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的课程观

我的课程观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以说,这次语文课程改革基本扭转了过去学生被动学习语文的局面,主动、积极成为许多学生学习语文的共同态度。由于这次课程改革强调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力主张改变教学方式,强调教师只是语文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学生课外学习语文的意识明显增强。这次课程改革,鲜明主张语文学习的书

一、我的课程[1]

新一轮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已实施多年了。参与这次改革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无论是课标的制定者,还是教材的编撰者,或是一线的语文教师,都变得越来越理智,如果说当初激情有余,那么现在是冷静有度,能够更为成熟更为理性地审视这次改革的得与失。

(一)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成果及存在的问题

本次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比以往任何一个历史阶段都体现了中央的高度重视,因此重视推进素质教育;而且这是个系统工程,课改得到了全国广大教师的认同,热情地支持和积极地参与,自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成果

(1)激发很多小学生对语文的喜爱

这次课程改革的一系列重要举措,即力图改变多年来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偏见,激发起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如语文学习的书本内外结合、课堂内外结合和学校内外结合,语文学科与其他课程沟通,少做练习题,多读课外书,加强语文实践活动等,这些都成为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手段。尤其是精选符合学生身心特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容易引起他们共鸣的课文,使他们阅读兴趣大增,拿到新课本就爱不释手,读起课文来沉浸其中,不能自已。我市某校一位学生寒假回老家所带的唯一一本书就是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他说,新编课本中的课文我就是爱读。而减少练习题量也成为减轻负担、提高兴趣的重要手段,以前的旧教材中,本来也有许多课文文质兼美,很有吸引力,给人以深刻的启发,但学生一看到课后繁琐不堪的练习就感到头疼,对课文的兴趣也就大打折扣。还有综合性学习的设置,使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得到进一步加强,语文学习扩展到生活之中,给学生打开了一扇神奇的窗口,外面无限风光在向他们招手。语文在过去是学生最不喜欢的课程之一,而现在,多个试验区的问卷调查显示,语文成了最受欢迎的学科之一[2]

(2)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3],“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些指导性意见告诉我们,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避免机械繁琐的分析,不要以老师的讲代替学生的学,教师不要以宣布标准答案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语文教师应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教师的教学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由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课程的四大基本理念,其中之一即“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规定,“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这些主张在这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贯彻。走进教室,我们会惊喜地发现,语文教师讲得少了,学生发言多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班上同学“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小组学习场面随处可见;图书馆、阅览室、书店里、田间地头、阡陌小巷,不时闪动着同学的身影。过去是老师逼迫学生学习,现在是学生要求老师给他们任务;过去是学生巴不得老师讲完语文好复习其他课程,现在是学生求老师增加语文课时,多搞语文活动。我市一位小学同学对他的语文老师说了一句这样的话:“老师,您能不能把这个活动往后推一推,我的材料准备得还不充分呢!”可以说,这次语文课程改革基本扭转了过去学生被动学习语文的局面,主动、积极成为许多学生学习语文的共同态度。

(3)口语表达能力得到快速提高

由于这次课程改革强调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力主张改变教学方式,强调教师只是语文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样,就切切实实把课堂留给了学生。课堂上,过去是教师高高在上满堂灌,学生是死气沉沉埋头记,学生主动思考和发言的自由被剥夺。这样出来的学生,往往成为木讷之人,接受了多年的学校教育,在公众面前却胆小怕事,不能从容自如地讲几句连贯的话。这显然不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而现在我们普遍看到的是,课堂上学生发言是此伏彼起,争辩之声不绝于耳;过去举手发言者寥寥无几,现在是老师一提问放眼望去教室里手臂林立;过去说三句话就脸红的同学,现在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变得侃侃而谈,敏于应答。不少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突飞猛进。学生问卷调查显示:跟以往相比,这次语文课程改革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获得明显提高。

(4)学生注意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多少年来,学生的课外时间基本上被数理化占领。在旧的教学观念指导下,师生普遍认为语文学习主要是在课堂上,所谓课外学语文,主要是指写写作文,做做作业,背背语文知识。语文作业与理科作业相比,确实太少。于是学生课外不知道怎么学语文。笔者读中学时就有过这样的经历,自己很多天晚自习没有复习语文觉得过意不去,就拿出语文书来翻翻,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复习:再念一遍课文吧,很无聊,没兴趣;看看后面的练习吧,老师早已公布了标准答案;最后只得记几遍作者介绍和词语解释。这样复习,前后也花不了多长时间,就马上又把数理化的题目拿出来演算,心里顿时踏实了许多。现在,语文至少可以说部分“收复失地”。一是课程标准提出,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就告诉学生,应该在课外多看书,特别是可以多读中外名著,这就可以“占领”学生不少课外时间,学生因此就不会觉得课外学语文无事可干,可以名正言顺地把读名家名著当作“正业”,而不必再在家长和老师面前躲躲藏藏,看一本名著好像干坏事似的。二是我们倡导大语文教育,强调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中时时处处有语文,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社会的广阔天地里学习语文。[4]公共汽车上人们的谈话,路边的一处标牌广告,教室的一则名人名言……都是语文。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学生课外学习语文的意识明显增强。事实证明,仅仅想在有限的课堂四十五分钟内学好语文是不可能的,语文教学只有引进生活的源头活水,大力开展课外语文学习,才能根本解决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问题。

(5)开发和利用自然、社会中的课程资源

过去的语文课堂还有一个普遍现象,或者迫于应试压力,或者因袭多年习惯,或者自身学问和阅历的欠缺,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是照本宣科,不能也不敢越出教材,走向课外,极端者便是照着教参讲课。这就使得本来丰富生动的语文变得急功近利,语文无味,面目可憎。学生的直接感受是上语文课没意思,认为语文老师阅读面窄,知识贫乏,没有见解,缺少自己的人生感悟,没有人格魅力。这次课程改革,鲜明主张语文学习的书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和学科内外的结合。这一举措,使语文得到解放,语文教学顿时变得鲜活可爱。所以这次课程改革,对于那些知识广博、见闻丰富、课堂上能够旁征博引尽情发挥的语文老师来说,他们会感到如鱼得水,感叹“语文课改深得我心”,也摘掉了过去可能加在他们身上的上课爱“跑马”的“罪名”,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而对于另一部分老师来说,新的课程改革他们极不适应,并构成对自己职业的严峻挑战。几年的课堂改革实践证明,语文课堂上适当向课外延伸拓展,对于扩大学生视野,增加学生兴趣,大有好处。各套教材在这方面也作了有益的引导。

(6)教师正在与课改一起成长

客观地说,历次语文课程改革,都没有像这一次对老师的要求这么高。这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当今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极快,一日不学就会落后于时代。那种靠一纸大学文凭就可以“吃”一辈子的时代已经过去。语文更是一个内涵丰富、信息量大的学科。前辈告诉我们,语文老师应该是一个杂家。[5]这话一点不错,语文涉及古今中外语言、文学、历史,包括现当代科技发展信息,可以说无所不包。具体说来,这次语文课程改革在至少以下两个方面对语文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是要求学生多读书,读整本书,扩大课外阅读量,教材中每学期介绍三部名著,另外还有其他的推荐书目,如果这样的要求老师自己达不到,就没有资格要求学生做到,所以老师必须多读书;二是综合性学习的设置,跨学科色彩的增强,要求老师不仅要懂得本学科的知识,也要了解其他学科的有关知识,所以老师也必须多读书。两年多的课改实践让我们看到,参加新一轮课改的许多老师,意识到这是一次锻炼成长的好机会,他们勇于接受挑战,不断更新知识,增长学问。课改中甚至出现了师生比赛读书的喜人景象。可以预料,课程改革将使语文老师的知识层次获得较大提高。从这一角度说,课程改革的过程同时也是语文教师进行继续教育的过程。

2.小学语文课改存在的问题

成绩是明显的,前途是光明的,但一味唱赞歌也是不行的。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中值得思考的问题也有不少,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

(1)少——教师讲得太少而不精

受传统语文教育和20世纪80年代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过去的语文课堂上教师讲得过多过细,这是一个客观事实;其实,讲得多并不见得是个错误,多而精彩我们也欢迎,但问题是既讲得多,又不得要领,语文课堂变得了语文老师枯燥无味地喋喋不休,学生没有了思考的空间和话语权,剩下的只有被动的接受。所以,过去把许多老师的课堂教学方式叫做授受式或讲授式,贬低者干脆称之为填鸭式,把学生当成一只只鸭子来填饱喂肥。而时下对知识的理解,更多的是着眼于程序性知识而不是结论性知识,即学习的主要目的不是传授给学生结论性的东西,而是教给方法让学生自己主动去获得知识。因此便有了这次课程改革中普遍提倡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这是一个革命性的主张,在实践中也起到了作用。但是基于以下原因,使这一主张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偏差:思维习惯上东西方人不一样、中国语文教育的传统倾向于传道授业解惑、班级人数太多、语文教师整体素质偏低等。所以,当我们的课程专家提出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之后,许多教师经过短暂的困惑后马上适应过来:既然要把课堂上的时间交给学生,岂不正好解放了自己吗?于是出现了一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老师讲授少了,课堂上乱哄哄的讨论看似热烈却没有主题,学生海阔天空胡言乱语还受表扬说有创新;老师讲得少正好又可以掩盖他们知识储备的不足和课堂准备的不充分。结果是,有些地方的课程改革,学生从课堂上获得的知识,反而不如以前:以前虽然不怎么精彩,但好歹没有什么错,把老师讲的背下来,也不失为一种知识积累。而现在呢?谁说的是对的呢?所以,教育部组织召开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会上强调,要正确处理好接受性学习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关系。这个问题发现得及时,提得中肯,应该引起每一位语文教师的重视。

(2)杂——学生的语文基础受到削弱

这几年,语文教学中强调整体把握,注重感悟、熏陶,注重语文学习向课外延伸,这很好,但不能以此来否定过去的“双基”训练。课程标准在这个问题上也并没有误导,少提或不提“训练”二字也并不意味着放弃基础积累,而是认为语文中那些条条框框的概念性的知识,尤其像语法修辞这样纯知识性的内容,不必让学生死记硬背,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应该是接触大量语言材料,培养语感,增加积累。这次课改中,不少老师认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础,淡化知识。甚至有些教材对教师也进行了错误的导向:不好好让学生认真研读文本,不注重引导品味语言,不指导学习文章技巧,练习设计多是大而无当的整体把握,或动不动就把学生引向课外探究。现在的课堂,热热闹闹的讨论场面多了,琅琅的读书声少了。经过两年多的课改,有些老师惊讶地发现,学生的识字量比往届学生少了,而念错字用错字写错字以及写病句的现象比过去多了。难怪有人问:如果是这样,课改还能叫成功吗?

(3)乱——学生语文能力走向两极分化

笔者这几年听过不少公开课。发现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发言踊跃了,思维灵活了。老师的少讲精讲,带来的是学生更多的表达机会。但总的来说,所谓面向全体学生仍然只是课程改革努力的方向。主要发言者仍然只是少数活跃分子,而一部分沉默内向者仍然少有表达自己的机会。细心的听课者往往会发现,一节课下来,发言的人次可能会有几十次,但发言的学生并不会很多。于是,那些主要发言者本来就很可能是老师眼中的“重点生”,同学眼中的语文学习“一等公民”,课改让他们得到更多的自我表现的机会,这样他们自然也可能更努力地去学习语文,思考问题,以使自己表现更佳,赢得老师更多的青睐和同学更多的掌声;反之,那些寡言少语者,那些语文水平本来就一般的同学,更觉得“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课堂上大多数时间是在看别人的“表演”,自己也就不用准备,不想思考。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在课堂上的收获反不如以前,老师的灌输至少对大家都是平等的:都有一双耳朵,一支笔。现在老师讲得少了,别人说的对自己不一定有什么启发,也不知道谁对谁错,该记下谁的发言。长此以往,就隐伏着一种潜在的危险:学生中语文能力好的更好,差的更差,走向两极分化。所以,课程改革面向全体学生的目标就有可能落空。

(4)偏——延伸拓展与课堂教学结合得不自然

前面提到,这次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是旗帜鲜明地提出加强语文的实践性,加强语文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广大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大胆延伸,不断扩展,课堂教学不再囿于教科书所规定的内容,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生活体验和阅读经验,自觉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但我们也要看到,不少教师机械片面地理解语文学习的延伸拓展的思想,特别在一些公开课中,为延伸而延伸,把课外延伸这一环节当成语文课堂改革中的一个招牌,担心如果哪一节课没有贴上这一标签,会被评课者判为不符合课改理念的陈旧课型。所以,一节课时间再紧,内容再多,必定安排哪怕三五分钟来一下“延伸拓展”,这导致许多延伸拓展都与本节课堂教学内容缺乏有机联系,缺少整合。这次课程改革所主张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延伸拓展,要求融合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和师生的每一个活动之中,而不是刻意地去做样子,为延伸而延伸。而且,最主要的延伸拓展应该是学生的课外语文实践,即把课堂所学运用到生活中或在生活中印证课堂内容,所以,拓展的本质是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读写,而课堂主要精力仍然是深入理解和把握课文。课堂上老师总是带着学生尽情奔驰思想的野马,以吸引学生听课为唯一目的,甚至以为这才是学语文,这才是语文联系生活,这种理解是有偏颇的,不应该提倡。

(5)虚——目标意识不明确

过去的课堂教学,一般都预先设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案都围绕这一目标来展开,这当然有其合理性,学生至少可以一课有一得;但这也有不足的地方,如果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过于明确,过于单一,那么教师的作用就会强调得过分,学生的主动性将受到扼制,因为课堂教学的每一步都必须按照教师的预设来进行,不允许随机应变调整教学目标。所以人们批评过去的语文教学像表演,特别是一些公开课,老师简直是在背台词,学生也是根据课前排练按部就班举手发言,显得很“假”。这次课程改革要求语文课堂教学增加灵活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这就使课堂上不可预料的因素比以往大大增加。这样一来又可能导致语文课堂上的“失控现象”,即因为教师无法预测本节课学生中将有什么情况出现,该如何处理,常常对预设的教学目标构成影响甚至进行否定。这几年的公开课中,有些课听完后不知道执教老师这节课想干什么,想达到什么目的。这也是前面提及的学生所获减少的表现。在我们看来,一节课当然应该有一个大致的目标,但这个目标不能定得太高,学习任务不要定得太多。而所谓目标,最根本应立足于语文上,即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背诵和积累名家名篇。一堂课起码应让学生在真、善、美的一个方面有所收获,能让学生切切实实认得几个字,掌握几个词,学到几个好的句子,背下一二段优美段落。这才是每一节语文课的“基础性任务”。

(6)旧——评价改革跟不上

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评价建议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指导新一轮评价改革的纲领性内容。可惜一种情况是不具体的,没有语文的特点。而各地情况千差万别,改革的积极性也有高有低。这就使得这次语文课程评价的改革收效甚微。评价中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非常普遍,即教师受训获得了一些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课堂教学也有一些新面貌,但临到评价时仍然是老办法:一张试卷定终身。评价改革跟不上的另一种情况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压力,考试选拔的功能并没有淡化,在新的社会压力面前,升学竞争甚至更加激烈,广大师生、家长不可能不重视考试分数。我们在理论上可以说考试不等于评价,考试只是一种附加性评价。但学习在当前早已变成一种功利行为,学生考不好,成绩上不去,把课改说得再好也不会有吸引力。所以当语文课程改革开展得轰轰烈烈,而我们看到的却仍然是一张张试卷,一道道练习,感受到的仍然是那么沉重的升学竞争时,我们的笑容就会凝固。评价问题也确实不是光我们语文课程能够解决的问题,甚至不是光基础教育能够解决的问题。

课改是个全新的活动与过程,是教育领域中的一场深刻变革,出现一些问题也是在所难免的。这就需要我们冷静面对,认真思考,还有些值得好好反思的问题。

(二)小学语文课改的深化及引发的思考

曾有不少人反映,当前在一些地方和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愈演愈烈,学生健康发展受到严重影响。究竟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哪些新形势下的新问题?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有哪些新的挑战?尤其是反映到学生成长上还有哪些突出的薄弱环节?这些问题成为这次素质教育系统调研的重点内容。因此,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刻不容缓,课改还需深入进行。

1.小学语文课改还需深入进行

(1)素质教育的推进并不平衡

经过调查了解,同时也经过对不同侧面调研的情况综合分析认为,素质教育就全国范围来看,发展还存在很不平衡的情况。

从区域来看,既有课改实验地区,采取积极措施推进素质教育,创造出丰富的新鲜经验,取得了明显成效;也有相当一部分地区存在升学竞争日益加剧的趋势。从城乡来看,城市学校面临的主要症结是升学竞争、择校压力和学生学业负担偏重;而大部分农村地区的主要任务仍然是确保和不断提高基本教育质量。从不同学段看,小学阶段推进素质教育取得显著进展;而离高考、中考越近的年级,实施素质教育的难度就越大。

据调查,近年来,虽然各级政府和教育系统下了很大的决心,也花了不少的气力来推进素质教育,但由于种种原因,在一些地方仍然是“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面对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我们一致认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依然任重道远。

(2)升学竞争压力仍然居高不下

按常理分析,如今高考扩招了,评价制度在改进,中小学的整体办学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应试的压力应该小了。但是系统调研表明,学生、家长和学校仍然承受着来自方方面面的过高压力,这使得当前的升学竞争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①竞争目标不断提高。现实生活中许多学生、家长在发展预期上追求高学历,不仅仅想上大学,而且都想上重点大学。仅2004年,北京等6省市600分以上的高分复读生就有3000多人。

②竞争重心不断下移。许多家长从幼儿园阶段开始就为孩子增加大量的校外辅导班、兴趣班、家教等课程,各种社会补习班十分火爆。

③教育乱收费现象屡禁不止。由于优质教育资源还难以满足群众的要求,加上一些学校办学行为不规范,部分大中城市择校现象愈演愈烈。

④扭曲了教育的目的和学校教学行为。一些地方的学校和教师由于面临着不断增大的各种压力,教育教学片面地适应升学的需要,忽视学生的人格养成、身心健康和能力发展;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难以落实,题海战术、反复考试大行其道。有些学校甚至采取半军事化管理,学生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高压,只能是拼时间、拼精力、拼健康。

多种因素综合形成了强大的升学竞争压力,社会、学校和家庭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仍然相当普遍。

(3)出现的几个问题,影响学生健康成长

推进素质教育最终要落在学生的健康成长上。有调查反映,目前各种社会复杂因素造成的教育问题集中反映在学生身上,出现了四方面值得严重关注的问题:

①未能有效扭转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据国家统计局、教育部对全国部分大中城市中小学校和农村县中的调查,35%的校长、37%的教师、58%的中学生认为负担“比较重”或“过重”。一些城市调查,80%的小学生都参加过各种形式的奥赛班、兴趣班、考级班,并多数在两个以上。假期补课现象仍较为普遍。许多小学生作业多、补课多、考试多,睡眠少、体育活动少、社会实践少,因此失去快乐的童年、自由成长的空间和多样性发展的可能。[6]

②青少年思想品德状况存在着令人忧虑的问题。据国家统计局、教育部调查表明,在学生最需要加强教育的方面,校长和教师给出的排序第一、第二位的是吃苦耐劳和诚实守信,其次才是学习能力。一些青少年意志力薄弱,不讲文明礼貌,生活方式不健康,缺乏爱心和尊重生命的意识,缺乏团结友爱互助精神,甚至有极少数青少年缺乏基本的是非观。青少年犯罪问题也日渐突出。

③青少年的身心素质发展不容乐观。教育部最新的体质监测结果表明,在学生形态发育水平提高、营养状况改善的同时,学生的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肺活量数据持续下降,超重及肥胖检出率上升。国家统计局、教育部调查:有64%的中学生不做任何家务,63%的中学生回家没有任何体育活动。

④儿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在片面升学率导向下,学生为提高几分成绩进行重复练习,透支了学习热情与兴趣,批判性精神缺失,创造能力受到压抑。

2.对小学语文课改中问题的思考

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一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不容忽视的问题。可以说,成绩与问题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是新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无法回避的一对矛盾。对于成绩,必须给予肯定;对于问题,也必须进行深入研究。

(1)教学目标虚化

新课程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与教学目标,这是发展性教学的核心内涵,也是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集中体现。任何割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健全发展。传统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训练,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受到了冷落和忽视。这种教学在强化知识、技能的同时,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被窒息的人。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则十分注重追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突出表现在:把过程方法视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从课程目标的高度突出过程方法的地位;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索、思考、观察、操作、想象、质疑和创新等形式来获得知识,使结论和过程有机融合起来,知识和能力和谐发展;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努力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种对人的情感和道德的普遍关注,是传统的以知识为本位的课堂教学所难以想象的,也难以企及的。参与实验的教师都有这样的意识和追求,用他们的话说:“现在的课堂不能只有知识的授受,还要关心学生是怎么学会的,他们学的过程有什么样的体验。”这实在是了不起的进步。但是,由于对三维目标的设计和操作缺乏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在实施层面上便出现了教学目标的虚化现象。突出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①知识、技能目标,该实的不实。知识、技能目标是三维目标中的基础性目标,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是课堂教学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常规性任务,它是教师钻研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然而,由于认识上的片面和观念上的偏差,在不少课堂上,最应该明确的知识、技能目标,反而出现缺失或者变得含糊。一些课听下来我们总觉得心虚,我们不能像传统课堂那样只抓“双基”,但也决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放弃“双基”。“双基”毕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抓手,也是形成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因此,每节课都应该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

②过程、方法目标,出现了“游离”的现象。首先,由于“过程、方法”这一维度的目标,是以往课堂教学所忽略的新要求,一般教师设计这类目标的意识不强,有些教师是有明确的意识,却在设计和操作中明显地出现了“游离”现象:游离于知识、技能目标之外,游离于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之外,游离于学生发展之外,从而使过程、方法的价值丧失殆尽。下面这个案例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师:小朋友,怎样记“菜”字?生:菜,上下结构,上面草字头,下面是采字,合起来是“菜”字。师:还有其他方法吗?生:菜,上面草字头,下面彩色的彩去掉三撇,合起来是“菜”字。师:很好,还有其他方法吗?生:菜,上面是辛苦的苦去掉古,下面是彩色的彩去掉三撇,合起来是“菜”字。师:很好,还有其他方法吗?生:菜,上面是花字去掉化字,下面是彩色的彩去掉三撇,合起来是“菜”字。师:很好,还有其他方法吗?……学生们越记越复杂,越学越糊涂。这种为过程而过程、为方法而方法的教学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出现了“贴标签”的现象。突显出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也是教学具有教育性规律在新课程中的体现。但是,这不意味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是可以“独立”和“直接”进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只有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融为一体,才是有生命力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一门学科而言,是伴随着对该学科的知识技能的反思、批判与运用(过程方法)所实现的学生个性倾向性的提升”。当前课堂上,一些教师脱离具体内容和特定情境,孤立地、人为地、机械生硬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这种教育是空洞的、无力的,因而也是低效甚或无效的。从教书育人的机制来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应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但是,现在却有教师像讲解知识要点一样,通过讲解这类教的方法,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直接“教”给学生,这种教育只是一种知识教育或技能教育,而不会成为有效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因而对学生的发展不可能有积极的作用。总之,目标的多维化以及对目标的不当定位,致使教师教学中常常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

(2)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学内容泛化

课程资源开发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课程意识的确立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使教学从内涵到外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缺乏课程意识,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把教材当成学生学习的唯一对象,小学6年的语文就是学懂12本书,数学就是会算12本书上的习题,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就牵着学生去“钻”教材,学教材,甚至去背教学参考书。教材被神化了,被绝对化了,教学变成了教书。这是一种极其狭义的教学。新课程改变了教师仅把课程当作教科书或科目的观念,教师不再是可怜的课本知识的解释者、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而是与专家、学生等一道构建新课程的合作者。新课程的民主性、开放性、科学性,让教师找到了课程的感觉,形成了课程意识,以教材为平台和依据,充分地挖掘、开放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已经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教学中再也不以“本”(课本)为本,把教材作为“圣经”解读,对教材的补充、延伸、拓宽、重组,并注重教材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和融合,同时鼓励学生对教材的质疑和超越,这是新课程的课堂极其普遍的现象,我们在听课时,经常会听到学生质疑教材的声音:我对教材有个建议;我对教材有个补充;我对教材有不同看法;我对教材……与此同时,新课程突破了“课堂教学就是教室里上课”的传统观念,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不再只局限于教室,而是拓宽到生活和社会的各个领域,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实践中去学习;学生学习活动的对象也不再只限于有字的教科书,而是延伸至整个自然界和社会这部“活”的无字书。无字书的内容十分丰富、深奥。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得好:“花草是活书。树木是活书。飞禽走兽小虫微生物是活书。山川湖海,风云雷雨,天体运行都是活书。活的人,活的问题,活的文化……活的世界,活的宇宙,活的变化,都是活的知识宝库,都是活的书。”[7]这部宏大、深邃的“无字书”走进了新课程,成为学生阅读、思考、探究的对象。这是新课程十分可喜的变化。但是,由于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缺乏有效把握的经验,在实施层面上便出现了教学内容的泛化现象。突出表现在以下四点:

①教材受到了冷落。在新课程中,教材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孤立的整体,而是开放的、完整的“课程资源”中的有机构成部分,教材成为学生与他人、生活、社会、自然等发生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有些专家据此把教材比喻为教学的“引子”,这是对传统教材观的补充。教材是“引子”,并不能因此削弱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超越教材的前提是基于人们对教材的科学理解和灵活把握,但是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却忽视了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过早或过多地补充内容,海阔天空,甚至偏离文本而大谈从网上查阅到的资料,教材受到了冷落,教学活动失去了认知的支撑。还有的教师片面强调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大量补充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对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进行删减或更换。如一些学校大量增加民族文化或乡土文化的内容,删除了不少反映现代文明成果和大都市的题材;有的山区学校回避大海和繁华的城市,教材中那些有关大海和城市的美丽词汇和精美插图本可以唤起学生对外面世界和未来生活的好奇与向往,但却被教师狭隘的“生活教育观”所限制,学生失去了一次感受和认识世界的机会。

②为了情境化而设置情境。设置适当的情境,赋予知识鲜活的背景,使学生在把握知识来龙去脉的过程中获得情感的体验,更能体现知识的教育和人文价值。然而,情境设置应该自然地呈现这种紧密联系,而不能“为了情境化而设置情境”。在教学《世纪宝鼎》一课时,为了能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我是这样设置的:世纪宝鼎是联合国在它成立50周年前夕,得到一份由中国人民赠送的珍贵的生日礼物。它安放在联合国大厦北花园绿色的草坪上,有不少中外游客前来观光,老师想让大家当一回解说员,向前来观光的客人介绍我国的这座世纪宝鼎,想一想,你要介绍些什么?自己组织材料。比一比,看一看,谁解说得最好。这样,这篇课文就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来学习,自己来挖掘课文的深度,很自然的,通过这样的设置,不仅给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而且对于课文的内容掌握得比较透彻,又何乐而不为呢?

③联系实际变成了一种装饰。加强教学与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的联系,是改善学生对知识和知识学习的情感体验与价值认同的必要途径之一。然而,教学内容所联系的实际,必须是真正的实际,而不是给知识教学所穿的一件“外衣”。一些课堂上,教师牵强附会地联系实际,反而妨碍了学生对知识的正确理解。

④搜集和处理信息的形式主义。一是动不动就让学生搜集材料。语文课表现的特别明显,只要课文中涉及某种风土人情,教师便让学生去开发相关的民俗风情资源;只要课文涉及某门学科的知识,便让学生进行所谓的延伸、拓展与整合。教学内容泛化,语文课成了杂烩课、拼盘课。这必将导致语文课的变味,甚至变质。一些很简单明了的问题也让学生搜集材料,以为不如此就不是新课程了。实际上,这样做既不必要,学生也难以承受,造成了学生的另一种形式的学习负担。二是只重搜集而不重处理、利用。材料搜集到了,只是在课堂上展示一下,读一读,而没有加工、分析,出现了为搜集材料而搜集材料的形式主义。以上是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出现的种种误区,它们造成了教学内容的泛化,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

反思课改历程,寻求症结所在,有益于课改的未来。正如学者朱占玉所说:“反思才会明理,反省才明智。多一点冷静,少一点急躁;多一点实在,少一点花招;多一点主见,少一点盲从。这才是课改精神”。因此,我们必须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三)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新课改为教学提供了崭新的平台,给教师提供了自由伸展的空间。我们在学习反思中,还要学习新理念、改变旧观念,要寻找既适合新理念和符合学生实际,又能体现自己教学风格的新型的教学思路。

1.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转变

(1)激活语文课堂

大语文教学观认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外延相等;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不宜把全部希望寄托在课本和课堂教学中,而应将学习的触角伸向更为广袤的时空,与生活、与社会链接,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因此,我们倡导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活,让语文教学贴近生活、回归生活,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

(2)构建教师专业成长的大厦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对语文教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为适应新课程的实施,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已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建终身教育体系也成了当代国际社会教育改革的主流,新课程呼唤综合型的教师,要求教师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既要具备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主体性知识)、广博的一般性文化知识,同时又应具备基本的教育科学知识(条件性知识)和丰富的实践性知识。这是作为一位骨干教师必备的素养。

(3)语文教师行为的转变

语文教学中包含一个相当活跃、时有变化乃至重大改革的因素,这就是语文教育的理论和理念、语文教学的设计和方法等等。

①要由教师的强加体验转变为学生的亲历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努力转变这种局面,鼓励学生自主体验,认可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多元化理解。所以,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自己“导”的设计,更要重视学生“学”的体验,关注学生“学”的情感、态度、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实践。开放式的教学过程就是要打破以问题为起点,以结论为终点,即“问题—解答—结论”的封闭式过程,构建“问题—探究—解答—结论—问题—探究……”的开放式过程,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必由之路,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放飞自我的关键。

②要由讲授式教学转变为研究性教学

对以往大纲各个版本的突破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在提法上以“学习方式”代替“学习方法”。学习方式是学习方法的上位概念,较之学习方法更为稳定,它不仅包括学习方法,还包括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学习心理要素。

第二,真正确立了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地位。它是对传统语文教学重个体轻合作、重接受轻探究、重结果轻过程、重认识轻体验的学习方式的否定,这不仅仅是学习方式的变革,更是教育理念的变革。

③语文教师要由“课堂主宰”转变为民主课堂教学中平等的首席

要真正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语文教师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要把学生从传统教学的被动世界中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积极主动的建构者、参与者,成为成功的、愉快的探究者和合作者。同时,语文教师还要努力转变自身角色,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代言人,课堂的权威者,而是学生群体中“平等的首席”,是交往者,是学生探究活动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因此,教师要抛弃传统的话语霸权主义,从居高临下的权威者位子上走下来,参与到学生的对话和交流活动中去,充分体现师生互动、师生平等,营造和谐的师生对话氛围。

2.教学评价多元化

(1)评价视点多维化

理性的评价体系其视点应力求多维,即评价要做到“纵横交错”,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所谓“纵”,即“拿今天的这个学生”与“昨天的这个学生”进行比较,看看他哪儿有了进步或发展,同时向这个学生提出“明天”的努力方向及目标;所谓“横”,即拿“这个学生”和“那个学生”进行比较,或拿“这个学生的某些方面”与“那个学生的某些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彼此的优势长处。需提出需要改进的问题。理性的评价体系需要横向的评价,更需要纵向的评价。通过实行“纵横交错”的评价,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更好的扬长避短、争取进步。

(2)评价重心过程化

学习目标是在学习过程中完成的,因此,理性的评价体系应特别强调形成性评价,评价的重心要由结果转向过程,由重过去转向重现在,不再热衷于给既定的教学事实下结论,而是关注学生的“今天”,关注学生在“今天的学习”中的情感交流、协助合作、动手创新等情况,在“今天学生学了什么?今天学生学了多少?今天学生学得怎样?今天学生怎样会学得更好”等方面花功夫,在关注学生学习行为、学习情况的同时,调整教学的内容及方法。

(3)评价形式多样化

理性的评价体系应避免“考试是主要手段、分数是主要依据”的现状,力求形式多样化,注意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语文学科为例:对于基础知识、阅读理解等方面的内容,可以用书面考试的方式进行量化考核,而对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阅读时的表现力、感染力,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习惯与方法等难以进行具体的量化考核的内容,则可以依据同学、家长及老师等的日常观察所得,由老师负责,在综合多方评价的基础上,对学生作定性评价;另外,可以书面考试的内容,在考试形式上也要力求丰富,如:采取闭卷与开卷相结合、口答与笔答相结合、集中测试与分散测试相结合、课堂检测与阶段检测相结合等形式,还可以因人制宜,根据不同的对象,设计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测试题。

(4)评价内容全面化

传统评价内容单一,“一卷可定终身”。其实一张试卷所检测到的,只是学生学习中极有限的一部分知识,而能力、习惯、情感、态度方面的指标完全被排斥在检测内容之外,仍以语文学科为例:就《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五项主要目标来说,“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就很难安排进试卷考核。就是较好安排的“阅读”部分,我们往往安排的也仅仅是一些理解方面的内容,而阅读的技巧、阅读的速度、阅读的表现力、感染力等却无法用试卷检测。基于这种现状,在构建新的评价体系时,就要特别强调评价内容的全面性,既要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还要评价学生的学习习惯与方法等多方面的内容,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审美情趣、参与程度及合作态度;关注学生能否在学习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否自己去搜集信息,整理资料,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等,这样通过全面的评价内容,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5)评价主体多元化

现行的评价体系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依据有限时间、从有限的角度、实施有限地观察,凭此对学生作出的评价往往不够客观准确,有的甚至会给学生造成伤害。因此,理性的评价体系要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增加评价的交互性,使其成为教师组织下的教师、学生、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首先,要让家长有评价的权利和机会,要充分考虑和听取家长对孩子学习方面的建议和意见;其次,把评价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亲身参加评价,评自己,也评他人;最后再由教师来总结概括,完成评价。这样的评价全面客观,才能达到“以评价促发展”的目的。

(6)评价工具激励化

作为教师,要尽量客观地对学生的优势、进步以及不足进行评价,但针对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评价时应以表扬激励为主。就评价用语而言:要注意方法与技巧,特别在对学生的不足进行批评时,可多用“规劝”或“建议”的方式,让学生更愿意、乐意接受。如对上课经常走神的同学可这样提醒他:“要是你上课时的注意力能再集中些,那会更好。”就评价符号而言:要使用鼓励性符号,如五角星、红旗、蝴蝶等,用五星、四星、三星、二星、一星等符号,让发展程度、进步程度不同的学生都能感受到鼓励,并激发他们向多星看齐的决心,最终促进学生的学习。[8]

3.新课程呼唤的小学语文教育

新课程呼唤“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

(1)平平淡淡教语文

平淡即平实淡雅,不加色彩,不加修饰,不刻意雕琢,不自作矫情,不故作姿态,不故弄玄虚,是原色、原汁、原味,是本色语文,本体语文,本真语文。平平淡淡的课堂充满自然真实、清新健康的生活气息和生命活力。学生在正确的学习动机驱使下毫不虚假,扎实有效地进行思维活动。

(2)简简单单教语文

简单语文即“熟练、精思、博览、多做”[9]。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课。不要硬给语文课加码,加重任务,拔高要求,也不要脱离学生实际,求全、求多。不要把教学环节设计得过于复杂,也不要使教学方法花样翻新,更不要让课件充斥课堂,喧宾夺主。

(3)扎扎实实教语文

语文学科是基础工具性学科,母语是民族之魂,国家之根,智慧之泉,创新之源。从小打好学习母语的基础,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至关重要。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奠基固本,要求切实,训练扎实,效果落实。

(4)轻轻松松教语文

轻轻松松学语文,并非降低要求,放松训练,而是营造氛围,研究策略,讲求方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空中,愉快地学习,聪明地学习,轻松地学习,高效率地学习。自己品尝到智力活动的快乐,体验到学习成功后的喜悦。

本色的语文课堂是轻松快乐的。师生在平等互信的基础上传递知识信息的同时也传播着情感信息,进行着心灵的交流,思想的碰撞。本色的语文课堂是自由舒展的,教学过程是师生思维碰撞,灵性迸发,共同建构,丰富课程的过程。

课改是事业,意义在于奉献;课改是科学,意义在于求真;课改是艺术,生命在于创造。课改是面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的,一份实实在在的奠基工程。课改与我们同行,课改与我们成长!“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等到我们小学语文课改山花烂漫时,我们的学生,我们的老师将在花丛中笑意盎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