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于师生发展的教学组织变革探索

基于师生发展的教学组织变革探索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一所北京市示范高中学校,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正执着地行进在“创建为北京市一流行列的、独具特色的品牌化学校”的发展道路上。学校要结合社会发展、教育改革、师生情况等进行组织结构变革,理顺管理职责,完善管理职能。

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戴文胜

北方交大附中创建于1957年。作为一所北京市示范高中学校,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正执着地行进在“创建为北京市一流行列的、独具特色的品牌化学校”的发展道路上。多年以来,交大附中把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融入学校的办学思想中,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和谐发展”的原则,致力于营造“自主提升,追求幸福”的教师成长氛围,积极创设“积极向上,健康成长”的学校育人文化,力求通过科学有效的组织变革,为实现“让教师在成功中体验幸福,让学生在成长中体验快乐”的双重发展目标而奋斗。

中学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为学生成长和成才打下坚实的道德、知识、能力基础,而实施培养的主渠道就是课堂教学。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衡量一所学校发展的重要标志,所以多年来我们一贯坚持“教学工作是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和落脚点,而教学管理则必然是学校管理体系的中心内容”的工作思想。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求系统本身运行顺畅,机制灵活,更强调管理者的管理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的发展,从根本上讲就是教学质量的提升与发展,而这项千头万绪、千差万别的工作,从源头上讲,则都来源于课堂教学管理实效性的保证与提升。所以,如何优化教学管理策略、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已成为各学校共同面临、亟需解决的核心课题。为此,我校近年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工作入手优化教学管理策略,致力于增强课堂教学管理实效性的研究和实践。

一、创建与完善教学组织结构,明确职责

能用结构解决的问题就不要用制度解决。学校要结合社会发展、教育改革、师生情况等进行组织结构变革,理顺管理职责,完善管理职能。

(一)对学校传统教学管理组织机构进行完善与创新

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双轨交叉制”常规教学管理体系,即以“校长—教学副校长—教学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教师—课堂教学—学生”和“校长—德育副校长—德育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课堂教学—学生”为两条主体管理轨道,架构完整教学管理网络;同时,以管理网络“结点”组成具体执行层级,各结点相关领导与教师“横向合作、各司其职”,共同完成常规教学管理工作职责与职能。以传统教研组管理为例,在管理具体操作层面实行“教学主任+德育主任”指导“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备课组长”的“2+3”式团队管理,共同以教学和教研为中心开展本职能工作。教学和德育中层干部负责分解副校长布置的工作,做好上传下达,并指导和监督相关组长将学校精神和具体工作组织和落实到位,而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和备课组长分别从教研组、年级组和备课组三个层面,组织相关老师和学生,完成具体工作。这样,各项工作由专人“线性”负责,避免了工作的重复和落空。

再如传统备课组管理,实施“年级组长+教研组长”指导“备课组长+班主任”的“2+2”式团队管理。这样年级组长和教研组长充分沟通,联合指导备课组长和班主任,保证了在年级情况和教研组情况双重了解的前提下,更为直接和到位的指导。同时,备课组长和班主任直接交流,及时沟通班级情况和学科授课情况,就可以更好的因“班“施教。

(二)建立教师培养的专门组织

一所学校的成败兴衰,最重要的是教学水平;教学水平的高低上下,最重要的是师资条件。近年来,学校新建立了专门培养教师的组织,这些组织对于有效培养教师起到重要作用。

1.成立北方交大附中教师发展中心

教师发展中心作为学校新型职能部门,与学校教育教学等部门通力合作,整合和挖掘学校内部资源,开发和利用学校外部资源,开拓和探索多样化教师校本培训课程与培训途径,创造和提供教师主动发展的机会与环境,建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多元化平台;同时建立科学的教育教学评价标准体系,开发并完善符合实际、切实有效的各种评价工具、评价途径、评价模式,以评价、反馈和沟通机制推动和督促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引导教师专业化发展和素质教育观念的真正转变,从而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化发展。

2.建设北方交大附中校级专家团,为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建立强大学术指导与教育评价后盾

专家团代表学校教师发展中心乃至学校行使对教育教学工作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指导和监督职责,具有权威性和学术性。“养士之本,在于学校;贞教端范,在于督学之臣”[1],专家团成员群体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督学,但在学校内有地位高、责任重、职权明、纪律严的职责特点。

3.建设校级名师工作站

成立于2009年的北方交大附中名师工作站,将海淀区名师工作站的工作模式和运行机制引入学校中来,并建立对接关系,着力建设一个学校层面培养名师的平台,形成校级名师培养机制,通过“整合资源,高端培养”,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促进学校教师团队可持续性发展,使学校成为优秀教师成长的摇篮。校级名师工作站的基本结构为:

由教师发展中心领导名师工作站站长开展工作,下设理科组长和文科组长作为站内指导者,定期召开座谈会,研究教师培养计划,为每一位导师和学员搭建服务的平台,为导师和学员提供研讨、讲座和培训等交流机会,指导学员开展不同级别的公开课、研究课。同时,每个学科都设置一位召集人,作为学科小组长。根据各科实际情况,召集人是教研组长,或者是北京市学科带头人、北京市骨干教师。召集人负责上传下达,召集本学科导师组成员(市、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开展学员的培养工作。将站内各项计划组织落实到位,并定期总结。

4.青年教师工作室工作

在校党总支领导下,由教师发展中心牵头,以校级专家团和名师工作站两大专业团队为支撑,成立青年教师工作室,本着“专家引领、互帮互助,共同成长”的原则,引导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研究和实践当中,不断提升自身教育教学能力,从而切实推进青年教师团队的专业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尤其期待在此过程中能够不断涌现出大批优秀青年教师骨干。

二、改进和完善常规教学管理流程,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管理实效

流程管理是提升质量的重要组织举措,要科学分解操作步骤,对每一个节点的任务、标准进行科学规定,以指导、引领操作者的具体操作。

以教学管理中常规“听评课”工作为例,学校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听评课工作流程,并将其确立为“普听精评”式校本培训模式,重点在于本工作流程的有力落实和有效运行方面,此模式基本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北方交大附中听评课流程图

在这个流程中,我们对各节点任务、标准进行研制与规定,力求达到任务清楚,标准清晰,具有引领性与指导性。如在“课堂观察和记录(教师、时间)”节点,我们完善和优化交大附中《北方交大附中常规课堂教学观察点》(见附件一),再如在“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的精细化评课交流”节点,我们修订完善了《北方交大附中课堂教学评价量表》(见附件二),以标准引领方向。

三、建立新的教学管理制度,引领师生发展

制度是保障组织正常运转的刚性规范要求。近几年,交大附中在教学管理制度变革中重点探索了下面两个制度。

(一)建立“三足鼎立”式教师评价体系

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的教学管理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美国管理大师哈默尔说过:“你评价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科学、动态、人性化的评价机制,可以促进教师主动参与研究和反思,使常规教学研究与实践成为学校的一种生活、一种习惯、一种文化,从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双重成长与发展。

为此,学校以教师发展中心为主导管理机构,在建立传统“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的基础上,致力于改革教师评价模式,多维度评价教师教学过程和效果,努力达到评价与教师发展的整合,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最终目的,变定性评价为发展诊断性评价,变局部性评价为全面性评价,变单一主体评价为多重主体评价,变单向性评价为双向性评价。从而在上述原则指导下,学校建立和发展“三足鼎立”式教师评价体系,即以专家团“地毯式”听课和教学管理团队“选择性”听课为主要途径的现场式评价;以《北方交大附中教师网上评价管理平台》为主要途径的反馈式评价;以《学情分析系统》(正在区信息中心和相关部门指导下进行试点)为主要途径的业绩式评价,如图2所示。

图2 北方交大附中“三足鼎立”式教师评价体系结构图

三种评价体系都有自己的流程图。以校级专家团课堂教学观察与评价工作流程为例,经过学校长期总结、反思、实践、调整与规范,逐步形成如图3所示完整的现场教学评价工作流程。

图3 北方交大附中专家团“地毯式”课堂观察流程图

以《北方交大附中教师网上评价管理平台》为主要途径的反馈式评价基本架构如图4所示。

图4 北方交大附中教师反馈式评价图

(二)以“项目研究制”推进课堂教学小课题研究与实践

从2010年9月起,受北京十一学校等众多名校成功管理思想与模式启发,我校开始在个别学科尝试“项目研究”课堂教学小课题研究管理方式,学校也进行了项目管理。

通过开展项目研究,我们试图使教师逐渐形成面对教学中实际问题和矛盾进行研究的积极心态,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出一种研究文化和学习氛围,以最终促进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立和教师、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具体实施策略包括:

(1)教师开展项目研究要以行动研究为主,从问题出发,紧密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以解决课堂教学中的矛盾、困惑为导向。

(2)教师项目的选题,一定要从自己教学实际工作中最切身之“惑”出发,以解决自身教学实际问题为研究目标,把研究过程作为提升自身教育教学工作能力和寻求专业化发展的实践方法。不提倡研究别人工作和发展之“惑”,更不要让研究成为负担。

(3)要让同伴(如备课组内、教研组内、年级组内等不同范围)和相关学生了解项目申请人的项目,并从解决问题出发,让他们能够有效参与到项目研究中来。

(4)选题时,要注意选择能够使自己自身现状或工作现状改变的项目,而且尽量控制在一年内见效。不建议选题大而空泛,不排除选题极小但实效。

“项目研究制”在经过一年多个别学科的试点后,取得显著的实验效果,实验教师的选题也是极具实用性和实效性,如“高三数学复习课提问有效性的研究”“高二物理第一学段学案编制和使用策略”“初高中化学课程衔接课程的研究”“高一英语学习方法指导手册的开发”“高一学生在初高中学段适应期出现成绩波动现象的调查与归因分析”等。在此基础上,按照此项目工作规划,今年9月,我们即将“项目研究”管理方式在各学科、各年级全面推广实施,以期进一步推进和提升我校课堂教学研究工作的水平和实效性。

总之,无论学校如何进行教学组织变革,我们的终极目标都是通过科学的教学管理,使“教师、学生、教材、教法、研究、实践”等诸多要素作用于学生这一学习的真正主体,以实现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校会一如既往地在可持续发展教育观的引领下,坚持主体性教学管理思想,以尊重师生人格为前提,以调动师生主体性为核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继续探索和实践,构建学校管理主体、教师主体、学生主体的三维同步发展体系,为实现北方交大附中“让教师在成功中体验幸福,让学生在成长中体验快乐”的双重发展目标进行艰苦卓绝的努力。

(指导教师:北京教育学院陈丽教授)

附件一:北方交大附中常规课堂教学观察点

一、基本观察点

1.提前候课、避免拖堂

2.备课充分、教案齐备

3.语言准确、教态得当

4.课堂有序、纪律可控

5.目标明确、基本落实

6.设计严谨、符合学情

7.板书合理、教辅有效

8.训练适度、作业适中

二、发展观察点

1.激发兴趣、创设学境

2.三维目标、有效落实

3.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4.策略科学、有利建构

5.学法善导、鼓励自主

6.表达充分、合作探究

7.面向全体、关注个体、

8.训练思维、倡导创新

9.课堂生成、处理得当

10.学效评价、注重能力

11.民主活跃、师生和谐

12.教有特色、身正为范

注:日常听课主要 参考“基本观察点”,辅以“发展观察点”。

附件二:北方交大附中课堂教学评价量表

续表

注:基本分数满分为150分,“教学特色”和“教学建议”两项可做加分、减分评价。(如基本分数150分,“教学特色”加5分,“教学建议”减2分,总分即为150+5-2=153分)

【注释】

[1]张居正:《张文公全集·请申旧章伤学政以振兴人才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