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教师专业素质的内涵重构

高校教师专业素质的内涵重构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美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推广和深入,教师素质问题再度受到广泛关注,学者们关于教与学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充分地表明,制约学校教育质量、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最主要因素是教师。素质教育作为21世纪人才培养目标的新模式,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传统的专业型或技艺型教师已经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需要更多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能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复合型教师。

第四节 高校教师专业素质的内涵重构

既然高校教师专业化的个体维度决定着其群体维度的专业化,那么就需要首先澄清高校教师专业素质的内涵,这是一般的人力资源理论中专业素质模型所不能取代的,特别是根据现代发展的需要,高校教师的职责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先前注重教师传递知识演变为重视激励教师不断思考,从事具有创造性的活动。[12]因而,需要对教师专业素质进行重新界定和思考。

一、高校教师专业素质重新界定的意义

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的较量归根结底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主要靠高等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中坚力量,高校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成果,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高等教育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规格和质量。在新的发展时期,多重发展背景对高校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构成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世界高等教育发展促使对教师专业素质重新界定

比尔·盖茨(BillGates)在与人合著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未来》一书中曾科学地预言:“在21世纪重要竞争方式的改变中,高等教育扮演的角色是具有决定意义的。”这就意味着,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因此,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成为世界很多国家的重大国策。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龙头地位,担负着培养顶尖人才、发展科技文化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重任,而高校教师作为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更是完成这一重任的关键所在。近年来,美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推广和深入,教师素质问题再度受到广泛关注,学者们关于教与学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充分地表明,制约学校教育质量、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最主要因素是教师。在中国,为了迅速适应国际高等教育的转变,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三个面向”,这也为中国高等教育中教师专业素质重新界定了“坐标”。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教师应审时度势,紧跟时代,重塑自我,使我国在教师专业素质界定方面与国际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相一致。[13]

此外,全人教育(Holistic Education,又称完人教育)理念也给教师专业化提出了新要求,这种理念是20世纪70年代在欧美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其主要目标是促进人的整体发展。它倡导教育应当培养完整的人,使人在身体、知识、技能、道德、智力、精神、灵魂、创造性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并通过深化认识人自身和不断反思社会危机,试图用一种新型的人本化教育来解决教育和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创造一种新的全人教育文化。近几年来,随着全人教育理念影响的逐渐深入,在批判教育培养目标工具化倾向的过程中,我国学者和教育决策者开始逐渐关注全人教育思潮,我国大学教育也必定会从工具化目标转变为育人性目标,更加注重人的整体发展,影响我国教育改革方向的产生。这些转变将对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14]

(二)高校推行素质教育要求对教师专业素质重新界定

从20世纪50年代起,在世界各国不断掀起高等教育改革的浪潮。一个共同的主张就是把教育与人的和谐发展相结合。可见,提高人才的素质已成为世界性教育改革的主题。素质教育作为21世纪人才培养目标的新模式,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在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四有”新人,使大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学会做人做事,在科学文化素质方面学会求知创新,在心理健康素质方面学会合作与共处。把学生作为主体进行素质教育,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先有一桶水”。传统的专业型或技艺型教师已经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需要更多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能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复合型教师。[15]

(三)社会转型对高校教师专业素质提出了新挑战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在信息社会中,事物迅速发展、变化着,因而教育必须面向未来,培养社会成员预测并应对未来的能力。这对于教师,尤其是高校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高校教师必须立于社会发展的排头,必须尽快转变角色、适应角色并首先接受社会变革的检验。[16]

(四)教育现代化对高校教师专业素质提出了新要求

急速变革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为了适应和满足现代社会日新月异发展的迫切需要,处于大规模社会变革背景中的教育也时常处在持续的嬗变之中。新世纪,面对知识经济时代更加激烈的竞争,人们对变革教育再一次产生了巨大的热情和希望,大学作为国家知识系统和科学技术创新系统高层次中履行社会独特作用的机构,其改革与发展被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同时也对作为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力量的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正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的那样,“没有一个高教机构能免除巨大的压力与挑战,不断扩大的高等院校全球化使每一个学校担负着相似的重任与风险……高素质、高动力的师资与支持性的职业文化,对造就未来的高等教育发挥着关键作用”[17]。那么如何在高等院校建设一种高素质、高动力的师资与支持性的职业文化呢?高校教师究竟“应该具备什么素质”及“特别需要具备什么素质”才能适应时代需求呢?这些基本问题是我们探讨高校教师素质优化问题首先需要解答的。

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不断面向现代化。想要培育出适应社会现代化的高质量人才,只有通过实施现代化的社会发展工程。想要造就与维持一大批高素质、高动力的高校教师人力资源,也只有发展现代化建设的事业。为了更深入全面地认识教育现代化与高校教师素质提升之间的关系,对现代化的含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是很有必要的。

1.现代化与教育现代化的内涵

目前学术界对现代化的含义没有清晰的界定。“现代化”、“发展”、“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社会变迁”等术语被人们当作内容相近的概念来使用。有的学者认为,现代化的实质就是工业化,是经济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也有的学者提出,现代化是自然科学革命以来人类急剧变动的社会过程。美国学者英克尔斯(Inkeles)则认为:“现代化主要是一种心理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过程。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18]世界各国现代化的进程基本上经历了四次大的推进浪潮:第一次是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叶的机械化浪潮,其物质技术基础是煤和铁;第二次是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的自动化浪潮,其物质技术基础是电和钢铁;第三次是20世纪下半叶以后的高技术化浪潮,其物质技术基础是石油能源、人工合成材料和微电子技术;第四次浪潮也称后现代化过程,是指20世纪70年代以后以个人电脑和卫星、光子通讯技术为标志的信息化浪潮以及90年代以来的数字化、网络化浪潮,这一新的现代化的物质技术是“知识经济”。尽管现代化发展进程给不少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很多不良的新的社会负面效果,但从总体上来看,“现代化的后果是好多于坏,利大于弊”[19]

我国属于一个“后发外生型”的现代化发展中国家,从本质上看,中国的现代化是一种混合型现代化,同时经历着不同浪潮的冲击。这种国情决定了中国的教育现代化面临着定位困难、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世界各国的一大共识是在现代化的社会发展进程中,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率先要进行教育现代化。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是中心,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学术界普遍把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思想作为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三步走”看作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战略部署。构成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素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认识:一是教育物质层面的内容,主要是指教育的物质设备、条件、教学手段等方面的现代化程度;二是教育制度层面的内容,包括教育管理结构和制度、教育体制、教育组织运行机制等领域的现代化发展水平;三是教育文化价值层面的要素,如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特别是教育工作者素质的现代化程度。这三个层面从本质上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意味着教育现代化是一个整体的发展过程。教育现代化既包括教育条件和教育手段的现代化,也包括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管理制度的现代化,同时也涉及教师队伍的现代化,即人的素质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素质的现代化。

2.现代教育的转型

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转型为信息社会以后,随着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改变,终将导致社会的重大变革。教育作为社会变革的先导,必然随社会的转型而变化,随之也造成高校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其表现在:①教育由封闭式转型为开放式,教师既是知识的输出者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②教育由继承式转型为创新型,教师要由知识的复制者转变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者。③教育由职前教育转型为终生教育,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习方法的给予者。④教育由整齐划一转型为突出个性,教师由强调统一性的教育者转化为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者。[20]

3.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

20世纪7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表现为:数量增长、结构和形式多样化、国际化程度逐步提高。[21]

(1)数量增长。由于受到人口增长、中小学教育大发展、经济增长及由于经济增长增加了对高等教育的投入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国家和地区逐步意识到发展高等教育不仅是促进经济的重要工具,而且也是开发当地人力资源,吸收、运用知识技术进行政治改革的重要手段。因此,发展大规模、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成为其主要的趋势。高等教育在数量上的增长从全世界高等教育在校学生人数上得以较鲜明的体现。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资料显示,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从1960年的1300万,增长到1991年的6500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另一项关于高校在校人数的预测表明,高校在校人数2015年将增加到9700万,到2025年将增加至1亿。[22]

(2)形式和结构多样化。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学校首先要根据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和地区性特点,提供满足不同需要的各类人才;其次,要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以不断提高成本效益。同时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在教学、培训和研究工作中,跨学科和多学科的教育教学方法得以广泛应用等。上述因素共同作用导致高等教育呈现明显的多样化,尤其是在学校形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学科建设以及经费来源等方面。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政府和高等学校都已经或者正在对高等学校的形式、课程设置、教学训练和学习方法等进行深刻的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23]

(3)国际化程度逐步提高。由于知识具有普遍性,知识的深化、发展和传播主要通过国际学术界的广泛交流得以实现。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一体化、环境生态问题的全球化、多元文化的交融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等极大地促进了国际学术界的交流,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高等教育国际程度的提高既有助于缩小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在教育科技方面的差距,促进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也成为保证高等教育质量所不可缺少的条件。[24]

(4)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特征。在不同的时代对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水平有着不同的要求和不同的评价指标。教育现代化作为一个国家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动态的发展性概念。高等教育机构作为培养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人才资抓阄地”,其社会职能也经常伴随着国家现代化的发展进程而不断扩展。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大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演变,经历了从“农业经济时代的游离状态,工业经济社会的边缘状态,到后现代社会走进中心地带”这一轨迹。

西方的高等教育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发生了重大转变,大学的培养目标由专门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发展到转变为实业界培养技术型人才。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出现了明确为工业革命培养技术人才的新型大学,大学教育内容完全按照工业需要来设置专业。洪堡改革出现之后,高等教育的职责增添成了“教学、科研、服务”。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又面临着新的转型,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正处在如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市场化定向的关键时刻。大学不仅承担着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职能,而且还以社会基础产业、全局性产业的形象来直接发挥其强大的社会经济功能。然而高等教育的市场化服务取向的增强从根本意义上改变了已往大学的定义,也改变了教师的传统作用。新时期的高等教育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

(1)学术化。大学是以传播和研究学问为中心的自主的知识性组织,直接担负着国家需要的教育和学术研究任务。特别是在当今人类社会日新月异,并面临人类未来的种种难题的形势下,准确地把握现在、预测未来、提供重要信息的使命落在了大学的肩上,高等教育理所当然地按照国家教育政策和科技政策要求,努力为社会作出贡献。在21世纪,仍是用学术研究对人类幸福所作出的贡献作为评判大学的终极标准,正如美国斯坦福大学前校长卡斯帕尔(Kass Pearl)所说,21世纪高校的好坏仍要用传统的标准来衡量。因此,积极振兴学术研究成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大核心工作。

(2)信息化。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一个标志是学术研究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网络时代新知识和技术空前的更新速度,致使现代化的教育科研信息网络、图书资料中心成为充分发挥高校信息库、人才库、思想库基本职能的物质载体。网上教学、远程教学、虚拟大学等新的教学形式的出现和技术手段的使用,迫使高等教育机构不得不制定出相应的政策应对这一挑战。高校教师们如果还在以一种低效率的方式向学生提供那些过时的知识信息内容,将无法满足社会和受教育对象的需求。

(3)国际化。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以立足于国际化、全球化的观点进行高等教育改革。早在1974年,日本便提出了“国际化时代的教育问题”。美国斯坦福大学前校长莱曼指出,国际化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所面临的关键性问题。国内学者认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指各国高等教育在面向国内的基础上,面向世界的一种发展趋势。而美国学者则把国际化与国际合作、国际教育当做同一含义的概念,认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指与国际研究、国际教育交流与技术合作有关的各种活动、计划和服务。高校师生的国际交流和科研项目的合作等,已成为评价高校办学水平、影响高校发展空间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内很多人对教学研究型大学即全国重点大学实现国际化目标已经达成了共识,但是对教学型大学和地方院校的国际化发展方向则仍然有争议。有的人认为,对于我国大部分还处在为“生存”而奔忙的普通院校来说,“目前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承担这一职能”。实际上,在全国性对外开放的形势下,“普通高等学校也必须承担开展国际合作的社会职能,为所在地区培养面向世界的高质量人才,在本地区的国际合作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要根据国际化的要求,不断改革与之不相适应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方法”[25]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对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这一趋势要求高等学校必须拥有一支具备参与国际学术活动能力素质的师资队伍,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意识、通晓国际事务、善于掌握异域文化、长于国际合作的高素质人才。缺乏或者不重视这种类型的人才,高等学校将难以适应国际化发展潮流,也难以充分发挥对本地区科技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4)市场化。由于高等教育一向是免受外部市场压力的文化堡垒,因此加强市场化成为现代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高等教育机构求得生存与发展的一个重要选择就是要面向市场、面向消费者。不仅是二三类大学需要考虑如何固定自己的任务和市场位置,同时也成为了许多一类重点大学不得不重视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为此,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竞争机制被进一步引入到高等教育之中,教育市场化已成为学校的基本定位。许多发达国家一改传统的“学生按学区就学,学校办学经费主要由政府拨款”的做法,而是按照自主择校、由学生入学人数来决定学校经费拨款的新政策,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大学的定义。因此,高等教育为社区技术培训服务已成为近十年来国外二三类大学改革的主要方向。

(5)大众化。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增长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大众化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另一个重要趋势,这一趋势从根本上改变了长期以来大学生作为“稀有短缺人才”而具有的市场优势。在许多国家,大学生入学人数甚至超过了经济增长率。目前国际上已将大学生入学率作为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内容,国外认为大众化在同龄人口中大学生入学率为17%~30%,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高等教育适龄青年入学人数超过了20%,美国达到了45%。按照这一评价指标,我国仅有10%,比低收入国家还少3%,在世界上列99位。有学者认为,大学生入学率过低也是影响中国现代化程度的一项关键指标,其不足以推进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趋势在日益迅速地向前推进,高校在校生人数每年以7.25%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我国同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从现在的10%提高到15%。加上我国人口基数大的客观原因,在校大学生数量不断增长已成为必然趋势。高等教育大众化导致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高学历优势已不复存在,由此而引起的数量与质量问题、生源市场竞争问题,使得现存的高等教育教学内容及体制不得不重新组织建构。对于高校来讲,学生的增多意味着对办学任务和条件要求的必然提高。同时,伴随着大众化发展的另一个趋势是高等教育的终身化,建立终身化的高等教育体系,又成了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色。

(五)加入世贸组织对高校教师专业素质提出了新要求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在全球化的国际竞争中,知识创新的产出率和科技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的质量,而人才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教师素质。“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26]因此,千方百计提高高校教师的素质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高校教师只有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提高自己的素质,才能培养出适应世贸组织需要的、具有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和劳动者。[27]

(六)全球化时代对高校教师专业素质提出了新要求

生产要素跨国流动的自由化,全球经贸的市场化,以信息高速公路为载体的国际网络化,正在空前迅速地弥合着各国之间的疆界,带动着科技、文化和教育诸领域的变革。有史以来人类再没有像今天这样必须以全球视野来把握未来走向、塑造自身形象,必须以全球的襟怀来构建自身素质、实现生命价值——这也正是全球化时代对作为教育实践主体的高校教师的历史性要求。[28]具有上述特定内涵的全球化时代,引发了教育基本理念的一系列深刻转换,从而促进了高校教师的角色更新,[29]同时也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全球化时代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智慧和精神资源的开发者。在全球化时代,由于学生个人的知识来源多元化,教师不再被视作知识的唯一拥有者和化身,其主要功能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引导和激励学生探寻、发现和创造性运用知识,并与之和谐共享。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将被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式学习所取代,个体的志向、兴趣和精神发展的种种需求将上升为学习的主导性力量。因此,教师的职责更为全面,使命更加重要。他应当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充分培养学生个人在一生发展中所高度需要的独立学习和研究的能力;他应当强化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优化其思辨的缜密性和深刻性,使之能以自主的态度和批判精神来理智审视全球流通的大量信息;他尤其应当为学生长远的可持续发展铺就科学性与人文性相融通的精神底蕴,帮助其确立以崇高、博大、深远的人生境界为目标的价值取向,并以自身的率先示范为学生做出可亲可感的榜样。与此同时,教师对学生个体的评价标准也趋向多元化和个性化。全球网络化时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注重对人的个性的合理肯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来筛选信息、发表己见、与人自由交流,这种人类技术史上最能体现个性特征的表达和交流方式,为个体思想情感的自在发挥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从而使教师不宜再用既往那种模式化和标准化的价值尺度去衡量学生,以避免对人性全面发展的抑制。这自然要求教师具备开阔的襟怀、开放的思维和高尚的人格。[30]

全球化时代对高校教师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提出了新的发展需求。展望全球化新时代,高等学校作为多元化文明的集散地,将在创造新人的过程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为了适应未来社会和未来教育发展的需求,新世纪高校教师应努力把握自身素质结构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31]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及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初期,存在的某些价值取向不同程度地桎梏个人诸多能力、个性和主体精神的充分发挥。而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步入全球化市场经济,必然要求变革传统文化价值观,树立与其本质要求相适应的新的文化价值观,即构建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的人的素质结构。[32]能力本位是数千年中国文化衍化的最新理念,也是中华民族在全球化战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要求。任何一个国家在师资力量上的优势实质上是教师素质优势和能力优势的双重转化。以全球化时代背景为参照,作为一种普遍的共性要求,高校教师着重要发展有序启动教育进程的诸项能力。

(七)知识经济时代对高校教师专业素质提出了新要求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只有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校教师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并成为促进时代进步、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推动者。因此知识经济时代对高校教师专业素质提出了新要求。

知识经济时代首先是知识爆炸的时代,主要体现在知识的总量、质量和结构等方面的急剧变化,这种变化导致人们生产知识、传播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手段、工具发生了质的变化。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人类知识状况的发展趋势加快,人类知识结构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例如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融合、知识的大众化、知识体系的综合化、知识的递增和更新速度的加快等。高校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现代教育所培养的人一定是能够适应这种新知识状况的人。[33]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教师必须成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主力军;为培养具有知识创新能力的人才,高校教师必须在精通本学科前沿知识的基础上,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教育教学创新。这一切都对高校教师素质提出了高标准和严要求。因此,无论从应对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还是从高校教师队伍自身素质的状况看,提高高校教师素质,都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在知识经济时代,现代高校教师与现代高校的使命相一致,除了具有教书育人的能力外,还要具备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能力,而这种社会责任的扩大,逐渐改变了高校教师社会地位和待遇不高的局面。因而高校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知识观和学习观,实现由分科教学到跨科教学;从知识的权威者到知识的组织者;从知识的传递者到学习的促进者;从重视知识的掌握到重视知识理论的探求;从重视间接经验到重视直接经验等知识传递方面转变自己角色的态度和行为方式。[34]

(八)网络和信息时代对高校教师专业素质提出了新要求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学习对于生活来讲不仅仅是一个先行准备的阶段,而是成了生活的一部分。网络时代对教育思想观念、学生学习方式、教育内容以及教师传统权威都产生了影响。在这个信息流和思维流瞬息万变的无疆界天地,曾被奉为教育之中心和人类力量之表征的知识,其更新周期之短、更新数量之大已超过了人类历史上任何时期,以至知识本身如果仅仅凭借传统的传播媒体——书本来纳入教育流程已经显得滞后和陈旧。因此,从承继既有知识转向对其活化与创新、转向网络所联通的未来,当是教师职能的一大转型。

(九)素质教育对高校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内在要求

素质教育是在20世纪末提出的,然而作为21世纪教育发展的主题,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人文教育若与自然科学教育分离,将会极大地影响人才培养的完整性。纵观世界的教育改革方向,不也正是由以智能为中心向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转变;由过分强调专业教育向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转变。

1.素质教育的内涵

什么是素质教育?如何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我国学术界至今仍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学者提出:“素质教育,顾名思义,乃是一种以提高人才素质作为重要内容和目的的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周之良教授着重从时代需要和未来发展的角度阐释素质教育的内涵,他认为,“不同的时代对人才素质有不同的要求,研讨素质教育必须倾听时代的呼声,体现时代精神”。徐运汉认为,“素质教育的内涵是动态的、发展的,时间不同、领域不同,素质教育内涵的实质也会有所区别”。还有的学者从教育本身的角度来揭示素质教育的含义,认为“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是贯彻教育方针最有利的教育模式;是一种通识教育,要贯穿教育的始终;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的教育;是一种重视个性发展的教育,个性发展的核心是创造能力的发展”[35]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同时强调高等教育也要进行素质教育,大学素质教育应向纵深发展,大学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主旋律。[36]

2.大学的素质教育

虽然大学对“素质教育”这一概念至今尚无统一的共识,但结合以上学者对“素质教育”的不同理解,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现代教育,至少与以“应试教育”为重心的传统教育在教育思想、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都存在着本质区别。传统教育仅仅注重学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能力的培养,然而由于过分强调培养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模式,往往造成学生的智力得不到很好的开发。而现代素质教育模式则要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知识,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要掌握从事科学研究或实际操作的各种基本技能和方法,以及如何做人的能力。[37]作为全民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素质教育,既包含了一般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具有自身的特殊要求。[38]如果说基础教育领域的素质教育是基于对应试教育的否定,从而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为民族素质的提高奠基的话,那么高等教育要加强素质教育,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个性发展,并主张以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为突破口,引导高等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通过改革,按知识、能力、素质发展的要求,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所有这些都对培育人才的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

3.高校教师专业素质对大学素质教育的作用

高等学校承担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切实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千百万高层次创造型人才,是振兴中华、迎接世纪挑战的需要,而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提高教师素质是关键。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也指出:“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江泽民同志曾指出:“要把造就具有正确的世界观和教育思想,掌握现代教育内容、方法和技术,善于从事素质教育的教师队伍,作为教育的一项根本任务来抓。”因此,现代教育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培养专业型人才上,而应当把高校定位在培养综合素质较高、创新能力较强的复合型人才上,要培养千千万万高素质的人才,高校教师本身的综合素质是至关重要的。[39]

(十)社会责任和社会角色对高校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内在要求

(1)高校教师的社会责任。自从兴办教育以来,教师作为智慧的象征,被视为最神圣、最崇高的人。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教师承担着传递文明的历史使命,他们将人们从劳动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发现一代代传承下来,演变成今天如此绚烂的文化。今天的教师,尤其是高校教师不但要继承前人的传统职责,还要肩负起培养人才的社会责任。学生从小学、中学、大学到最后进入社会,能否顺利适应社会,经得住社会的考验,并在社会各领域发挥自身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在大学期间的学习与实践。因此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对教师的职责寄予很高的期望。[40]

(2)高校教师的角色变化。角色既是一定社会物质结构的产物,也是一定文化模式塑造的结果。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角色的本质是社会身份的持有者,是具有非个性化特征的一群人,其内容表现为行为特征,来源于人们对特定社会身份持有者行为方式的期望。高校教师是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专门从事高等教育教学活动的专业人员,所以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具有特殊的角色定位。一直以来,人们对于高校教师的认识都是集教师、学者、专家于一体的人,这取决于高校教师工作和学习过程中的多重性,也反映了高校教师不断挖掘自身潜能,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努力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然而在新时期高校教师的角色已发生了变化,从原来的知识传授者转向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创造的激发者、课程的设计者;由“教书匠”转向成为教学、科研的工作者;由言传身教转向成为帮助、服务的奉献者等。高校教师的角色应随社会的发展需要而不断变化着。[41]

可见,无论是时代的发展,还是教育以及教师自身的发展,都对高校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也是确保并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以培养大批适应社会进步和国家建设需要的各类人才至关重要的环节。

二、高校教师专业素质内涵重新界定的注意事项

教师专业素质体现了一定社会不同发展阶段对教师的总体要求,因此,界定教师的专业素质必定反映所处时代的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并与所处国家的社会背景相一致。在借鉴其他国家对教师专业素质界定的同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我国高校教师专业素质的界定应着重考虑以下三个方面[42]

(一)教师角色向学者型转变

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各国均已认识到高等教育在竞争中的重要作用,教师的任务已不再是单纯地传递专业知识,而要有自我发展和自我超越的意识,不断塑造新自我,以全新的眼光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实现从专业型教师向学者型教师的转变。所谓学者型教师,是以自己的学科性质、特点为基础,对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或了解、或掌握,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研究自己的教学个性,形成独特的实践操作体系、教学思想或教育理论,以及完整的教学体系、教学风格和流派。要完成这一转变就要把教学和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在教学中搞科研,在科研中进行教学,二者彼此促进。科研成果能够充实和丰富教学内容、优化知识结构、改进教学方法,而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又会成为科研的新课题。学者型教师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形成独特的教学技能,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此外,学者型教师还要具备较强的创新素质。根据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可以把教师的创新素质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来加以表述。“创新精神”是指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具有革新的意识、信心、勇气和智慧;“实践能力”则是指在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经营管理、文化生活等各个相应方面的实际工作中,具备将理论知识、书本知识与工作实际相结合的动手、动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3]

(二)高校教师素质规范研究需解决的五个矛盾关系

近十年来,有关教育面向现代化与教师素质规范的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集中探讨的热点内容之一。要继续推进并深化教师素质问题的研究,特别需要注意解决以下五个矛盾关系问题:

一是要正确处理“理想标准”与“现实标准”之间的矛盾关系问题。对教师素质的规范及要求属于一种从理想性和前验性出发进行的理论设计、规划性研究。从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趋势来看,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教师的素质水平还不能满足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客观要求,只有坚持以高标准而不是降低标准,严格规范高校教师队伍素质,才能满足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现实需要。规范我们广大高校教师的基本标准应该是“高学历、高层次、高水平”。高校教师首先必须具有高尚的人格与学术水平,应该既是“学问家”,又是“活动家”;既是教书育人的教育家,又是能参与技术创新的“企业家”。但是如果一味从“理想标准”定位教师的素质内容,将现代型的教师设计为“高大全式”的“超人”、“全人”、“完人”,在教育实际生活中也未必能够做到。对高校教师素质指标内容的定位,只有摆正“应该做什么”与实际上“能做什么”之间的关系,才能使教师素质的理想设计研究具有现实的生命力和可操作性。

二是要正确处理“直接素质指标”与“间接素质指标”之间的矛盾关系问题。在高校教师专化素质指标体系中存在着许多制度化的直接指标与间接指标。制度化的直接指标主要有学历标准(博士、硕士)、外语水平(精通一、两门外语)、计算机水平、职称、教学效果、教学成果、国内外学术进修经历、研究项目、科研经费等硬件要求,这些直接的素质指标比较容易进行可操作性的规范。此外,在高校教师素质中还有许多必须具有的实质性间接指标,像教师道德表现、责任感、创新精神、情感投入程度、适应能力、现代化及国际化意识态度水平等深层而无形的间接指标。这一系列的间接指标很难进行具体的规范测量,但却是维系教师工作效能的持久性和动力性的内在品质。因此,建立高校教师专业化素质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既需要坚持以通用的、制度化的直接标准来规范、约束高校教师的工作行为,也需要进一步对高校教师素质的间接指标进行探索和评估。十多年来,海外和我国港台地区许多高校已经开始使用如“教师专业成熟程度量表”、“教师职业效能量表”、“大学教师专业发展评议会”等工具,评价、测量高校教师素质的间接指标。我们内地高校也可以适当转借类似的方法,完善高校教师素质的评价指标体系。

三是要正确处理“教师职业的专门化”与“职业角色泛化”之间的矛盾关系问题。二战以来,教师职业的专门化、专业化是现代教师管理政策的优先选择原则。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又使得高校教师队伍的职业活动日趋复杂化、多样化、广泛化。目前大学教师职业的专门性、职业性、稳定性的特点也出现了淡化趋势,大学教师的职业角色已经变得多种多样:既有专职教师,也有兼职教师;既有“落户扎根型”的正式的教师岗位,还有“候鸟项目型”的流动教师岗位。同时高校办学的新方向——“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又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传统大学教师”的外延。学术知识型教师与技能技术型教师必将进一步扩大。最近国家又在鼓励高校教师参与高新技术创业,学问家—企业家型的教师,无疑将会成为社会和大学生最为欢迎的新型教师,而学术知识型教师群体将面临着很大的生存危机。面对当前高校教师职业角色泛化与专业化要求之间的矛盾,对高校教师素质的要求,就不可能只有一种模式、一个标准。

四是正确处理“静态与动态”之间的矛盾关系问题。研究教师的素质问题需要处理好“教育素质”与“教育效能”之间的关系。因为“素质”是人经常具有的、相对稳定的质,具有内在性、稳定性特点,是一个相对的、静态的概念,而“效能”则是一个动态的、发展性、行动性概念,要对处于变革时代的教师专业素质所需要的动态品质进行学术上的规范,本身便是难以把握的事情。教师的素质与其教育实际效能存在着既相一致而又不一致的现实问题。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莱恩斯研究发现,高学历、高能力的教师素质并不意味着有高水平的教育效果、教学效能。以行动证明其素质的高低,以效能检验其素质的好坏,已经成为变革时代教育管理的一个核心理念。因此,我们在高校教师的素质规范研究中,既要坚持素质论,又不唯素质论。只有以动态的、发展的观点看待并要求高校教师,才能充分体现“教育效能优先”这一市场经济时代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教育理念的精神。

五是要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之间的矛盾关系问题。众所周知,一所学校的发展,一门学科的发展,既离不开传统学术优势的不断积累,也需要学术水平的持续创新。高等教育机构承担着传统与现代的双重角色和任务,在知识经济时代更需要提升大学的创新动机与水平,然而学术创新又离不开继承和积累活动。因而高校教师职业也面临着传统教师角色与现代新型教师角色的双重压力与挑战。新世纪时代高校教师队伍的素质与构建,需要在学习、继承传统优秀教师素质的基础上,在竞争、创新的过程中形成新的内在品质。

(三)高校教师专业素质的内涵重新界定

素质实际上是三种含义的集合体,即事物本来的性质、素养以及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44]素质培养是一个专业化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职业个体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职业个体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包括自我学习和接受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等),获得从事社会职业的专业素质,这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双重塑造过程,最终目标是形成“知、情、意、行”的完满人格和专业地位。

教师素质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是指达到教师职业专业化所需要具备的要素和品质的简称,包括生理、心理、知识、技能、规范、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要素和品质。其形成是通过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逐步发展的,是知识的内化和升华的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