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设大学园区

建设大学园区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昌平高校聚集区已初具规模,由沙河高教园区及周边十余所高等学校组成。不能不说,这与中国石油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在昌平建校有着密切的关系。行业特色型大学通过知识运用与创新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行业特色型大学在昌平区建校的同时也带入了以学校为依托的大学科技园。

二、建设大学园区

我国大学与城市紧密结合的最典型代表就是大学园区(32)。大学园区是以大学为核心,具有特定整体功能和环境特征的城市园区,是一个大学的小社会

根据《北京城市规划》,北京的昌平、大兴和通州将成为继海淀区之后新的高等学校聚集区。目前昌平高校聚集区已初具规模,由沙河高教园区及周边十余所高等学校组成。沙河高教园区是北京市政府确定的北京两个大学园区之一,是北京市昌平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以高等教育为中心,融学习、工作、居住为一体的现代化的大学园区。沙河高教园区全部建成后,学生人数将可达到8万~10万人,教职工约2万人,近50个院系,约110余个专业,构成以理工类学科为主,兼有文科、财经、外语、师范类的学科结构。园区内的各所大学自主管理,办学相对独立,各具特色,各有优势,资源共享,后勤服务实行社会化管理。

(一)促进昌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昌平新城区将有211工程重点大学9所,分别为北京化工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外交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华北电力大学。众多大学的进驻将使昌平地区成为北京大学最多的卫星城,成为知识、教育、科技密集区,会集聚大量各行各业的高素质人才,为昌平地区发展高科技产业,建设高水准园区打下坚实基础。

目前,昌平已经涌现出一批技术创新和产业化能力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和北京市其他新城相比,昌平新城区在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与软件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教育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以及文化、体育及娱乐业均处于领先位置,参见表5-15。昌平新城区的优势产业是需要高素质人才的高科技产业与现代服务业,位于昌平地区的行业特色型大学是高科技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对昌平新城区各个行业的集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会有效带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并为昌平新城区储备充足的人才资源。

表5-15 2004年北京10个新城各产业与人口比重对比(33)

img94

目前,昌平新城区的能源科技产业基地建设正在快速有序地推进,企业集聚、产业集群、科技聚焦的良性发展态势已经逐步形成,能源科技类企业已经成为昌平新城区的重要支柱产业。区内现有能源科技企业335家,分布在石油、煤炭、电力等传统能源行业和太阳能、核能、生物质能和节能科技等新兴能源行业,年产出规模约400亿元,工业总产值和总收入均占高新技术产业总量的70%。其中,石油天然气科技企业已达到102家,呈现出明显的行业集中特点,并且包括神华集团、国电集团等行业龙头企业。不能不说,这与中国石油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在昌平建校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国石油大学1988年落户昌平,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长期与行业内重量级企业保持深度合作,2007年促成昌平新城区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简称中石化)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高标准、高质量规划、设计和建设中国石化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力争用5年时间逐步建成能源化工科技创新基地,使其成为昌平城市建设的新亮点。中国石油大学还积极推进中石化下属研发机构和企业落户昌平,形成昌平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拉动力量。中国石油大学自己也在昌平设立校办企业,其中科技型公司就有5家,员工总数共计261人,参见表5-16。

表5-16 中国石油大学在昌平建立的校办企业(34)

img95

华北电力大学是由教育部与国家电网公司等七家特大型电力企业集团组成的校理事会共同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唯一以电力为学科特色的大学。多年来,学校始终以促进国家能源电力事业发展为己任,在创建高水平大学的同时,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积极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华北电力大学积极构建“大电力”特色学科体系,大力开展能源发展、能源安全、能源节约与能源有效利用等学科建设,着力打造和深化学科特色。学校先后成立了“核科学与工程学院”和“可再生能源学院”,积极致力于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学校借助产学研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共建研究生工作站,突出人才培养特色。学校着力打造高质量的人才队伍,大力实施教师“工程化”,培养和积累工程实践经验。“十五”以来,学校共承担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研究课题542项;2006年9月学校科技园被认定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85%;2007年科研经费总额突破2.4亿元。

行业特色型大学通过知识运用与创新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昌平大学园区在近10年的时间内实现了知识和人才上的快速聚集。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经济增长理论的创始人威廉·阿瑟·刘易斯以及本杰明·富兰克林都认为知识的积累和应用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还对此进行了估算,从1929年到1957年,美国人均就业国民收入年增长率为1.6%中皆有0.85%可以用知识增长来解释,0.67%可以用教育的增长来解释。昌平沙河在短时间内迅速聚集起5所高水平大学,并由此迅速聚集的大量专业人才,为今后该地区的发展形成知识与人才的高地,必将推动昌平新城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是非经济的,但教育一定能够推动经济大发展。这就是为什么经济越发达的国家越重视教育的原因(35)

行业特色型大学在昌平区建校的同时也带入了以学校为依托的大学科技园。例如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园作为落户昌平的唯一一所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坚持国家“863计划”项目等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先后在电网技术、电力工业仿真与控制、新材料、新能源和电力软件五个领域建立了孵化器,现已形成50余家集自有核心技术、良好的自主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潜力和规范运营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

沙河大学园区的建立又将引进新的科技园区落户。例如北京邮电大学将在沙河新校区建立300~500亩的第三科技园和产业基地,形成第三个以北京邮电大学为依托的科技园区,规划建筑面积为10万平方米。沙河高教园区将建设成为综合性、研究性、开放性、创造性的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学城,具有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生态化特征的学园都市。据最新的统计显示:截至2010年2月底,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69.3亿元,同比增长58.6%,占全区比重达53.2%,比上年同期增加近2个百分点;实现工业销售产值69.0亿元,同比增长60.4%。在总计中,新产品产值完成29.9亿元,同比增长52.3%。1~2月,出口交货值实现2.5亿元。

(二)促进昌平相关产业发展

昌平大学园区有力地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逐渐形成“环大学园区经济圈”,以及大学园区周围房地产业、信息产业、科技咨询、中介服务等第三产业的迅速崛起。

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曾提出了“连带—复合”的供需理论,提出直接需求、连带需求以及连带供给的概念。根据马歇尔的理论,大学园区建设作为直接需求,会引起一系列的连带需求,包括相关的餐饮、金融、娱乐等各类服务业的需求。这种需求将促进当地各行各业的发展,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与新城建设。

按照《北京城市规划》,沙河高校园区的学生人数将达到8万~10万人。现采用北京大学丁小浩和陈良焜教授的算法进行计算(36),参见表5-17;平均每个学生年餐饮支出990元、交通运输300元、文化用品制造及印刷业支出508元,以及学校运营费支出1万元,一共11 798元;再乘以各个不同产业的产出乘数,平均一个学生导致相关产业的最终总需求为27 081元。需要说明,丁小浩和陈良焜教授是在2000年的计算,10年过去了,目前大学生的平均支出已经远远大于当时的水平,假设按照约1.5倍进行计算,大约就是4万元。再按照学生总体10万人加总,则就是40亿元的消费需求。这无疑会对昌平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表5-17 学生规模对相关产业的影响

img96

(三)建设宜居校区

根据北京市规划委对昌平沙河高教园区详细规划的批复(市规发〔2002〕516号),沙河高教园区北起六环路,规划总用地面积799.72公顷,规划建设用地面积733.63公顷,总建筑面积约520万平方米,建设投资总规模约150亿元人民币,建成后学生总数将高达8万~10万人。

大学在昌平的进驻首先会带动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大量增加,随之会促进了学校周围餐饮业和其他服务业的蓬勃发展,再者还会导致昌平区教育文化、广播电影电视、通信以及各类娱乐业从业人员的增加。

昌平沙河大学园区的建设可对昌平新城人口集聚起到三方面作用:其一是通过服务设施的完善吸引本园区从业人员居住;其二是通过形成庞大而又稳定的消费市场和就业岗位吸引更多的第三产业集聚;其三是通过其产生的文化魅力吸引高新企业入驻,带来大量的企业从业人员。沙河大学园区的建立有利于合理疏导城市中心区人口,缓解北京市中心城区人口过多的压力

大学进驻也会改善该地区的人口结构(37),将原农业人口主导的乡村成为以大量学生、教职员工为主的教育社区;同时,辅之以为大学园区提供生活配套的各种饮食、娱乐、医疗、金融等服务从业人员,最终形成具备一定综合功能的城市社区。

大学园区对建设现代生态城市有着独特的作用。大学园区的一个显著特征便是绿色环境。北京邮电大学计划在昌平沙河校区中部设置绿色生态水系和绿地,在其周边建设体育中心、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配套及后勤设施,使整个校园统一呈现优美、绿色、宜人的环境。

【注释】

(1)取自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003,2004.

(2)曹型荣.北京城市性质的确定和调整.北京规划建设,2008(02).

(3)朱文一,秦臻从.迈向宜居城市——1978—2008年北京城市发展概览.北京规划建设.

(4)赵弘.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学术天地,2009(07).

(5)援引新华网新闻《北京发展“世界城市”行动计划“十二五”落实》.

(6)援引凤凰网·城市新闻《北京将在“十二五”规划中呈现建设世界城市细则》.

(7)郄海霞.美国研究型大学对城市经济和产业的贡献.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12).

(8)武鹏,赵元元,袁贵平.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探讨——立足孵化还是大搞产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03).

(9)闵维方.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以北京大学为例.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9).

(10)罗维东.在选择性转型中彰显特色发展优势.中国高等教育,2010(02).

(11)根据教育部教研函〔2007〕4号《教育部关于公布国家重点学科名单的通知》和各学校网站数据整理.

(12)源于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网站.

(13)根据教育部和相关部委的文件详细整理.

(14)取自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官方网站2008年高考统招数据,按各省市加总,不包含自主招生;江苏省未分文理科,实行综合招生.

(15)根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2010年度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课程》整理.

(16)根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2010年度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课程》整理.

(17)根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2010年度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课程》整理.

(18)王亚杰.共建、互动、共赢——特色型大学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机制初探.北京教育(高教版),2009(2).

(19)麦可思研究院.2009年北京市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2009年10月.

(20)潘晨光.人才蓝皮书:中国人才发展报告(2009).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1)麦可思研究院.中国2008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2009年5月.

(22)胡雪峰,石明磊,刘洪波.“科技北京”为建设世界城市提供有力支撑.前线,2010(6).

(23)数据根据首都高校科技信息网公布内容整理.

(24)由“中关村在线”网站公布内容整理.

(25)张帏,成九雁,高建,等.我国大学科技园最新发展动态、评价及建议.研究与发展管理,2009(2).

(26)来自于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官方网站,http://www.zgckfsys.com.

(27)武鹏,赵元元,袁贵平.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探讨——立足孵化还是大搞产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1).

(28)根据“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官方网站上2010年3月公布数据整理.

(29)根据“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官方网站和各学校公布数据整理.

(30)卢彩晨.行业特色型大学如何改革与发展——访北京科技大学校长徐金梧.大学(学术版),2010(1).

(31)根据“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官方网站公布数据整理.

(32)官远发.美国大学与社区合作关系研究及启示.同济大学博士论文,2007,10.

(33)崔文.北京市内部经济发展差距分析.见:北京蓝皮书:2007年首都城乡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4)依据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主页公布内容整理.

(35)梁英.大学园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考.高教探索,2003(01).

(36)丁小浩,陈良焜.高等教育扩大招生对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机会的影响分析.教育经济发展研究,2000(02).

(37)赵效为.大学城与城市互动发展的经济学分析.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