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教师专业素质外延的重新界定

高校教师专业素质外延的重新界定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校教师自身文化素质的欠缺,制约了高等学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因此理工科教师应特别注重提高自身的人文科学文化素质;人文社会科学教师应特别注重提高自身的自然科学文化素质。高校教师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有利于扩大高校教师的知识面,进而提高高等学校进行学科交融的能力,有利于素质教育在高等学校的全面推行,有利于充分发挥文化素质对高校教师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的基础性作用。

第七节 高校教师专业素质外延的重新界定

根据上述高校教师专业素质外延分析模型,下面分别从文化、知识层面,能力、技能层面,道德、规范层面和生理、心理层面来进行归纳和分析。

一、文化、知识层面

(一)文化、知识层面教师专业素质的已有论述

教师在文化、知识层面的专业素质的论述,也有多种看法,具体称谓有“综合素质”、“教师的知识水平”、“知识结构”、“学识水平”、“知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文化素质”、“人文素质”等,具体有如下一些观点:

(1)“综合素质”论。“对于业务知识素质高的教师一般能够掌握以下四方面既独立又密切相关的知识:所教学科知识、所教学科的相关知识、自我认识和相关的教育科学知识。由上述知识内化而体现出来的即为一种综合素质。这种综合素质的表现正如一位美国教育学家所指出的:一名合格的现代教师,应该成为教学教育的‘临床专家’。”[57]

(2)“教师的知识水平”论。“教师的知识水平,指的是在专业教学中应具备的科学文化知识结构。该结构不单是自然科学知识,同样包括人生观、价值观等形态文化。教师所具有的知识水平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大小。一般而言,体现在三个方面:①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从教师劳动的特点来看,教育内容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和技巧性,因此,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是准确和精确教学的重要保障。②深广的学科基本知识及相邻、交叉学科知识。随着科技的发展,知识的整体性、渗透性和综合性变得越来越显著,这就要求教师的知识面相应进行扩张。③广博的教育科学理论知识。高校教学活动有其本身固有的内在规律性,而教学科学理论是打开学生心灵窗口的钥匙。掌握科学的教育理论、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58]

(3)“科学文化素质”论。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学发展的趋势表现为既分化又综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相互结合,促成一系列交叉学科、边缘科学等新兴学科的兴起。这就向各行各业的人们,尤其是向从事教育职业的教师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教师的科学文化素质应符合社会实践的需要,适应当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形势。所以作为高校教师必须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既要学有专长,又广泛涉猎;既要专精,又要博览。不仅要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还要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懂得信息化、网络化对社会、人的心理、世界观冲击所产生的影响。此外,还需跟上社会前进的步伐,扩大视野,理解当代教育改革的深刻含义,构建丰富合理的知识结构。[59]

(4)“学识水平”,即“知识素质”论。“教师的学识水平是以其知识结构为核心的知识水平及学术水平的综合反映。学识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着教师的影响力,制约着教育的效果。高校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形成教育能力、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基础。教师较高的知识水平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保障。科技进步使得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变化日新月异,这要求高校教师在实践中必须不断扩展知识结构,更新知识内容,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和专业适应能力。高素质的教师必须掌握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相关知识、前沿知识,这样才能在本专业的学习与研究中达到一定的深度与广度,并能随时把握学科发展的新动向,使自己的教学与学术研究与时俱进。同时掌握教育科学知识是教师这一职业所必要的。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如何把握教育规律,提高教育效果,使自己的教学少走弯路的有效途径就是学习与掌握教育科学知识,它能使素质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文理基础知识是提高教师基本文化素养所必需的,文理相通、文理相融的教师才会在教学中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才能培养出兼备人文与科学精神的高素质人才。”[60]

(5)“文化素质”论。“文化素质”一方面包括文、史、哲、艺术等人文科学文化素质和数、理、化、天、地、生物等自然科学文化素质。由于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所存在的偏颇与不足,使得高校理工科教师普遍存在着人文科学文化素质薄弱的现象,而人文社会科学教师则普遍存在着自然科学文化素质薄弱的现象。高校教师自身文化素质的欠缺,制约了高等学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因此理工科教师应特别注重提高自身的人文科学文化素质;人文社会科学教师应特别注重提高自身的自然科学文化素质。另一方面包括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素质。高校教师不仅要成为一位科学家或技术专家,更应是一位教育艺术家。科学与文化艺术的有机融合,不仅使高校教师更为有效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有助于教师以身垂范,吸引学生追求真善美,成为全面发展的新人。高校教师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有利于扩大高校教师的知识面,进而提高高等学校进行学科交融的能力,有利于素质教育在高等学校的全面推行,有利于充分发挥文化素质对高校教师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的基础性作用。[61]

(6)“人文素质”论。“人文科学是近代以来逐渐兴起的新兴科学,在物质文明日益丰富的今天,人文素质的培养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每一位教师在人文素养上都可能会影响或作用于学生。这对学生树立良好心态、正确的意识、完善的理性,甚至是人生观、世界观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人文的重要也越来越体现在每个人的生活过程中。所以一名教师具备怎样的人文素质,又怎样去影响学生是极其重要的。”[62]

优秀的高校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灵活传授专业知识、学习方法的能力外,还应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博学多才和良好的人文素养,以拓宽学生的认知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应用专业知识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从而构建立体式、交互式的专业文化体系。[63]

(二)文化、知识层面教师素质的重新归纳

通过归纳以上研究,也已将文化、知识层面教师的素质归纳为通用文化知识和专业文化知识两部分,其中专业文化知识还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知识等。或者也可以分为基础性文化知识、专业性文化知识和工具性文化知识。

1.通用文化知识

通用文化知识相当于基础性知识或者相关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其特点是迁移领域广泛。教育目的是培养全方位发展的人才,所以高校教师的教学活动并不应仅仅局限于本学科专业的领域之内,而是要面向创造性的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此外,高校教师面对的是知识来源广泛、求知欲旺盛的青年,他们总是带着各种问题在知识领域不断地尝试和探索。有些问题常常超出某些专业范围,甚至超出目前人们能够理解的范围,因此,一个具备本专业扎实基础的高校教师,应该同时以本学科的专业知识为中心不断向外扩大自己的知识层面,拥有尽可能广博的相关知识,才能更好地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64]

2.专业文化知识

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学,对于任何学科的高校教师来说,了解和掌握本专业知识是为人之师的最起码要求,否则,就难以胜任本职工作。可以将高校教师的专业文化知识归纳为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知识两类,前者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工具性的专业知识,这些知识主要是显性的专业知识,后者主要是隐性的专业知识。不过在实践中,也许对显性的专业知识和隐性的专业知识区分得不甚明显,原因是这两种知识有时候会相互转换。另外,对于专业文化知识来说,无论是专业理论知识还是专业实践知识,从发展的眼光来看,都可能存在基础级、发展级和专家级等层次的差别。

(1)专业理论知识。专业理论知识也叫学科专业知识,是教学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其特点是“深”、“宽”、“新”。这一层次的知识不仅应包括教师直接讲授的专业课,还应包括讲授过程中本学科所应用到的相关学科知识。这样就构成了以专业学科为主干,以相关学科或邻近学科为分支的“学科群”。这一层次的知识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学科理论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应用科研学科理论。[65]

学科理论知识要求面要“宽”。为了造就年轻一代完善的人格,教师必须掌握结构完善的学科理论知识,运用科学的方法组织教学和指导学生进行学习。

专业技术知识侧重内容要“深”。教师不仅要熟悉教材、大纲,还要此基础上对某些部分做到精细研究,做到“术业有专攻”,形成自己对某些问题的系统观点和独特见解,这样讲起课来得心应手,对科研也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66]

应用科研学科理论关注知识要“新”。教师要抓住本学科领域研究的“热点”,瞄准现代科学研究发展方向,给合实际不断探索,在教学基础上进行科学研究,以科研促进教学,使科研和教学水平同步发展。[67]

(2)专业实践知识。专业实践知识是指与专业活动相关的程序性知识、经验性知识、默会知识或者约定俗成的业内知识,这一层次的知识有时候不便通过文字的方式记录,可能会采用录像视频资料的方式或者师生之间和同行之间的相互模仿获得。但是并非这种知识不重要,在某些学科或者行业领域,比如工科类或者艺术类的学科,专业实践知识往往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是关键性的知识。

二、能力、技能层面

能力素质是高校教师完成教学、科研任务的前提,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对于教师的能力、技能层面,有学者认为,教师“需要掌握多方面的基础能力,诸如教学能力、实验指导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与学生沟通的能力、学生升学就业指导能力、组织学生社会活动能力、教科书理解能力、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示范能力、自我评价和控制能力,以及推理、判断、决策能力等”[68]。更有学者提出了“能力素质”的概念,并认为:“能力素质是使教师渊博的知识得以传播、执教的热忱得以发挥,实现开发学生智能,完成科学研究和创新的实际工作本领。具有较高的能力素质,会提高传授知识的效率,有助于开拓教育科学新领域,还有助于教师适应学科更新、发展的趋势,掌握、运用新的科学手段促进教学和科研工作。具体来说高校教师应具备教学、科研以及管理三方面的能力。”[69]

不过根据新近研究,“能力是足以胜任或者能够非常合格地完成某事的状态或者品质,能力结构则是个人所拥有的能力集合中各种能力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秩序,即各种能力在任务实施过程中的排列和组合的具体形式”[70]。对于高校教师来说,从职业任务的相关性来看,可能存在一般能力、专业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等能力类型。

(一)一般能力

一般能力是指与教师专业相关性较低的能力类型,与基础知识类似,该类型能力主要是作为基础性的能力,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起支撑性作用。

1.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加入世贸组织后,高等教育呈现出建立在现代信息化技术基础上的全球化趋势,这就使得知识传播的广度和深度、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及教学方式、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因而新的教学改革把信息技术作为课堂教学活动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校教师,应该具备信息意识,对各种社会变革的信息,特别是教育变革的信息特别敏感,并且要善于捕捉和利用新的信息;掌握计算机的操作和互联网的使用等基本信息技术,从传递信息的烦琐任务中解脱出来,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去带领学生理解、思考、分析问题与创造新的知识;还应该不断地发挥教师的创造力,能利用现代技术做到信息共享,使有价值的信息最大程度发挥作用。总之,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基于资源学习的引导者、辅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用信息技术来革新现行的教学方式方法,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

2.外语运用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你想使知识不变成僵死的、静止的学问,就要把语言变成一个最主要的创造工具。”[71]一方面,高校教师应该高度娴熟地驾驭全球使用人数众多的母语,应该生动流畅地表达教学内容,并且自觉地追求教学语言的个性化和艺术化,以期最终形成鲜明的教学风格。只有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富于独特个性的教学语言,才能有效地激活学生作为教学客体的兴趣和灵感。另一方面,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时代背景下,国际交往与合作日渐频繁,跨国界的高等教育活动越来越多,提升高校教师的外语运用能力尤为重要,运用外语开设双语课程,进行双语教学,为社会输送复合型的进行国际交流的人才成为迫切要求。具备良好的外语沟通能力和国际交际能力是展开全球教育交流、合作与竞争的必备条件,也是教师获得国际认可的学术成就的基本保障。

(二)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有的学者也叫职业技能素质,“作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不仅应熟悉和精通自身学科的知识,在授课过程中达到深入浅出,而且还要了解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体系,尤其是对基础学科知识的掌握,同时还应开展本学科发展的前瞻性研究,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才能更好把握方向”[72]

也有成人教育学者将专业能力称为专业技能,“成人高校的生源具有来源广、年龄差别大、业余学习多等特点。这就必然使成人高校的管理工作复杂,且工作量大,在客观上要求成人高校教师必须掌握多种专业技能,如公文写作、教学统计和分析、课程安排以及熟练而有效地掌握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这些都是成人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手段”[73]

专业能力并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与专业紧密相关的能力的集合,这些能力是按照一定的结构组织起来,并相互配合完成专业任务,可以称为专业能力结构。专业能力结构是指在特定的职业组织中,个人所具有的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能力的结构。职业组织中的个体在完成职业任务时,必然涉及与职业任务相关的三大要素,即人、事和物。因此,专业能力结构必然至少存在着三种相互独立而又有某种联系的能力用来分别对付这三种要素,它们之间的联系是靠迁移能力和元能力来实现的。

可见,从宏观上来讲,教师的专业能力结构也应该由五个与教育相关的能力组成,即认知能力、社会能力、职责能力、迁移能力和元能力,如四面体五维度高校教师专业能力分析模型图2.3所示。

1.专业认知能力

专业认知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或教学过程中,对与教育教学任务相关的事物(things)进行心理操作(mental operation)的能力,“事物”在此是指与教育教学任务相关的任何人、事和物的认识有关的信息。

2.专业社会能力

专业社会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或教学过程中对与教育教学任务相关的人员(persons),尤其是人际关系进行处理(operate)的能力,当然会涉及相关的事和物。在教育领域,专业社会能力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学校或者班级本身就是一个微型的社会,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教育教学活动等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教师处理这些社会关系的能力是一种内向型的专业社会能力;另一方面,高等教育面向社会,在开展专业论证、校企合作办学、产学研结合、职业岗位培训、学生实验实习、学生就业等方面都和社会紧密相关。因此,教师要面向社会,正确、有效地处理和协调好工作中人与人的各种关系,及时掌握社会的发展动向,掌握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信息,掌握专业发展的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善于对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处理,合理使用信息资源。[74]这是一种公关能力,即“表现为一个人在社交场合的介入能力、适应能力、控制能力以及协调性等。良好的公关能力是现代社会生活中人的重要素质之一”[75]。这种为了实现现代高等教育任务的公关能力,也是一种外向型的专业社会能力。

3.专业职责能力

专业职责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或教学过程中对与教育教学任务本身相关的业务(working business)进行处理(operate)的能力,当然会涉及相关的人和物。在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主要有教育教学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三个部分。

(1)教育教学能力。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将创意付诸于教学过程并让学生在实践中顺利完成技术和技能的能力。也有学者将教学能力称为“教学技能”,并认为“所谓教学技能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运用教学手段、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76]。原国家教委在1994年下发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中,把教学技能分为五类:“a.教学设计技能;b.使用教学媒体技能;c.课堂教学技能;d.组织和指导课外活动技能;e.教学研究技能。基本课堂教学技能包括九项基本技能:a.导入技能;b.板书板画技能;c.演示技能;d.讲解技能;e.提问技能;f.反馈和强化技能;g.组织教学技能;h.变化技能;i.结束技能。”[77]

人们对教学技能的定义各不相同,因而只有通过正确把握其特点,才能更好地揭示其实质。①教学技能包容了动作技能和智慧技能。动作技能方面,比如教师的口语、书写、体态和操作等技能,通过肢体和肌肉运动来实现,具有可观察、可操作、可测量的外显性一面。然而在复杂的教学活动中,更多的则是通过头脑内部活动,偏于内部心理活动过程的智慧技能和自我调控技能。比如教学设计技能、教材处理技能、教学组织技能和教学反思技能等,具有内隐性和观念性。②教学技能既展示教师个体的经验,又体现人类经验的结晶。它根植于个体经验,又不是个体经验的简单描述,而是在千百万教师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筛选和实践检验而高度概括化、系统化的理论系统。③反复练习是教学技能形成的重要环节。练习是技能训练不可忽略的部分,通过练习达到自动化,所进行的活动则不需要或很少需要意识控制,这是技能的一大特征,也可极大地提高活动效率。[78]

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教学的明显差异在于,高等教学过程不仅要引导学生认识人类已有的知识,也要适时地探索未知世界,甚至还要根据学科需要创造科学文化知识。高等教育的受教育者是已完成了基础教育的二十岁左右的青年,他们除了要继续接受作为一个合格公民必需的基础教育,继续充实自己的科学文化修养外,还要为在某一专门领域去探索未知,去解决社会生产、生活问题而接受更专门、更广泛的教育。对于大学生来讲,所需要具备的,除了人类已积累起来的与所学领域相关的知识、能力外,还需要对原有知识的批判精神、解决问题的独创性和敢为天下先的勇气。高等学校教学过程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以此来培养多种规格的人才,来迎接社会的各种挑战,高等学校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高校教学过程所表现出来的个体知识能力结构的多样性和批判、独创精神的形成与巩固过程,称为“社会认识的个体化”[79]。基于高校教学工作的特点,教师教学能力也应体现为下述四个方面的特色:

第一,教材转化能力。高校教学的内容要兼具实用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高校教师既要在教材的遴选上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同时也应具有对入选教材进行全面分析的能力。高校教学不是照本宣科,不是简单地重现自己所理解和掌握的知识,不是简单的知识转移,而是要根据所传递知识的性质和学生的特点将相关知识加以提炼和升华并最终转化为教学内容,以便学生更好地认识和掌握。教师这种对所要讲授的知识进行概括、加工和改造的能力就体现在教材选择、教材解读以及教学内容的加工和创新上。在教学准备环节中,教师应结合自身专业背景的理论和实践,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方案和基本内容。[80]

第二,教学研究能力。教学与科研是高等学校的两项最基本的业务活动,坚持教学与科研的辩证统一是当代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高校自身学术水平的重要途径。高校教师从事教育科学研究,是由大学高深文化、高深学问的性质决定的,现代教育观念要求高校教师不能只是停留在“知识传播者”的角色上,而要在实践中进行研究和探索。教学研究能力可以从多个层面上来解析,它不仅仅是一个理论探讨的问题,更主要的还在于通过教师听课、评课、观摩、讲学等实践环节相互促进教学能力。评课是对教学实践的反思和理性升华,也是教者之间相互交流、研究、探索、提高的过程,这一过程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81]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必须具备能够组织和创建促进学生进步的各种学习环境的能力,包括善于与学生交往的能力,善于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能力,善于营造课堂教学环境的能力,善于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的能力,善于管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行为与纪律的能力,善于反馈、调控课堂教学的能力,善于评价课堂教学、激励学生学习的能力,善于处理偶发事件的应变能力等。在组织教学过程时,教师应具备较强的协调沟通能力,把自己定位于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一角色,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个体有效地组织、管理教学,解决个体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传统的教学往往侧重于教学的传授功能,知识传授重于能力培养。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正在推行的教育改革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学生更多的是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下进行学习和发展。因此,高校教师要能够培养和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好奇和求知欲,用非智力因素的激励与渗透功能,增强对教育教学及学生的有效影响,充分利用各种途径,鼓励他们养成求新求异的思维习惯,这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教学创新能力。教学创新能力是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的灵魂。创新是淘汰旧的东西,创造新的东西,它是一切事物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事物内部新的进步因素通过矛盾斗争战胜旧的落后因素,最终发展成为新事物的过程。更具体地说,创新是创造与革新的合称。它具有新颖性(即不墨守成规、前所未有)、独特性(即不同凡俗、独出心裁)、价值性(即对社会或个人的价值大小、进步意义)。综合起来最根本的特征就是一个“新”字,没有“新意”,也就无所谓创新。无论从人发展的成熟性来看,还是从教学过程所传授的科学文化知识的性质来看,学生只有在高等教育阶段才有可能形成比较稳固的品质。尽管在中小学阶段也提倡形成学生自己独特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但中小学阶段还未站在知识发展的前沿,也还未接触到某领域中的整个社会知识,因而不可能站在社会知识的制高点上谈创新。要形成大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高校教师自身必须具备教学创新能力。教学创新能力也要求教师由教科书的忠诚执行者变为课程的创造者,由学生成绩的裁判变为“超越型学习主体”的实施者。对课程的整合与开发是高校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持教学生命的重要因素。在科学技术发展与职业需求多样化的社会形势下,大学教师的教学活动必须跟上学术前沿,不断吸纳新的理论知识,跟上社会职业变化的需求,将尚处于研究边缘地带的知识挖掘出来,以便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授课体系。具有教学创新能力的教师应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研成果,将其运用于教学中,并且有独特的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新的教学方法,能与学生共同学习、研讨,在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也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能力。[82]

第四,科研成果的转化能力。科研成果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能力是大学教师促进教学的法宝,教师本人进行研究与教学进行研究应融为一体。大学具有得天独厚的研究环境,教师的教学活动与研究活动,应统一于培养学生。大学教学不可能脱离科研而一枝独秀,科研是使文化、科学、技术等前沿成果及时反映到大学教学内容中来的基本保证。同时教学成果的取得是科学研究的结果,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效果是高质量的科学研究的产物。大学教师如果仅仅是自己站在学术的最前沿,却不能把学生带到最前沿去,就没能发挥其主导作用。高校教师的科研也只有放在教学中才能获得动力,在与学生的双向交流中可以发现、弥补自身科研的不足与缺陷,及时校正科研方向,在交流、碰撞中获得灵感,捕捉思想火花,进而推动科研活动的深入开展。[83]

在教师诸多的能力构成中,教学能力是影响教学效果最直接、最明显、最具效力的因素。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备受关注的时代背景下,针对性地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进行培养逐渐凸显深远意义。[84]

(2)科研创新能力。

一是科研能力。科研能力是高校教师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只有高水平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才能造就高水平的高校教师队伍,所以开展科学研究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各学科间不断相互交叉、渗透并产生新学科,高校教师要通过科技项目开发,掌握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提高学术水平,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以科研促进教学,以教学带动科研,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在研究中解决问题。因此,高校教师不仅要成为一名教书育人的合格教师,还要成为既具有实践教学能力,又具有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科研人员。[85]

科研在使教师了解学科的理论和研究前沿的同时,使其在教学中以先进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不断发现问题,以研究的眼光审视已有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际问题,潜心研究,把理论有机地转化为创新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不断地分析和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是从“经验型”的“教书匠”向“学者型”教师转变的有效途径,也是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86]

二是学术能力。首先,高校教师必须在其所从事的专业领域内具有较高的专业学术水平,包括坚实的理论基础、合理的知识结构、渊博的学识修养,以及熟练的专业技能和技巧。高校教师的专业学术水平是其立身之本,为了不断提高高校教师的专业学术水平,高校教师必须及时跟踪本学科的发展动态,掌握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把握好本学科专业与其他学科专业的关系。实践证明,只有专业学术水平高的教师才能获得学生的敬佩和爱戴。[87]其次,学术研究专长更是高校教师生存与发展的又一项基本要求。教师的学术水平由发现的学术水平、综合的学术水平、运用的学术水平和教学的学术水平四个方面构成,[88]其处于教师职业生涯的核心。目前高校教师在研究领域面临的压力与挑战超过了已往任何时期。学校管理部门对研究质量的评估,除了对所发表的研究论文的层次、级别特别看重之外,更对研究者筹集资金的能力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正如西方学者所说的那样,“与过去相比,资金的筹集也越来越富有竞争性,且常常涉及国际范围的研究资助人。资助人对计划的质量与研究成果的要求愈加严格”[89]。因此,研究者必须具备下述有关的能力:撰写项目计划报告;使用网络与筹集资金;管理研究生及其他研究者;项目管理,尤其是国际、国内合作项目的学术活动组织能力。

三是创新能力。创新是历史前进的车轮,人类正是依靠不断地创造,才取得了今天灿烂的文明。在当今世界日趋多元化、国际化、知识经济化的时代,一个国家创造力的培养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实力。日本提出:“独创是国家兴亡的关键”,开发国民的创造力是“走向21世纪的道路”,日本文部省临时教育审议会把“培养创造力、思考力、表达力”列为“教育改革的基本思想之一”。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Alvin Toffler)在《第三次浪潮》中指出:“一切教育都源于未来形象,一切教育也都创造未来的形象。”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新精神方面,教育的责任尤为重要。[90]

第一,创新的含义。“创新”的概念最早见于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他以企业活动为研究对象,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技术和经济间的基本互动机制进行了考查,提出了著名的“创新理论”。“创新并非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过程,而是一种基于对事物本质的认识,首创前所未有的新事物并一定要为经济和社会带来利益的活动。”[91]还可以理解为人们在进步观念的驱使下,面对不断变化的客观环境,探寻新方式、新方案、新对策的活动。其涉及领域相当广泛,包括观念创新、理论创新、科学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体制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等等。然而一般意义上所谓的创新可以简要地归纳为三种较为普遍的范畴,即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它们涵盖了创新的主要方面,可以较完整地体现创新的系统性特征。[92]

第二,创新能力的含义。创新能力,是指主体从事创造出符合社会意义的具有独创性和革新性的产品所具备的本领或技能。[93]实际上,创新能力同创造能力、创新技能和创新素质密切相关但又有不同。创新能力,简言之是人们革旧布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是创新主体在创新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整合体。创新素质,是指主体在先天的基础上,把从外在获得的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精神等,通过内化而形成稳定的品质。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不是单纯的智力品质,而是一种重要的性格特征,一种精神状态。创新素质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创新能力是创新素质的外化。创新技能是反映创新主体行为技巧的动作能力,主要包括创新的信息加工能力、一般的工作能力、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熟练掌握和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创新成果的表达能力和表现能力以及物化能力等。创新技能是一种智力特征的能力,而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化特征的能力,更是一种人格化特征的能力。创造能力是指主体独创性和首创性的能力,创新能力包含着创造能力,是首创能力和革新能力的统一。[94]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知识经济竞争的制高点是人才的质量,创新能力是人才的核心要素。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教师自身必须具备创新的意识和素养。创新能力要求教师不循规守旧,总能以新思想、新观念对待教学实践,教师应做到准确把握科技发展趋势,掌握本学科发展动态,善于解决一般理论和实际操作技术问题,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思想上不断有所创新。教师要能为学生设置创新情景,营造创新的氛围,课堂上注意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智力活动活跃,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为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95]有的学者认为,“善于质疑是获得新知、不断创新的重要源泉。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应摆脱长期以来形成的以传授现有成熟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念。在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里,教师仅靠学习过去、重复再现已难以适应当今信息社会的发展。教师必须面向未来,把握现在,求实创新,才能促进其自身的发展,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本质应含有创新、创造的内涵。教师一旦‘内化’了这种质疑、创新的素质,就会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实施师生双向互动式、启发式、开放式等适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教学方法”[96]

第三,创新教育的含义。创新教育从广义上看,指对人的创造力的影响、开发、培育活动,主要是创造技法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狭义的创新教育是指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创造品质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四,创造型教师的特征。美国学者史密斯认为,成功的、富有创造性的教师总是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将其积极地运用到教育、教学、管理等过程中,并且富有独创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新的教学方法。在个性品质方面,表现为幽默、热情、乐观、自信,乐于接受不同观点,以及对工作之外的其他事情也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并积极参与。在教育教学方面,注重教育艺术和机智,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成就动机。在教学风格和技巧上,善于经常变换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交流并讨论各自观点。驾驭教材的能力很强,对学生的课堂反应有很强的敏感性;凭直觉进行教学,想象力非常丰实,不拘泥于已有的规划或既定的程序。在班级管理方面,创造型教师在对班集体和学生管理时都努力创设并维护一种创造力易于表现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及班集体风尚。信任、公平、宽容、自由、安全、富于创造性的集体气氛是创造型教师进行班集体和学生管理时所追求的目标。[97]

第五,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的基本素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开展创新活动的前提,教学不再是单纯地咀嚼教材和教参,而是把科学研究引进教学过程,改变教学中单纯的传授性,使教学在充满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讨气氛中进行。创新教育在对教师的要求上,不再满足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功能和作用,而要求教师能在学生接受创新教育的过程中起引导和示范作用,即教育者能以自身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等因素去感染、带动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的引导下,才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造潜能。我们强调创新意识的确立,旨在强调创新意识应当成为教师在教学、科研活动中的一种自觉行为,也就是创造精神和创造行动。不难理解,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将成为衡量一名教师素质高低的重要条件。

二是包容的心态。具备良好的心态是创新型教师的最基本特征。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的教学观、育人观是不唯书、不唯上,善于吸纳国内外现代教育理念、科技成果,博采众家之长,充实自己的知识体系;心胸开阔,鼓励学生展开自由想象,尤其鼓励新奇、独特、与众不同甚至荒唐的想法,重视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以宽容、平等的民主气氛组织教学,不断以新的方法和手段来刺激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营造一个祥和、亲切、友好的创造环境,在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同时也开发了自身的潜力。

(3)社会服务能力。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的三大功能之一。但是目前来看,高校社会服务能力薄弱,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高校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主要可以通过承担科研课题、走出校门提供科技服务、科技成果转化、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咨询,为企业和社会带来经济等方面的效益。大力提升高校社会服务能力,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因而,社会服务成为现代高校教师的另一项重要任务。目前在我国高校师资队伍中,教学型、科研型教师人数比较多,而具有参与国际合作,推动高校市场化、产业化、大众化等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创新精神和技能的高水平教师却比较少。因此,需要进一步探索高等教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机制,在市场竞争中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化、市场化、社区服务等方面素质的新型教师,形成一批具有“学问家兼企业家”的新型高素质的大学教师人才。

4.专业迁移能力

专业迁移能力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以上各种专业能力在教师个体内部或者个体之间相互转换的能力,这种转换可能在相同的情境下发生,也可能在不同的情境下发生。

5.元专业能力

元专业能力或许是一种超能力,因为它是负责获得、促动、控制、管理、协调、分配、保障、评价(包括价值判断,即evaluate)其他专业能力的特殊能力。

(三)专业发展能力

专业发展能力是能够促进专业发展和专业能力发展的能力,主要表现为终身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

(1)终生学习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内在动力,其主要由“自主学习能力、信息素养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评价能力、持之以恒的能力”组成,这六项终身学习能力要素相辅相成,关系密切。其中自主学习能力是整个终身学习能力构成的核心要素,在终身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能力贯穿始终,并将其他各能力要素联系起来。信息素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在终身学习能力体系中形成了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支撑着自主学习能力核心作用的发挥。而持之以恒的能力与自我评价能力则是终身学习能力体系中,其他各项能力发挥作用的前提保障,在终身学习过程中保证学习的顺利开展。

(2)可持续发展能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表现为“代内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代际可持续发展能力”两个方面;前者主要是指教师自身和同代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后者主要是指教师群体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道德、规范层面

(一)政治、思想素质

政治、思想素质主要指政治态度、信念和世界观,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它决定着教师的政治信仰,制约着教师的道德原则,影响着教师的科学文化素质、能力素质及身心素质。政治、思想素质的优劣是衡量教师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之一。作为高等学校的一名教师,要始终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有强烈的爱国热情,自觉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合格人才;同时教师要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及革命的人生观,学会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执着追求真理,勇敢坚持真理,具有崇高的理想和信念。[98]

1.政治素质

政治素质主要体现在政治方向上,是人的核心素质,是构成人整体素质的骨架和支柱。高校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修养,即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把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教育教学工作的第一位。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坚持高等教育的正确办学方向。[99]

新世纪是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世界各国更为频繁、广泛地在政治思想、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进行交流和接触,这中间既有值得借鉴和学习的精华,也有应该反对和摒弃的糟粕。作为知识的灌输者和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敏锐的头脑,能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对新知识加以鉴别,影响和帮助学生明确思想意识和坚定政治立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抵制不正确的思想意识和潮流,在健康思想的基础上接受新的科学知识,真正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从而成为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中坚力量。[100]

2.思想品德素质

思想品德素质是教师素质整体结构的“灵魂”,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要教书育人,要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要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首先自己要具备崇高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道德行为。只有这样,才能为人师表,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也才能提高其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在中小学时,对老师的崇拜更多的是晚辈对长辈的情感,感到老师的慈爱和关心。上大学后,学生对老师的崇拜有内涵,这种“佩服”不仅仅是老师拥有渊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老师拥有自身的人格魅力。

随着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教师思想品德的要求在不断完善和发展,其主要内容包括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忠于职守;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以及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等。许多教师严格按照师德规范要求自己,默默地耕耘,无私地奉献,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园丁。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各种思潮也在冲击着校园,师德建设的现状不容乐观。特别是有些高校,在强调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同时,却忽视了教师的师德建设,导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软弱无力,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因此,陶冶和铸造师德、师魂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首要任务。

3.精神风貌

(1)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教育教学是一项严肃的事业,来不得半点马虎和虚伪。高校教师要具有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精神,对于不清楚和不了解的知识,应当要做到力求掌握,不耻下问,从而发现不足,促进自我提高;对于有错误和有纰漏的地方,应当向学生坦然承认,知错就改。

(2)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每一个学生,全情投入,无私奉献,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101]

(3)优势互补的协作精神。新形势下的教师必须具有优势互补、团结协作的精神,既要注意同学科之间的协作,又要注意相关学科和部门之间的协作,以达到最好的育人效果。[102]

(二)职业道德

道德是以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思想和行为的规范。道德素质包括职业道德、生活道德和社会公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高等学校教师作为社会上学历最高的群体之一,理应体现出较高的文明程度。职业道德指人们在从事各种职业活动中,思想和行为所应遵循的规范和准则的总和。[103]

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系统,教师职业道德有其复杂的内容或要素,并且可从不同的角度与不同层面来作不同的剖析和类型划分。如果单从要素构成而言,该子系统由以下四个方面构成:

(1)道德意识。指的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各种具有善恶价值的思想、观念和理论体系。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观方面,体现着教师对客观存在的师德关系和师德活动的认识与理解,并集中表现在教师的价值观和师德规范体系之中。

(2)道德关系。指的是教师在职业生活中以某种特殊的道德活动方式结合成社会关系。作为一种思想关系,受一定利益关系制约。相对于道德意识,道德关系具有客观性,是意识的基础,通过道德行为来表现。

(3)道德规范。指的是在教育职业活动中指导和评估教师行为价值取向的善恶准则与行为要求。教师领域中诸多方面的道德关系靠的就是道德规范体系来调节,以维护正常的教育活动秩序,来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4)道德活动。指的是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依据道德观念和价值原则,处理各种道德关系的实践活动。作为道德观念、道德意识的外化表现,道德活动又是一定道德观念、道德意识的客观基础和发展动力。需强调的是,教师职业道德子系统中,诸多方面是彼此联系、规定、相辅相成,来构成该系统的有机整体。[104]

高校教师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教师既是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又是思想道德、意识形态的传递者。教师的思想情操、价值取向、道德水准、献身精神等思想品德素质不仅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对学生人格的养成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作为高校教师应具备以下职业道德:

(1)爱岗敬业,甘为人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是教师对待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的基本态度,它是教师正确认识教师职业,献身教育事业,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内驱力。教师只有爱才会有责任心,才会在教育实践中,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探索出新的教育思路。教师只有爱才会有较强的荣誉感,才会在教师岗位上甘于平凡,无私地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毕生精力。教师只有爱才可以产生感情效应,满足学生心理精神的需要,凝聚成一种高尚的师爱,唤起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也只有爱才能“以人为本”,有教无类,才能民主、平等和公正地对待学生,才能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个性,给予他们最大的关怀和培养,使他们在各自的条件基础上得到最大发展。由于受综合国力的限制,目前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各种待遇仍然偏低,加上人才竞争的市场化、社会化和国际化,我国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教师队伍不稳、人才外流等现象。在这种情况下,除国家应增加必要的投入外,作为高校教师,应该不畏清贫,甘于奉献,坚定不移地把“我为祖国育英才”作为自己的人生价值和追求。[105]

(2)严谨治学,勤于进取。要为国家培养高科技人才,高校教师必须刻苦钻研业务和教学艺术,对工作兢兢业业,对业务精益求精,不断提高和充实自己。[106]

(3)取长补短,团结协作。高等学校中不管是教学、科研还是其他业务,通常都要依靠教师的某个群体来完成。关乎到学生的成长不是哪一个人的努力就能够实现的,每一个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学生的成长凝聚着所有教师共同的努力。并且任何科研的探索也离不开教师的合作,重大科研项目的成功,需要不同学科教师的共同合作,需要有一种团队精神,需要参与者相互尊重、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因此,无论从学生、教师的成长角度还是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来看,合作精神是教师专业精神中不可缺少的内涵。它要求教师在群体中要摆对自己的位置,正确处理个人与同事、与学生、与学校、与同行、与国家等各种关系;要求教师在教师集体中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宽容他人,自觉克服文人相轻的毛病;要求教师学会给予,不要斤斤计较,不计较个人得失,善于处理教师之间的物质利益、个人荣誉和地位的冲突,为自己和他人的发展创造一种合作愉快的高尚道德境界;要求与学生合作好,虚心了解和对待学生,帮助、引导学生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这样才能团结、组织起一支队伍,发挥整体优势,形成能打硬仗、完成大任务的学术梯队。[107]

(4)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育与其他职业相比,就在于教师是用自己的学识、思想和言行,通过示范的方式去直接影响劳动对象,它更强调教师的学识与人格力量在劳动中的价值。因为教师劳动的对象是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他们求知欲强、模仿力强,教师的学识、治学态度、言论行为乃至性格和气质无不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表露出来,时时刻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所有的学生。为此,作为知识和理想道德的传播者,教师只有“博学于文”,才能学高为师;只有具有深刻的示范意识,才能表里如一,以身作则,起榜样示范作用。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做人,因此教师要严于律己,为人师表。[108]

师德和教风是高校教师的立身之本,为此必须加强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和职业道德建设,加强对教师行为规范的监督工作;应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备高尚的师德、优良的教风、敬业的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要鼓励他们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为长远目标奋斗。同时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进行考核,并把考核与教师的评聘、晋升、奖惩挂钩。

(三)社会、职业规范

教师的一言一行往往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表率作用,教师首先应是文明守纪的模范。高校教师要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崇高的精神境界、良好的文明修养、严于律己的工作作风,以自己的理想、信念、言行举止去影响学生,成为学生的楷模。[109]

四、生理、心理层面

身心素质是指人的身心结构和状态,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它是人的一切素质的生理和心理承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这种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差异使个体在相同的社会环境下产生不同的行为与结果,从而导致个体实现目标的程度不同。身心素质是现代教师素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未来教师的思想品德、知识、能力等素质建立的基础。教师和学生都是生命个体,都需要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个良好的心态能让人活得潇洒,才能满怀激情地参与工作。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保证各项事业的顺利进行。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年龄差距大,有年青的、中年的、也有老年的,为了顺利地开展工作和生活,每个年龄阶段的教师都应当积极锻炼身体,注重自身的身心愉悦、健康向上,保持精力充沛、精神饱满,让本来就艰苦的教育事业变得轻松而有活力。[110]

高校教育对教师的身体素质有更高的要求,繁重的教育任务要求每一位教师必须有强健的身体作基础。但是不仅需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具备健全的心理素质。由于社会转型,生存竞争加剧,巨大的教学与科研压力引发了一些教师的心理疾病。如何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以适应社会的要求,成为高校教师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为此,高校教师必须要有创新精神、协作意识,具有情绪调控的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这样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111]教师健康的心理品质、良好的人格,不仅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而且对自身的不断提高和完善有重要作用。英国教育家、心理学博士戴维·方塔纳经研究后指出:在学校环境中,学生所受到的最重要的影响来自教师,教师的心理素质和特征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教育水平,使学生受到影响从而向所期望的目标迈进具有重要意义。教学实践证明,成功的教师一般具有如下心理素质和特征:温和、理解、友好、负责、沉稳、热情、勤奋、富有想象力、勇于创新等。[112]

此外,高校教师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年轻的大学生,他们精力旺盛,求知欲强,可塑性大,积极上进,同时出于他们的身心特点,特别是独生子女比例越来越大,他们也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如意志较脆弱,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等。在这种情况下,提高高校教师自身的身心素质显得尤为重要。高校教师应具有宽广的胸怀、开朗的性格,具有坚强的意志、丰富的情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灵活的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同时要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具有广泛的爱好、健康的体魄和优雅的风度。只有具备健全的人格、良好的身心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113]

(一)生理素质

身体素质是人体活动的一种能力。对于教师来说,健康的身体素质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教书育人是一个光荣而神圣的职业,它需要教师任劳任怨地付出,教师对繁重的教学、紧张的工作具有较强的承受能力,能精力充沛、生气勃勃地从事工作;另一方面表现为身体健康、耐受力强、反应敏捷、精力充沛、耳聪目明、声音洪亮。这两方面是教师身体健康的重要标志。身体素质是高校教师素质的基础,是其他素质的载体,是完成好本职工作的首要保证。没有好的身体素质,其他一切素质都将归于虚无。高校教师的多数工作属于脑力劳动,容易忽视身体素质的重要性。因此,高校教师必须重视健康,珍惜生命,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科学的生活方式。[114]

(二)心理素质

按照普通心理学的理论,心理可以概括为认识、情感、意志等活动及这些活动在个体身上综合形成的个性特征。心理素质是指个体各种心理因素在行为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机能。高校教师应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其中包括具有较强的心理稳定性。[115]

每个教师在教学、科研过程中,有时会遇到与别人意见不一致、不被承认、被冷落,甚至遭受挫折和失败的时候。这时,高校教师必须具备准确了解自己与他人情绪的能力,并能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只有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才能心平气和、实事求是地对待一切;才能敢于坚持真理,不怕困难,直至事业获得成功;才能正确对待同事和自己,看到别人的优点和成绩,与周围同事团结协作,互勉共进;才能在身处逆境时,胸怀豁达,不计较个人的恩恩怨怨;才能时刻把事业放在心上,遇到困难不退缩,取得成绩也不沾沾自喜,停滞不前;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培养、锻炼健康的心理。[116]

总之,拥有健康的心理,有助于增强教师对成败的心理承受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学工作效率,有利于与同事进行友好的相处与合作。拥有健康的心理,用热烈的情感、坚定的意志、良好的性格和稳定的心绪调动自己全部的聪明才智,正确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碰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健康的心理应具备以下特点:①轻松愉快的心情;②昂扬振奋的精神;③平静幽默的情绪;④豁达开朗的心胸;⑤坚韧不拔的毅力;⑥强烈的自信心和钻研精神。[117]

对高校教师的素质要求是多方面的,上述这些方面不是各自独立,而是需要全面、整体、和谐地发展。它们之间的关系可概括为:思想品德素质是灵魂,科学文化素质是基础,业务素质是关键,身体、心理素质是保障,创新素质是动力源泉。每个方面都是现代教师素质结构中不可缺少的,是现代教师成长、发展的重要因素。[118]随着时代的前进和社会的进步还会给高校教师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研究高校教师的素质问题,准确把握高校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有利于高校教师明确努力方向,提高高校教师追求高素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利于高校教师个体素质的提高,进而提升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利于选拔高素质的人才充实和加强教师队伍。当然,高校教师素质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高校教师应把对高素质的追求作为一个贯穿终生的动态过程。高等学校也应重视高校教师素质的提高,对高校教师从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工作上支持,努力创造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氛围。我们相信,随着高校教师素质的普遍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水平一定会越来越高,一定能够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更大的贡献。[119]

【注释】

[1]王鉴:“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途径——以实践性知识为核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

[2]叶翠英:“‘学习型组织’理论与高校教师发展问题研究”,《中国成人教育》,2009,(22):24-25。

[3]王岩、王爱青:“谈高校教师素质的提高与素质教育实施问题”,《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14):39-40。

[4]闫智勇:“高职院校特色化办学道路的耦合设计模式”,《职业技术教育》,2011,(6):25-28。

[5]百度百科:“冰山模型”,http://baike.baidu.com/view/684458.htm#sub684458,2011-04-13/2011-04-25。

[6]百度百科:“洋葱模型”,http://baike.baidu.com/view/1994275.htm#sub1994275,2010-09-27/ 2011-04-25。

[7]周志刚、闫智勇:“Towards a New K ind of VE T Teachers’Professional Competence Structure”,赵志群:《获得专家知识的保障:现代经济条件下的学徒制》(Assuring the Acquisition of Expertise:Apprenticeship in the Modern Economy),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8]席酉民、王亚刚:“和谐社会秩序形成机制的系统分析:和谐管理理论的启示和价值”,《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7,(3):12-19。

[9]刘鹏、席酉民:“基于和谐管理理论的多变环境下可持续竞争优势构建机理研究”,《管理学报》,2010,7(12):1741-1748。

[10]席酉民、曾宪聚、唐方成:“复杂问题求解:和谐管理的大脑耦合模式”,《管理科学学报》,2006,(3):88-96。

[11]中国政府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2010-07-29/2011-03-11。

[12]曲士英:“关于我国高校教师素质的几点思考”,《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1):101-102。

[13]曲士英:“关于我国高校教师素质的几点思考”,《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1):101-102。

[14]张建敏:“全人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探讨”,《教育与职业》,2009,(35):59-60。

[15]曲士英:“关于我国高校教师素质的几点思考”,《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1):101-102。

[16]张忍发:“高校教师的素质要求与角色定位”,《中国成人教育》,2007,(20):97-98。

[17]UNESCO,“The Improvement Staff Development in Higher Education”,1998:3。

[18][美]布莱克:《比较现代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214。

[19]杨国枢:《现代化解析》,台北:桂冠心理出版社,1992:27。

[20]张忍发:“高校教师的素质要求与角色定位”,《中国成人教育》,2007,(20):97-98。

[21]管培俊、吕杰、徐金明:“当前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的主要趋势──新时期中国高等学校教师培训之一”,《中国高等教育》,2001,(2):26-29。

[22]管培俊、吕杰、徐金明:“当前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的主要趋势──新时期中国高等学校教师培训之一”,《中国高等教育》,2001,(2):26-29。

[23]管培俊、吕杰、徐金明:“当前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的主要趋势──新时期中国高等学校教师培训之一”,《中国高等教育》,2001,(2):26-29。

[24]管培俊、吕杰、徐金明:“当前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的主要趋势──新时期中国高等学校教师培训之一”,《中国高等教育》,2001,(2):26-29。

[25]霍涌泉:“教育现代化与高校教师的素质规范”,《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3):160-168。

[26]陈至立:“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教育人事》,2001,(7):15-26。

[27]孙平、王正荣:“试论加入WTO对高校教师素质提出的新要求”,《教育探索》,2003,(3):20-21。

[28]潘涌:“全球化时代高校教师素质结构论”,《高教探索》,2002,(2):72-73。

[29]潘涌:“全球化时代高校教师素质结构论”,《高教探索》,2002,(2):72-73。

[30]潘涌:“全球化时代高校教师素质结构论”,《高教探索》,2002,(2):72-73。

[31]潘涌:“全球化时代高校教师素质结构论”,《高教探索》,2002,(2):72-73。

[32]潘涌:“论跨世纪教师的素质结构”,《浙江经济学报》,1997,(4):43-45。

[33]张忍发:“高校教师的素质要求与角色定位”,《中国成人教育》,2007,(20):97-98。

[34]张忍发:“高校教师的素质要求与角色定位”,《中国成人教育》,2007,(20):97-98。

[35]马晓彬:“略论素质教育与高校教师素质”,《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S1),248-250。

[36]包相玲:“论高校教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教育与职业》,2008,(18):14-15。

[37]马晓彬:“略论素质教育与高校教师素质”,《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S1),248-250。

[38]傅大友:“高校素质教育与高校教师素质刍议”,《辽宁教育研究》,1999,(6):85-88。

[39]包相玲:“论高校教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教育与职业》,2008,(18):14-15。

[40]张忍发:“高校教师的素质要求与角色定位”,《中国成人教育》,2007,(20):97-98。

[41]张忍发:“高校教师的素质要求与角色定位”,《中国成人教育》,2007,(20):97-98。

[42]曲士英:“关于我国高校教师素质的几点思考”,《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1):101-102。

[43]曲士英:“关于我国高校教师素质的几点思考”,《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1):101-102。

[4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汉英双解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1832。

[45]李向荣:“浅议当前成人高校教师的素质要求”,《中国成人教育》,2000,(9):30。

[46]蒋凤英、彭庆文:“高校教师职业素质的构成与评价——来自欧内斯特·博耶的学术报告”,《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12):105-106。

[47]蒋凤英、彭庆文:“高校教师职业素质的构成与评价——来自欧内斯特·博耶的学术报告”,《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12):105-106。

[48]蒋凤英、彭庆文:“高校教师职业素质的构成与评价——来自欧内斯特·博耶的学术报告”,《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12):105-106。

[49]蒋凤英、彭庆文:“高校教师职业素质的构成与评价——来自欧内斯特·博耶的学术报告”,《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12):105-106。

[50]蒋凤英、彭庆文:“高校教师职业素质的构成与评价——来自欧内斯特·博耶的学术报告”,《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12):105-106。

[51]张鑑民、俞欣玮:“从系统观点来研究高校教师素质的构建”,《经济师》,2005,(1):51-52。

[52]高级教师素质测评体系研究组:“高校教师素质测评体系初探”,《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2):76-81。

[53]曲士英:“关于我国高校教师素质的几点思考”,《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1):101-102。

[54]曲士英:“关于我国高校教师素质的几点思考”,《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1):101-102。

[55]曲士英:“关于我国高校教师素质的几点思考”,《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1):101-102。

[56]张鑑民、俞欣玮:“从系统观点来研究高校教师素质的构建”,《经济师》,2005,(1):51-52。

[57]马晓彬:“略论素质教育与高校教师素质”,《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S1):248-250。

[58]张鑑民、俞欣玮:“从系统观点来研究高校教师素质的构建”,《经济师》,2005,(1):51-52。

[59]马晓彬:“略论素质教育与高校教师素质”,《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S1):248-250。

[60]包相玲:“论高校教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教育与职业》,2008,(18):14-15。

[61]李军、王继荣:“谈高校教师的素质要求”,《山东教育科研》,2001,(11):40-41。

[62]张忍发:“高校教师的素质要求与角色定位”,《中国成人教育》,2007,(20):97-98。

[63]刘百宁:“论素质教育视域下高校教师能力结构的优化”,《中国成人教育》,2010,(20):58-59。

[64]王新武、李春梅:“新时期高校教师的职业素质要求”,《职业时空》,2006,(22):38-39。

[65]肖焕禹、方立:“高校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与应具备的能力”,《体育学刊》,1991,(2):44-46。

[66]肖焕禹、方立:“高校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与应具备的能力”,《体育学刊》,1991,(2):44-46。

[67]肖焕禹、方立:“高校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与应具备的能力”,《体育学刊》,1991,(2):44-46。

[68]马晓彬:“略论素质教育与高校教师素质”,《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S1):248-250。

[69]高校教师素质测评体系研究组:“高校教师素质测评体系初探”,《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2):76-81。

[70]高校教师素质测评体系研究组:“高校教师素质测评体系初探”,《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2):76-81。

[71][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39。

[72]张忍发:“高校教师的素质要求与角色定位”,《中国成人教育》,2007,(20):97-98。

[73]李向荣:“浅议当前成人高校教师的素质要求”,《中国成人教育》,2000,(9):30。

[74]包相玲:“论高校教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教育与职业》,2008,(18):14-15。

[75]包相玲:“论高校教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教育与职业》,2008,(18):14-15。

[76]路兴斌:“对高校教师教学技能的浅析”,《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5):55。

[77]路兴斌:“对高校教师教学技能的浅析”,《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5):55。

[78]路兴斌:“对高校教师教学技能的浅析”,《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5):55。

[79]潘懋元、王伟廉:《高等教育学》,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178。

[80]王少良:“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多维结构”,《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10-113。

[81]王少良:“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多维结构”,《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10-113。

[82]Albeit Tuijnman(ed),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Adult Education and Training,New York:Pergamon,1996:3.

[83]王少良:“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多维结构”,《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10-113。

[84]王少良:“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多维结构”,《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10-113。

[85]包相玲:“论高校教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教育与职业》,2008,(18):14-15。

[86]刘百宁:“论素质教育视域下高校教师能力结构的优化”,《中国成人教育》,2010,(20):58-59。

[87]李军、王继荣:“谈高校教师的素质要求”,《山东教育科研》,2001,(11):40-41。

[88]刘剑虹:《大学的主体力量》,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8。

[89]U N E SC O,“The improvment Staff Development in Higher Education”,1998:9.

[90]任宝旗:“论高校教师的创新能力与素质教育”,《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5):58-59。

[91]尹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高校教学改革最终的目标”,《高等教育》,2000,(11)。

[92]吴振光:“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创新教育能力的自我培养”,《教育与职业》,2006,(20):60-62。

[93]陈开燕:“高校教师创新能力培养的内涵与途径”,《教育评论》,2007,(2):39-41。

[94]陈开燕:“高校教师创新能力培养的内涵与途径”,《教育评论》,2007,(2):39-41。

[95]包相玲:“论高校教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教育与职业》,2008,(18):14-15。

[96]马晓彬:“略论素质教育与高校教师素质”,《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S1):248-250。

[97]吴振光:“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创新教育能力的自我培养”,《教育与职业》,2006,(20):60-62。

[98]高校教师素质测评体系研究组:“高校教师素质测评体系初探”,《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2):76-81。

[99]李向荣:“浅议当前成人高校教师的素质要求”,《中国成人教育》,2000,(9):30。

[100]王新武、李春梅:“新时期高校教师的职业素质要求”,《职业时空》,2006,(22):38-39。

[101]王新武、李春梅:“新时期高校教师的职业素质要求”,《职业时空》,2006,(22):38-39。

[102]王新武、李春梅:“新时期高校教师的职业素质要求”,《职业时空》,2006,(22):38-39。

[103]高校教师素质测评体系研究组:“高校教师素质测评体系初探”,《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2):76-81。

[104]张鑑民、俞欣玮:“从系统观点来研究高校教师素质的构建”,《经济师》,2005,(1):51-52。

[105]高校教师素质测评体系研究组:“高校教师素质测评体系初探”,《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2):76-81。

[106]高校教师素质测评体系研究组:“高校教师素质测评体系初探”,《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2):76-81。

[107]高校教师素质测评体系研究组:“高校教师素质测评体系初探”,《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2):76-81。

[108]高校教师素质测评体系研究组:“高校教师素质测评体系初探”,《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2):76-81。

[109]王新武、李春梅:“新时期高校教师的职业素质要求”,《职业时空》,2006,(22):38-39。

[110]张忍发:“高校教师的素质要求与角色定位”,《中国成人教育》,2007,(20):97-98。

[111]包相玲:“论高校教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教育与职业》,2008,(18):14-15。

[112]马晓彬:“略论素质教育与高校教师素质”,《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S1):248-250。

[113]傅大友:“高校素质教育与高校教师素质刍议”,《辽宁教育研究》,1999,(6):85-88。

[114]李军、王继荣:“谈高校教师的素质要求”,《山东教育科研》,2001,(11):40-41。

[115]高校教师素质测评体系研究组:“高校教师素质测评体系初探”,《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2):76-81。

[116]高校教师素质测评体系研究组:“高校教师素质测评体系初探”,《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2):76-81。

[117]高校教师素质测评体系研究组:“高校教师素质测评体系初探”,《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2):76-81。

[118]马晓彬:“略论素质教育与高校教师素质”,《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S1):248-250。

[119]李军、王继荣:“谈高校教师的素质要求”,《山东教育科研》,2001,(11):40-4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