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教师素质问题的思考

高校教师素质问题的思考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 高校是人才的摇篮,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大学生。教师是学校的主力军,是学校教学与科研的主体,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力量,是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为此,教师要做到启发式教学,努力引导学生对未知领域进行探索,引导学生自己寻找独创性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超过老师。

高校教师素质问题的思考

易宏军[1]

【摘 要】 高校是人才的摇篮,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大学生。教师的综合素质由职业道德与业务素质组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观的建立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关系到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为此,本文就新时期高校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以及如何提高高校教师的素质等问题进行了论证和探讨,旨在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高校教师;综合素质;教育和培养

作为培养人才的高等学校,肩负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历史使命。21世纪是新技术革命的时代,全球都在重视人才素质的全面提高,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对高校毕业生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毕业生全面发展的内涵更加丰富化,人才素质越来越被强调与重视。如:更富创造性、更加成熟化、更有适应性。教师作为科技兴校的主力军,是高校教学与科研的主体,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力量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因此,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新型人才,必须从提高教师素质入手。

一、高校教师素质现状透析

长期以来,国家和高等学校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使教师队伍的结构逐步改善,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也逐步增加,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绝大部分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好的和比较好的。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部分教师基本素质的现状不容乐观,其主要表现是:

(一)思想观念陈旧

近些年来,很多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不断形成,科学教育思想和创新教育思想不断被引进高等教育领域。但一些教师还未能学习和接受这些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从根本上消除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弊端的阴影,满足于以前的老方法,采取“满堂灌”“说教式”的传统方法,而对于社会在人才要求方面的变化不敏感,对学生的需要不管不问。社会在变迁,时代在发展,观念在更新,而有的教师跟不上新的形势,造成了思想观念落后于教育发展现实。

(二)敬业意识淡薄

受市场经济利益驱动的影响,容易诱使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价值观的流行,这种情况使得有些教师敬业意识淡薄,缺乏教书育人责任意识,在课堂上只起了教书匠的作用,埋头教书而无视课堂纪律,任其发展,致使课堂纪律和学风每况愈下。

(三)教学能力不强

有些教师由于知识面狭窄、知识陈旧,教学内容肤浅,教学方法呆板,照本宣科,理论与实际脱节,“灌输式”教学,课前不认真备课,课堂不认真讲授,课后不认真答疑和辅导。有些教师工作马虎,工作上满足现状,不求进取,教学能力不强。

这些表现,影响了教学,危害了教风,损害了教师形象。

二、高校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教师是学校的主力军,是学校教学与科研的主体,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力量,是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面对新世纪的要求,高校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身心素质、业务素质、创新素质等等。

(一)思想素质

古人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道德修养,人格品质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教师要塑造他人的灵魂,自己要有高尚的情操,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因此教师只有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德才兼备,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才能确立自己在教学中的崇高地位,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载体。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观,才能不断加强自我修养,成为引导学生成长进步的“灵魂工程师”。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必须努力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学习党的教育理论和法规,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热爱祖国、热爱党,忠诚国家育事业。

(二)业务素质

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应有“一桶水”。现在看来,一桶水永远不够,教师要教好课,应有一塘水,一池水,溪水长流。因此,作为教师个体而言,更需要不断地进修学习,增加知识储备,坚决克服“半桶水效应”,努力使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成为一条“声声不息的奔流”。

教师的业务素质主要包括专业知识、教学能力、科学研究能力。

1.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教师应对本专业的知识了如指掌,并能熟练地运用本专业的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还应通晓本学科发展史,了解本学科的发展现状,预测本学科发展的趋势和应用。

2.要有高超的教学能力。教师要对教育学、心理学、学习学、教学法等知识有较深刻的领会,能深刻理解和熟练运用教育科学理论。根据教育规律和受教育者的身心特征进行教育、教改和教育实验。尤其应加强对教育科学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的学习,并用这种理论和方法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要有足够的科研能力。高等学校要走以科研带教研,以教研促教学,走教研与科研相结合的道路。教师的科学研究主要包括专业知识研究和教育方法论等方面的研究。

(三)身心素质

身心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1.现在学校的教学工作,不仅学生负担重,教师负担也重,教师不仅要搞好教学,还要参与科研,要耗费大量的体力与精力。因此,教师应加强体育锻炼,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保持充沛的体力和旺盛的精力,才能在努力实践已学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地探索未知领域。

2.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活动过程品质和个性特征。教师要重视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自身要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及时处理生活及工作中各种情况,善于与人相处,能正确对待并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和挫折,在各种环境下都经得起考验,不断调控心理状态,以适应探索未知领域和创新领域的需要。

(四)创新素质

现代教育,要把培养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更新课题,更新教材内容,充实科学的新成就,而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和进行创新教育的素质。尽管学生可以从课堂中学到知识,但没有与教师进行知识的对话和交流,创造性思维是很难被激发的。为此,教师要做到启发式教学,努力引导学生对未知领域进行探索,引导学生自己寻找独创性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超过老师。

三、提高教师素质的方法及途径

高校教师要真正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既教书又育人,面对新的竞争和挑战,必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一)加强理论学习

1.教师要自觉地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自身修养。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神圣使命,所以,教师必须通过学习不断地完善自己。“教育者必先受教育”“要当先生,必须先当学生”。在终身教育的学习型社会里,教师接受教育不是一劳永逸的。教师必须通过各种渠道去获取知识,必须深入到实践中,深入到人民中,老老实实学习,学习学习,再学习,经常地、及时地获得新知识、新信息,使自己不落后时代,不脱离社会,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2.学校领导要注重对教师的培养。培养、培训是提高教师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现代社会是学习型社会,教师知识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艺术的精湛都需要不断学习。因此,首先,学校领导要制定教师培训计划,必须对教师定期地进行培训,建立系统化、规范化的教师培训体系,从而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学历水平和整体素质。教师培训要适应时代发展的特点,培训工作必须要有创新意识,应把重点放在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上。教师只有具备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在教学中不断提出和解决新问题,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培训方式可采取长期与短期相结合、脱产与非脱产相结合、面授与远程相结合的全方位、多渠道、多形式的立体式培训体系。其次,必须充分发挥中老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实行导师制,加强师资队伍的教育和培训。再次,必须充分发挥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培训力度,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充分发挥他们在教学中的生力军作用。

高校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要提高对教师素质重要性的认识,必须花大力气把它抓紧抓好。使教师真正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

(二)增强实践知识

提高高校教师综合素质,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环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聘请教学经验丰富、师德高尚的老教师给青年教师上示范课,进行师德教育培训,使青年教师尽快掌握教学规律和方法。

2.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提高教师水平。高校可开展不同层次的教师讲课比赛、多媒体讲课比赛、教案比赛等一系列的教学比赛活动;开展多领域的学术活动,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交流;请著名专家来校讲学等。通过这些活动,使教师不断更新知识,扩大知识面,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3.参加社会实践,深入到生产实际中去。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科研、社会服务都是为社会主义建设、为广大人民服务的,这决定了作为高校主体的教师必须深入社会,充分了解国情、明确自己承担的历史责任,将理论学习与国情、民情紧密结合起来。高校教师只有植根于中国实际、扎根于群众之中,才能有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教师从社会实践中也将提高和丰富思想认识,同时,教师将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知识充实到教学内容去,也会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三)强化内部管理

俗话说得好,管理出效益。高校要建立公平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加强管理,科学地评价教师,这也是更好地提升教师素质的关键。

1.要加强师德教育。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但要言传,而且要身教。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重大影响。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师德。因此,高校要明确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制定教师行为规范,并纳入职业素质的评定和业绩考核中。

2.强化教育教学管理,建立各种规章制度。要结合高校和教师的实际,制定相应的条例和规章,使管理工作规范化,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

3.加强教师责任机制建设。把教师管理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做到有章可循。根据《教师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对教师的明确要求,强化教师的责任意识、法律意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

4.要努力加强学风、校风建设,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氛围,形成良好育人环境。

面对新形势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只要我们深刻认识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性,不断加强教师素质的教育和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必然形成。

参考文献

[1]龚乐进著.素质教育下的教师道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李洪珍主编.教师能力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3]柳礼泉等著.“两课”教学法研究与述评[M].长沙:湖南出版社.

【注释】

[1]易宏军,男,陕西洋县人,本科,经济与法学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理论和高等教育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