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造林与封育

造林与封育

时间:2022-11-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新中国成立60年来,宁夏黄土丘陵区的人工造林发展迅速,为全区的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为宁夏的绿化事业奠定了基础。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年来,黄土丘陵区的林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尽管走过了许多弯路,但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30年更是如此。

第二节 造林与封育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宁夏黄土丘陵区的人工造林发展迅速,为全区的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为宁夏的绿化事业奠定了基础。为了加快生态建设步伐,先后实施了以改善生态环境、扩大森林资源为主要目标的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三北防护林工程体系建设拉开了该区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序幕。随后相继实施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等重点林业工程,构成了该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骨架,为生态环境的改善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封育禁牧恢复植被,植树造林、飞播造林等措施,增加林地、增加草场、改良草场、治理水土流失,是该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特别是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该区的林地面积迅速增加,林木覆盖率迅速提高;有13万多hm2陡坡耕地得到了有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下降到53%,治理区内生态环境得以改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状况得到缓解。达到了调节水分、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的目的。灾害性气候发生次数虽然与退耕前持平,但持续时间和强度明显有所减弱。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为野生动植物的生存、栖息、繁衍提供了有利条件。工程的实施,退耕农民不仅有了可靠的粮食供给,而且部分剩余劳动力通过各种途径发展劳务经济,从事多种经营和副业生产,增加了农民收入,仅退耕还林一项,使农民人均劳务收入增加20%左右,从而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工程的实施,改变了长期以来广种薄收的传统习惯,有效调整了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将种粮变成种经果林、种药材、种牧草,从而在种植业内部实现结构调整,放弃单纯依靠农业的生存模式,实行集约经营,带动了草畜、林果、育苗产业的发展。通过发展舍饲圈养,开发绿色食品,培育绿色产业,发展特色经济,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开始向林果种植业、舍饲养殖业以及二、三产业过度,从而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年来,黄土丘陵区的林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尽管走过了许多弯路,但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30年更是如此。从历史经验教训中认识到,林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持久发展。该区在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指导下,一方面加强人工造林,另一方面加强对现有森林的保护抚育管理。宁夏黄土丘陵区林地面积达到108 330.8 hm2,活立木蓄积1 971 407.6m3,森林覆盖率由解放初期的1.4%提高到目前的10.2%,扭转了长期以来森林蓄积量持续下降的被动局面,实现了森林面积、蓄积量和覆盖率的持续增长(宁夏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