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生培养环节的完善与管理方式探索

研究生培养环节的完善与管理方式探索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摘 要:西南大学在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实施“培养质量提升工程”中,着重抓好入学教育、学科主文献研读、课程教学、选题查新、预答辩等关键培养环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实践管理方式。

段有德 李洪军 张学敏 张志远 张远英

(西南大学)

摘 要:西南大学在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实施“培养质量提升工程”中,着重抓好入学教育、学科主文献研读、课程教学、选题查新、预答辩等关键培养环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实践管理方式。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培养环节;管理

西南大学依照“内涵发展、分类建设、协同创新、提升质量”的原则,坚持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基础,以创新能力提升为重点,积极推动高层次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提出并实施研究生教育“六大工程”,即优质生源保障工程、培养质量提升工程、导师队伍建设工程、专业学位建设工程、国际化推进工程和教育管理工程,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在实施“培养质量提升工程”中,学校突出重点,注重研究生培养过程环节的完善与管理,着重抓好入学教育、学科主文献研读、课程教学、选题查新、预答辩等关键培养环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取得良好培养效果。下面就有关做法简述如下。

一、注重入学教育,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学术观

学校历来重视和加强研究生入学教育,明确要求和规定各单位对研究生新生专门安排时间进行入学教育,各位研究生新生均须参加。博士研究生入学教育由研究生院统一组织实施,一般安排1~2天,由研究生院邀请校内外专家、资深教授、导师作专题报告或寄语;同时,邀请在校博士研究生交流学习心得,学校校领导和著名专家学者出席入学教育开幕式。博士研究生入学教育专家专题报告涉及人文修养、学术道德规范、科学研究、学术思想、培养要求及相关管理规定等。通过这些报告,让博士研究生进校后就受到一次心灵的洗涤和精神的慰藉,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学术观。硕士研究生入学教育由各培养单位组织实施,学校对入学教育的内容作基本要求,各单位主管领导须全程负责新生入学教育相关事宜并将入学教育的时间、地点、活动内容以书面形式报学校研究生院。其入学教育基本内容涉及介绍学校及单位学科建设、研究平台、师资队伍、实验设施等基本情况,介绍研究生培养管理基本过程,指导研究生制订学习和职业规划,组织学习教育部及学校相关文件和规定,以不同形式召开师生、新老生座谈会。通过入学教育活动,提高了研究生对学校、本学科发展、学习要求、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等多方面的了解,增强了学生理想信念、责任感和使命感

另外,学校高度重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成立研究生心理健康咨询办公室,并由专人负责。在进行新生入学教育的同时,要求每位研究生参加心理测评。学校及时形成心理测评报告并提交给各培养单位,用于指导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反响和效果。

二、构建研究生学科主文献制度,提高研究生学术修养

学科主文献是指本学科专业涉及的主要精品文献,包括经典著作书籍和学术研究论文等,体现了本学科历史发展脉络,是研究生从事本学科研究必须掌握和深入研读的中外文文献。学校在借鉴和充分调研其他高校有关主文献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通过主文献资源库建设、研读服务平台建设、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制度改革、建立考核评价机制的方式全方位构建研究生学科主文献制度。即建立和完善我校博士、硕士研究生学科专业主文献资源库,为主文献制度构建提供资源保障;搭建研究生主文献资源服务平台,建立研究生主文献图书专业馆和阅读平台,实现不受时间、空间以及网络环境制约的主文献共享和研读功能,为主文献制度构建提供平台保障;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创新课程体系,开设“中外主文献研读”必修课程,实现主文献研读与课程教学有效接轨,为主文献制度构建提供制度保障;改革研究生培养制度,创新培养模式,将主文献研读纳入研究生培养必修环节,实现主文献研读与培养制度的有机结合,为主文献制度构建提供过程保障;建立主文献研读考核评价机制,为主文献制度构建提供效果保障。

研究生学科主文献制度建设项目是一个庞大而系统的工程,需要精心设计和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目前,学校已完成了研究生学科主文献制度的构建,完成了我校所有86个博士二级学科专业主文献资源库建设任务,完成主文献资源服务平台的建设并正式开通投入使用,实现了主文献资源的在线研读及交流互动。研究生主文献图书专业馆也在着手建设中,即将开馆。学校重新修订培养方案和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在课程设置中,开设“中外主文献研读”专业必修课程(36学时,2学分);在培养环节上,将主文献研读作为研究生培养必修环节之一,所有研究生在提交答辩资格申请前需完成本学科专业主文献研读,提交读书报告并经导师评论通过。研究生学科主文献制度的构建,极大地调动了导师和研究生从事学术研究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为研究生把握学科发展脉络,构建合理知识体系,提高学术修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优化课程体系,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学校不断深化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建立完善课程体系优化机制。课程体系改革依据本学科实际情况,贯穿从课程设计到课程运行的全过程。课程设置注重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现研究生个体自主性的发挥,保障学生的学术自由,满足研究生、社会和学科发展的需要,避免因人设课或因无人而不设课的现象。在此基础上,学校提出了构建研究型与创新型课程体系。注重学科交叉,构建多元融合的公共课、平台课程模块;凸显专业技能,打造前沿性实践课程模块;鼓励学术创新,建设开放灵活的研究课程模块;立足地方发展,构建凸显学科优势且立足西部的本土课程模块;促进研究生科研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开设科学探究过程和科研方法类课程模块,增加其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

(一)以研究生公共课教学改革为重点,探索出一套具有我校特色的公共课教学改革模式

学校以研究生公共课教学改革为重点和契机,不断支持和鼓励教学承担单位和任课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完善公共课课程体系。早在十几年以前,我校在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面就开始了大胆的改革尝试,对于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提出了“专家讲座”的教学形式。经过十几年的探索、总结及在我校相关培养单位领导和专家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对于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教学理念、管理模式和教学模式。特别是从2012年来,学校在新的研究生教育背景下,对研究生公共课又进行了新一轮教学改革,形成了新的改革方案并在2012级研究生中试点实行。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行模块教学,开展专家系列讲座,实行“专题讲座+小班讨论+社会实践+主题研究”四位一体的教学方式,强化实践教学,以课程论文、社会实践、现场答辩、自主学习等多元方式完善评价考核体系。为适应研究生科学研究的需要,对研究生公共外语课进行了数次教学改革,精简学时学分,设立免修免考制度,实行分类指导、分级教学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采用课堂教学与网络自主学习相结合方式,设置文献阅读、国际交流、学术论文写作、专家专题讲座等课程模块,开设第二外国语和英语选修课程等。

为适应和满足研究生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的需要,学校面向全校统一开设了数理类和计算类研究生公共选修课,研究生可根据自己个体差异、水平、兴趣和实际需要自由选修,体现了研究生教育的个性化特点。在今后,学校将进一步改革公共选修课制度,增设人文素质类、职业规划类公共选修课程。

通过多年来的公共课教学改革探索和积累经验,我校研究生公共课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可以说,形成了我校独具特色的公共课教学模式,得到了研究生、同行专家和学者的普遍赞同和肯定。

(二)加强研究生专业必修课程建设,设立研究生一级学科平台课

近年来,学校针对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知识覆盖面窄、优势教学资源整合及共享度差的问题,提出了设置研究生一级学科平台课并改革相应的教学组织方式。研究生一级学科平台课作为一级学科下各个二级学科专业或相近二级学科群共有的基础理论、知识基础和研究方法(技术)类必修课程,具有基础性。其设置实现了研究生宽口径、厚基础培养,充分整合校内外优质教学资源,实现课程资源共享,对研究生系统掌握理论知识,培养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创新品质等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近年来课程实践调查来看,研究生及专家对平台课的教学实施情况给予了高度评价。

为优化研究生课程体系及培养方案,学校将平台课作为研究生课程设置的一个模块,纳入了培养方案;同时,学校对认定的平台课给予课程牵头单位提供相应的课时津贴、教学实验(实践)经费和教学管理费补助。通过以上措施,极大地促进了我校研究生课程建设,推动了优秀教师团队的建设,建立了具有我校特色的一级学科平台课课程体系。

(三)突出重点,加强优质课程建设

学校高度重视研究生课程建设和改革,设立了研究生重点课程建设基金和教材建设基金,搭建课程教学改革平台,根据“择优扶持、重点建设、注重效益、保证质量”的原则,资助研究生重点课程、教材、案例库的建设。同时,学校积极组织、推荐有关专业课程负责人申报重庆市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建设项目,并对立项课程进行经费资助补贴。通过课程教学改革和资助,我校研究生优质重点课程建设取得了一大批教学成果,目前已正式出版教材23本、建成案例库11例,部分项目还发表了相关的教改论文,制作了网络学习平台和教学资源库,提供了教学课件、习题集和相关教学文件等成果,已初步建成一批覆盖我校相关主干学科、有示范作用并适应研究生教育特点的优质课程体系,为我校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作出了突出贡献。

四、严把选题关,建立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查新制度

研究生选好题和做好开题报告,作为研究生培养最关键和最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着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能否顺利达到预期成果和毕业授位要求,影响着研究生能否做出创造性成果,影响着研究生后期从事学术研究的信念和态度,影响着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水平。学校严把选题关,在博士研究生进行论文开题报告之前,要求其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在教育部科技查新站进行选题查新工作。查新报告作为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的主要依据之一,开题时需提交专家小组审阅并随开题报告一起提交存档备查。对未按规定进行选题查新并提交查新报告的博士生,学校将不受理其答辩申请。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查新分步骤实施,2012年学校在6个研究型学部(院)试点实行,2013年起全面开展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查新工作。选题查新费用由学校纳入专项计划项目统一支付,学校为每位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查新提供一次经费资助,若因后期重新开题产生的查新费用由学生本人或导师承担。

博士学位论文开题以后,如果需要更全面的资料查询或信息跟踪服务,可以和查新人员取得进一步的联系,委托定题跟踪服务,确保学位论文的顺利完成。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查新制度的建立,得到了广大导师和博士研究生的认同和肯定。通过查新,博士研究生对选题得到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把握,进一步促进了我校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及其开题论证的创新性、新颖性和前瞻性,避免重复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博士研究生培养环节的管理水平,提高了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五、严把质量关,建立学位论文预答辩制度

学位论文预答辩是检查论文工作进展、保证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为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规范和加强学位论文答辩的过程管理,学校建立学位论文预答辩制度。凡我校博士学位申请者必须进行学位论文预答辩,预答辩通过者才能提出正式答辩申请并进行学位论文的匿名外审工作。学位论文预答辩按正式答辩的程序和要求一样公开进行,过程不少于60分钟,指导教师不能作为预答辩委员会成员。预答辩委员会对博士学位论文进行严格、认真的审查,重点检查博士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学术水平、完成工作量、理论和实验研究的立论依据、研究成果、关键性结论、有无违反学术规范现象等,详细指出论文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预答辩结论意见分为3种:通过、修改后通过、不通过。对于预答辩通过的博士生,可在论文完善定稿后进入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程序;对于预答辩修改后通过的博士生,要求根据预答辩提出的修改意见,在3个月至半年内对学位论文作进一步修改,经导师和预答辩委员会主席审阅同意后,方可进入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程序;对于预答辩不通过的博士生,必须对学位论文中存在的重大关键性问题进行研究、修改、完善,经指导教师审阅同意,半年后重新申请学位论文预答辩。

学位论文预答辩制度的建立,严格了论文答辩环节的管理,严把质量关,促进和保证了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提高,并在我校硕士研究生答辩过程中得以推广和实施。

六、深入推进培养模式改革,建立联合培养基地

学校充分利用兄弟院校及社会各界教育资源,联合国内外优势创新力量,发挥各方优势,构建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大力推进和完善“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校所合作”及产学研一体化高层次人才联合培养模式,建立联合培养基地,提升我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一方面,努力拓展渠道,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合作,建立海外知名高校联合培养基地,构建研究生国际实践平台,学校先后与美国加州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美国麻省大学、英国利兹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加拿大劳里埃大学等国外知名大学建立起了10个稳定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同时,充分利用国际合作项目和国外校际交换生项目,加大研究生交流、交换力度,并专项资助研究生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另外,学校加强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的管理,加大选拔优秀研究生到国外攻读博士学位或进行博士生联合培养的力度,不断完善选派制度,深化制度建设,挖掘资源,建立起了预选制度、外语培训制度、资助奖励制度、考核评估制度,公派研究生出国留学规模逐年增大, 2008—2013年共派出165人,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和寻求与国内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进行合作。学校先后与西北大学、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重庆中药研究院、重庆材料研究院、重庆市地理信息中心、重庆市勘测院、丽江市东巴文化研究院、长沙简牍博物馆、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青岛海尔、太极集团、重庆希尔安药业有限公司、人民东方出版传媒集团、重庆日报报业集团等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签订研究生教育合作协议,建立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与重庆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四川外语学院等高校联合发起并成立重庆市大学联盟,并实现联合培养高校间教师互聘、学生互换、课程互选、学分互认。

通过探索和实践,我校逐步形成了短期访学、科研实践、单独联合招生培养、攻读双学位等多元联合培养模式。

七、小结

通过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和研究生培养过程环节的完善与管理,我校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培养质量明显提高。2013年,学校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和提名论文各一篇。从2005年学校合并组建以来,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和提名论文共计12篇,全国专业学位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及市级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210余篇。教育部2013年博士生学位论文抽检的20篇学位论文全票通过,学位论文质量得到肯定。同时,研究生优秀科技成果数量和质量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2012年研究生发表SCI、EI和SSCI等高水平学术论文383篇,比2011年增长21%。2013年研究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603篇,其中SCI及SSCI一区以上高水平学术论文180篇,比2012年增长26.76%。

研究生教育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途径。学校始终致力于推动高层次人才培养,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从招生到研究生培养全过程采取了多种积极有效措施,为导师和研究生提供良好的科学研究环境,不断激励导师和研究生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尽管学校在研究生教育方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但还存在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目标与社会发展不相符合、偏重理论学术、轻理论与实践结合、研究生教育不均衡发展等现象,严重影响了研究生就业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在今后,学校将根据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建立和强化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以服务需求为中心,突出研究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突出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突出科学研究与产学结合,让研究生成长、成才,成为一个对社会发展有贡献的人。

参考文献

[1]吴晓求,宋东霞,吕莉莎.建立博士点学科专业主文献制度 探索新型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生培养之路[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5):37-40.

[2]田维波,智德慧,张远英,徐树蓉.全日制硕士生一级学科平台课设置与效果评价[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7):11-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