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让体验成为学生成长的动力和源泉

让体验成为学生成长的动力和源泉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2 — 2015年,三年时光,清华附中各级各科优秀教师组成的团队,邀请校内外各行各业优秀的学者、领域的专家,带领清华附中的学生,且行且思,且做且想,在这块引领初中教学方向的试验田里勤奋耕耘,积累到了大量实践经验,总结出了相对成熟的教学范式,不断收获着社会公认的各项成绩。

什么是教育?看似简单却深意无限。思索的引擎,源自传统、源自理论、源自实践,探寻的方向,汇聚于人的存在、人的生成。中华文明古老的智慧,启迪我们以人为本: 《黄帝内经·素问》有言“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贞观政要》明示“治天下者,以人为本”;《管子·霸言》则曰“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西方世界现代的理论,倡导我们以人为本: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信任人性的积极面,主张天赋潜能、追求自我实现。素质教育实践的浪潮,促动我们以人为本: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鼓励学生展示个性特征、发挥个人特长,因材施教,帮助所有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能力……

教育,以人为本。我们,怎样践行?无数学生送往迎来,如是回答,是我们的体悟。陪伴的境界,中国的古人有唯美的诗文:“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陪伴的精神,西方的学者有浪漫的诠释:“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雅斯贝尔斯,德国);陪伴的平台,清华附中有自己的创意:2012年的金秋九月,“走进圆明园”校本课程项目正式启动,这一项目借鉴欧美国家近年来逐渐兴起的项目性综合学习的做法,结合清华附中独有的地缘与师资,纳入本土文化元素,基于“以人为本,陪伴成长”之理念、校本课程教学之平台,以“体验圆明园”“见识圆明园”“思考圆明园”三个阶段的渐次开展为路径,摸索建构,创造一套上有理论基础、下有操作程序的清华附中素质教育新模式。

2012 — 2015年,三年时光,清华附中各级各科优秀教师组成的团队,邀请校内外各行各业优秀的学者、领域的专家,带领清华附中的学生,且行且思,且做且想,在这块引领初中教学方向的试验田里勤奋耕耘,积累到了大量实践经验,总结出了相对成熟的教学范式,不断收获着社会公认的各项成绩。以下,就结合项目启动至今落实的课程内容,详细阐释渗透在此教育教学新模式中主旨的信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