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快

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快

时间:2022-06-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3.2 国内研究综述基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现实,近几年我国学术界对工业优势理论的研究也迅速升温。我国工业园区的创立与国内第一批软科学研究者的研究是分不开的。但是,国内学术界对工业园区的专门研究一开始未能给予应有的重视,涉及较少。近年来,对工业园区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涌现出了一批在工业园区具体实践岗位上的研究者,成果颇丰。

2.3.2 国内研究综述

基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现实,近几年我国学术界对工业优势理论的研究也迅速升温。如陆德明(1999)初步形成了基于工业优势的“发展动力理论”框架,提出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动力转换假说,认为通过学习型追赶,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能逐步缩小,但总还有一恒定差距无法消除,要超越这一“最后最小差距”,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动力必须更新转换,即从原来的主要由工业利益驱动的引进学习型转向主要由先发利益驱动的自主创新。郭熙保(2000)从发展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出发,深入研究了西方经济追赶理论,对涉及工业优势与工业劣势的各种流派和观点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并对全球化与信息化条件下工业优势与工业劣势的新变化做了有益的探索。罗荣渠(1993)归纳了工业优势与工业劣势的表现形式,并论证了它们在现代化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作用和重要影响。傅家骥、施培公(1999)探讨了作为工业优势重要表现的技术模仿创新问题,从资源积累的角度对模仿创新造就工业优势的内在机理进行了探讨。陆德明运用工业优势理论解释了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的主要原因,从而使工业优势假说在中国得到了进一步的印证,使其更具解释力。

我国工业园区的创立与国内第一批科学研究者的研究是分不开的。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一批由来自政府、大学、研究院所的官员、学者构成的学术共同体,倡导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先后从新技术革命、领导科学、政策科学等领域,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和创新研究,倡导市场经济意识。在民营经济、技术创新、高技术产业化、知识经济等领域,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其中代表性人物主要有于光远、龚育之、吴明瑜、冯之浚、赵红洲等。这一学术共同体引进了工业园区和科技工业园的概念,组织翻译和推介了包括科学革命、技术创新、制度变迁、组织理论、产业集聚等大量国外研究成果,并直接倡导、组织、实施了包括中关村试验区在内的政策研究和制定。但是,国内学术界对工业园区的专门研究一开始未能给予应有的重视,涉及较少。随着各类工业园区在经济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这一现象有所改观,学术界和政策研究部门开始关注和研究这一问题,魏心镇、王辑慈、顾朝林、鄢祖林等较早地涉及了该研究领域,出版了一批研究工业园区问题的专著。如魏心镇、王缉慈等著的《新的产业空间: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与布局》(1993)、顾朝林的《中国高技术产业与园区》(1998)、鄢祖林的《高技术开发区与科技企业孵化器》(1991)在我国工业园区的前期研究中产生了较大影响。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有多篇文章涉及硅谷模式及高科技发展的问题,其中不少观点非常精辟。近年来,对工业园区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涌现出了一批在工业园区具体实践岗位上的研究者,成果颇丰。张召堂的《中国开发区可持续发展战略》(2003),就开发区如何进行“二次创业”、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这个全新的历史课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鲍克的《中国开发区研究》(2002),从体制角度研究开发区,提出了开发区“超自主结构”的概念,最后完成了开发区新体制设计的思路。孙万松等的《园区经济与城市核心竞争力》(2004)提出了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园区模型”和“园区环境互动模型”,在工业园区研究中,引起了不同凡响。

在发展模式的研究上,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学术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经常使用的一个概念就是“模式”或“某地发展模式”,一时间,“模式”铺天盖地,成为宣传媒介、研究报告、政府文件的主流话语之一,各种场合下出现的“模式”概念至少有一百多种,据笔者统计冠以地名的国内区域发展模式就有近50种,但在应用中强调的内容和参照的标准千差万别,内涵模糊。“模式”的不断涌现,一方面反映出我国经济发展的多样化特征,另一方面也给人们的认识造成了一定的混乱,给实际工作带来了不便。对已有的各种各样的“发展模式”以及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深入的分类整理,给人们一个清楚地理解和把握“园区发展模式”问题的简便工具,就成了当务之急。白克明(1993)在研究国内外园区的发展模式后,将其分为三个类型:(29)优势主导模式;②优势导入模式;③优势综合发展模式。朱名宏、杨茹(1996)认为,我国园区的发展,有三种模式可以选择:高技术产品工业园区、高技术产业工业园区、高技术多功能工业园区。周承剑(1997)根据世界园区的发展轨迹,把园区发展分为以下几种模式:①以高技术产业为核心,自发形成的模式;②以高技术产业为核心,但一般是由政府规划和创建的模式;③以高技术产业为核心,通过国际合作共同组建形成的模式;④以大学、科研机构为中心建立的研究开发型企业模式;⑤以传播、经营和销售高技术产品为主要目的和经营机制的高技术产业工业园区模式。顾朝林、赵令勋①(1997)认为:国外园区发展一般分为两种模式,即内生型(本地型)高技术产业密集区和扩散型(外地型)高技术产业密集区。中国发展园区的模式应该既不同于发达国家以建立内生型工业园区为主导的模式,也不应该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只采用以建立扩散型工业园区、出口加工型为主的模式,而应以建立内生型园区为主导,内生型与扩散型并举,初期则以建立各类扩散性的经济技术工业园区为重点。他们认为中国园区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不断发展正逐步向创新与孵化器型、研究与开发型和出口加工型三种类型转化。李廉水(1999)认为,在推进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轨时期,进一步明确园区的建设类型并准确地对其功能定位,有利于我国园区形成各具特色又相互支撑的整体优势,有利于园区更好地成为知识经济成长壮大的新型经济区域,有利于发挥其带动全国产业结构升级、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作用。同时又提出了长远战略定位型、新城建设联动型、产业选择聚集型、支撑区域发展型等几种园区建设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