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分层目标教学,让学生体验成功

分层目标教学,让学生体验成功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9年韶关市高考一模后,学校要求每位教师辅导“临界生”。我的任务是辅导8名物理“临界生”,这几名同学的物理成绩都在50~80分之间。采取各种方式让“临界生”体验成功,就是教师的成功。教师对“临界生”在学习上的辅导和情感上的投入固然是不容忽视的,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也是不可或缺的。每次模拟考试结束后,鼓励“临界生”之间,“临界生”与优生之间的学习方法交流和考试心得交流。把“临界生”两人一组,

分层目标教学,让学生体验成功——辅导高三物理“临界生”教学案例

韶关市仁化中学 陈梅

近年来,高中扩大招生,使高中在校学生人数剧增,造成同一年级学生的文化基础存在较大的差异。《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的一个基本目标,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一个目标面对全体学生,必然与知识基础差异较大的学生群体不相适应,会造成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则难以达标,导致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学习心理压力大,难于树立学习的信心。在高三物理的辅导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正是协调解决学生群体学习能力存在差异的问题,从学生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实现整体提高的好方法。

一、案例回放

2009年韶关市高考一模后,学校要求每位教师辅导“临界生”。所谓的“临界生”,就是总分差40分上重点本科的学生,他们一般有一至两个学科的成绩比较差。我的任务是辅导8名物理“临界生”,这几名同学的物理成绩都在50~80分之间(满分150分)。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信心不足,对学习物理热情不高,基础薄弱,但升学欲望较强。

分析清楚他们物理成绩差的原因之后,我详细制定了具体的辅导方法,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辅导工作。

1.巧设目标,树立信心,激励进取

布鲁姆指出:“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地知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人们也常说:学要有目标,赶要有方向。

根据物理高考考试说明,针对“临界生”的知识和能力基础,给他们设定阶段性的目标;一是分数目标,总分一个月增加5分左右, 10个月就是50分;把5分具体到题型上,例如小黄同学在考试时,选择题部分通常只能得20分左右(满分48分),我对他说:“你把不定项选择当成单项选择题做,物理高考12道题中,有大约6题是只有一个答案的,如果你答对了,就有36分。”于是,在接下来的考试中,他在选择题部分得了34分。对于我的策略,他表示认同,而且在接下来的考试中得了44分,令他信心倍增,学习物理的积极性高涨,经常主动找老师探讨问题。二是知识目标,把知识分成块,可以只要求掌握好某一部分,如力学中的运动学类、动能定理应用类;电学中的电场中的类平抛、匀强磁场中的匀速圆周运动;较难理解的可不作要求,如动量定理、动量受恒定律。三是能力目标,如对于一道中等难度的题有三个小问题,体现不同能力要求,可以只要求完成“理解能力”的一个小问题,假如完成情况较好再要求“推理能力”的小问题。四是速度目标,一开始要求学生在30分钟内完成12道选择题,每三个月缩短5分钟,高考前夕则要求15分钟完成;计算题难度不同,则要求不同,对于学困生要求一个小时完成3道中低难度的题;给每名同学巧设不同目标,让他们不断地有成就感,不断地增强自信,这对非智力因素造成的“临界生”的转化非常有效,教师经常性地鼓励,最后小成功变成大成功,小目标一个个实现,最终目标就会轻松达到。

2.分层教学,体验成功,激发动力

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整体素质、知识水平、能力兴趣的差异,在一定范围内运用因材施教理论实行区别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

根据学生的特点,设定阶段性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选用教学方法,进行分层评价,让学生不断体验成功,激发持久的学习内动力。

(1)分层设定教学目标。

对学生分阶段设定,如3月份的教学目标是了解和理解各单元基础知识,掌握典型的综合性不强的物理问题,如力学平衡问题、斜面类问题、平抛运动问题、万有引力问题、类平抛运动模型、匀速圆周运动模型、速度选择器模型等;4月份的教学目标是巩固重要基础知识,掌握综合性稍强的热点问题,如有电场力的平衡问题、平抛运动结合圆周运动问题、在电场中偏转再进入磁场中圆周运动类问题等。

(2)分层设定课堂教学要求。

①教师要善于分层设疑,例题或者练习分小问题,层层深入,鼓励学生质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尽可能让学生能自求得之。

②教师要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引导学生在尝试中了解知识发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体验思维的展开过程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讲解例题时,用多媒体展示题目,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讨论完成,凡是学生能独立完成的,教师绝不包办代替。

③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指导学生从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归纳、演绎中得出结论,掌握思维的方法,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④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采取全班教学、分组讨论和个别辅导等多种形式,对于学生在分小组讨论时,教师可以及时先鼓励再给予指点。如在复习类平抛运动时,我让全班同学先自主总结规律,再小组讨论,我在巡视过程中,发现班上一位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小威在写完最基本的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后,就坐着发呆,我走到他旁边真诚地说:“不错呀!都写对了!”他精神一振,我再说:“再想想偏转角和侧移量的表达式该如何推导?”看他比较难想,就点拨了一下,让他自己认真演算, 10分钟后,他完成任务,以后这样的问题他再也没有做错过。

⑤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学习,采取多种方式创设民主的情境、激励的情境、学生主动学习的情境、探究的情境等,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和主动学习的行为,感受民主、和谐氛围,感受教师的期望、同伴的鼓励,体验成功的欢乐。

(3)分层评价,体验成功,激发动力。

作业、练习、试卷分层设置。练习分A、B、C三种难度,每种难度选4道题,学生自由选择完成;个别学生一周尽管只能完成2~3题A级题,我的评语是:“很好!下次能否多做一题?”加个笑脸给他,让他感觉到老师的鼓励和期待。在编排考题时,试卷前面两道计算题不设难度,只反复设典型知识的考题,重复连续出现,分值设置较大,后面的难题分值较小,只要前面两题完成情况好就可以得到100分以上。一开始,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在前面两题的得分少,总分在60~70分左右。随着同样知识点的题目反复出现,他们的得分逐渐增加,有了成就感,也就有了动力,主动掌握前面几道题目的相关知识点和基本方法。

试卷、作业批改分层。学习能力弱的学生的作业只要有进步或书写好,都会得到好的评语;试卷上,如果能够正确地完成一道题将会得到表扬,我会在那道题目旁边写上:“做得真好!”如果他正确完成了两道题,我会在班上表扬他说:“别看他总分不高,做这种类型的题,他很厉害的!”较难的题目,“临界生”只要写了一点点,我都会给很多的分数,解出一个小问题,我会投以赞许的目光!采取各种方式让“临界生”体验成功,就是教师的成功。

3.相互帮扶,取长补短,主动探索

教师对“临界生”在学习上的辅导和情感上的投入固然是不容忽视的,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也是不可或缺的。每次模拟考试结束后,鼓励“临界生”之间,“临界生”与优生之间的学习方法交流和考试心得交流。把“临界生”两人一组,先让他们写出自认为学得最好的知识块,学会发现自身优点;再让他们以最擅长的知识单元定制一份难度适中40分钟完成的测试卷,由教师审核通过后,发给其他“临界生”完成,由命题的“临界生”改卷及讲评,这样,每位同学都有做“小老师”的机会,可以取长补短,告诉他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同学们充满自豪和信心,学习热情高涨,都希望多学习、多锻炼,做好“小老师”,激发了学习主动和探索精神。经过师生的不懈努力,在2009年的高考中,这8名“临界生”的物理最高分达到123分,最低分也有102分,如愿地进入了心中理想的大学。

二、案例评析与思考

1.将阶段目标激励机制融于高三辅导教学的每一环节之中,深入研究学生的个性,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

2.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娴熟地驾驭课堂,拓宽学情反馈渠道,加强反馈,采取多元化备课,分层推进,提高学习效率。

3.让处于落后层次的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对进一步开发学生智力、培养能力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4.教师要转变观念,要相信学生,相信一切皆有可能,坚持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给学生提供讨论、探究的时间、空间和方法,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动”起来,教会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