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第五节要素要有大学形象

第五节要素要有大学形象

时间:2022-03-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大学形象是对大学的总括,其实质乃是大学客观现实的外化,是大学办学质量、科研水平与整体实力的显示与折射。梅贻琦的这句名言,经过演变,就变成了今天最为流行的一句名言:一个好的大学必须具有自己的大师、大楼和大学精神[18]。大学精神是由大学的每一个关联分子通过自己的言语和行为共同体现出来的。
大学形象_现代公共关系概论

第五节 大学形象[16]

一、大学形象

大学形象,又可以称之为高校形象,它可以泛指为公众对大学形象的整体认知,也可以特指对某个高等学校的具体形象,是社会公众对大学的总印象和总评价。这种印象和评价既包括大学的自然环境等外在的方面,也包括大学精神、大学文化、科研能力、教学水平等内在的方面,还包括大学所包括的人的行为及表现,如员工教师形象、学生形象。大学形象是对大学的总括,其实质乃是大学客观现实的外化,是大学办学质量、科研水平与整体实力的显示与折射。

二、大学形象的本质

大学形象的本质是大学精神,大学特色可说是对大学精神的说明和描述,大学形象则是对大学精神和大学特色的主客观评价。

看一个大学看什么,或者说衡量一个大学的好坏标准是什么?不是看校园的气派与否,不是看大楼的时髦与否,不是看学校人数的多寡,不是看学校赚钱与否,不是看大学有多少硕点和博点,不是看大学对教师和学生的管理手段是否严厉和“先进”,也不是看大学发表了多少论文,最主要的是看这所大学是否具有自己独特的大学人文风貌和大学精神,是否具有出类拔萃的大师,是否培养出了国家的栋梁之才,是否具有走在世界和国家前列的科技人才,是否具有熏陶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和环境,还要看是否具有高素质的大学生和高素质的管理人员。这可以归结为两句话:一看大学精神;二看办学特色。

“大学不仅仅是客观物质的存在,更是一种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大学的物质存在很简单,仪器、设备、大楼等等。然而,大学之所以称之为大学,关键在于他的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大学文化是追求真理的文化,是严谨求实的文化,是追求理想和人生抱负的文化,是崇尚学术自由的文化,是提倡理论联系实际的文化,是崇尚道德的文化,是大度包容的文化,是具有强烈批判精神的文化。大学文化体现的是一种共性,其核心与灵魂则体现于大学的精神”。[17]

三、大学精神

1.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是指隐含于大学形象之中并洋溢之外的大学的本质元素,是大学形象的总概括和总评价,是大学的精、气、神的凝聚,是一个大学区别于其他大学而自有的鲜明特色,是一个大学自立于世而区别于其他大学的骄傲和资本。这种精神的核心主要包括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教育思想和精神风貌等。七十多年前梅贻琦就任清华大学校长时曾说:“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孟子说:‘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我现在可以仿照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我们的知识,故有赖于教授的教导指点,就是我们的精神修养,亦全赖有教授的inspiration”。(《就职演说》)。梅贻琦的这句名言,经过演变,就变成了今天最为流行的一句名言:一个好的大学必须具有自己的大师、大楼和大学精神[18]耶鲁大学校长Richard C.Levin从诺贝尔奖得主James Tobin的文章中引出了实现大学使命的基本要素:①要有有形资产(tangible assets);②要有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s);③要有文化内涵(internal culture)。有形资产不仅包括大楼,而且还有设备、图书等等。同样,人力资源也不仅仅指大师,还有学生和管理人员,一所大学若没有优秀的学生,是成不了一流大学的[19]

2.大学精神包含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两个内容

大学精神最主要的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科学精神;二是人文精神。所谓科学精神,是大学在自己的成长壮大过程中所形成的创造力、创新力、对民族和人类科学发展所作出的贡献的总和。所谓人文精神,则是一个大学所具有的文化感染力、辐射力、影响力的总和。一个成功的大学都应该具有这种与众不同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两面大旗,是一个大学的魂,不可分离开的,两种精神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相互交融,相互依存,相互依赖,这样长此以往,从而形成了大学独一无二的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在大学,学生不是简单地被教出来的,而是被精神给熏陶出来的,是在和大师、教授的不断交谈中被感悟出来的,是在这种氛围中哺育出来的。大学不但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也是现代科学的引领者,科学精神是大学前进的动力,是大学为人类和社会作贡献的最明显的推动者。人文精神则是大学人才营造的一个氛围。一个大学不仅仅要教给学生做什么,还要告诉他们如何做,还要告诉他们如何张扬个性,发挥自己潜在的创造力,还要使这些人才具有与众不同的文化潜质,这就是大学人文精神的巨大魅力了。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在一个大学的具体体现,是人才成长的摇篮。人文精神飘浮在大学的各个方面,表现在大学人群的思想和言行中,学生们会在这个人文精神的大空间内不断地受到熏陶。如果一个大学能提炼出自己这种与众不同的精神,那这个大学办得就比较成功了,如果一个大学只突出了其中的一点,那这个大学就不算很成功,如果一个大学在几十年的办学过程中,没有提炼出这种精神,那这个大学就非常不成功。如果一个大学过分强调科学精神,强调科技生产力,强调工具作用,而忽视人文精神,这样的大学充其量只能培养出工匠,出不了大师。

3.大学精神的特点

(1)大学精神是抽象的,但也是具体的。大学精神就像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无处不在,渗透于大学的各个方面。大学精神是由大学的每一个关联分子通过自己的言语和行为共同体现出来的。这种行为可以是自觉的,既有意识的追求,也可以是不自觉的,即无意识的形成。大学精神也许是不成文的,但却铭刻在人们的心中.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无事不在;它活跃在讲台上,弥漫在校园里,体现在人们的言谈和行动中。学生在学校中学到的知识,可以由时代的进步而老化,而淡忘,但大学精神却影响学生的事业,长久直到永远[20]。这种精神存在在任何一个和大学有关联的人的精神中,并可能影响着个人的一辈子。大学形象都是相当现代的,但内蕴在这些现代形象中的,仍是那不被风暴摇撼、不受时光溶蚀的大学精神:这种精神超脱于任何阶级、派别和权力机构,保持和发展着人类的自由知识和人类价值[21]。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甲大学和乙大学分别所属的两个教师具有完全不同的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两个大学的学生也具有迥然不同的社会人生态度和学习方法。同一个大学出来的学生,尽管相隔几届,但他们都有着比较相近的科学态度和研究方法,有着相同的研究理念,有着相似的对待世界的方法,这就是大学精神在人们心中的具体体现。

(2)大学精神是独特的。大学精神是独特的,是一个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它在学校改革和发展当中,特别是在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育质量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始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是外界认识学校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早年求学并毕业于清华大学,在北大从教六十年。他谈到两个学校的风格时说:这两个大学“肯定不一样,这并不奇怪,就好比李白和杜甫是两个好朋友,但却风格迥异”。季羡林先生曾经给人们提出了一个大学精神、大学特色的“参考坐标”,那就是“基础”和“积淀”[22]

(3)校训和大学精神的概括提炼有着息息的相关性。校训和大学精神的概括提炼有着息息的相关性,校训是鼓励和号召教师们潜心学术、严谨执教,学子们立志求真、成人成才的旗帜,自然也是学校办学特色的表征和追求的理想境界。无论是北京大学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还是哈佛大学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耶鲁大学的“真理和光明”,都融入了独特的大学精神[23]。“作为大学精神象征的校训,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结晶,是学校办学理念集中的体现,也是对学校特有的文化内涵的一种简练表达”。“一家报纸曾对‘你认为中国哪个大学的校训最好?’做了调查,4762人进行了投票。结果清华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得了54%的选票,获得第一名。‘自强不息’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也被作为很多中国大学的校训”。“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获得第二名。李政道教授特别欣赏每句话中的第二个字;学和问。学问就是要问问题,而不是答问题”[24]

四、大学特色

1.大学特色

大学特色也可称之为大学的办学特色,2002年教育部第一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的《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定位、大学特色的形成和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认为,“大学的办学特色是指一所大学在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办学特征。

2.大学特色必须具备的特质

(1)大学办学特色必须是一所大学明显有别于其他大学的办学风格或优良特点,与其他院校没有区别,就不能构成特色,但区别本身并不等于特色。只有这种区别成为被广泛认同的优势,且这种优势达到其他大学短时期内难以企及的程度时,才构成一所大学的特色。

(2)大学办学特色必须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累形成,并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和相对稳定性。换言之,所谓大学办学特色,绝非一朝一夕“自贴”或“被贴”的标签,也绝不是一时广告宣传和媒体炒作的产物。

(3)大学办学特色集中体现在学科的建设,在某些领域形成自己独有的优势,并具有以此确立学校的地位和影响,带动学校整体的可持续发展的特性。

(4)大学办学特色必须在与社会的互动中形成。大学办学特色的价值必须取决于其对科学发展、最终为社会发展作出的被社会广泛承认的实际贡献的大小。离开这一衡量指标谈大学办学特色,是没有价值的。

(5)大学办学特色的灵魂是具有适应国家、社会发展的大学教育思想与办学理念。其表现为一所大学与众不同的校风、学风、师资水平、学科专业、制度规范、教学与研究方式,其目标是以服务社会发展为宗旨,创造领先的科研成果,培养出与众不同的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3.大学特色是大学的生存需要

进入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在办学规模和招生数量上不断扩大,本专科招生规模和在校生规模已经跃居世界第一。随着办学方式多样化、高校教育市场化的改革进一步深化,使我国的高等教育成为我国个人和社会消费最大的市场之一。高教发展给大学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高校在生源、教育资源和教育市场之间的竞争和重新分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并不是每一所大学都能办得成功,并不是所有大学都能均衡地得到这些社会和教育资源,只有那些在办学过程中,注重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社会需求等办学条件并形成自己鲜明特色的高校,才能健康发展,并得以壮大。特色办学就是打造学校品牌,就是塑造学校形象,就是在拓宽大学的生存空间,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让学校具有竞争的力量、优势和资本,在发展中争取到自己的地位。而那些缺乏自己办学特色、办学定位的高校将无法继续生存,那些千校一面,没有自己生存价值的学校也将岌岌可危。

4.大学特色是大学继续发展的需要

一个大学不但要生存,还要发展和壮大。而发展和壮大,就必须要有自己发展壮大的空间,就要有让社会认可的特点和特色。大学特色是学校立足于社会的“通行证”和“身份证”,能给学校的发展带来机遇,能给学校的壮大找出机会。国内外高校的发展的轨迹告诉我们,特色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大学鲜明的办学特色至少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才能形成,它需要大学几代人的培育和努力才得以形成,大学发展壮大的过程就是大学独有特色形成的过程。并不是每一所大学都会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因此大学需要从价值理性和发展战略的高度来思考和建设大学的办学特色。而正确定位和内涵发展将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必由之路。

五、大学特色和大学精神的关系

我们认为,大学特色和大学精神有着许多的相似处,具有交叉和叠加的地方。如果说大学精神是对大学办学的总结,那大学特色则较为详细地说明了大学精神的所在之处,大学形象则是对大学精神和大学特色的主客观评价。大学精神是从内涵方面揭示了大学“独特”的风貌和风格,是对大学形象、大学特色的高度凝练和概括,它往往以校训的形式概括为几个字或一句话,大学特色则是对大学精神的具体描述,它表现为大学独特办学的方方面面。大学精神体现在大学特色之中。没有独特的办学特色,那也就概括总结不出什么大学精神。大学里的大楼是大学精神、大学特色和大学形象的凝固展示,大师则是大学精神、大学特色和大学形象最成功的体现者和最典范的践行者,而大学人文氛围和环境则是人们感受大学精神和大学特色的主要体现。

六、大学形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评价一所大学的形象,主要看它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的高低。一所大学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往往不是表现在办学规模、占地多少、管理规章、办学经费、学生和教师人数、专业数量、科研论文和课题等表面的形式上,而主要是表现在办学特色等深层次上。我们夸赞一所大学,往往不是夸赞它的学校占地有多大,学生数量有多少,赚了多少钱。虽然这也可以说是优势,而往往是称赞它拥有的著名教授,在哪些学科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培养了多少著名毕业生,为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等。大学特色是大学形象中最为彰显的部分,是一所大学立足于世的最主要的特征,是一所大学傲立于世的资本。从办大学的角度来看,主要是要把大学办出特色,办出自己的风格,办成唯我独“尊”的“独一个”。一个大学能否具有强盛的生命力,是否有活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看办得是否有特色。特色本身就是生命力。

哈佛大学、加州理工学院、牛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早稻田大学等都是世界名校,他们都非常注重创建自己的特色,避免“大而全”的发展模式,不为一时的办学思潮所迷惑,常年坚持走自己的特色,避免重复别人的老路子,都有自己最鲜明的办学思路。我国的西安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江南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国内高校,也都是靠着自己的鲜明办学特色而立于国内著名高校之列的。

七、影响大学形象的形式主义表现

以世界的眼光来看,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主要基于两个因素:一是高素质的教育和学术水准;二是其道德使命和人文关怀,亦即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关照和社会道德的提升。因此,考察大学素来有两个标准,一是专业标准;二是人文标准。遗憾的是,这两个标准在我们今天的中国大学似乎都难以达到。我们现在一些大学对大学精神和塑造大学形象的理解显得过于促狭,对大学形象的塑造和建设也急功近利。办大学就是一心一意要办出名,一心一意要树大学新形象,一腔情愿的幻想短时间内把学校办好办大,过分强调要办成一流大学,办成知名大学,办成研究型大学,办成具有硕士点和博士点的大学。所以我们就有了“重科研,轻教学”、“重理工科,轻人文学科”、“重硕点博点建设、轻本科专业”的倾向,就有了拔苗助长、急功近利的形式主义,就有了摒弃大学精神、缺乏大学独具特色的“趋同倾向”,就有了对大学教师“挤压”式的管理方法和措施,就有了对大学教育的近似企业“标准化管理”的模式。把科学精神简单地理解为科学研究,把提倡人文精神简单地理解成办一些文科专业。而在执行过程中,科研的行为往往被一再拔高,人文精神则处处受到排斥和压抑。沉浸于追求综合大学的“大”而“全”,沉浸于大学排行榜的名次,热衷于搞一些“噱头”和小“创意”。

我们认为对大学精神的破坏最主要的就是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这种形式主义办学已经让我们的大学呈现浮躁状态,走进了一个办学误区,形成了一整套误区办学模式。这种误区办学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追求表象,忽视精神,追求表面数字,忽视内涵培育。很多大学中都可以找到这种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的影子。形式主义对大学形象的建设和危害是巨大的。它的危害性就在于上述的做法看似在大力发展学校,其实是方向和方法都不对。看似在改革,实际上是在改变一些原有方式的同时又增添了一些新的弊病,其负面效应又在发酵。靠形式主义办学起来的学校,初看起来很热闹,很时髦,其描述的语言很动听,知名度很快提高,但美誉度却很平平。我们可以看出,那些频频出台“改革措施”的大学,那些不断细化管理“科学化”的大学,往往是一些各方面都平平的大学。这些学校少的是一种大学精神,缺乏的是可持续发展的后劲。靠这种揠苗助长式的伪改革是办不来世界一流和国内好大学的,事实上好大学也不是这样办起来的。

在高教改革的今天,我们有必要走出办学误区,还大学以本来的面目,在大学里提倡一种人文精神,强调大学的精神和灵魂,为重塑我国的大学形象而努力。

【注释】

[1]马志强.区域形象——现代区域发展的品牌和魅力[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29.

[2]马志强.区域形象——现代区域发展的品牌和魅力[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30.

[3]马志强.区域形象——现代区域发展的品牌和魅力[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31-32.

[4]秦启文,周永康.形象学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389.

[5]中国参加联合开发南千叶群岛(北方四岛)可能性非常大[D].中央电视台央视四套,2011-2-10.

[6]本章节主要参考了马志强,华艳红主持的浙江省社科联2005年课题.打造平安浙江促进区域和谐发展的公共关系研究[D].的理论部分.

[7]乡政府一再失信被曝光[N].渤海早报,2010-07-20

[8]刘妮.信用沈阳率先整治政府失信行为[N].沈阳日报,2009-11-10.

[9]详细论述可见:马志强.区域形象——区域发展的品牌和魅力.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10]崔功豪,魏清泉,陈宗兴.区域分析与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

[11]马志强.区域形象——区域发展的品牌和魅力[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29.

[12]马志强.区域形象——区域发展的品牌和魅力[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53.

[13]马志强.区域形象——区域发展的品牌和魅力[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57.

[14]马志强.区域形象——区域发展的品牌和魅力[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64.

[15]马志强.区域形象——区域发展的品牌和魅力[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69.

[16]详细论述可见黄东升、马志强.大学形象建设论.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9.

[17]杨福家.大学的使命与文化内涵[J].学习时报,2007(9).

[18]大学校长合肥“论剑”大学建设亟待走出三大误区[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6-09/20/content_5112357.htm)

[19]杨福家.大学的使命与文化内涵[J].学习时报,2007(9).

[20]大学之魂[OL].萧雪慧,新浪网(http://book.sina.com.cn/longbook/his/1112168249_shiqudedaxue/76.shtml)

[21]大学校长合肥“论剑”大学建设亟待走出三大误区[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2006-09/20)

[22]大学校长合肥“论剑”大学建设亟待走出三大误区[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2006-09/20/)

[23]大学校长合肥“论剑”大学建设亟待走出三大误区[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2006-09/20/)

[24]杨福家.大学的使命与文化内涵[J].学习时报,2007(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