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激活办学活力的路径研究

激活办学活力的路径研究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宁波市高职教育创新共建机制、激活办学活力的路径研究本文通过调研宁波高职教育与企业、行业及县域的共建模式,探讨高职教育通过创新共建机制、激活办学活力的路径,针对遇到的问题,提出政府切实履行职责、搭建服务平台的对策。

宁波市高职教创新共建机制、激活办学活力的路径研究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调研宁波高职教育与企业、行业及县域的共建模式,探讨高职教育通过创新共建机制、激活办学活力的路径,针对遇到的问题,提出政府切实履行职责、搭建服务平台的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世界惊叹的巨大成就,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与此同时,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高等教育的辅助和配角地位,历经曲折和起伏,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步入大众化的主要推动力,为经济发展转型、产业优化升级、社会文化传承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我国高职教育一直实行两级管理、三级办学的体制,存在着办学主体单一、办学自主权缺乏的弊病。随着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经济腾飞,经济社会对高职教育的区域服务支撑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职教育迫切需要通过创新共建机制,实现与县域政府、行业、企业合作共建,激活办学活力,增强服务能力,拓展发展空间。

一、背景

(一)创新高职教育共建机制是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激活高职学校办学活力的必然要求

大力发展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为了解决地方技术技能型人才严重匮乏、高等教育资源严重短缺的问题。1980年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有了长足发展,截止到2011年,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职业学校数量达到1276所,占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的60%,在校学生960万左右。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后,国务院启动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点”成为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2011年,教育部进一步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增强特色为重点,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高等职业教育,高职教育进入全面质量提升的历史新阶段。为加快形成“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主动与县域政府、行业、企业等多种主体进行合作共建,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拓展学校在区域经济和行业中的发展空间。

(二)创新高职教育共建机制是促进宁波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高对经济社会贡献度的现实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科教兴市”一号工程和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的强力推动下,宁波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稳步扩大,服务能力逐步增强。在宁波面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强化高职共建是有效解决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城乡、区域之间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存在差异,高等教育布局不合理的重要手段,有利于进一步延伸高职教育服务半径,增强高职教育办学活力,满足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需求,满足行业企业对多类型多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三)创新高职教育共建机制是促进我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的有效途径

宁波高职教育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明显进步:办学水平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科学研究水平逐年进步,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截止到2011年年底,宁波有高职高专学校6所,在校学生5.6万人。6所高职高专学校中有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1所,省示范性建设高职院校2所,专业结构基本覆盖了地方经济发展急需的化工、临港工业、纺织服装等支柱产业,毕业生近半数在宁波本地就业,成为宁波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根据北京麦可思(Mycos)公司评价显示,近3年来,宁波市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指数均超9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11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指数为98.3%,在各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2。2010年,宁波市被国务院批准为“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为深化教育改革,破除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难题,推动宁波高职教育快速健康发展,推进高职教育与县域政府、行业、企业的合作共建,成为高职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宁波市教育局专门制发文件,指导各高职高专学校组成协作研究小组,要求在改革实践基础上强力推动合作共建。相关工作得到了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组、国家职业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督查组的关注和肯定。

二、现状

宁波高职教育历来注重以机制体制创新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充满活力的多元办学模式,进而优化结构,深化内涵,提升服务经济社会能力。三十多年来,宁波高职教育与多元主体进行共建,打破办学主体单一、办学自主权缺乏的怪圈,逐步从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组建产学研联盟、共建实训基地等校企共建模式,过渡到与卫生行业、医药行业、工业与信息行业等学校与全行业共建模式,上升到与北仑区、宁海县、余姚市、产业园区等学校与区块共建模式。经过多年探索,高职教育共建体制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与海天集团共建课题获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以IT服务外包人才基地为平台的校企共建案例成功入选2008—2010年度中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十大优秀案例,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与宁海县政府共建的产学研基地荣获“中国模具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称号。

(一)点对点的高职与企业共建模式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永恒的主题,高等职业教育的灵魂和核心是校企合作,校企合作的成败直接影响到高职教育的兴衰。宁波高职教育与区域内企业有着紧密联系,其合作共建模式集中反映了校企合作的水平及现状,是高职学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产业融合与市场接轨、快速提升育人质量、培养合格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举措。

1.引企入校模式

宁波高职学校普遍利用优质办学资源吸引骨干企业与学校合作共建:学校提供场地,企业投入资金;企业工作任务与教学内容融通,校企合作开发项目课程;围绕岗位人才培养标准,校企合作互派教师、工程师;校企深度合作开展技术研发或教科研项目等。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主动对接浙江乃至全国服装产业向品牌化、国际化转型升级的发展趋势,与知名品牌企业及中小型企业合作,构建校内服装品牌园,与宁波一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光控股集团、宁波杰佳雯服饰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共建了由“一休童装”等9个品牌研发机构组成的品牌园。

2.产学研联盟模式

产学研联盟是指高职学校依托骨干专业,依照平等互惠原则,与相关企业自发、自愿组建的地区性、综合性、多功能、非营利的社会组织。联盟在联合培养人才、共享设施资源、交流互聘师资、共育专业特色、服务地方经济、招生就业工作联动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为改变学校专业分散、学科门类繁多的状况,支持各二级学院成立了园林、旅游会展、创意设计、商贸、服务外包、会计、应用外语、中高职合作教育等8个产学研联盟,与156家企业建立了实训、实习等合作关系,与50余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以此为平台,构建了学校对接产业行业、专业(群)对接行业企业、教师对接企业岗位的三层对接机制,以不断满足行业、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素质与能力的要求。

3.职教集团模式

职业教育集团是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等组织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发展而组织的教育团体,是近年来我国加快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改革、促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的重要模式。宁波高职教育从2000年开始探索职教集团化办学,先后成立了宁波大港职教集团、浙江服装职教集团、宁波卫生职教集团、浙江三江职教集团等。其中浙江服装职教集团成立于2002年12月,具有10年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实践经验,经过十年的发展,集团内现有服装类中高职学校40多所、服装企业14家、服装协会3个、科研机构3个、人力资源中心1个、信息服务中心1个,形成了集课程开发、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信息服务于一体的职教集团。

4.共建二级学院模式

即高职学校与区域龙头企业基于人才培养和用工需求的契合,联合举办独立设置的二级学院或虚拟二级学院,是一种校企深度融合的共建模式。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与雅戈尔集团共同举办雅戈尔商学院,校企共同成立理事会,由雅戈尔集团董事长和学院院长担任理事长,理事会成员由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学院相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和雅戈尔商学院负责人及教师代表组成,商学院建设和发展的重大事件由理事会决定,企业投入1500万元支持二级学院建设,派专职人员进行管理,招生计划按企业用工需求设定,专业课程按企业岗位需求设置,学生实习按企业市场需求分配。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与注塑机龙头企业海天集团共建的海天学院、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与宁波物流业龙头企业九龙物流共建的九龙物流虚拟二级学院以及与宁波滕头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的滕头园林虚拟二级学院也属此类。

5.共建实训基地模式

即高职学校与企业在校内或校外共建专业教师和学生的实习实训基地,校企双方共同实施“五合一”教学与评价方式的改革,即教室与车间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作品与产品合一、企业与学校合一,有效提升专业教师和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宁波6所高职学校几乎都与企业共建有若干实习实训基地,如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由鄞州新致美义齿有限公司提供200平方米实训场地及80多万元生产设备,学院配套投入一套10万元的教学示教高清摄影设备共建实训基地,双方共同使用,日常管理主要由公司负责,双方投资建设的资产设备产权归属投入方。

(二)点对面的高职与行业共建模式

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参与或举办职业教育,曾经为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98年以来,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进行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国家、省有关生产和服务行业管理部门陆续把办学管理职能下放至省级、市级政府,由此造成许多行业举办的职业院校纷纷停办,行业职业教育资源严重流失,职业教育与行业的联系趋于弱化。作为连接教育与产业的桥梁和纽带,行业在促进产教结合,密切职业教育与产业的联系,在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标准、发展规划、课程及教学内容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建立行业指导职业教育的办学机制,有利于推进高职教育办学机制和管理体制改革,有利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有利于遵循职业教育办学规律,整合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式,突出办学特色,增强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力。与点对点的校企合作相比,点对面的高职与行业共建模式能进一步加强高职学校与行业内所有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的合作,能集合区域内同一专业资源与全行业展开合作,可以更好地为产业发展培养适用人才,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职业教育提升发展层次、深化发展内涵,为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高职学校办学机制创新带来了契机。

宁波在实施“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点”过程中,把行业指导办学作为推进高职学校与行业共建的重要内容,初步建立了以行业主管部门为主导,教育部门提供支持、行业进行指导、学校担当主体的高职与行业共建模式。高职与行业共建的重要载体是建立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成员主要由具有较高专业理论水平、丰富的实践经验、深厚的行业专业阅历与背景的行业主管部门领导、行业组织、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专家以及职业院校领导、骨干教师等人员组成。其功能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制订行业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主动与职业教育衔接;二是对相关行业(专业)职业教育工作进行研究、指导、服务和质量监控,积极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咨询和建议,帮助和指导高职学校开展教学改革;三是为相关职业院校筹措办学经费,引导企业通过捐赠、赞助支持职业院校发展;四是强化行业指导办学,推进高职学校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五是建立相关行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目前,经市教育局与市卫生局、市贸易局联合发文,由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牵头,联合相关的中高等职业学校、行业协会、企业、事业单位,分别成立了宁波市卫生行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健康服务产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宁波市家电行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服装行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正在筹备之中。

【案例】宁波卫生行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于2012年10月,由市卫生局局长担任主任,市卫生局、市教育局分管局长和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担任副主任,卫生学院分管院长担任副主任,宁波各大医院院长、防控中心主任以及市卫生局、市教育局职能处室负责人担任委员。卫生行业指导委员会主要负责规章制度的建立、修订和执行工作;调研分析宁波市卫生行业职业岗位及其人才需求的变化,提出学校专业设置方向调整、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课程开发和教材编制等建议;组织制订卫生行业相关专业的教学指导方案,推动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和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组织卫生行业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培训以及经验交流活动等;负责卫生行指委与有关部门的联系和协调工作。以此为平台,宁波卫生行业主动介入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大为增强,卫生行业的资源逐步向职业教育开放,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与各大医院合作共建临床医院项目得以顺利推进。

(三)点对区块的高职与县域政府共建模式

我国高职教育由中央、省两级管理,地市级政府主要承担市属高职学校办学任务。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合作时代,区域性、地方性成为国际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特点。宁波民营经济众多,县域经济较为活跃,对人才、技术、科技等资源需求持续高涨,产业升级换代也造成了县域高技术岗位找不到人才的困境,迫切要求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加强与城乡、县域的合作,满足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同时,高职学校通常只关注校内教育、单向寻求产学研合作,往往忽略了与县级区域的整体合作,以致无法摆脱整体办学实力偏弱、办学质量不高的困境。县校共建的主要做法是:县域政府与高职学校签订协议,从点、线、面三个维度,推进高职学校与县域内企业、行业、产业园区的全面合作。

县校共建的主要意义在于:通过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县域经济发展;通过与县域企业的全面合作,提升高职学校的服务能力;通过建立县校共建体制,深化高职学校办学体制改革。主要目标是建立互惠双赢、校地联动、运转顺畅、共同发展的县校共建体制,优化高职学校办学机制和管理制度建设,建立起针对性强、科学有序的校企合作机制。主要路径有:通过共建特色产业园或大型文化服务设施,联合举办企业或校区,实现学校专业与县域产业对接,学校人才培养与县域人才需求对接,学校服务方向与县域发展规划对接,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人才培养、技术升级、服务社会、文化引领四大功能。2005年,宁波市委、市政府提出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的战略构想,由此带动高职学校与县级政府开展全面合作,如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与宁海县、慈溪市,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与北仑区、余姚市,鄞州区与所有区域内高职学校均开展了全方位、多元化合作,形成了类型多样的县校共建模式。

【案例1】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总部——基地共建模式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与宁海县、慈溪市政府共建办学,形成了“以学校本部为中心,宁海、慈溪基地为两翼”的“总部——基地”办学模式,实现与政府、企业的三方合作共赢。宁海是全国模具产业基地,特色产业优势明显,因缺乏技术技能型人才,模具行业处于全球制造业曲线底端,产品附加值不高,产业转型艰难。而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了寻求发展方向,提升服务能力,于2004年与宁海县人民政府签约,共建宁海产学研基地,探索高职学校与县域政府深度合作的共建模式。宁海县在土地与基础设施、体制机制、办学经费、教学运行、项目倾斜等方面为学校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每年投入办学经费100万元。县校共建对宁海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已经显现,县域产业、企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的能力大幅度增强,尤其是模具产业近五年克服了金融危机的影响,保持持续增长,得到较高的社会评价。学校与宁海县政府、企业共同申报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面向区域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的协同制造服务平台研究与应用》获得科技部项目经费608万,在2011年举行的“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上,学校应邀作了《探索践行“总部——基地”办学模式,打造政校企合作产学研创新示范基地》的交流发言,基地诞生了全国首个“专利班”,学生产出专利及技能竞赛成绩显著,毕业生就业质量稳步提升,毕业率和岗位质量都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案例2】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与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建数字产业园模式

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数字科技园(以下简称数字科技园)由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宁波开发区政府和宁波市经信委三方按股份化公司制模式组建。其中,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以其西校区的4.5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原教学场地作为入股股份,并成为数字科技园董事长单位。目前数字科技园已有企业185家,其中落户园区内企业74家。数字科技园内与区科技局合作共建北仑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北仑工业设计促进中心,与学院科研管理机构合署办公;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合作共建北仑人力资源开发服务基地和开发区大学生创业园,与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合署办公;利用数字园区创建成为省市服务外包示范园区之机,与市外经贸局合作成立宁波服务外包学院,和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办学模式。

三、问题

宁波高职学校在创新共建体制上做了许多探索,摸索总结出一定经验,服务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对行业、企业以及县域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办学体制改革激发了办学活力,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高职教育创新共建体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缺乏制度设计,高职创新共建体制难以形成联动效应

高职共建体制涉及行业、企业、各级政府等多种主体,单靠教育系统部门文件难以形成顶层设计。当前,《职业教育法》因其“跨界”特征,修订工作进展缓慢,尤其是关于校企合作的条款争议较大;因类似原因,教育部负责制订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条例》迟迟未能出台。虽然宁波已经出台了《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及其实施办法,但对行业、企业的指导作用未能充分体现。由于高职两级管理、三级办学的传统体制,省级政府未将高职有关管理权限适当下放给地市级政府,导致地市级政府出台高职教育扶持政策往往难以形成聚焦点。高职学校普遍把办学重心放在地市级中心区域,对数量更多的县级区域关注度往往不够,县校合作的政策导向还没有形成。

(二)缺乏利益共生,难以有效调动共建参与主体的积极性

高职教育共建体制各主体利益诉求难以对接,加大了共建体制的建设难度,即使已建成的共建合作,往往也比较松散。在高职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中,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很难调动起来,校企合作“学校热、企业冷”的现象长期存在,企业所关注的税收优惠得不到税务部门支持,技术研发需求无法得到高职学校及时有效的回应,大多数企业仅把校企合作当作员工储备的手段;而高职学校需要企业提供的在专业、课程、兼职教师等方面的帮助往往得不到支持,师生实习实训与企业生产任务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在高职与县域政府合作中,一方面,因高职学校服务能力不强,县域产业结构调整、文化事业发展得不到必要支撑,高职学校多元职能还未能充分发挥出来,高职毕业生也不愿意到县域就业且不好就业,致使县域技术技能人才结构长期得不到有效改善;另一方面,高职学校发展急需的土地、资金等扶持政策不能得到保证。

(三)缺乏合作平台,难以形成互惠合作的共建体制

高职教育共建体制缺乏合作平台,现阶段的合作存在小、散、弱等特点,如校企合作更多由学校与企业点对点进行,同一专业与相关行业的校企合作未能形成集聚和规模,很少有几所高职学校的相同专业抱团与企业合作的现象,合作面相对狭窄。高职学校与行业的合作还没有形成政府主导、行业指导的机制,加之部分行业市场成熟度不够,在企业中的号召力不强,导致高校与行业合作相对比较松散。高职与县域的合作因缺乏合作平台以及对合作双方的制约,学校普遍感到合作关系比较脆弱,常因政府主要领导换届导致合作关系淡化。

(四)服务能力不强,高职共建体制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据某省属高职学校校级领导坦言,与台湾地区高等职业学校相比,我市高职学校服务能力虽然在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得到极大加强,与国内同类学校相比具有一定优势,但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仍有不小差距,部分县级政府宁可选择与本科高校或市外高校合作,也不愿与地方高职学校共建,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高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缺乏创新,不能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在教学、科研、地方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四、对策

(一)加强宏观指导,建立健全保障高职共建机制的政策措施

宁波作为“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应进一步履行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凸显政府对创新高职共建体制的指导,加强政策引导,强化顶层设计。要充分发挥市高校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作用,形成市级各部门支持、推动、保障高职共建体制的良好氛围,将高职共建体制建设纳入每年高校工作会议内容。采取切实措施,有效落实《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及其实施办法所制定的政策,通过实施市级校企合作项目促进高职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共建。市政府可以出台行业指导办学的指导性文件,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作用,共同建立高职专业与行业共生成长、共荣发展的环境,全面建立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教育部门配合、行业指导、学校主体的共建合作机制,出台政府购买行业所属企业实习岗位、共建行业实训基地、对共建效果良好的行业协会进行表彰奖励等扶持政策。在县校共建上,市政府可建立市、县两级共建高等职业学校机制,推动各县(市、区)政府将县校合作纳入社会发展规划,强力推动高职学校面向县域办学,以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为指引,通过县校合作加快县域产业转型升级进程。以发挥高等职业学校多元功能为导向,增强高职对县(市、区)的文化辐射功能。建立高职学校与县(市、区)干部交流挂职制度,鼓励高职学校通过协同创新为县级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二)努力搭建平台,建立高职与各主体共建的长效机制

以“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坚持先试先行,创新共建体制,为高职与各主体共建搭建市级平台。一是搭建“校企通”、公共实训基地等公共服务平台,将点对点的校企合作引导为基于公共服务平台的校企合作网络,加强校企双方信息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发展资金的引导作用,通过项目指引,吸引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建立校企互惠共利的长效机制。二是搭建市级行业指导办学平台,充分发挥市高校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作用,以专业为纽带,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建立宁波市“××专业”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统筹并强化同类专业的行业指导,分专业制订行业就业标准,在部分岗位探索建立行业就业准入制度。三是搭建市县共建高等职业学校平台。市政府牵头,促成各县(市、区)与高职学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市级“县校合作平台”,在科技创新、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开展全面战略合作,引导乡镇、行业、企业有效利用高职学校的特色专业、优势技术、专业教师等资源。建设市级教育与产业协同创新试验区,利用市级协同创新平台,推动高职学校整合县域产业、科技、人才、教育等资源,形成协同创新要素,实现深度合作,市政府对成效显著的县校合作进行表彰。

(三)创新发展机制,深化高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要创新高职共建体制,激活办学活力,高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高职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存在组织机构集权化、管理制度边缘化、服务工作管理化等现象,在高职学校规模扩张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面对高职学校向内涵发展转变的新要求,传统内部管理体制的弊端已经显现,尤其严重影响与各共建主体的协同创新。高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一是建立以效率为导向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面向共建主体需求,减少管理层次,实行专业化管理,建立民主协商的管理体制和社会化质量过程管理制度;二是建立相适应的管理决策机制,能够根据共建主体的利益诉求,适时调整办学服务方向和办学模式,形成协同创新机制;三是建立市场化刚柔结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以岗位管理为目标建立竞争机制,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共建的积极性;四是建立质量导向的管理评价机制,将共建主体纳入评价体系,增强共建主体在学校发展规划、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等方面的发言权;五是建立就业导向的教学管理制度,根据市场需求,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六是建立服务型文化管理平台,充分发挥高职学校的多元职能,推进企业文化、区域文化建设。

(本课题组成员:胡赤弟 王旭峰 章敏杰 余晶晶 钟 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