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吉首大学的大学形象建设

吉首大学的大学形象建设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吉首大学的形象目标定位大学形象的建设成功,首先是要对学校进行一个明确的形象定位,定位的成功与否决定了学校形象建设的成就。吉首大学在形象建设中进一步提炼出了学校精神和校训。在吉首大学,也有一座以“凤凰”命名的办公楼——凤凰楼。
吉首大学的大学形象建设_现代公共关系案例教程

四、吉首大学的大学形象建设

大学形象是大学综合实力的表征,是社会公众对大学的价值追求、功能作用、地位层次、基本特征等内容的一种共性反映和普遍评价[11]

(一)吉首大学的形象目标定位

大学形象的建设成功,首先是要对学校进行一个明确的形象定位,定位的成功与否决定了学校形象建设的成就。吉首大学将学校形象目标定位在办成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规模最大、质量最高、效益最好、功能最强和特色鲜明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即树立“平民大学”的办学理念,要把吉首大学办成一所“贴近普通民众、造福平民百姓、直接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大学”。

具体来说,学校类型定位:地方性、民族性、教学型的综合大学。办学服务定位:立足湘西,面向湖南,辐射边区,服务基层。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务实作风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科专业定位:以文理为基础,多学科综合协调发展,夯实基础学科专业,发展应用学科专业,重点扶持与湖南西部及四省(市)边区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学科专业。

(二)大学精神的树立

大学精神是大学在办学过程中长期逐步形成的经过提炼而确立的思想成果和精神力量,是大学自身发展的理想、信念、追求和动力,是一所大学的精神支柱。一所大学的精神与这所大学的独特历史、地理和文化环境有密切关联。吉首大学在形象建设中进一步提炼出了学校精神和校训。

1.学校精神

吉首大学的精神是“凤飞千仞,薪传八方”。中国传统文化中崇拜一种鸟——凤凰。人们用这样的诗句来赞美她:“凤鸣千仞,鹏搏万里。”凤凰,是中华文明的象征,是祥瑞的代名词。在湘西,有以“凤凰”命名的凤凰古城,她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两个县城之一”。在吉首大学,也有一座以“凤凰”命名的办公楼——凤凰楼。由此看来,湘西人对凤凰的崇拜可能比其他地方更甚。

吉首大学的所谓“凤飞千仞”,是吉首大学取凤凰那种志向高远、坚忍不拔、顽强拼搏、展翅飞翔、昂扬进取的气概以自励,让吉大师生将凤凰作为积极的精神化身;所谓“薪传八方”,是指吉大人经过“风飞千仞”的磨砺后,形成了特有的精神、气质、内涵和修养,而且桃李芬芳、声名远播,学子遍布三湘四水、五洲大地,薪传文明之火。以此激发师生的拼搏进取精神和奉献社会的责任意识。

2.学校校训

学校校训是学校制定的对全校师生具有指导意义的行为准则,是对学校办学传统与办学目标的高度概括,校训是大学精神的直观表达,体现大学文化精神的核心内容。学校校训是“以人名校,以业报国”。这一校训是号召广大师生以校为荣,激励师生积极努力成就自己,让校以你为荣,以真实的成绩回报民族和国家,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学校形象的提升。

以人名校:与“以校名人”相对,指通过全校师生员工、所有校友努力奋斗获得声誉和影响来提高学校的名声。以人名校强调的是以人为本,以自身的努力为本,以自身的贡献为本,为学校争光添彩。在校内,学生要发奋成才,品学兼优,为校争光;管理和服务人员要爱岗敬业,为校争名;教师教书育人,成为名师,为校增辉。在校外,要奋发自强,立业有为,回报社会,做到人在哪里,学校的作用在哪里;人在哪里,学校的声誉在哪里[12]

以业报国:业是指吉大师生的事业、业绩,学校以振兴民族、富强国家为己任,学校师生应该以回报社会和国家为自己的终极价值追求,要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将爱校热情升华为民族荣辱观念,即使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也以此为训,努力奋斗,艰苦创业,使每一个吉大人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以人名校,以业报国是一个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精神体系,以人名校是起点和基础,是动力和方向,以业报国是指归和目标,是价值和意义。

(三)行为形象的设计

学校形象建设首先要有形象理念,主要以学校形象定位和精神的提出为核心内容,但同时也需要将学校理念精神体现在实际行为中并将其进行传播,否则,一切精神的塑造都是无效的。吉首大学将学校的精神价值融入了师生学习和工作实践中,将学校精神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指导方针,甚至将学校精神融入了学校路牌、路标、校歌等有形载体中,得到了广泛的宣传,也让吉大精神形象深入人心。

1.学校校风

校风即学校的风气。它体现在学校各类人员的精神面貌上,体现在学生的学风、教师的教风、学校干部的作风、各班级的班风上,还存在于学校的各种事物和环境之中。校风是一股巨大的同化力、促进力和约束力,是一种精神力量和优良传统。比如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浙江大学的“求实创新”,复旦大学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吉首大学的校风是:自律、勤勉、和谐、创新。

自律是道德、行为的自我调控。吉大人秉承湘西人淳朴厚实的本性,安分守己,自觉遵守校纪校规,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重视自律,善于自律,并实现自律。

勤勉是吃苦耐劳、勤恳求实、诚朴勇毅的做人做事态度和从基层做起、勇于超越自我、不甘落后的精神实践方式的有机结合。吉大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坚持努力做课题研究,学习专业知识,不怕苦不怕累,为了能实现目标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地努力做事。

和谐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素质。和谐是一个坚强团队的重要保障。吉首大学极力营造这样一种氛围,使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部门之间可以进行坦诚的交流与合作,增强内部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师生对学校的归属感。

创新是进步的动力,没有创新思想就没有前进的源泉,就没有发展。吉大努力培养创新人才,充分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培养和造就适应未来时代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自律、勤勉、和谐、创新”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密不可分、相辅相成。“自律”是基础,“勤勉”是品格,“和谐”是核心,“创新”是灵魂。四者的有机结合,集中体现了该校办学宗旨、育人方向、治校风格和办学特色。

吉大人的自律、勤勉、和谐、创新体现在很多实际行动中。比如吉大师生当年为了建一座生化大楼早出晚归到深山老林里伐木放排,然后扛回学校。为了平整场地,他们挖山填沟,背沙挑土,硬是用一辆小板车推走了两个大山头,用一个大石磙碾平了每一座小山丘,因此媒体称吉大是“板车推出来的大学”。学校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时,全校师生员工义务加班2.5万个劳动日。当时新区建设包括800亩土地征用与拆迁,国家累计投入还不到7 000万元,但却建起了12万平方米的高标准校舍,这些都是依靠全校师生凭着对学校和事业的爱,吃苦耐劳,一起努力,才成就了今天的吉首大学。

2.“本土化”人才的培养

吉首大学地处贫困落后地区,人口素质低,作为当地唯一的综合性大学,吉大担负了培养本地人才的重要使命。开办少数民族预科班,解决少数民族上大学难的问题。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占学校学生总人数的30%左右,在湘西州各个行业和岗位上都有吉首大学的毕业生,比如医务人员占46.9%,科级干部占45%,处级干部占55.4%。学校是培养湖南西部欠发达地区人才的摇篮。

3.产学研结合,为当地社会服务

吉首大学将当地的生产、经济发展与本校的科学研究相结合,为区域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学校教学科研人员的科研主攻方向就是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源的利益与开发。

比如学校与地方政府共建湘西州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湖南省猕猴桃工程研发中心、实现大学生村官等,将学校与地方特色融为一体,为当地提供多领域的服务方式。

(四)视觉形象的设计

1.学校标识

吉首大学的标志主题是两只展翅飞翔的凤与凰,表现了“凤飞千仞,薪传八方”的吉大精神,以及招才集贤的办学宗旨。标志主题分为两部分,它们围绕中心相互盘绕呼应,象征着吉大各校区紧密团结、相互协作,和谐、团结、浑融的整体状态。

标志色彩使用蓝色,代表了庄重、深渊广博的感觉,突出高等学府的特性。

2.学校校歌

吉首大学还创作了学校校歌,将学校精神和理念融入到校歌中去,起到了很好的传播作用。歌词集中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精神和文化内涵,表现了学校为着远大的目标,勤奋求学,忘我耕耘,不畏艰难,奋然前行的英姿与精神风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