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构成及其内在联系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构成及其内在联系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目前存在的各种办学模式,按照组织要素的构成以及组织设置原理,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可以划分为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以及非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两大类。如此,才能使中外合作办学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支新的生力军。所以,中外合作办学二级学院模式只能完成一定时期的历史使命,成为通向有体系、有计划地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阶段——独立办学模式的过渡和探索方式之一。

三、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构成及其内在联系

根据目前存在的各种办学模式,按照组织要素的构成以及组织设置原理,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可以划分为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以及非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二级学院)和项目两大类。形式上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各种组织形式,也存在着潜在的和可能的历史发展性,即可能由一种办学形式向另一种办学形式转化或发展,这已被很多办学实践所证实。具体地讲,中外合作办学的项目模式可能逐步发展至中外合作二级学院模式,由此最终达到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办学模式。如图6-1所示:

中外合作办学一般起步于项目的合作,在成功合作的基础上,逐步扩大为合作办学二级学院。目前数量不少的二级学院,有些已达到一定的规模,但尚未形成独立办学的条件和管理能力,所以还需继续发挥一级大学的孵化器作用,需要一级大学的哺育和扶持。一旦形成相对独立的办学能力之后,如果继续保留在“母体”之中,将会因体制和机制上的摩擦,影响双方的发展。此时只有通过改制,将其由一级大学之中分离出来,或者以新的投资体制为导引,直接举办相对独立的办学实体。如此,才能使中外合作办学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支新的生力军。所以,中外合作办学二级学院模式只能完成一定时期的历史使命,成为通向有体系、有计划地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阶段——独立办学模式的过渡和探索方式之一。但这种发展并没有必然性,我们并不排除各自办学模式的相对稳定性和适应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