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界定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界定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等教育的办学体制是指高等学校与举办者之间的关系,包括不同办学主体关系所构成的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根据不同的中外合作办学内容和特点”突出的是依据引进的教育内容的特点及重要性,不能生搬硬套。在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中,办学体制、投资体制以及管理体制依然是制约办学模式的主要因素,但是它们之间的作用方式较之宏观的高等教育系统来说有较大的差别。

潘懋元和邬大光两位教授认为,[1]高等教育办学模式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以一定的办学思想为指导,在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规范化的结构形态和运行机制。它是有关办学体制、投资体制、管理体制与高等学校之间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权力结构。一般来说,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资体制共同构成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三要素,这三个方面在总体上构成一个相互制约的体系。从其内涵和外延上讲,既有相互重叠的部分又有各自独立的属性。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指各级政府对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的管理和监督方式,本质属性是政府的宏观调控、管理和监督。高等教育的办学体制是指高等学校与举办者之间的关系,包括不同办学主体关系所构成的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高等教育的投资体制是指筹集高等教育经费的运作方式。在政府对高校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中,办学体制的改革就是办学模式的改革,它制约着管理以及投资体制。[2]在一定意义上说,办学体制决定管理体制,影响投入体制;而投入体制在一定条件下又决定办学模式和管理体制。

依据以上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界定,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就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以一定的办学思想为指导,根据不同的中外合作办学内容和特点,在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并构建的规范化的结构形态和运行机制。”“根据不同的中外合作办学内容和特点”突出的是依据引进的教育内容的特点及重要性,不能生搬硬套。“在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并构建的规范化的结构形态和运行机制”是指模式的发展既是一种自然的发展过程,同时还要增加人为塑造和建设的含义。这首先是因为合作办学的教育内容在办学层次、投资力度以及合作周期上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其次是由于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初期发展往往呈现无序状态,需要加大规范和管理的力度,铺设较理想的发展模式和轨道,以便达到健康成长的目的。

在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中,办学体制、投资体制以及管理体制依然是制约办学模式的主要因素,但是它们之间的作用方式较之宏观的高等教育系统来说有较大的差别。管理体制的主体及其活动由政府对高校的管理转换为高等学校内部协调各种关系和资源的过程。这里的投资体制体现为中外各方为中外合作办学筹集教育经费的运作方式。办学体制上,突出表现为不同的中外教育主体以各种不同的相关方式而构建的不同的办学模式。因此,中外合作办学体制、投资体制以及管理体制之间既相互重叠又有较大的独立性。其中投资体制是核心,有什么样的投资体制,就有什么样的管理体制,从而形成某种特定的办学模式。也可以说,一种办学模式的性质和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投资体制决定的,由此影响到其管理体制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