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多方联手学技并重育实用人才

多方联手学技并重育实用人才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次会议的主要任务就是部署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统一思想,明确任务,狠抓落实,推动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据了解有一些特殊教育职业学校就与残联、劳动部门联系,采取定向培训方式,联手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结业时给接受培训者办理了职业资格证书。残疾所导致的特殊性局限了残疾人的就业范围,因此,对于特殊学校的职业教育,应该具有人才培养方面的计划或者是人才培养的趋势。

西安市第二聋哑学校 杨建科

摘 要:根据我国聋校职业教育特点,分析了残疾学生的就业现状,提出了应对措施;指出了特殊教育职业学校学技并重的办学思路,既坚持高中文化课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两个发展方向;在专业设置上要与时俱进,动态管理,提高残疾学生的思想素质和就业能力;同时强调在职业教育中加强思想教育。

关键词:特殊学校 职业教育 就业 办学思路 专业设置 思想教育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生产力高速发展,国家综合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这些对劳动者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提高素质的重要渠道之一的职业教育也摆在了突出地位,为此国务院于2005年11月7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当前我国就业和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两个大的变化,社会劳动力就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培养更多的高级技工,因此,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做好这项工作,对于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使我国经济建设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具有重大意义。本次会议的主要任务就是部署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统一思想,明确任务,狠抓落实,推动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

作为职业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特殊学校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和千万人的幸福,也关系到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特殊学校职业教育发展程度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残疾人受教育程度。受自身生理条件和受教育条件限制,只有少数聋哑人升入大学继续深造,大多数不能继续升学,需要走向社会。由于这些学生缺少必要的职业技术训练和心理准备,往往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就业和生活十分困难。面对新情况,如何去把握、应对,这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个新的课题。

一、残疾学生的就业问题

1.现状

(1)市场经济的挑战。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现代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的确立,社会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产业结构的调整,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行,使劳动力明显饱和,供大于求。过去聋生毕业大部分可以安排到社会福利工厂和事业单位工作。现在虽然仍可以享受国家的一些优惠政策,但不可能逃避市场经济的冲击。而现在高科技的市场竞争和高素质的人才竞争又向特殊教育中的职业教育提出更严峻的挑战。

如果说,在计划经济时期,残疾学生的就业问题还可以通过政府部门安置的话,那么,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劳动力饱和,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健全人与残疾人的收入差距也在扩大着,在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不少健全人也下岗待业,而残疾人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对就业竞争无疑处于劣势。试想,职业需求方面,因残疾人在身体方面的缺陷,心理上的不平衡等,有几家单位主动选择残疾青年,现实无疑对残疾人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应该清醒看到,市场经济的建立,对残疾人教育的发展、就业也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契机,给残疾人提供了展示自己、充分发挥能力的舞台。

(2)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使用、分流问题。国家从保护弱势群体、关爱残疾人、使他们享受同健全人一样的权利出发,规定了残疾人就业比例,没有达到这个比例就要交纳一定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的关怀和所采取的具体措施。但在具体的运行操作中的一些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如保证金的收取额与残疾人就业率成反比,保障金收取越高,也就意味着残疾人就业率越低,失业率越严重。这里面粗略分析包含两个原因,一是就业的大环境比较严峻,二是就业者的素质比较低,如何提高就业者的素质,这要从源头逐步培养、抓起。为此,国家第九个五年计划中也提到“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的一部分要用于特殊教育学校的职业教育中”,但保障金用于特殊教育的政策是否真正落实、落实的比例是多少都比较模糊,同时相关的监督机制也不健全。教育作为一项公益事业,政府是主要投入方,因各种原因,投入渠道的局限性,从一个侧面说也限制了特殊学校职业教育的发展。

2.应对措施

我们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从社会需求和残疾人身心特点出发,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大力发展残疾人职业技术教育,提高残疾人素质,从容面对就业。面对这种情况政府和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更应注意帮助解决残疾人的就业问题。妥善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要克服某些偏见,适合残疾人干的工作,而且他们又有能力干完成的,就要尽可能安排他们去干;另一方面也要依靠《残疾人保障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去推动残疾人的就业。

(1)与残联、企业联合进行培训,拓展就业渠道。为了更好地解决就业问题,提高残疾人技能水平,残疾人职业学校就应与残联、企业联合进行培训,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多种形式开展残疾人职业教育与培训,与就业结合,与企业紧密结合,即采取订单教育,着力解决对口就业,向正规化、专业化和学历化方向发展,逐步形成残疾人职业教育网络体系,细化、分化总目标,明确各年级段的分目标,循序渐进。同时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坚持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据了解有一些特殊教育职业学校就与残联、劳动部门联系,采取定向培训方式,联手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结业时给接受培训者办理了职业资格证书。这样使学生踏出校门时就具有了就业的能力。

(2)要有计划的培养应用人才。残疾所导致的特殊性局限了残疾人的就业范围,因此,对于特殊学校的职业教育,应该具有人才培养方面的计划或者是人才培养的趋势。《职业教育法》第十九条指出:“政府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应当举办或者联合举办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组织、协调、指导本行业的企业、事业组织举办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因此应由教育、民政、残联和政府联合起来,充分调研某个地区、某个企业需要什么专业的、什么样的人才?需求量有多大?补充数有多少?该计划完全从企业用人和发展出发,不只是企业用人,对一些事业性单位,所需人才也根据需要列入计划,这样就避免了学校孤军作战,所培养的学生也不一定吻合市场需要的被动局面。而现实残疾人应用人才培养事实上一直处于无序状态,没有专门部门承担这一任务。“学校培养的人才需适销对路”,如果市场不欢迎、不需要,实际上是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学校也难以生存。因此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既要有“市场”无形之手,也要有政府“有形之手”。

(3)健全上岗前职业培训制度。残疾人、聋人的入学率远远比不上健全孩子,而能够接受职业教育的比率则更低。如果个人和企业都能自觉按职业教育有关法规承担义务,即“国家实行劳动者再就业或者上岗前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的制度”,个人自觉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学习实用本领,接受职业教育,企业执行“不培训不能就业”,使残疾人职业教育形成有计划、合理的发展,在人才的使用上不浪费,就业比率上得到提高,其实质上也能使残疾人在劳动技能上得到整体提高,从而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对社会稳定和发展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二、坚持学技并重的办学思路

根据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在职业教育和高中教育方面所积累的经验和积极的探索,结合当前聋人接受高等教育人数不断增加的趋势,笔者提出了办学的两个发展方向:即着重发展高中文化课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按照学生的个人发展方向、学业成绩、专业特长进行分流,一部分学生分流到以进行职业技能教育为主的班级,进行实用技能培训,目标是掌握一技之长;另一部分学生分流到以文化课及专业课为主的班级,目标是升入高等院校进一步接受教育。这里还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衔接工作:一个是与高等教育的衔接,为有潜力能进一步得到深造的学生教好文化课,打好基本功;另一个是做好与社会衔接的工作,使学生掌握一技之能、一门职业技术,为学生走向社会做一个自食其力的人做好服务。这种做法结合学生实际,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满足了不同家长及学生的要求。

1.专业设置

残疾人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方面要有一个坚持、两个结合。一个坚持就是以就业和培养专业技能为导向,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专多能的中等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两个结合:一是结合市场经济,学校要加强对人才市场需求的调研,面向市场的需求开设和调整专业,切实加强行业急需紧缺职业人才的培养,加快办学体制和办学形式的改革,办学体制要更灵活,办学形式要更多样化;二是结合聋人的生理特点,尤其在动手能力上,他们有心灵手巧、思想专注认真的优势,加之他们普遍吃苦耐劳,因此他们的动手能力往往强于正常学生。

职业教育要生存,要发展,就要科学地确定有市场、有前途、有基础、有条件的职教项目。根据市场经济,因时、因人、因地制宜的开设专业;根据市场的变化,灵活机动的调整专业;根据市场的需要,开设社会所需的专业。可以说,专业设置的好坏是成败的因素之一。

(1)根据聋生特点设置专业。聋哑人双耳失聪,出于生理补偿,他们视觉观察与模仿能力比正常人强。多年来开设的工艺美术服装是聋校最具特色的专业,他能展现聋生的特长,是聋生升入高等学府的主要途径。事实说明,这个专业适合聋生特点。从高等学府毕业的聋生,可以回到母校任教,他们能起到正常人起不到的作用,是学生的好榜样,活典型。

(2)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设置专业。有些专业虽然适合聋生特点,但经济的发展,市场供求关系的转换,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如以前普遍开设的木工专业、修理专业,现在只有县级聋校有少量开设,其他聋校已停办或转办其他专业。修理专业则为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美容、美发专业比较适合聋生特点,但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中不能和顾客进行良好的沟通,无法满足顾客的要求,不能很快学习掌握新技术,新知识,加之市场竞争激烈,学生就业后很难适应社会。某聋校美容、美发专业毕业的学生经调查无一人从事美容、美发专业。但如邮件分拣、超市货架整理等适合聋人作的工作,却没有积极的吸收聋人。

(3)根据本地区优势,因地制宜的开设专业。如开设打字、计算机组装和维修、服装及个体经营、烹饪专业。县级的聋校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开设经济动物养殖(猪、鸡、鱼),经济作物栽培(蔬菜、果树、花卉、药材等)。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建设教育基地,感性、直观地让学生学习种植、养殖技术。学生毕业后回到农村就能发挥自己的专长,实现脱贫致富的愿望。

(4)将劣势变优势,厂校和办。双耳失聪给工作、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但在特殊环境下却能显出优势。如在高噪音的环境中,常人难以忍受,他们却可以专心致志的工作,不受外界因素干扰。聋校与工厂合办机械加工专业,为工厂培养特殊需求的学生。学生定期去工厂实习、锻炼,毕业后工厂择优录用,为工厂带来效益,同时解决了聋人就业问题。在工厂内设立聋人工会组织,即对聋人进行有效的管理,又可以保护聋人的利益。

(5)设置传统工艺专业。近年来,众多的传统工艺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如设立陶瓷、编制蜡染等传统工业制作,即可以弘扬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又可使学生有一技之长。山东省荷泽市的聋哑学校开设雕塑专业,学生毕业后在黑陶厂工作,经过这些学生的艰苦努力,研制出的仿古黑陶系列产品荣获“1994年中国精品国粹博览会”金奖。

科学技术的发展,拓宽了专业设置面。但专业设置不能过多。因办学条件难以改善,教学质量难以提高,所以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要精,要有特色。

2.课程设置

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改革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为了适应职业学校的终极目标——就业。专业的改革势必带来课程的改革,课程也要适应专业发展的需要。

要让学生毕业后能顺利地融入主流社会,我们不但要重视文化课、专业课教育,还要重视聋生的整体素质教育。据调查,大多数用人单位关注的是残疾人的整体素质,特别是诸如劳动态度、合作能力等“一技之长”之外的“长处”。这是要求我们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岗位的非技术因素。

(1)开设就业指导课。聋生受自身条件影响,再加上他们在学校接受的基本上是一种隔离教育,每天是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活动,与外面联系少,对社会了解有限,对就业的严峻形势认识不足,缺乏必要的就业心理准备和应有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有些学生毕业后长期找不到工作。由此看来,加强就业思想指导,使学生了解国家有关方面的方针政策,了解适合聋哑人就业的职业情况、职业特点和素质要求,正确对待就业,指导学生根据社会的需要及自身的条件,正确选择就业方向;学会求职的方法和技巧;培养独立求职的能力,就业后能尽快转换角色,适应社会。

(2)加强职业素质教育。在职教课堂上,我们过分地强调专业课、文化课的教育,忽视了对学生加强职业教育。使得他们做事随心所欲,高兴了干,累了或不高兴了不干。市场经济优胜劣汰,无论谁都要面临这种危机。所以,我们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端正劳动就业态度,培养胜任职业的能力。牢固树立敬业思想、质量意识、合作精神和高度的事业责任感。学校可以定期约请在不同岗位工作的聋哑人做报告,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不同岗位的工作,坚定他们热爱本职工作的思想。

(3)重视心理素质及自我终身教育。聋生做事情绪化,所以要重视他们的心理素质教育,要使他们学会战胜情绪低潮,要有被高等院校录取、落选及失业的心理承受力,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好上下级、同事之间的关系,要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及失业后掌握再就业的方法。社会的变化使以往的学校阶段教育不能适应变化多端的劳动力就业市场,在学习“一技之长”外,要教会他们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自我终生教育。这样才能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接受新观念,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有立足之地。

良好的职业教育能使特殊学生回归主流,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他们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向世人证明他们不逊色于健全人。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在《残疾论》中说“残疾人有时竟是非常优秀的人才”。

3.在职业培训中加强思想教育

在全社会共奔小康的目标下,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职业教育更应特别重视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教育。2004年3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就明确提出“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因此把职业能力教育和职业思想道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寓思想教育于职业教育之中,加强学生实践能力、专业技能和敬业精神、严谨求实作风的培养,这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和培养年轻一代的社会责任感、诚信感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对特殊教育职业学校思想教育尤为重要,通过职业教育使学生形成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具有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良好道德品质;具有职业意识、职业纪律、职业习惯,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这样才能弥补自身的不足,在市场经济中立足。

参考文献

1.赵树铎杨春增:《聋校劳动、劳动技术与职业教育大纲》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国特殊教育》,1999年第4期,第16—18页。

2.徐桃坤:《听残职业高中生职业意识调查与研究》,《中国特殊教育》,1999年第4期,第19—21页。

3.刘俊卿(主编):《盲聋哑学校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

4.沈幼生沈玉林(主编):《市场经济与残疾人职业教育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9年。

5.曲学利:《高等职业教育是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重要途径》,《中国特殊教育》,2001年第3期,第52—57页。

6.陈军(主编):《现代特殊教育研究》,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7.郑霄峰:《聋校毕业生准备式就业教育模式研究报告》,《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第3期,第48—51页。

此文于2009年6月在安康参加的陕西省特殊教育学校第三届校长联谊会上交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