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才!人才,人才

人才!人才,人才

时间:2022-09-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和平时代,在“全球化”环境下,中国必须进入国际市场竞争人才。一般来说,评选人才要依靠同行专家,而不是中国目前经常出现的跨行业评价。虽然人才外流的问题尚未解决,但现在中国很多人在讨论如何引进人才,这是国家发展的象征。这些计划对中国的作用,有目共睹。积极地、建设性地为国家尽力,将使这些工作为中国带来整体和长远的利益。多个优秀人才离开的单位,其领导将面临危机。

人才!人才,人才?

这里讨论科技教育界人才的三个基本问题:

中国需要人才,目的是国家发展、全局利益;

中国招聘人才,模式是市场竞争,双向选择;

中国选择人才,方法是专家把关,择优录用。

达成对这三个基本问题的共识,有助于化解一些其他问题。

中国是一个创业国家,而不是守成国家。创业的国家,需要为国家的事业而尽可能获得和支持最好的人才。引进人才也好,支持原有人才也好,首先是事业要求,而不是利益竞争。不仅要以目前的条件和环境引进华裔,以后还要有条件吸引全世界不同种族、肤色的优秀人才。只要中国不是退步,而是在发展,有竞争力,就不断会有招聘和引进。从社会文化到具体各单位文化,都应该摆脱陈腐的思维,根据历史规律、时代发展,彻底改变中国文化中偏好内斗的习惯,从而联合优势力量,共同推动中国发展的伟大事业。

在和平时代,在“全球化”环境下,中国必须进入国际市场竞争人才。国家提供大环境和一些条件,使各科研教育机构能够有条件竞争人才。各单位获得这些条件后应该尽量支持最好、最合适的人才,而不是用来分配利益。

应聘者选择工作自有不同原因,归属也好、发展也好、祖国也好、个人也好,是具体细节。国家无需过问个人细节,单位可以从多方面争取值得争取的人才。

在不断发展的中国,环境和条件自然也在变化之中,后面招聘的起步条件肯定比以前好。所谓“引进了女婿,气走了儿子”,这只在过时的文化视角下有道理,而不适合全球化就业市场的现实。道理很简单,首先,没有哪个单位与谁有父子一般不可分割的关系。其次,市场规律决定了人人都有来去自由。事实上,国内科教界,自由选择的人才市场已经成为常规。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之后,任何人如果不满所在单位,觉得单位应该提供更多支持,都可以明确提出要求。如果单位愿意,并且有能力挽留,可以支持。如果单位没有条件,或不愿意挽留,个人无需不断抱怨,应该“以脚投票”,选择离开,到能给自己支持最大的地方,结果是双方皆大欢喜。

对于单位领导来说,好的领导能招聘和挽留好的人才,建立兴旺发达的组织;差的领导不能得到好的人才,只能看守日渐萎缩的机构。

科研教育机构招聘,一定要有好的专家把关,否则体制和条件都不能保证招聘成功。专家要有相当水平能判断人才优劣,而且要有公心,做事负责。一般来说,评选人才要依靠同行专家,而不是中国目前经常出现的跨行业评价。识别人才也是一种才能,判断一个研究是否好,需要懂其内容,判断一个人潜力多大,更需要能力。这些无法化解为数字标准;用所谓“计量”的指标来判断人,是缘木求鱼。

“千人计划”也许是最后一次在国家层面的大规模招聘计划,以后招聘的常态可能只是各单位进行的常规录用。

国家的计划需要严格把关。既要争取优秀人才,也要防止鱼目混珠。如果第一批“千人计划”真的有非常差的人获选,说明评选过程尚需大大改进。这样的情况,可能是地方和单位为了局部利益与个人联合,糊弄国家。不仅应该有机制处理有意过失的单位和个人,也要改进评选过程,以便杜绝类似情况发生。选一个很好的人不容易,允许一定的失败率。但是,不能容忍欺骗性质的问题。

多年来,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人才外流。当年有些单位年富力强的人大批出国的情形,还历历在目。虽然人才外流的问题尚未解决,但现在中国很多人在讨论如何引进人才,这是国家发展的象征。

1977年,邓小平决定恢复高考,其实也是一个人才计划:培养人才的计划。他打开国门,允许留学,是用国外条件培养人才的计划(虽然是有成本的计划)。这些计划对中国的作用,有目共睹。国家近年推出的人才计划,也将对国家的发展起到不可限量的作用。积极地、建设性地为国家尽力,将使这些工作为中国带来整体和长远的利益。

本文观点源于6月2日由《科学新闻》杂志主办、科学网协办的“杰出科教人才引进评估高层战略研讨会”的受邀报告。

补充:

用脚投票,已经是也应该是科技教育界的常态。十几年来我观察到,国内主要大学和科学院的研究所,绝大多数研究人员都可以出国。学术水平高的,也不难在国内换单位。国内很多单位需要好的科研人员。如果学术不行,对单位就难以施加压力。如果学术行,就不用怕用脚投票。用脚投票,是容易用的惩罚恶劣领导人的方法。多个优秀人才离开的单位,其领导将面临危机。

和平时代,人才流动只能遵照市场规律,以精神感召只能是对极少数人、极少数情况,对于多数人、多数情况,是不可实现的、不切实际的幻想。如果统计与我同时代的出国者极少回国的情况,就知道需要有切实可行的方法,而不能依赖单方面的理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