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子科学与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东南大学被国家列入“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东南大学经过一百多年的创业发展,如今已成为一所以工为特色,理、工、医、文、管、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东南大学以“科教兴国”为己任。在2003年国家大学科技园的评估中,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名列全国第八。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东南大学在电子信息领域设置的一个重点专业。

电子科学与技术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一、概况

(一)学校概况

东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始创于1902年建立的三江师范学堂,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等学府之一。学校本部位于六朝古都南京市的中心,为六朝皇宫和明代国子监的所在,历来人文荟萃,俊彦云集,人称学府胜地。东南大学是国务院首批可授予博士、硕士、学士学位和审定教授、副教授任职资格及自批增列博士生导师的大学;1995年通过验收进入首批“211”工程建设行列;1996年通过“本科教学优秀学校评估”,成为全国第一批三所“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学校”之一;2001年2月,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签署了《重点共建东南大学协议》,成为部省重点共建的高水平大学之一。东南大学被国家列入“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东南大学以“严谨求实、团结奋进”的校风和“勤奋、刻苦、创新”的学风自励,是莘莘学子求学成才的理想园地。

东南大学经过一百多年的创业发展,如今已成为一所以工为特色,理、工、医、文、管、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校现有教职工650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500多人,博士生导师200多人,两院院士7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9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20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5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4人,国家“十五”“863”第二届领域及主题专家组成员5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专家顾问组成员1人,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对象7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13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71人。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东南大学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努力推进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加快学科专业建设,拓宽专业面,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

近年来,学校大力加强学科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1个一级学科在2002—2004年全国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列入全国前十名,其中6个一级学科列入全国前五名。目前,学校拥有60个本科专业,151个硕士点,8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江苏省“重中之重”学科,9个江苏省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专业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个江苏省重点实验室,5个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并以此为依托形成了一批重点科研基地。

东南大学以“科教兴国”为己任。学校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积极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重大战略高技术研究,已成为在国内外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高新技术研究和辐射的重要基地。2004年东南大学科研经费达到5.35亿元,位居全国高校前列。申请的专利数连续多年在全国高校中保持领先。在2003年国家大学科技园的评估中,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名列全国第八。

(二)院系及专业简史

东南大学电子工程系创建于1961年,初名为电子器件系,1977年改名为电子工程系,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1961年11月经教育部批准,南京工学院正式成立电子器件系,设有电真空器件专业及离子管专门化、真空技术与设备专业、半导体器件专业。在专业创办人陆钟祚、闵泳川、魏先任等教授的严谨治学、开拓创新下,电子工程系迅速发展、壮大起来。1980年代电子工程系发展为设有物理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真空技术、电子材料与元器件五个专业的大系。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过窄的专业教育已不能适应市场的要求,1993年,为拓宽专业面,电子工程系把五个专业合并成两个专业类,即物理电子与光电子专业类和微电子技术专业类。1995年在上述两个专业类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发展成以电子工程专业类招生。1998年,我系五个专业合并成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加强通识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课程体系注意理工管结合、文理渗透和学科交叉,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电子工程系现设有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电子科学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光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物理电子学和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两个省级重点学科、三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四个硕士点。本系设有国家专用集成电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MEMS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显示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信息显示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光通信器件与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重点科研基地,拥有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本系拥有博士生导师15名、教授27名、副教授22名,拥有“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岗位。一批学者在国际和全国性学术团体、专家组、评审委员会中担任重要职务。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专职教师总数比例现已分别达到37%、49%,一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形成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骨干教师梯队,聘请了多名国内外著名的学者为本系的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现有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等各类在校学生1300余人。

自1952年以来,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已经培养出四千多名国家急需的高级专门人才,一批杰出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学者和科学家,他们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刘盛纲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韦钰教授、原省教育委员会主任陈万年、原江苏省副省长杨泳沂以及李适民、季铁安、腾敬信、赵正平、刘柄坤、陆祖宏等。

(三)组织结构

电子工程系设有专业指导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教学委员会、教学督导组以及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创新实践指导小组等组织。

电子工程系现有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光纤技术、微电子技术、显示技术、微波及毫米波技术、ASIC系统、真空技术及电子材料等相关教研室。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涉及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设四个二级学科,电子工程系在其中的物理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路与系统三个二级学科开展研究工作,并形成了各自的研究方向,为培养本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1.物理电子学的主要研究方向有:

(1)显示科学与技术;

(2)信息光电子技术;

(3)微波及毫米波技术;

(4)光波电子学与光纤通信技术。

2.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的主要研究方向有:

(1)集成电路设计应用;

(2)微电子机械系统;

(3)超大规模集成器件物理与技术。

3.电路与系统的主要研究方向有:

(1)电路与计算机应用系统;

(2)电子系统设计;

(3)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设计;

(4)嵌入式系统研究与应用。

二、人员情况

(一)学生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东南大学在电子信息领域设置的一个重点专业。目前,我国的电子信息领域与国际的发展相比还有相当一段距离,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对该领域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在第十个五年计划和2010年十年发展规划中,把微电子、信息显示技术、光电子技术等列入发展规划,以赶上国际上迅猛的高新技术发展。从产业发展情况分析,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还不是十分理想,而各行各业的发展都与信息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无论是通信、计算机、集成电路、微电子、显示技术、光电子材料及技术以及其他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需求和发展潜力,国际国内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已在不断进行研究,寻找新的突破口,并与产业相结合,开发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因此,对于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所培养的人才需求旺盛,具有该专业的本科及研究生学历的毕业生势必成为人才市场的宠儿。而东南大学是百年名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全国又建立最早,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勤奋、务实、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一整套经过多年实践检验的教学方法为该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迎合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地改进教育措施,加快科学研究步伐,使学生在充满学术气氛和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得到健康成长,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高质量的人才。

东南大学的招生范围包括全国31个省、直辖市,录取分数线一般高于当地一类本科分数线40~50分。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录取的学生均为第一志愿,录取分数处于全校的前列,近几年来江苏省录取分数线均高于学校线20分左右,生源丰富,入学质量高。2004年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全国21个省、直辖市投放了录取名额,其中在江苏省的录取分数线高出一类本科分数线近70分,名列全校第四。2001年和2002年分别招收了196名和168名;2003年和2004年分别招收169名和158名。每年有5%的学生被确定为校级学习优秀生,20%的学生被确定为系级学习优秀生,系里建立了学习优秀生培养基地,为优秀生配备专业导师,提供良好的科研实践环境,培养他们的科研创新能力,学生在各类学术科技大赛中多次获奖。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毕业生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良好的科研实践能力,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近几年来不仅就业率高达98%以上,而且具有很高的就业层次。毕业生继续攻读研究生的超过42%。

(二)教师

为了完善教师队伍结构,加快教师队伍建设,通过选留优秀教师和引进人才工作和对现有教师队伍的培养和深造工作,我系形成了一支梯队合理、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本专业近几年引进博士后1名、回国博士2名、选留优秀博士5名、硕士16名,目前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年轻教师17名,聘请了近50位国内外高水平学者为兼职教授。

电子工程系现有从事相关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专职教师68人,另有工程技术人员40余人。在专职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共有41人,占教师总人数的60%,其中教授25名(博导15名)、副教授26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有28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有37人,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达96%;教师中55岁以上的教师有4人,40~55岁的教师有23人,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有41人。

教师队伍中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863”重大专项专家组成员3人,国家总装备部专家组成员2人,国家信息产业部专家组成员1人,“青蓝工程”培养对象2人,江苏省“333”人才培养对象4人。

三、教学设施和教学条件

(一)图书资料

东南大学具有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和科研所必需的国内外专业图书和资料。本专业的图书和资料主要分布于两个地方:电子工程系图书资料室和东南大学图书馆。其中校图书馆现有馆舍面积3.95万平方米,馆藏文献有247万多册,以土木建筑、电子信息、机械动力、生物医学等学科文献为主,兼及理科、人文社科、管理学科等。

系图书资料室的建设在专业建设中也得到了重视。系图书资料室注重与校图书馆的互补,加强原版教材的购置和工具书的添置,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近几年,每年都要投入2万元左右的经费用于购买各类图书资料,所有图书资料全部对师生开放;最近又进一步改善了资料室的条件,使读者能在良好的环境中,了解、跟踪新理论新技术的发展,使本专业学术水平继续处于领先地位。

(二)教学设施

学校共有基本配置(包括计算机、投影仪、功放、无线话筒)、标准配置(包括计算机、投影仪、功放、无线话筒、视频展台)和扩展配置(包括计算机、投影仪、功放、无线话筒、视频展台、VCD机)的各类多媒体教室159个,座位数14655个,可以满足多媒体教学的需要。设有外文无线播音室为学生课内外学习外语提供条件。

(三)实验室

承担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教学任务的实验室中,公共类实验室包括物理实验中心、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工业发展与培训中心;专业类实验室包括11个实验室、系优秀生培养基地及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

物理实验中心1999年1月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省教委主持的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2000年至今,共投入了两期共350万的世界银行贷款、学校“211”工程和振兴行动计划拨款约400万,用于该中心的建设。该中心承担了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程。

电工电子实验中心是由教育部立项并投资兴建的国家级电工电子实践教学基地,属于校级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面积4000多平方米,设备资产总额近千万。现有教授3人,副高职称者7人,中级职称者5人,初级职称者4人,实验指导教师及教辅人员20多人。该中心承担了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电子电工实习初步”、“电路与数字逻辑设计实践”和“电子线路实践”及“微机实验”等课程的实验。

工业发展与培训中心是一个以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为特点的工程实践教学基地。现有各类实验室面积约10000平方米,拥有各类实验、实习设备约900台(套);高级职称者5人,中级职称者13人,其中有硕士学历者6人。该中心承担了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MATLAB实践”、“电路印制板CAD”、“计算机制图”、“计算机综合课程设计”、“综合电子设计”、“自动控制原理”、“数字信号处理”和“程序设计及C++语言”共8门课程的上机实验。

本专业除了有11个常规的实验室、系优秀生培养基地及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以外,还设有国家专用集成电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MEMS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显示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信息显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光通信器件与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南京市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工程技术中心和南京市嵌入式处理器工程中心,参与了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拥有一批先进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还与荷兰飞利浦公司、深圳华为公司等国内外著名的信息产业集团和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所有这些,都为学生科研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实训基地,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四)经费

1.本专业学生年人均教学经费数量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1820元 2189元 2458元 2649元

2.学科建设经费投入

(1)“211”二期工程950万元;

(2)“985”一期510万元;

(3)“985”二期预计投入2500万元。

3.专业建设经费投入

(1)江苏省高等学校电子科学与技术品牌专业建设点投入50万;

(2)学校投入60万元改造教学大楼;

(3)自筹资金约700万元用于实验室的改造和建设;

(4)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投入100万元;

(5)校系优秀生培养基地建设,投入60万元;

(6)新建光电子物理实验室,投入70万元;

(7)新建嵌入式系统实验室,投入90万元;

(8)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及课程建设等,投入100万元。

四、专业特色

(一)指导思想及培养目标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培养以器件及其系统应用为核心,重视器件与系统的交叉和融合,面向以IC、光通信和光电子产业、平板显示产业为重点的国民经济发展需求,在通信、计算机、自动控制、微波技术、纳米技术等领域具有更宽广的适应能力的,具有宽厚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在本专业领域内跟踪新理论、新技术的发展,并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及经济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能在专业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程设计及技术开发等方面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研究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以时代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目的,通过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及实施,以“大类招生、大类培养”为思路,加强基础,拓宽口径,以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及科学研究为导向,使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具有在相应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和教学工作的能力。

具体为:

(1)有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和电子科学、技术与工程等基本知识;

(2)了解本专业学科的前沿、应用背景和发展方向,具有电子科学与技术宽广的专业知识;

(3)具有电子材料、器件、电路与系统的设计及应用开发能力,具有良好的计算机硬件、网络、软件技术的应用与开发能力;

(4)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专业的外文科技文献资料以及一定的外语口头及书面交流能力;

(5)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6)具有良好的社交能力

(二)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以“加强基础、拓宽口径、凝练主干、灵活方向、体现特色、重视能力”为指导思想,培养计划由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大类学科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实验系列课程、专业及跨学科任选课程和集中实践环节六大部分组成,各个环节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密切相关,共同构成了完整、有序、相互支持的课程体系。本专业毕业生最低计划学分要求178.5个学分。外语达到大学英语四级水平、学分绩点大于2.0者可获得工学士学位。课程体系的构成及学分学时分配比例见下表。

课程体系的构成及学分学时分配比例

img57

通识教育基础课程中包括“毛泽东思想概论”等8门课程及人文社科类选修课程,共22个学分,290个授课学时,外加64个课外学时。其中人文社科类选修课学生可在心理、伦理、法理类,语言写作类,文学鉴赏类,艺术美术类,社科文学类,军事理论类中任选9个学分,144个学时。

通识教育基础课程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课程11门,41个学分;经济类课程1门,2个学分;英语14个学分;体育4个学分。

大类学科基础课程7门共23个学分。

专业主干课程中有7门选修课程,要求至少选16个学分。

实验系列课程4门必修课,6.5个学分。

专业及跨学科任选课包括跨学科选修课11门,至少选6个学分,从17门专业选修课课程中至少选修8个学分。

集中实践环节包括课内和课外,其中课内有“军训”、“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31周共32个学分的实践环节。课外有科研实践、社会实践文化素质教育实践、学科竞赛、学年作品和创新实践等4个学分。

(三)课程安排

1.第一学年

第一学期开设课程:军训3周

第二学期开设课程:思想道德修养、大学英语、体育、计算机文化基础、程序设计及C++语言、高等数学、几何与代数

第三学期开设课程:法律基础、大学英语、体育、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物理实验、程序设计及C++语言

2.第二学年

第一学期开设课程:计算机综合课程设计、英语强化训练、电工电子实践初步

第二学期开设课程:大学英语、毛泽东思想概论、体育、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和计算方法(二选一)、数学物理方法、大学物理、物理实验、电路基础、计算机结构与逻辑设计、电路与数字逻辑设计实践

第三学期开设课程: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学英语、体育、概率统计与随机过程、信号与系统、电子电路基础、电子线路实践、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概论(讲座)

3.第三学年

第一学期开设课程:电路印制板CAD、计算机制图、MATLAB实践

第二学期开设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形势与政策、体育、微机系统与接口、电磁场理论、固体物理基础、微机实验、自动控制原理、现代光学基础

第三学期开设课程:体育、经济管理基础类课程、半导体物理、光电子物理基础、信息电子技术中的场与波、电子器件、通信原理、综合电子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控制技术、传感与检测技术、纳米材料与器件、数字信号处理

4.第四学年

第一学期开设课程:工艺与实习

第二学期开设课程:政治经济学、就业导论、工程化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和现代生命科学导论(二选一)、VLSI设计基础、嵌入式系统设计、计算机网络概论、可编程逻辑器件基础与应用、高级电子电路、显示技术、光纤通信原理与系统、微波毫米波电子学、光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高频集成电路、真空技术与应用、薄膜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基础、红外技术、光网技术概论、光电子集成技术概论、微电子机械系统概论、计算电子物理学、集成电路制造基础、信息存储技术

第三学期开设课程:毕业设计

(四)培养方案的特色

21世纪知识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新的理论、技术、方法不断出现,新的学科、交叉学科层出不穷,其中电子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为了迎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培养出高层次的研究型人才,整合优化、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成为人才培养方案的重中之重。

1.素质教育 强化基础教学

素质教育是创新教育的基础和前提,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决定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层次。通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学生能够从人类历史上创造、积累和继承下来的文化遗产和思维方法中吸取营养,为今后活跃思想、丰富思维方式奠定基础。而坚实的数理等自然科学基础是知识结构的“内核”,也是培养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只有夯实基础,才有可能在科学的海洋中自由遨游。为此在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有近60%的学时比例为人文社科及自然科学知识,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

2.宽学科口径 凝练专业主干

当代社会正在从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经济,以知识的创新、传播、应用作为支撑的经济发展模式。电气、电子、信息产业尤为突出,知识更新快,产品更新周期短,从而要求教育方式要由过去的单纯传播知识转变为注重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此以我校“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教学基地”建设为契机,结合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工程”项目和“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等重大教改项目,以信息技术为中心对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改革,建成了大电类基础课程教学平台,既拓宽了专业口径,又适应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需求。这一共享的大电类基础课程教学平台由10门学科基础课程和5门实践类课程组成。

10门基础课程为:

(1)面向对象的计算机程序设计(6个学分)

(2)电路基础(4个学分)

(3)计算机结构与逻辑设计(4个学分)

(4)信号与系统(4个学分)

(5)电子电路基础(4个学分)

(6)电磁场与波(4个学分)

(7)微机系统与接口(3个学分)

(8)自动控制原理(3个学分)

(9)通信与网络基础(3个学分)

(10)数字信号处理(3个学分)

5门实践类课程为:

(1)电工电子实践初步(32学时)

(2)电路与数字逻辑设计(48学时)

(3)电子线路实践(32学时)

(4)计算机硬件应用实践(48学时)

(5)综合课程设计(64学时)

在此基础上,结合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特色,进一步凝练专业主干,以“固体物理基础”、“半导体物理”、“现代光学基础”、“信息电子技术中的场与波”、“光电子物理基础”、“电子器件”、“VLSI设计基础”为本专业的主干课程。

以宽口径的基础加上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和发展空间,提高了学生的竞争能力。

3.重学科发展 培养科研能力

在加强基础、拓宽口径、凝练主干的基础上,结合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各学科的研究方向,开出了紧跟技术发展的多门选修课,使学生充分了解本专业学科的前沿、应用背景和发展方向,以宽广的专业知识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亦为学生在相关学科的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为了培养出高水平的研究型人才,贯彻“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科学研究”三元一体的培养精神,从课程实验到集中实践环节、从生产实习到毕业设计、从科研实践到学科竞赛、从学年作品到创新实践等等,在整个培养方案中始终不断线。

(五)专业建设与改革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在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中十分注重科学化、系统化和人性化,教学工作建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教学管理队伍,紧紧抓住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式改革的工作重点,利用启发式教育方式,鼓励学生学用结合、勤于思考,加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培养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深化教学改革 培养创新人才

创新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主题,是一个民族的支撑点,在新的发展时期显得尤为重要。创新首先依赖于新的思维方式,依赖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高等院校责无旁贷的工作重心。电子工程系一直在优秀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中不断摸索,努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现代电子技术专业背景的优秀人才,找寻到了一条适合我系特点、符合我系专业需求的创新素质培养三阶段模式,即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强化学生的创新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制定了针对校级优秀生和系级优秀生的导师制培养办法:从二年级的校级预选学习优秀生和系级学习优秀生就开始配备导师,帮助学生制订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定期听取学生的学习和科研情况汇报,并对其进行指导,所配备的导师都是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资格的教授、副教授,并且承担在研的纵向或横向科研项目。

(2)设立了优秀生培养基地,在基地内配备了性能良好的计算机、上网条件和许多电子技术实验必需的仪器和设备,建立健全各类管理使用规章制度,由学生自主管理。培养基地主要针对学习优秀生,另外学有余力的学生、参加各类创新活动和各种竞赛的学生也可以使用。这样,一是为优秀生实践提供了更好的创新平台,使他们可以自由的安排时间,二是为优秀生和导师的交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基地的范围内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3)通过各种政策、条例来激发学生参加各种科研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如在我系推荐免试研究生的条例中,明确规定了参加各类竞赛获奖、发表论文或申报专利等的得分数,在评选各类优秀奖项和优秀毕业生时,也同时参考是否积极参加各类科研创新活动。因此,同学们参加校内外科技活动的热情空前高涨,并在国家、省及学校各类竞赛中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4)我系在2003年度的SRTP计划中,成功立项达23项,创新项目20项;2005年度的SRTP项目申报更达160多项;在200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杯”竞赛中获得一个二等奖;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2004年嵌入式系统专题邀请赛上荣获全国二等奖;在2004“芯原杯”大学生IC设计竞赛本科生IC应用设计大赛中获得唯一的一个特等奖;2005年国际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一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2001年以来我专业学生在国际国内累计获得省级以上各种奖励达43项,其中获国际一等奖1个、国际二等奖2个、国家特等奖3个、国家一等奖2个、国家二等奖8个、国家三等奖2个、江苏省一等奖6个、省二等奖11个、省三等奖7个及省级先进1个。

2.实行教学督导 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督导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的教学督导制度,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教学督导组成员深入教学第一线,在课堂教学、教学管理等不同层次上开展教学督导工作,为优化教学过程、完善课程体系、培养年青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保证。

(1)抓住课堂教学环节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没有被打破的今天,课堂教学依然是学校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也是高校实施教育的最重要的方式。课堂教学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课堂教学的质量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系教学督导组成员都是具有几十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他们一方面通过对任课教师课堂教学的听讲,可以对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情况如基本概念、表达能力、讲课进度、信息量以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等进行了解;另一方面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可以了解学生的听课情况以及对教师的意见,从而汇总分析,并与授课教师一起探讨,提出改进措施;同时在听课过程中发现授课质量好的教师,积极组织教师进行观摩教学,推广好的教学经验,通过这些有效措施以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抓好青年教师的培养

近几年我系师资队伍处于大换班时期,大批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退休了,更多的年轻教师走上了教学第一线。如何帮助缺乏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上好课,并对他们提出严格的要求,使他们迅速成长成为高水平教师,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督导组组织青年教师进行首开课培训,并认真组织试讲,对提交的备课笔记、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资料认真审核,确保每位青年教师都能成为合格的教师走上讲台。

(3)协助课程体系的优化

我系督导组成员是由本系各学科老教师组成的,对各学科方向的课程教学内容较熟悉,加上听课的课程多,有的在职时就多年讲授有关课程,因此可以在以下两个方面发挥自身优势:一是通过听取全系各年级开设的有关课程,了解课程与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是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大类学科基础和专业课之间的关系,在衔接、整合与优化方面可以起到沟通作用。二是引导有关课程组对已开设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①严格审核,避免有关课程间的不必要的重复;②整合优化,力求相关课程间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承上启下,有的需要删减、简化,有的需要增加、突出,为优化课程体系及内容,提出宝贵意见,为人才培养方案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依据。

(4)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在督导过程中,准确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参考学校的相关文件,我系制定了完整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该指标体系与学生评教相结合,给出每位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成绩,以此作为晋升职称及积分工作考核上浮的主要依据,极大地调动了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

评价体系

img58

续 表

img59

3.优化课程体系 创造精品课程

自东南大学1996年申报国家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基地以来,电子工程系作为基础教学基地的主要参与单位之一,在基地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积极参与了基地的建设与改革。经过近八年的努力,基地建设已见明显的成效,并且创出了自己的特色。其中在人才培养方案上,提出了建立在加强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以信息技术为中心对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和优化,建成了大电类基础课程教学平台,既拓宽了专业口径,又适应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需求。在基地领导的统一规划和领导下,我校电气、电子、信息类专业所在的院系已统一了相关课程的基本要求,构成了共享的大电类学科基础课程平台。通过基地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目前已有4门课程建设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分别为“数字信号处理”、“信号与系统”、“微机系统与接口”及“电工电子实践”课程,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水平人才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4.开展国际合作 大胆教学创新

在本专业建设过程中,十分注意加强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著名企业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包括与美国的杜克大学、德州大学、新墨西哥大学、南加州大学、纽约州立大学,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大学,日本的东京工业大学、爱知工业大学,中国的香港科技大学、台湾新竹交通大学等院校都有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和美国ATIT、E-TEK、NORTEL、BELLCORE、CISCO、INTEL等著名公司也有广泛的科技合作和学术交流。1994年和飞利浦公司签署了长期合作合同,成立合作机构“东飞显示技术研究与开发中心”,这在全国高等院校中是唯一的先例,至今合作非常成功,双方都表示愿意继续长期合作下去。这是全国高等院校中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积极开展国内外人员互访和邀请国外知名学者来讲学。1986年以来已接受国内外进修合作者达50多人,其中国外30多人;同时先后派往美国、加拿大、英国、荷兰、日本、法国、澳大利亚、德国、新西兰等国进修或作博士后达60多人,学成回国者30余人。

为了使学生学到和市场及时接轨的知识,了解到专业的市场动向,为社会培养急需的有用人才,更好地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我们积极与一些国际知名的公司或企业联合建设某些炙手可热的专业课程。如邀请国际知名企业希捷科技与我系共同承担关于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由希捷科技派出资深的高级工程师,提供最新的相关课件资料,用双语教学方式,与我系教师共同完成了该课程的教学。这样使学生在学到基础的信息存储技术知识的同时,也了解到了诸如生产、工程、品质监测和零部件生产线全系列的知识,为学生在相关领域的求职及进一步深造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准备。

5.鼓励教授上课 参与教学改革

培养人才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教学工作是学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教师则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根据教育部〔2004〕4号文件精神和《东南大学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教授、副教授必须讲授本科生课程。为此我系教师积极响应这一文件精神,从“长江学者”、学科负责人到各学科带头人、知名专家、博士生导师都积极为本科生上课。尽管各自的科研任务非常繁重,他们仍然能将给本科生上课作为首要的任务安排落实,并在讲课时将自己所在领域最前沿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实现科研与教学的完美结合。学生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知识能力,拓宽了眼界。并通过知名教授的现身说法,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何成为有用之才提供了榜样。

教授、副教授不但积极承担本科生的教学任务,还积极参与各项教学改革,并且能够带领青年教师一起,开设反映学科前沿知识的新课程。近几年本专业参与部省级教学改革任务9项、校级教学改革任务20项,新开“现代光学基础”、“传感与检测技术”、“纳米材料与器件”、“嵌入式系统设计”、“高级电子电路”、“视频处理与显示基础”、“计算电子物理学”等7门课程。

6.双语教学及多媒体教学的落实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按照“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安排了共9门课程23个学分的双语课程,并选派教学效果好、外语水平高的教师承担双语教学工作,特别是一些学术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授,如“长江学者”黄庆安教授、“长江学者”崔一平教授以及孙小菡、雷威等教授积极承担双语教学任务,而一批年轻教师也通过参加学校专聘外籍教师进行的口语培训,正逐步胜任此项工作。双语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培养出更多能主动适应现代化社会需求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

随着技术发展、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以及网络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开放式教学模式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本学科的课程中基本上全部采用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已有多门课程上网,如“电子电路基础”、“信号与系统”、“电路理论”等课程,这一方式和手段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7.加强实践教学 构建各种实践平台

实践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实践环节不但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科研素质。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除了共享学校的实践平台如电工电子实践平台、工业与发展实践平台等,还在原有专业实验室的基础上,新建了光电子物理实验室、嵌入式系统实验室、优秀生培养基地,使学生在本科阶段就能接触到最新的技术及仪器设备。同时积极构建校内外实践平台,校内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科研基地,如国家ASIC工程中心、教育部MEMS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信息显示技术中心等,为学生实践环节提供保障。在校外与相关知名企业建设大学生实践基地,如无锡华晶集团、华东科技集团、瀚宇彩欣集团、东大微电子等,让学生在生产实践过程中锻炼自己,培养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

8.适应新课程体系的教材建设

在几十年的专业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教材建设也是硕果累累,据不完全统计,本专业已公开出版各类教材四十多本,其中获得国家教委优秀教材奖1本,电子部一等奖2本,电子部二等奖5本,机电部特等奖1本,机电部一等奖2本,机电部二等奖1本,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本;近5年出版的教材有《激光物理》(2001年)、《真空微电子学及其应用》(2002年)、《光纤通信原理与系统》(第三版)(2003年)、《彩色显像管中的电子光学》(2004年)、《VLSI设计基础》(2002年)、《电子工程物理基础》(2002年)、《CMOS模拟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2004年)、《C++程序设计》(2003年)、《电子电路基础》(2003年)、《应用电子光学》(2005年)等,目前正在撰写的教材有《电磁场理论》、《微机系统与接口》等,另外还有几本教材正在规划之中,有《纳米材料和器件》、《显示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可编程逻辑器件基础与应用》等。

在选取教材时也尽量选取全国优秀的统编教材,其中使用近3年国内出版的教材及最新的英文影印版教材约占教材种类总数的55.1%。

五、科学研究

本学科具有综合学科优势,含有省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工程中心1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4个。本系在学科和方向的结合与交叉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一些重大攻关课题上,集中不同方向的力量攻克难题。本学科有一批处于国际高技术发展前沿研究与开发的学术带头人。本学科经过“985”工程一期建设和省级重点学科的投入,目前已形成了一个从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到产品开发的完整研究体系。本学科中部分研究方向在国内具有明显优势,在国际上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作为信息技术的基础和支撑学科,信息光电子学及微电子学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而且,我国已逐步成为电子产品的制造基地之一。本领域中的显示技术、信息光电子技术、MEMS技术、微电子技术、集成电路设计等无一不在信息领域中充当极其重要的角色。

1.科研基地

本学科现有国家专用集成电路(ASIC)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MEMS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显示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信息显示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光通信器件与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研究、教学和人才培养基地,另外与韩国LG公司、荷兰飞利浦公司合作成立的金东飞显示技术研发中心,经过8年的建设,已成为亚太地区一流的实验室。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依托的主要科研基地:

江苏省光通信器件与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组建于2002年,以光电子材料、器件以及高速光通信技术的研究作为中心的主要工作内容。主要研究新型有机聚合物光电子材料及器件物理。该研究中心的负责人博士生导师崔一平教授是国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第一期青蓝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333”人才培养对象,也是我系物理电子学学科带头人。在崔一平教授的带领下,经过多年的努力工作,形成了一支在光通信、光电子材料及器件方面的科研团队,在高技术的相关领域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取得了一批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重视。

江苏省信息显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暨江苏省显示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是国内从事显示技术研究的重点科研基地,1993年研制出国际上第一只彩色内偏转显像管,2003年“大屏幕全彩色新型槽型PDP的研究”通过了江苏省科技厅的科技成果鉴定,并通过科技部验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34英寸荫罩式全彩色PDP研制”成功实现动态视频图像显示。该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王保平教授是国家“863”重大专项专家组成员、国家总装备部专家组成员、国家信息产业部专家组成员、第二期青蓝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333”人才培养对象,并担任中国信息显示学会理事长和江苏省真空学会理事长。在他的带领下,中心正朝着国家显示技术研究中心或国家级PDP技术研究与开发中心的目标前进。

MEMS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要从事集成传感器、硅片直接键合技术、微传感器CAD等研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设计研究基础设施,目前承担了多项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科技研究与开发项目;在人才培养与教材建设方面积极地开展了工作,先后出版了《硅微机械加工技术》等多部本科和研究生教材。MEMS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黄庆安教授是国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863”重大专项专家组成员、国家总装备部专家组成员、江苏省“333”人才培养对象,也是我系“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的学科带头人,他在微执行器、微机械加工技术等方面开展了积极有效的研究工作。

国家专用集成电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设有系统设计、集成电路设计、嵌入式软件等3个研究开发部,以电子信息系统产品为龙头,IC设计和嵌入式软件开发为核心,实施嵌入式系统工程,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用集成电路芯片和系统产品。目前正在研发的项目有:“PDP显示器驱动电路和系统”、“基于目标产品的SoC芯片设计及产业化”、“数字电视调谐器专用芯片及其产品产业化”等8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任务。在东南大学国家专用集成电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863”重大专项专家组成员、江苏省“333”人才培养对象、博士生导师时龙兴教授带领下,工程中心所开发的“调频广播副载波信息服务系统”等成果正在进行技术转化和推广应用。

2.科研成果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与特色:从2001年到2005年4月共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18项,发表科研论文768篇,申报国家专利130项,出版专著4部,获国家级及省部级奖励15项。

本学科近5年来所取得的主要成果有:

(1)显示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所承担的国家“十五”“863”平板显示重大专项立项支持的“全彩色荫罩式PDP(SMPDP)”项目取得了重大进展,2003年通过了科技部的验收。验收小组认为该项目成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体系构建完整,已达国际领先水平。2003年8月,在已完成的14″SM-PDP样机的基础上,全体课题组成员团结一致,克服SARS造成的种种困难,迅速完成了34″SM-PDP样机,实现了从原理性样机向可商用化样机的飞跃。目前已与南京斯威特公司签订了8000万元人民币的项目转让合同,产生了优良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国家ASIC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2000年科技部对所属的96个工程中心评估中获优,这也是信息领域唯一获优工程中心,获滚动支持200万,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

(3)半导体器件与微电子学在省级重点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

(4)2000年批准成立的MEMS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其主要研究方向水平位于国内同行业的前列。2003年1月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2004年1月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

(5)大功率He-Ne激光器生产制造技术已于2002年转让兵器工业部南京528厂,合同经费240万;LY2-1型多功能光化治疗机被解放军97医院、301医院、454医院、中大医院采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6)在先进光子材料与器件、全光通信技术、光纤光栅器件和应用、圆形槽波导微波化学反应器用天然气制造乙烯、下一代IP/WDM系统光层管理核心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子滤波器件和光开关/调制器、完成光子滤波器件的制作和封装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

(7)在新型有机及聚合物光子学材料的研究方面形成了特色,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所发表文章被国外同行引用达200多篇次。

3.重大在研项目

本学科目前正在承担的部分国家及部省级重大项目有:

国家“211”工程

“十五”“973”——新型场发射平板显示和微显示的基础研究

“十五”“863”——高清晰度平板显示重大专项

“十五”总装备部重点预研——高分辨率荫罩式PDP

“十五”总装备部系列型谱——彩色CRT组件

“十五”“863”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专项——个人信息处理终端SoC

“十五”“863”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专项——高压驱动电路模块

“十五”“863”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专项滚动项目——高压驱动电路模块

“十五”总装备部新品项目——高速人眼安全激光通信光电模块

“十五”“863”微机电系统(MEMS)重大专项——MEMS加工与封装建模、模拟与IP库

“十五”“863”微机电系统(MEMS)重大专项——MEMS设计与工艺平台集成技术研究

“十五”“863”微机电系统(MEMS)重大专项滚动项目——气象检测微系统实用化研究

“十五”总装备部系列型谱项目——硅—硅键合材料

总装备部国防科技重点基金项目——芯片上的气象站

总装备部“十五”预先研究计划3毫米波段圆形槽波导功率合成器研究

国防“十五”预研微硅加速度计与可靠性分析与测试结构设计

总装备部“十五”预先研究计划用于工艺监控的MEMS测试结构及方法研究

武器装备预研碳纳米管场致发射显示器件的研制

总装备部“十五”预先研究计划高分辨率彩色等离子体显示器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有机分子双光子吸收材料及相关基本问题的研究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非线性光学材料

江苏省“十五”高技术无光纤激光通信终端机及相关技术研究

教育部“985”项目低维功能材料的制备和电磁疏运的研究

“十五”“863”光电子芯片与集成系统无生产线设计

省高技术项目Ⅲ-Ⅴ族半导体多量子阱光调制器/开关技术研究

国家“973”项目平板显示器件新型显示模式及综合显示性能评价的研究

国家“973”项目碳纳米管场发射显示器件物理研究和高效器件研究

总装备部耦合腔行波管可靠性技术研究

六、自我评价

通过几十年专业建设的沉淀与积累,尤其是近几年的建设与发展,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优势,有明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目标,以符合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培养理念为基础,以高水平的师资力量和实践环节作支撑,构建了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在抓好本科生基本教学要求的基础上,突出优秀生培养;建立优秀生培养基地,从二年级起配备指导教师至学生毕业培养不断线。以本科生与研究生混合培养形式,提高优秀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一直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快教学研究和教材改革,形成适合于该专业学生培养的教学模式;教师与学生能够相互交流,通过课堂教学、生产实习、学术讨论、开展活动等各种形式加强沟通,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成为社会所急需的合格人才,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电子科学与技术的专业建设依托国家专用集成电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MEMS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显示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信息显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光通信器件与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南京市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工程技术中心和南京市嵌入式处理器工程中心,发挥学科优势和科研优势,以物理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光学工程、电路与系统等学科发展所展示的专业特色为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建立稳固的基础,使该专业真正成为电子信息类专业中的品牌。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就业及考研的压力对本科第四学年的教学工作有较大的影响,如何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将作进一步研究。

2.出版教材,尤其是获优秀奖的教材还不多,必须进一步安排落实。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在东南大学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在全国高校中具有较强的影响,我们将继续努力,加快与国内外知名大学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术水平,提升学科品位,让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经受磨炼,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输送高层次人才,锻造出具有实力的真正的特色和品牌专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