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追求成功的动力源泉

追求成功的动力源泉

时间:2022-05-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追求成功的动力源泉(一)价值与价值观界定价值和价值观的内涵是研究企业价值观的起点。企业价值观是企业领导者与员工据以判断事物的标准,其一经确立,并成为全体成员的共识,就会成为长期遵奉的信念,对企业具有持久的精神支撑力。企业价值观是企业中占主导地位的意识,能够规范企业领导者及员工的行为,使全体员工很容易在具体问题上达成共识。

一、追求成功的动力源泉

(一)价值与价值观

界定价值和价值观的内涵是研究企业价值观的起点。马克思认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也就是说,价值是一种关系范畴,是用来表示主体与客体之间需要与满足的关系的。对于主体而言,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客体属性,就是有价值的。

社会学家Morris认为价值为个人选择或选取行为的基础,基本上都有所偏好,且因状况不同而分成三项不同的价值,即运作的(operational)价值,选择行为时表现的实际偏好;设想的(conceived)价值,对选择行为后果所作的判断;客体的(objective)价值,根据客观条件选取对象的客观性质,与其实际运作价值不一定相同。

价值观是价值主体在长期的工作和生活中形成的对于价值客体的总的根本性的看法,是一个长期形成的价值观念体系,具有鲜明的评判特征。Rokeach把价值观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目的性价值,又称终极价值,是对生命意义与生活目标的信念;另一类为工具性价值,又称手段价值,是对生活手段及行为方式的信念。不管对价值观怎样划分,价值观一旦形成,就成为人们立身处世的抉择依据。价值观的主体可以是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民族,也可以是一个企业。美国学者特雷斯·迪尔和阿伦·肯尼迪说:价值观贯彻于人的整个活动过程的始终,也贯彻于管理活动的始终。它构成人们对待客观现实的态度,评价和取舍事物的标准,选择对象的依据和推动人们实践和认识活动的动力。价值观的一致性、相容性,是管理活动中人们相互理解的基础,是组织所以成立,管理所以成功的必要前提。如果在经常接触的人们之间缺乏这种相容和一致,那么他们的社会交往就会发生困难,这个组织就会涣散、解体,当然也就无法进行正常的管理。美国管理学家托马斯·彼得斯和小罗伯特·沃特曼在对国际知名的成功企业深入考察后指出:我们研究的所有优秀公司都很清楚他们主张什么,并认真地建立和形成了公司的价值准则。事实上,如果一个公司缺乏明确的价值准则或价值观念不正确,我们很怀疑它是否有可能获得经营上的成功。迪尔和肯尼迪也指出:对拥有共同价值观的那些公司来说,共同价值观决定了公司的基本特征,使其与众不同。同样,这些共同价值观创造出公司员工的实质意义,使他们感受与众不同。更重要的是,价值观不仅在高级管理者的心目中,而且在公司绝大多数人的心目中,成为一种实实在在的东西,它是整个企业文化系统,乃至整个企业经营运作、调节、控制与实施日常操作的文化内核,是企业生存的基础,也是企业追求成功的精神动力。

(二)企业价值观的作用

企业价值观作为企业文化的内核,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着如下重要作用:

1.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精神支柱。企业价值观是企业领导者与员工据以判断事物的标准,其一经确立,并成为全体成员的共识,就会成为长期遵奉的信念,对企业具有持久的精神支撑力。人既有生理、安全等低层次基本需求,也有情感、自尊和自我实现等高层次精神需求。高层次精神需求一般通过以价值观为基础的理想、信念、伦理道德等形式表现出来。当个体的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一致时,员工就会把为企业工作看做是为自己的理想奋斗。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总要遭遇顺境和坎坷,一个企业如果能使其价值观为全体员工所接受,并以之为自豪,那么企业就具有了克服各种困难的强大精神支柱。许多著名企业家都认为:一个企业的长久生存,最重要的条件不是企业的资本或管理技能,而是正确的企业价值观,正如日本企业家本田宗一朗所言:思想比金钱更重要,思想更多地主宰世界。毫无疑问,企业的命运如何,最终是由价值观决定的。

2.决定企业的基本特性和发展方向。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或不同的历史时期,会存在一种被人们认为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价值,并以此作为价值判断的基础,其他价值可以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方法“折算”成这种价值,这种价值被称为“本位价值”。历史上,金钱、权力等曾充当过“本位价值”。由本位价值所派生的观念就是本位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价值观呈现多样化状态,不同的本位价值观可以通过人们的行为表现出相应的差异。例如,一个非常爱国的人,当国家有难时,他会奋不顾身,挺身而出,为保护国家的尊严和声誉而战;而一个极端仇视国家的人,当国家有难时,他会幸灾乐祸,落井下石,趁火打劫。企业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和文化共同体,在长期经营实践中必然会形成某种本位价值观,这种本位价值观决定着企业经营个性、管理特点,也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例如,一个把利润作为本位价值观的企业,当企业利润和顾客利益、社会利益发生矛盾和冲突时,它会很自然地选择前者,往往以牺牲顾客利益和社会利益获取企业利润最大化。

3.对企业领导者及员工行为起到导向和规范作用。企业价值观是企业中占主导地位的意识,能够规范企业领导者及员工的行为,使全体员工很容易在具体问题上达成共识。上级的决策易于为下级理解和执行,下级会自觉按企业整体目标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大大节省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企业价值观对企业领导者和员工行为的导向和规范作用,既通过规章制度、管理标准等硬性管理手段(企业价值观的载体)加以实现,也通过群体氛围、传统习惯和舆论引导来实现。企业成员如果做出违反企业价值观的事,就会受到制度惩罚、舆论谴责,即使他人不知或不加责备,本人也会感到内疚,产生精神压力,因而进行自我调节,修正自己的行为和价值观。企业价值观的导向和规范作用,表现在制约人与人的关系时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人们自然对那些符合企业价值观的好的行为和事迹表示感情上的支持和赞扬,对那些违背企业价值观的劣行劣迹表示感情上的反对和厌恶。企业价值观的导向和规范作用,也影响人们判定自身与自然的关系,影响人们的决策行为、经营行为和审美倾向。

4.激励员工发挥潜能,增强企业的合力。企业的合力取决于员工对企业目标的认同度及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精神潜能。日本一位经济学家曾经提出一个“车厢理论”,即一列电气列车每节车厢都有马达,每个人均有自己的动力并能一道前进,可想而知,这样的列车一定会有强劲的动力。从一些成功的企业来看,一个合力旺盛强大的企业,往往有这样的特征:合力来自企业内部的凝聚力,而不是源于外部压力;组织中相互对立的小团体倾向得到有效抑制;基层单位具有处理内部冲突、适应外部变化的能力;同事间具有一种较强的认同感;全体员工都了解企业的总体奋斗目标;决策层和执行层在工作上都有发自内心的支持态度;员工承认企业的外在价值并具有巩固和维护企业继续发展的愿望。

企业价值观正类似于一种理性的黏合剂,把企业员工拴在同一信念目标上,以其大量微妙的方式沟通员工的思想,创造一个共同协作的背景,把企业内部各种力量会聚到一个共同的方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