人都对健康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长期以来,人们对健康的概念一直局限于没有疾病就是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根据现代社会现代人的状况,给健康重新下了定义:健康不仅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而且还包括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只有具备了上述四个方面的良好状态,才是一个完全健康的人。其中心理健康已成为健康概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曾对心理健康这样定义: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具体表现为: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此外,人们还从不同的方面来进行解释,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心理健康是能够充分发挥个人最大潜能,以及妥善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与大多数人相比,其心理功能是正常的,无心理疾病。二是能积极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顺应环境,能有效地、富有建设性地完善个人生活。综合以上观点,我们认为:心理健康的实质是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

二、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

1.体育教学能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使学生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心理水平有一正确的认识,从而能针对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调整。在实践课教学中应充分运用体育教学直观性的特点,并要求学生在完成某个动作时必须综合运用有关的感官,不仅通过视觉、听觉来感知动作的表象,还要通过触觉和肌肉感觉来感知动作的要领、肌肉用力的程度,以及动作过程中的时间与空间关系等,从而建立完整、正确的动作表象。在体育课中学生的感知能力、较强的记忆力、良好的思考力对学习掌握动作起着重要作用。

2.体育教学能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

“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运动精神之所以能在全球发扬光大,重要的原因是它体现了竞争精神。学生虽然没有高超的运动技能,但对竞争精神却能有深刻的理解。要让学生了解激烈竞争是社会现实的基本内容,告诉他们要想成功就必须具备参与竞争的素质。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在教学实践和系统教育过程中逐渐养成的,由于体育教学和训练具有显著的实践性和紧张、激烈的对抗性,并伴有一定的生理负荷,为了克服运动给人体带来的一切不适,以达到锻炼、竞赛的教学目的,需要学生在参与运动时付出极大的意志努力,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意志的自觉性和顽强性。通过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学生心理知觉、注意、思维、想象等过程的强度并培养意志力,能形成和发展许多良好的心理品质。

3.体育教学能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

学生在运动中要适应各种各样的外界环境,如何提高适应能力,是当今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在教学中不可避免地遇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如夏日炎炎、冬天寒风刺骨;再者,有些教学内容有相当的惊险性,如跳马、双杠等;另外,教学训练比赛的胜负、场地不断变化、裁判判罚不公等,要使学生学会在各种挫折面前选择正确的处理方式,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

4.体育教学可培养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要想使人际关系协调,那么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必须遵守社会公约和团体规范,加强个人对社会的义务感和责任感。体育本身就是一个有章可循的、有一定约束力的社会活动,参加者必须遵守各项规则,必须服从裁判、尊重观众、团结同伴。在这样一种团结而又自然的环境中,参加者都努力控制和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这对培养人与人之间正常的关系以及自觉遵守公共生活中的基本准则大有好处。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以群体或个体的形式参与各种身体活动,通过互相接触、切磋、合作、对抗等,使人际关系的交流更直接、更广泛,容易形成一个特定的课堂社会。如体育运动中的集体项目要求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互相鼓励,球类项目要求斗智斗勇、战术运用灵活,个人项目要求克服困难、勇敢顽强,集体及个人之间经常发生激烈思想和行为上的交锋,在这个过程中,对培养个体适应于集体和他人的心理品质大有帮助。

5.体育教学可使学生情绪稳定乐观

学生在适当的体育活动中,会产生运动愉快感,这是一种在体育活动中所产生的最优化的心理状态。在教学中学生通过参与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在与对手的拼搏中,在与同伴默契地配合征服自然障碍后,会得到一种非常美妙的快感和心理上的满足。同样,体育比赛中运动员能够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把身体控制到尽善尽美的程度,使人感受到健、力、美的和谐统一及鲜明的节奏,给人以美的享受,达到愉悦身心、有效调整心理、改善情绪、增进健康的目的。这些会给人们带来情绪的稳定和心情的愉快。

三、如何在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1.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促进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家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表现和发展。体育教学多在室外进行,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有着频繁的接触和行为交往。在一定程度上,融洽的师生关系对教育活动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自我意识会逐步加强,他们内心需要别人的尊重与认可。以往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成绩的评判者;师生之间不能平等地交流意见,甚至不能平等地探讨教学知识。上述不平等的现象,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要认识到教师与学生之间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是正常的人与人的交往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其各方面给予相当的关注,跟学生交朋友,交谈学生喜欢的话题,尽量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使教师与学生在心灵上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欢乐,分担挫折的烦恼。师生交流多了,情绪情感互相感染,造成了心理上的共振,情感上的共鸣,老师会逐步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从而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在融洽的师生关系背景下,师生之间的积极关系所带来的积极情感、合作支持的态度和良好的情绪气氛,都将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与活动要远远多于其他课堂教学,也为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2.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和爱好

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学生参加运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笔者在体育教学中做到“抓大放小”,即把握住基本的环节,一些小的环节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尝试、练习,并及时总结,肯定和表扬富有创意的动作。在游戏或比赛时让学生自己担任裁判工作;在讲授新课时让学生了解动作要领,尝试练习;复习课时让学生进行练习,学会观察,学会比较,学会判断,学会选择,学会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成功的满足,诱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能让学生真正处于主体地位,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3.创造条件,积极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

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运动技能学习效果的差别显而易见,一个动作做得好坏,一个动作学会没有、学得怎样都展现在师生面前,学生通过比较容易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凡是伴随着使人满意、愉快等积极的情感体验的学习活动,其活动常常受到强化;而消极的情感体验则使活动受到抑制。“如果你拒绝了失败,实际上你就拒绝了成功。”教师应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表扬和肯定学生的优点、长处,解除不良的情绪干扰。学生出错时,不能让学生出列“示范”,让他们当众出丑,这无形中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挫伤这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某个学生练习动作失败时,应给以热情的鼓励、正确的分析和耐心的帮助,增强继续练习的信心和勇气;某些教学内容由于技术动作复杂而难以掌握,尤其是体操等项目需要高度的协调性和一定的身体素质,有一部分学生往往完不成动作,可通过分层教学,降低器械或练习的难度、要求等方法,让那些能力有限、素质较弱的学生也能完成动作,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4.在教学比赛中培养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

体育教师在布置学生课堂练习时可以运用竞赛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一个人的能力适应任务挑战时,愉快就会产生。如果缺乏挑战,就会使人产生厌倦感。相反,任务太富有挑战性,也会导致个体焦虑,甚至产生挫折感。因此,人的能力适应挑战性是人产生快乐并坚持活动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体育活动中,有焦虑等不良心理的学生其运动能力也往往较差,不能很好地掌握运动技能,要用各种各样小型、大众性的竞赛活动以适应不同运动能力学生的心理需要,使有抑郁、焦虑心理的学生参加到活动中去,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进行比赛时,同组的同学会呐喊助威,从而增进同学间的感情交流,促使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个性发展。教师还可利用不同时间、各种比赛形式,培养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锻炼个人意志和竞争意识,培养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体育的本质就是造就人,它不仅造就人的体质,同时也造就人的心理素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是体现现代健康理念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体育教师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专项技术,更要有针对性地通过各种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指导,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隆成.对大学生健康教育的思考[J].体育学刊,2002(3).

[2]陈玉霞.体育心理学新论[M].甘肃教育出版社,2003.

[3]钟启泉.体育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谢翔.体育对创造人格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4).

[5]漆昌柱.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及其机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5).

[6]李红.心理素质教育[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