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数学课堂变化的类型

数学课堂变化的类型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数学课堂变化的类型实际课堂教学中的变化是丰富多彩的,任何分类方法似乎都不能令人满意。这些变化是教师教学热情及感染力的具体体现。讲话速度的变化也是引起注意的一个因素。课堂上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是形成和谐的教学气氛的重要因素。如果教师总站在课堂的一个位置,课堂会显得单调而沉闷。恰当地运用身体移动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节 数学课堂变化的类型

实际课堂教学中的变化是丰富多彩的,任何分类方法似乎都不能令人满意。我们将变化技能大致分为三类:教态的变化、信息传输通道及教学媒体的变化和师生相互作用的变化。

(一)教态的变化

教态的变化是指教师讲话的声音、教学中使用的手势和身体的运动等变化。这些变化是教师教学热情及感染力的具体体现。教态变化的使用不需要借助其他工具就可以实现,因此是最基本、最常用的变化技能。

1.声音的变化

声音的变化是指教师讲话的语调、音量、节奏和讲话的速度。这些变化在吸引学生注意力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可使教师的讲解、叙述富有戏剧性或使重点突出。声音的变化还可用来暗示不听讲或影响其他学生听讲的学生,使他们安静下来。一位有经验的教师在吸引学生某事之后,开始把声音变弱以平稳低沉的语调接着讲解,学生会更加专心地去听。而一位经验不足、缺乏训练的教师往往不会运用声音的变化。当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在议论某事时,为了使学生安静下来,他可能会加大音量说:“别讲话了!”“请安静!”这种方法一般不易奏效,而且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教师威信。讲话速度的变化也是引起注意的一个因素。当教师从一种讲话速度变到另一种速度时,已分散的注意会重新集中起来。在讲解或叙述中适当使用加大音量、放慢速度可以起到突出重点的作用,如果再加上手势的变化,效果会更好。

2.语言节奏的变化——停顿

停顿在特定的条件和环境下传递着一定的信息,也是引起注意的一种有效方式。在讲述一个事实或概念之前作一个短暂的停顿,能够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在讲解中间插入停顿,也可起到同样的作用。停顿的时间一般为三秒左右,这样的停顿足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时间过长则令人难以忍受。对新教师来说,他们往往害怕停顿和沉默。当出现沉默时,他们常常用重复陈述来填补。而有经验的教师则善于运用停顿的时机,为学生思考或集中注意留出时间。恰当地使用停顿和沉默并与声音变化结合起来,会使人感到讲解的节奏而不觉枯燥。

例如,“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一课中的导入片段:

师:同学们,今天的太阳是从东边出来吗?(然后就停顿,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展开这节课的学习。)

生:是。(他在回答时又同时在思考:“今天数学老师为什么问这样的一个问题?”)

师:我们将地平面看做一条直线,太阳的最外一周是个圆,那么太阳升起的过程就是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引出主题)

3.目光接触的变化

眼睛是心灵之窗,它是人际感情交流的重要方式。有实验研究表明人在兴奋或对事物感兴趣时,瞳孔变大,反之变小。教学中教师应利用目光接触与学生增加感情上的交流。

在日常生活中,人在谈话中是相互对视的。讲话者要与倾听者建立良好的交流关系,他应该在70%左右的时间内注视着对方并使对方感觉到这种注视。这样,谈话才能继续。倾听者在谈话中若对所谈内容感兴趣会注视讲话者,若一半时间不注视讲话者则说明他对对方所讲的内容不感兴趣,他的表现是对讲话者的一种暗示或挑战。作为教师,讲话时要面对全体学生,使用从注视全班到部分学生的变化方法。与每个学生都有目光接触会使学生对教师增加信任感,喜欢听讲。从走进教室的一刻起,老师就要有意识地用自己和蔼、信任的目光,尽可能平均地投向全体学生,这不仅会大大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还会让每一位学生,有一种被重视感、被关注感,有利于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从与学生的目光接触中教师还可以获得信息反馈,了解学生对讲解的内容是否感兴趣,是否在注意听讲。在教学中,特别是在教学内容的讲解和提问中,教师切忌目光游离不定,注视天花板或窗户。这对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十分不利的。

教师还要学会在不同的情境下给学生送去不同的眼神:当发现有学生注意力分散时,用目光去暗示、提醒;当学生回答问题胆怯、畏缩时,用目光去鼓励、支持;当学生犯错误时,目光应严厉而诚恳;当学生有所进步时,应换成赞许、信任的目光。特别是对一些后进生切忌用鄙视、厌恶、轻蔑的目光对待他们,那会损伤他们的自尊,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而用一种期待、信任的目光,会让他们看到希望,增添力量。

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目光与学生的目光进行畅快的“对话”,将学生的活动“尽收眼底”,用目光施加影响。教师与学生目光接触的变化运用得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甚至终生难忘的印象。

4.面部表情的变化

情感是打开学生智力渠道闸门的钥匙,这一点已被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所证明。课堂上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是形成和谐的教学气氛的重要因素。在师生情感的交流中,教师的表情对激发学生的情感具有重要作用。许多教师都懂得微笑的意义,他们即使在十分疲倦或身体不适的情况下,只要一走进教室也总是面带微笑。学生会从老师的微笑中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爱护、理解和友谊。在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中,学生会从爱教师、爱上教师的课到欣然接受教师对他们的要求和教育。

5.头部动作和手势的变化

教师的头部动作和手势也可以传达丰富的信息,是与学生交流情感的又一种方式。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学生可以从教师的点头、摇头等动作获得回答问题或调整回答的鼓励。教师这样做既鼓励了学生,又可不中断学生的回答,使学生感到良好的民主气氛。这使得学生愿意谈自己的意见和感受,激励他们回答问题,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教师不满意学生的回答或行为时,可以运用摇头、耸肩和皱眉等方式来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感情。这比用语言直接表达更易于被学生接受,更富于表现力。

教师运用手势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与方位、数量、事物层次等有关的概念和要点。恰当地运用手势配合口头语言表达可以加重语气、突出重点,使学生加深印象。

6.身体位置的变化

身体的移动是指教师在教室内身体位置的变化。身体的移动有助于师生情感的交流和信息传递,使课堂变得有生气。如果教师总站在课堂的一个位置,课堂会显得单调而沉闷。恰当地运用身体移动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在课堂上的移动大体有两种:一种是在讲课时由于板书和讲解的需要在黑板前走动;另一种是在学生回答问题、做练习、讨论、做实验时,教师在学生中间的走动。从讲台上下来,走到学生中间可以密切师生关系,利于师生间感情的交流。在走动中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解答疑难,检查和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二)信息传递和教学媒体的变化

人对客观事物的感知是通过五种感官来完成的。有关外部世界的信息经过这五种感官传递给大脑。为了获得对客观事物的全面了解,这五种感官必须协同活动才能完成,任何单一感官不可能完成对客观事物的全面认识。从信息传输理论来看,每一种信息传输通道(与人类感官相对应)传递信息的效率不同,容易疲劳的程度也不同。所以,在教学中只有适当地变换信息传输通道,尽可能地使用学生的不同感官,才能有效地、全面地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

1.视觉通道和媒体

视觉教学媒体是指投影片、幻灯、图表、照片、录像、实物等。视觉通道是各感官中效率最高的,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但学生容易疲劳。使用时要注意变换。

2.听觉通道和媒体

听觉通道传递教学信息效率虽不如视觉通道高,但学生不易疲劳。且能为学生展开想象留有充分的余地,在教学中的使用率最高。通常中学课堂教学听觉通道的使用占70%,小学占50%。在教学中录音和录像资料等视听觉媒体与教师的讲解、提问交替使用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方式。

3.触觉、嗅觉通道和学生的操作

触觉和嗅觉感官能获得其他感官不能获得的信息。在许多自然学科的教学中注意使用这两种感官可为学生认识事物、促进学习提供全面的信息。在教学中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时间和机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师生相互作用的变化

在课堂上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教学内容,完成学习任务。由于教学观念的改变,当前人们对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的方式的认识也随着改变了。过去人们认为,教师讲学生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对提问的认识也仅停留在教学内容的需要上。现代的师生相互作用观念认为,课堂上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十分复杂的。为了降低这种复杂性,便于对课堂教学分析,为提高教学质量寻找规律,我们需要一种能概括师生相互作用的方式。

1.师生交流方式的变化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方式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学习中的问题,以便获得全面的教学信息反馈。这些交流方式有:教师与全体学生,教师与个别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学内容。这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从我国目前的课堂教学实践来看,师生交流主要还是以教师与学生的方式进行的。这方面的技能,尚需要加强训练。

2.学生活动安排的变化

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需要安排一定的时间用于学生的个别学习、小组讨论和学生实验等,以激励学生对参与教学的兴趣,让他们练习如何听取别人的意见,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