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家繁荣富强的动力源泉

国家繁荣富强的动力源泉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四分五裂的德意志走出濒临灭亡的绝境,靠的是国民教育。菲希特在演讲中强调,拯救国家的办法只有一个——举办国民教育,塑造全新的国民。国民教育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力量源泉。叶卡捷琳娜与启蒙学者交往甚密,邀请启蒙运动的领袖人物狄德罗为其制定国民教育计划。1800年前后,俄国的学校教育已在欧洲各国处于领先地位。国民教育是培育国家创新能力的肥沃土壤。美国的崛起充分显示了国民教育对形成民族创造力的重要作用。

二、国家繁荣富强的动力源泉

在人类历史的舞台上,左右剧情发展的力量始终来自大国;大国的兴衰消长,始终是世界舞台上最引人注目的大戏。在开拓与侵略相联系、贸易与掠夺相掺和、崛起与争霸相伴随的500年历史中,那些在世界舞台上各领风骚的大国,几乎都是在未跻身大国行列之前,甚至在未形成民族国家之前,就开始推行国民教育制度,他们所走的几乎都是科教强国之路。国民教育赋予他们以崛起的强大动力。

国民教育是增强国家凝聚力的重要途径。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维持其生存、延续,必须有某种凝聚力。如果人心涣散,那么土崩瓦解便是迟早的事情。国民教育是增强国家凝聚力的重要途径。为什么国民教育制度不是在当时最先进的国家而是在落后的地区甚至是没有形成国家的地区首先实施,这是世界教育史上吸引无数学者探讨的问题。其实,奥秘不难揭示,道理十分直白——国民教育具有促进国家形成和增强国家凝聚力的重要作用。四分五裂的德意志走出濒临灭亡的绝境,靠的是国民教育。在欧洲,德国作为一个民族国家,形成较迟。17世纪初,德国这片土地曾被分割成300多个邦和1 400多个骑士领地。1789年法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时,德意志仍然处于四分五裂的封建割据状态,经济远远落后于英国、法国。在1806年的普法战争中,拿破仑几乎毫不费力就攻克了柏林。德国诗人海涅曾写道:拿破仑一口气,吹去了普鲁士。战争剥夺了普鲁士一半的领土,还迫使普鲁士向拿破仑法国交付战争赔款。大量的割地赔款使德意志完全崩溃,举国上下沉浸在悲哀低沉的气氛中。德意志怎么才能获得独立解放?德意志怎么才能繁荣富强?此间,哲学家约翰·哥特利布·菲希特发表了德国历史上著名的《致德意志公民的演讲》。菲希特在演讲中强调,拯救国家的办法只有一个——举办国民教育,塑造全新的国民。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接受了进步思想家关于发展国民教育的建议大力兴办学校,他还给后人留下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还未听说过一个国家因办教育而亡国。在拿破仑横扫欧洲连续七次与反法联盟浴血奋战的时候,在英国一面与法国交战一面忙于镇压印度殖民地抵抗力量的时候,德意志人在拿破仑鼻子底下悄悄地大办教育,在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普及水平的基础上,于1808年创办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所现代大学——柏林大学。为了创办柏林大学,国王拿出了最后一点家底,并把豪华的王宫捐献出来作为大学校舍。早在宗教改革时期,德意志境内的一些中小邦国就开始实行强迫教育。经过1808—1830年的发展和完善,德国终于形成了教育优势、人才优势。1831年法国教育部长基佐组团赴德意志考察,一年后发表的考察报告称,德意志境内已经形成了全欧洲最先进的学校教育体制。这一结论,震惊欧洲,影响世界。这一年先于德意志统一民族国家的形成40年。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科学发明日渐增多。据统计,1836年以后,德意志人在热力学、电学、电磁学、光学等方面的重大研究成果就超过英法两国的总和。在1870—1871年的普法战争中,运用当时先进的武器设备武装起来的普鲁士军队,迅速击溃了法国军队,挺进到法国首都巴黎,在法国的凡尔赛宫宣告德意志帝国的诞生。从此,一个崭新的、统一的德意志民族国家出现了。德意志为走出濒临灭亡的绝境,采取了种种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高度重视对国民素质的培养,并以此作为国家振兴的基础。为德国统一做出重大贡献并生俘法国皇帝的陆军元帅毛奇曾经自豪地说,普鲁士的胜利早就在教师的讲台上决定了。

国民教育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力量源泉。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涉及许多因素,经济竞争、军事竞争、科技竞争,归根结底是人的素质的竞争。不为人知的莫斯科大公国一跃成为欧洲事务的主宰,充分显示了国民教育对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作用。在彼得大帝以前的两个世纪当中,俄罗斯在军事、经济和文化上都赶不上它的邻国土耳其,并且在整个历史的大部分时期,土耳其都比俄国先进。俄国的现代化历程是从彼得大帝开始的。为了改变俄罗斯贫穷落后的面貌,彼得即位以后,隐名埋姓,带领250人的庞大团队到欧洲各国求学问道。求学期间,他化妆成工人和普通留学生,参观西方国家的学校、教堂、天文台,学习机械制造、航海等技术。在荷兰东印度公司当了一个时期的船长,在普鲁士学过射击,在英国参加了议会举行的会议,并拜访了牛顿等知名学者。回国以后,彼得按照西欧国家的教育体制和模式,建立了造船学校、航海学校、炮兵学校、医护学校、工程技术学校、矿业学校、海军学院等,还选派一批留学生前往欧洲学习。后来,彼得大帝又接受科学家莱布尼茨的建议创建俄罗斯国家科学院,并命令在全国普遍设立计算学校,要求贵族和官吏的子弟在10—15岁都必须进学校学习,否则剥夺其全部特权,并规定不毕业者不准结婚。马克思称彼得用近乎野蛮的办法制服野蛮。彼得一世的继承者叶卡捷琳娜统治俄国的时候,启蒙运动正风行欧洲大陆。叶卡捷琳娜与启蒙学者交往甚密,邀请启蒙运动的领袖人物狄德罗为其制定国民教育计划。叶卡捷琳娜在《俄罗斯帝国国民学校令》中,要求在各县城举办四年制免费国民学校,县以下的城镇举办两年制的免费初级国民学校。为了筹措教育经费,叶卡捷琳娜二世放弃了皇室基金,这笔沙皇个人的经费大约占当时整个俄国国家支出的1/13。1800年前后,俄国的学校教育已在欧洲各国处于领先地位。彼得大帝时期和叶卡捷琳娜时期所制定并实行的政策,特别是效法西方国家实行国民教育,是使俄国由一个积贫积弱的农奴制国家变成一个欧洲列强的重要因素。尽管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打算废除但实际上并没有废除野蛮的农奴制,但俄国的综合国力还是迅速提升,在这一时期扩张成为地跨欧亚美三大洲的帝国,并以欧洲事务仲裁者的身份称雄世界。在拿破仑扩张时期,俄罗斯被推举为欧洲神圣同盟的盟主。

国民教育是培育国家创新能力的肥沃土壤。创新是财富之源,发展之本,民族之魂,是人类智慧开出的最美丽的花朵。在风云变幻的历史舞台上,一些民族因缺少创新而虎落平川般困顿、消失;一些民族因重视创新而凤凰涅槃般新生、腾飞。创新的关键是人才,基础是教育。美国的崛起充分显示了国民教育对形成民族创造力的重要作用。美国1776年建国,在当时的国际舞台上是无足轻重的,但是一百余年以后便需刮目相看了。1894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一位,1913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一位。一百余年来,美国始终稳坐世界经济的第一把交椅。美国的崛起有其浓厚的文化根源、智力根源。1620年,“五月花”号船载着102名英国清教徒登上北美大地,这一事件被看成是美国的真实起源。到1646年,新英格兰地区约2.5万移民,他们中至少有130名大学文化程度,其中有32人曾在剑桥大学学习,有63人取得硕士学位。新居民的文化素质构成远远高于英国本土。1647年新英格兰地区便颁布法令,规定有50户的居民点应设立一所小学,有100户的居民点应设立一所中学,否则将处以罚款。到1775年爆发独立战争的时候,英属13个殖民地人口估计250万,但已仿效英国牛津、剑桥等大学创办了哈佛、耶鲁等9所学院,平均每28万人口就有一所大学。1776年美国宣布独立。美国的开国领袖华盛顿、杰弗逊、富兰克林等,大多受过启蒙思想的熏陶。他们深知要建立共和政治,就必须启发全体国民的智慧,以极大的热情推进国民教育。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指出,没有任何比发展科学和教育更值得重视的事情了,在任何国家,知识都是增进人民福利的最可靠的基础。第三任总统杰弗逊在任州长时就提出了《知识普及法案》,主张用公费向所有儿童传授读、写、算和历史知识,在县城设立公共教育性质的普通中学。有资料显示,1850年美国在校学生占总人口的比例已跃居世界第一,先于美国国内生产跃居世界第一44年,先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一63年。国民教育制度的建立和科学知识的普及,激发了这片土地的创新活力,在1910年以前,美国每年申报的专利就有数万件。巨大无比的智力资源一旦与创新精神结合,那就是訇然喷发的火山,那就是巨浪排空的海啸,那就是科技创新和产业革命的高潮!许多国家在跃上发展的顶峰以后,由于种种原因,不久就跌落下来。美国作为第一强国的地位已经保持了一百多年,可谓久盛不衰。美国经济久盛不衰根本原因之一是其始终保持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本强国的地位。美国于1920年普及初中教育,1940年普及高中教育,比英国、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早30—40年,并在1940年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世界上第一个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国家,比其他发达国家早30年。1975年美国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是世界上第一个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国家,比其他发达国家早20年。1950年以来,美国一直是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奖人数最多的国家。教育为美国经济和科技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决定性力量。美国人自己说,“美国是第一个效法普鲁士建立一整套免费公立学校体系的国家”[5],其实,美国并不是第一个效法普鲁士建立国民教育制度的国家,但美国是早期建立国民教育制度做得最好的国家之一。

国民教育是后进国家赶超先进的必然选择。后进国家追赶先进国家,除了社会稳定、政治清明等要素以外,取决于两条,一是从别人那里学到了多少自己原来不懂也不会的东西,二是自己创造了多少别人不懂也不会的东西。一般地说,世界各国特别是科技相对落后的国家都注意引进技术,而要做到引进有则、吸收有方,并由引进发展为改进、创新,必须有坚强的人才队伍做支撑。从日本的崛起中,我们看到了国民教育在后发赶超中的重要作用。日本是亚洲惟一挤进列强的国家。中英鸦片战争结束不久的1853年,美国派出东印度舰队闯进日本的港口,提出了开港通商的要求。面对几乎无法抵抗的美国船队,日本的大门被迫打开了。开港仅半年,就外流100万两黄金,国内经济萧条,民怨四起。为了救亡图存,日本在屈辱与困顿中于1871年开始了史称“明治维新”的改革。在“明治维新”中,日本确立了“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的基本国策。为了加快培养人才,明治政府提出了“邑无不学之户,户无不学之人”的要求,学习西方国家实行强迫教育。1900年日本每万人口中的在校学生数达到11%,与欧美发达国家接近。从明治维新开始的教育普及为日本的崛起注入了决定性力量。明治维新后二十余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中,小小岛国竟打败了诺大的大清帝国,逼迫中国割地赔款,几乎没怎么费力就从中国获得了2.3亿两白银,相当于4年日本全国财政的总收入。甲午海战中中国败给日本,是晚清政府万万没有想到的。他们虽然惧怕西方列强,却从未认真打量过日本,料想它没有多大的能量,掀不起多高的大浪。当时中国的洋务运动已经搞了三十多年,北洋舰队的舰艇都是花重金从英国、德国购买的,曾经号称世界领先、亚洲一流。日本对中国的胜利在相当程度上是因为军队文化素质明显优于中国。日本的士兵至少接受过小学义务教育,而中国的士兵基本是文盲。中国人从国外买来了洋枪、洋炮和军舰,却没有能买来人的素质。美国现代化研究专家英格尔斯曾经说过:“进行这种移植现代化尝试的国家,本来怀着极大的希望和信心,以为把外来的先进技术播种在自己的国土上,丰硕的成果就足以使它跻身于先进的发达国家行列之中。结果,它们往往收获的是失败和沮丧。原先拟想的完美蓝图不是被歪曲成奇形怪状的讽刺画,就是为本国的资源和财力掘下坟墓。”[6]甲午海战为这段论述提供了具有典型意义的注释。只有将先进的科学技术播种到国民的心田,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