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印度黄檀造林技术研究

印度黄檀造林技术研究

时间:2022-0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水分因子是影响印度黄檀在干热河谷地区生长的主要因子。印度黄檀作为干热河谷地区的荒山造林树种,具有广阔的前景。因其良好的生长表现,近年来全面开展了印度黄檀在红河流域、怒江流域和金沙江流域的干热河谷地区的造林技术研究。表2 印度黄檀试验林生长调查结果表2的结果表明:各试验点的印度黄檀长势良好,能适应当地干旱的气候条件。
印度黄檀造林技术研究_干热河谷植被恢复

印度黄檀造林技术研究

邓 疆1 , 石 雷1* , 梁 英 扬2

( 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224;2. 西南林业大学,云南 昆明 650224 )

摘要:在云南干热河谷地区进行了印度黄檀的不同密度、不同海拔等造林技术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选择生长较为优良的印度黄檀种子经不同试验方法进行造林试验,在干热河谷地区表现出较强的抗旱能力,生长良好。4a生的印度黄檀的平均胸径为4-11cm,平均树高为5-10m,保存率达90%,结实率达97.5%,已和引种地生长情况接近。水分因子是影响印度黄檀在干热河谷地区生长的主要因子。印度黄檀作为干热河谷地区的荒山造林树种,具有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印度黄檀;干热河谷;造林技术

印度黄檀(Dalbergia sissoo Roxb.) 属于蝶形花科黄檀属高大乔木树种,原产于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孟加拉等国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1]。该树种根系发达且冠幅小,树高可达30 m,胸径可达2.4 m,具有速生、耐旱和耐瘠薄等优良特性[1—2 , 7—8]。其心材密度大。材质好,是一优良的红木用材。印度黄檀是一种优良的紫胶寄主树种,2000年引种到我国并试种在中国林科院资源昆虫研究所的元江试验站。因其良好的生长表现,近年来全面开展了印度黄檀在红河流域、怒江流域和金沙江流域的干热河谷地区的造林技术研究。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种子处理及方法

培育良种壮苗的最基本的条件是必须具有成熟和比较饱满的种子。我们通过生物学特性观察掌握了印度黄檀的生长规律及栽培抚育措施,保证结果母株能提供饱满成熟的种子,并经过种子处理精选出比较理想的种子。

种子来源及采收:印度黄檀种子一般在9-10月成熟,在元江成熟期在10月中下旬。为保证科研及生产用种,不出现霉变,种子成熟时应及时采收,一般采收时间宜在10月下旬左右,如果不采收,它也不会脱落,但会影响种子发芽率。采收的印度黄檀种子不宜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的种子,其种子活力仅能保存几个月,为保证种子的质量,要将印度黄檀种子贮存在低温干燥的密封容器中,这样可保证种子的活性,种子活性最长的可保存4年。种子来源为从印度和尼泊尔引进的印度黄檀种子及栽培5-6年后的优树上所结的种子。

种子处理:将采收到的印度黄檀种子进行晒干,然后分成一个节段一个节段的种子,播前用温水浸泡不少于48h,然后播于营养袋或苗床上。

营养土配制:用12cm×18cm规格的营养袋。装入配制好的营养土,每吨营养土以750Kg的土,200Kg的农家肥,50Kg的磷肥(普通过磷酸钙),加1-2Kg的农药(呋喃丹,多菌灵各500g),充分混匀后,装袋,然后充分浇透水后播种。

播种:经处理后的种子按每袋2-3粒进行播种在营养袋里,然后充分浇水,每天进行管理直至出苗,并及时查看出苗情况,及时补苗。

1.1.2 苗期管理

播种后用塑料薄膜或山草覆盖,每天浇水1次,种子不缺水为准,待1-2周后,种子可完全出苗,有1-2片真叶时,将覆盖物除去。待苗出齐后10天内,杂草也会生长,根据杂草生长状况及时除草。施肥:苗期需进行1-2次追肥,以面料碳酸氢铵和过磷本酸钙混合后加适量的水浇施。浓度每亩2-3Kg碳酸氢铵,3-5Kg过磷本酸钙,多了会烧苗。当苗子生长达80-100天左右,可根据各地的雨水情况出圃造林。苗高50cm左右的苗上山最好。苗过高出圃时伤到根系,不利于成活,太小又经不住托运或上山的水肥,也会影响生长。

1.1.3 无性系培育

为使印度黄檀的优良性状不发生变化,也可进行无性系培育生产用苗。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生长明显大于平均生长时的造林地中的印度黄檀作为母树,经过嫩化处理,进行扦插培育苗木,用生根粉进行浸泡处理,扦插于苗床上,也能获得印度黄檀造林用苗木。

1.2 试验地选择

印度黄檀原产于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平均温度为26.9℃,年平均降雨量为1800mm,绝对最高温度为43℃,绝对最低温度为5℃。

1 .2 .1 温度条件

根据气候相似性原则,引种试验区选择云南省元江、红河、元阳、保山和元谋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干热河谷地区。

1.2.2 海拔条件

根据气温会因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原理,我们选择的造林地要保证在不高于1200m的地区,且具有明显的干热河谷特征。

1.2.3 水分条件

印度黄檀具有较强的耐旱性,可任何生物都离不开水分,水分条件的好坏,决定试验的成功,我们选择了年降雨量不低600mm,年平均陆面蒸发量小于800mm,空气湿度不低于50%的地区,印度黄檀的生长优势明显。

1.2.3 土壤条件

印度黄檀适于生长在pH值大于7的燥红土或石灰性土壤上,如果在酸性的土壤上能成活,但生长速度差异较明显,试验立地的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试验立地的基本情况

img253

1 .3 试验方法

试验点均以容器苗造林。整地方式为穴状整地,植穴规格为50cm×50cm×40cm,株行距为2m×2m,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3个重复,每小区166株。种植前每穴施入复合肥50g,种植后进行除草和砍灌等抚育措施,以促进苗木的正常生长。每年的11-12月份,随机抽取50株作为样本,对其进行树高、地径和胸径的测量,成活率和结实率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调查和统计。结合各试验点的调查数据,采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平均树高、平均地径和平均胸径做方差分析。对试验点的环境因子做主成分分析,突出影响印度黄檀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长指标测定结果分析

胸径、地径、树高、保存率和结实率是衡量一个树种是否适生的关键性指标。2008年11-12月份按试验设计的调查方法对各试验点的印度黄檀生长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见表2。

表2 印度黄檀试验林生长调查结果

img254

表2的结果表明:各试验点的印度黄檀长势良好,能适应当地干旱的气候条件。4a生的印度黄檀的平均胸径在4-11cm,平均树高5-10 m。在元谋和红河试验点的印度黄檀长势更加突出。元谋试验点土层比较厚和土壤含水量较高可能是印度黄檀长势良好的原因。红河试验点的土壤以前是耕作土,水肥条件较好,促进了印度黄檀的生长。除红河试验点2 a生的幼树以外,4a生的印度黄檀的平均保存率为90%,平均结实率为97.5%。树种在一个地区能否适生,最关键的因素是该树种能否在自然的状态下开花结实[9—13]。高保存率和高结实率初步证明了印度黄檀在云南省干热河谷地区引种成功。

2.2 不同林龄的立木指标增长比较

以2005—2008年的调查数据为基础,比较分析各试验点印度黄檀不同林龄的立木指标增长情况,调查结果见表3。

表3 不同林龄的立木指标增长比较

img255

表4 5个试验点的印度黄檀的树高方差分析

img256

P<0.05或P<0.01表示显著或极显著

表5 5个试验点的印度黄檀的胸径方差分析

img257

P<0.05或P<0.01表示显著或极显著

表6 5个试验点的印度黄檀的地径方差分析

img258

P<0.05或P<0.01表示显著或极显著

从表4,表5和表6可以看出,同一林龄不同试验点的树高、胸径和地径分别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同一试验点不同林龄的树高、胸径和地径也分别显示出极显著的差异。元谋试验站的印度黄檀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平均地径长势最好。从表3可以看出,在各试验点以容器苗造林后1年,印度黄檀平均树高达1.65-2.5m,平均地径达2.19-4cm。从第二年开始出现高生长,树高平均每年增长1.1-2m,1年最高可增长4 m。在元谋试验点,4a生的印度黄檀最高可达14.5m,地径达20cm,胸径达12.6cm。元谋试验点的印度黄檀在第4年出现了较高的生长,目前推测与土层的厚度以及土壤含水量的增加有关。虽然元谋的平均降雨量相比其它的试验点来说是最少的,但是其土层较厚,印度黄檀的根系又比较发达[1],能从深土中吸收一些水分。而2008年在试验点的上方修建了一个实验性的水池,水池中的水分可能渗透到印度黄檀的试验地块中,增加了土壤的含水量。与其它试验点相比较,元江试验点的印度黄檀生长比较慢,其主要原因是立地条件比较差。在干旱地方,保证林木正常生长的重要条件是水分[14]。显然,印度黄檀的高生长与水分有密切的联系。水分可以促进印度黄檀的生长[3—5,15]。

2.3 主成分分析

表7 各主成分的特征值、贡献率以及累计贡献率

img259

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可以化简数据以及揭示变量之间的关系[6]。在印度黄檀的引种试验中使用主成分分析,目的是为了揭示影响印度黄檀生长的主要生态因素。根据表1所提供的各试验点的生态因素指标有:海拔、年平均温度、≥10 ℃的活动积温、年平均降雨量、6-8月降雨量、年平均陆面蒸发量和年均相对湿度。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各项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各主成分的特征值、贡献率以及累计贡献率,见表7。前两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88.656%,达到分析的要求。第一和第二主成分的系数矩阵见表8。

表8 主成分系数矩阵

img260

第一主成分特征向量中绝对值较大的分量为海拔、年平均降雨量和年平均陆面蒸发量。由此可见第一主成分反映了水分因子。年平均陆面蒸发量和年平均降雨量为第一主成分的主要分量。年平均降雨量和年平均陆面蒸发量主要影响当地土壤的含水量。这说明印度黄檀的生长与土壤的水分有密切的关系。印度黄檀是一种抗旱性比较强的树种,在干热河谷地区,虽然降雨量比较少,但是印度黄檀的保存率和结实率都比较高,在水分条件好的地方其生长优势更加明显。可见水分可以促进印度黄檀的高生长,但并不能说明水分对印度黄檀的成活起决定性作用。在干热河谷地区,热量充足,年平均温度一般都在20℃以上,极端最高温度在42℃左右,极端最低温度在—0.1℃左右,因此在干热河谷地区温度已不成为控制印度黄檀生长的关键性因素。第二主成分特征向量中绝对值较大的分量为≥10℃的活动积温。可见干热河谷充足的热量为印度黄檀的生长提供了保证。

3 结论与讨论

经过多个试验点的研究结果表明,印度黄檀具有较强的抗旱性,生长良好。4a生的印度黄檀的平均胸径为4-11cm,平均树高为5-10 m,保存率达90%,结实率达97.5%,已和引种地生长情况接近。

印度黄檀1a生的印度黄檀平均树高达1.65-2.5 m,平均地径达2.19-4 cm。从第二年开始出现高生长,树高平均每年增长1.1-2 m,1a最高可增长4 m。由于印度黄檀的冠幅小,树干通直,速生期生长良好,除了用作荒山造林树种以外,还可以用作珍贵用材树种,以解决我国木材资源缺乏的局面。

影响印度黄檀在干热河谷生长的因素有很多,本研究通过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影响印度黄檀生长的7个生态因素指标进行了分析,第一主成分反映了水分因子指标,第二主成分反映了热量因子指标。结果表明,在温度差异不大并且具有充足的热量条件的干热河谷区域,影响印度黄檀生长的主要因子为水分因子。结合实际的造林经验,可以初步得出印度黄檀的适生范围为海拔在1 200 m以下,年均温在20 ℃以上,年均降雨量在600 mm以上的区域。由于印度黄檀具有较强的抗旱性,水分对印度黄檀的生长具有促进的作用,但不能决定印度黄檀是否能成活。在水分充足的环境里,印度黄檀生长特别良好,速生期一年可增长4 m。在干旱的环境里,印度黄檀依然具有高存活率和结实率。显然,印度黄檀作为干热河谷地区的荒山造林树种,具有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 Tewari. D.N. A monograph on Dalbergia sissoo Roxb. India: International book distributors, 1994

[2] Nabarun Ghosh B.S., B.Ed., Ms. Dalbergia and Albizia: plantlet production via tissue culture, karyological evaluation, and seed anatomy with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UMI Company, 1999

[3] Hunter I. (2001) Above ground biomass and nutrient uptake of three species (Eucalyptus camaldulensis, Eucalyptus grandis and Dalbergia sissoo) as affected by irrigation and fertilizer, at 3 years of age, in southern India.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144: 189—199

[4] Minhas P. S., Singh Y. P. et al. (1996) Effect of saline irrigation and its schedules on growth, biomass production and water use by Acacia nilotica and Dalbergia sissoo  in highly calcareous soil. Journal Arid Environments 36: 181—192

[5] Singh B and Singh G. (2003) Biomass partitioning and gas exchange in Dalbergia sissoo seedlings under water stress. PHOTSYNTHETICA, 41:407—414

[6]裴鑫德.多元统计分析及应用[M].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9: 196—216

[7]石雷,孙庆丰,邓疆.引进树种印度黄檀解剖构造变异性质及其化学性质的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 2008, 21 (2) : 212– 216

[8]石雷,孙庆丰,邓疆.引进树种印度黄檀木材解剖构造及物理力学性质的初步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 2008, 21 (3) : 335 – 339

[9]李运兴,唐行.柏类引种试验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 1999, 12 (3) : 304 – 309

[10]周志春,金国庆等.北美产七叶树引种栽培技术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 2007, 20 (1) : 29 – 34

[11]陈文沛,郑松发等.番禺地区引种种植红树林的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 2001, 14 (3) : 307 – 314

[12]龙国春,宋晓东等.章台沙地长白松欧洲赤松的引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7, 35 (1) : 14 – 15

[13]高文韬,孟庆繁等.桤叶唐棣引种试验[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7, 35 (1) : 18– 21

[14]全昌明,邢小军等.伊金霍洛旗樟子松和油松引种试验对比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4, 26 (2) : 66 – 67

[15]李昆,张春华等.金沙江干热河谷区退耕还林适宜造林树种筛选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 2004, 17 (5) : 555 –563

Study on the Afforestation Techniques of Dalbergia sissoo

Deng Jiang1, Lei Shi1,Ying—yang Liang 2,

(1.Research Institute of Resource Insects, CAF, 650224, Kun Ming,Yunnan, China; 2.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Kun Ming, Yunnan, China)

Abstract: The study shows that Dalbergia sissoo grows well and the tree has strong drought resistance with different afforestation methods in dry—hot valley. Average DBH of 4a trees is about 4—11cm and average height reachs 5—10m,the preserving rate is 90% and seed setting rate is 97.5%, Above indexes are closed to introducing region..Water is the main factor of the tree growing in dry—hot valley. As a excellent afforestation tree species of dry—hot valley, Dalbergia sissoo has a broad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prospects.

Key words: Dalbergia sissoo Roxb.,dry—hot valley,introductio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