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外合作办学实践总结

中外合作办学实践总结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研究的落脚点是中外合作办学,作为跨国高等教育在我国的具体体现,它从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带着上位语境的烙印。上海市和北京市的中外合作办学较之其他省市,起步较早,成绩突出。尤其是上海市,面对中外合作办学的突飞猛进,上海市对该项教育活动的管理比较及时、到位,为其他省市起到了表率作用。尽管20年的办学历程不算长,但中外合作办学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四、中外合作办学实践总结

本研究的落脚点是中外合作办学,作为跨国高等教育在我国的具体体现,它从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带着上位语境的烙印。因此,在以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全面把握中外合作办学的实践,将为此后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我国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经历了20年的探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上海市、北京市和山东省依次排名前三位。上海市和北京市的中外合作办学较之其他省市,起步较早,成绩突出。不仅中外合作办学的数量有突出优势,在办学层次、类别、办学质量以及对中外合作办学的管理上,都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尤其是上海市,面对中外合作办学的突飞猛进,上海市对该项教育活动的管理比较及时、到位,为其他省市起到了表率作用。概括全国和各地的中外合作办学情况,可以将这一时期的办学特点概括为:中外合作办学的产业性和市场性特点;成长性特点;不均衡性特点;多样性特点;专业和教学内容的市场适应性和互补性特点;文化的融合性特点等。

尽管20年的办学历程不算长,但中外合作办学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通过中外合作办学,我们引进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通过合作办学引入了一大批新专业,改造了老专业,提高了学科建设水平和师资队伍的水平,培养了一大批国内经济发展所需的紧缺人才;增加了我国高等教育供给的多样性和选择性,满足了部分教育需求;促使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向更高层次、更广范围发展;有利于我们有建制、成体系地学习和借鉴国外有益的办学经验,为我所用,促进我国的教育和教学改革等等。所有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但发展中我们又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归纳起来为三类:一是认识类的问题;二是体制类问题;三是法制监管类问题。认识类问题主要表现在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地位、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存在夸大和泛化教育主权问题的倾向;对中外合作办学产业性和市场性办学性质的认识缺失等。体制类问题主要涉及到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和投入体制等方面的问题。由于办学体制和投入体制对管理体制的制约性较大,此处以管理体制问题为焦点,集中体现在中外合作办学的宏观管理上多头管理、交叉行政的问题比较严重;微观管理中职责不明、推诿扯皮现象严重,直接影响到办学效率和效益的实现。最后,中外合作办学法制监管方面的问题也不容忽视。虽然我们已经颁布了《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但鉴于《条例》本身尚有待于不断建设和完善,在法制和监管的实践中仍然出现很多政策滞后和不配套问题,涉及到对国外学历、学位证书的认证和认可问题,物价、税务外汇等问题;另外,监管无力度、年审和评估制度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从客观上对建立和完善中外合作办学法律、法规以及监管机制提出了迫切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