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于知识转化的文检课案例教学探索

基于知识转化的文检课案例教学探索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野中郁次郎还认为,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具有难以规范化的特点,不易传递给他人。高校图书馆通过文检课教学履行其信息职能和教育职能,文检课依托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中心的地位,与高校的信息交流转化建立了核心联系。因此,文检课的教学过程中尤其要注意隐性知识的传播问题。加强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基于知识转化的文检课案例教学探索

曹如国1 谭永钦2

(1.临沂师范学院图书馆,临沂276005;2.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武汉430070)

摘 要:高校图书馆是全校的信息中心,在知识转化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文检课教学过程中要注重隐性知识的流动与转化,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利用显性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取隐性知识。

关键词:隐性知识;知识转化;文检课;案例教学

1 隐性知识属性及知识转化模型

英国哲学家波兰尼(Michael Polanyi)于1958年在其《Personal Knowledge》(《个人知识》)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隐性知识(默会认识或默会知识)的概念[1]。波兰尼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前者称为显性知识(明确知识,explicit knowledge),而后者称为隐性知识(implicit knowledge)[2]。在波兰尼的整个思想体系中,默会认识论居于核心的地位。在波兰尼的观点中,默会认识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是一种领会、把握经验,重组经验,以期实现对它的理智控制的能力。心灵的默会能力在人类认识的各个层次上都起着主导性的作用。

img79

图1 隐性知识转化模型

日本著名知识管理专家野中郁次郎于1991年在《Harvard Business Review》(《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他对隐性知识转化机制和互动模式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相互转化的一种模式,即SECI模型(图1)。野中郁次郎还认为,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具有难以规范化的特点,不易传递给他人。在野中郁次郎的研究中,他提出隐性知识经过外在化、社会化、联合化和内在化等过程能够实现转化,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后就加快了知识的传递与转移。波兰尼和野中郁次郎对隐性知识的揭示告诉我们:在人才培养和教学过程中,难点不是显性知识的阐释和传授,关键是隐性知识的外显和共享。如果学生缺少对隐性知识的把握,就会出现“高分低能”、“动手能力弱”或“缺乏创新能力”等问题。

2 文检课的隐性知识属性

高校图书馆通过文检课教学履行其信息职能和教育职能,文检课依托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中心的地位,与高校的信息交流转化建立了核心联系。因此,文检课的教学过程中尤其要注意隐性知识的传播问题。

首先,文检课的研究对象是文献检索的技能和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92)将“文献检索”作为“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的分支学科,列为三级学科。技能和方法正是属于未被表述的知识,是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也就是属于隐性知识的范畴。

其次,文献检索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掌握用手工方式和计算机方式从文献或互联网中获取知识和信息。要在为数众多、纷繁复杂的数据、资料和情况中搜集到能够充分反映客观事实的证据,并对照一定的选择标准,才能找到真正所需的文献。这就需要对搜集到的大量资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加以分析、核实和综合。在此基础上,还要针对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新的研究点,进一步推动研究朝前迈进,这就需要具有很强的判断能力和综合能力以及敏锐的洞察力。

再次,文献检索过程涉及的学科广泛。既有它本身的社会科学属性,又有科学研究内容的学科属性,而科学研究中涉及的研究对象更是多种多样,很多时候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和策略去揭示并对照一定的依据进行处理。必须具有很强的灵活性,要求具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文检课的教学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上述种种能力,仅依靠教材的“条文加释文”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在文检课课程教学中,不仅需要“授人以鱼”,更需要“授人以渔”,保证学生将已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综合运用。

3 案例教学与知识转化

野中郁次郎的知识转化SECI模型指出,隐性知识的获取实质上是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过程,而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即通过观察、模仿、亲身实践等活动领会别人的隐性知识。

案例教学是指通过对一个含有问题的内在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性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4]。在文检课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努力地将自身的各种知识外在显性化,形成显性知识后向学生传授,通过剖析具体课题分析的过程,使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文献检索方法结合起来,通过分析找出科研工作新的生长点。而学生则需要主动地将获得到的外在化的显性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内化为自己的隐性知识。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不再以书本为中心,不再是单向的讲授式教学,学生也从单纯的“听讲者”转变为“参与者”,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创造者”。学生经过一个完整的课题分析与寻找创新点的实践中,经过不断地思考、归纳、提升,可以建构起适合于自己的信息知识体系,这正是显性知识内化为隐性知识的过程。

4 案例教学的实践探索

(1)教学目标

明确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相互转化是案例教学的重要过程,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如下具体目标:

①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在课程的整体架构上,将课程定位为实用工具课,不强调枯燥的图书馆学情报学理论,而是以互联网发展大背景下的不同类型网络资源的利用为纲,在介绍各种电子资源使用方法的同时,还将计算机检索的基本知识,如数据库的结构、检索语言、检索途径和检索技术等内容介绍给学生,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检索的原理和方法。

②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学以致用

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差,毕业后难以走出老师的研究圈子,很长时间只能充当老师的助手,难以找到课题研究的创新点。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让学生较早接触来源于科研工作中的典型素材,通过对这些素材的分析、讨论、总结、延伸,可以不断提高学生举一反三和实际动手的能力,通过隐性知识的流动和共享,为其步入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③提高信息素质,培养专业胜任能力

“信息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信息进行识别、加工、利用、创新、管理的知识、能力与情意等各方面基本品质的总和,是人们获取、评价和使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加强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信息素质高的人更能够敏锐地发现机会,在专业研究方面更容易找到工作发展的新生长点。

(2)教学方式

在教学课程中,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放弃了大教室的课堂教学,而是在图书馆的多媒体电子阅览室进行教学。教师在上课伊始就巧设例题,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这样就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期待心理,处于爱听乐听的最佳心理状态。我们利用教学+实习的方式,在时间上教学∶实习=1∶1。教师利用电子教室软件实现对学生电脑的控制,每位学生都可以在自己的电脑荧屏上实现与老师教学的同步,精心制作的PPT课件也能吸引学生的兴趣。

教师在讲授教学内容的过程中,为了释义、解疑、说理,引用有关课题(一般采用真实的科研课题)进行分析、论证,帮助学生获得正确认识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道理具体化。

实习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由教师针对教学的难点和学生的疑点提出更恰当的案例,通过同学之间及师生之间的共同讨论,取长补短,以获得正确认识。在这种氛围中,课堂气氛活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思维活动,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有效地提高了自身的信息素质。

(3)教学效果

课程结束时采取考察的方式进行结课效果检验。在最后一次课上,会布置结课综述的写作任务。文献综述的要求如下:

(1)字数要求5 000字左右;(2)说明课题分析思路;(3)列出检索词及其上位词、同义词、近义词;(4)制定检索策略,编辑检索式;(5)列出检索式调整过程;(6)列出中英文参考文献各20篇,并正确标注;(7)按照专业期刊正式发表论文的格式行文。

案例教学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模式后需要更用心地倾听学生的反馈,这样才能引起知识的交流互动,促进知识的相互转化,达到真正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的结课综述要求学生面交给授课教师,利用学生的综述为媒介,了解学生主动学习的效益,利用结课综述写作的过程指导了研究生学习过程中文献收集的方法。许多学生反馈经过文献检索学习,理清了做研究的思路,学会了分析问题,写一篇文献综述就可以积累很多知识,而效率并不比在网络上东抄西凑低。我们也有选择地向一些采用撰写结课综述考察学生的专业课老师进行了解,老师们也反映上了文献检索的学生提交的报告条理更清楚,把握关键问题的能力更强,预测他们在实际研究工作中应该能更容易找到创新点。

参考文献

[1]Michael Polanyi.Personal Knowledge[M].London:Routledge,1958.

[2]迈克尔·波兰尼.个人知识——迈向后批判哲学[M].许泽民,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3]Nonaka I,Takeuchi H.The Knowledge Creating Company[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1,69(6):96-104.

[4]黄溶冰,王丽艳.基于隐性知识流动的审计课程案例教学[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10(11):91-9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