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校园诚信缺失及对策

校园诚信缺失及对策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校园信用道德的现状不容乐观。更令人忧虑的是青少年对信用的无知与淡漠。个人信用缺失,必然导致社会信用污染,直至国际信用下降,这方面的例子触目惊心。其他诸如权钱交易、法律白条等现象,都是信用污染在行政、司法等领域的反映。对青少年的信用教育,应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有所侧重。信用行为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塑造。教师的信用理念直接影响着学生诚实守信品质的形成。

校园诚信缺失及对策

◎秋 平

校园本应是一个圣洁的殿堂,然而近年来,信用污染的“沙尘暴”也刮到了教育这方净土上,悄悄侵蚀着青少年稚嫩的心灵,如果你留心观察,这类事件屡屡见诸报端。

一、校园信用道德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校园信用道德的现状不容乐观。据《中国青年报》载,2004年湖南隆回一中14个保送生中13个有假;2001年成都市某小学三年级学生董某,为了竞选班长,竟然在同学中请客吃饭、送东西;2002年《都市天地报》又披露,兰州一名女中学生为了使自己成为明星,冒充中央电视台导演孟欣向某广告公司推荐自己,想靠欺骗快速成名。以上这些报道好像离我们较远,但“备战”公开课的现象却为大家所熟知,“试讲班级一二三,主任校长当高参,多种媒体轮流上,学生配合情绪昂。”这段顺口溜难道不是在提醒我们,公开教学与平时教学的较大差别,这不正说明我们在向学生的心中撒播弄虚作假的种子吗?

更令人忧虑的是青少年对信用的无知与淡漠。何为“信用”?《辞海》上的解释是:“诚实、不欺、遵守诺言。”而有些同学却用自己的言行对“信用”作了另一番诠释:“考试时让别人抄是讲义气,5元以内的借款不需还属时尚,不履行对师长的承诺算本领,同学间按照约定准时赴会是迂腐。”学生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看似不大,却反映出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青少年的信用观念十分淡漠。所以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诚信教育刻不容缓。

二、校园诚信教育的意义

两千多年前的教育家孔子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百多年前的仁人志士也曾呼吁,“兴国首先在于兴民,立国首先在于立人。”中国近代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的“非信无以立人”的名言,则启发我们将“立信”提高到“立国”的高度去思考。

可以这样说,缺“信”则失“人”,失“人”则误“国”。道理其实很简单,诚实的人能摒除私念,修正错误,科学地对待自己和宇宙间的一切客观事物;能在许诺前慎重衡量其是否符合社会公德和正义,也才会于承诺后认真负责地承诺。唯有他们才能为报效祖国尽责尽力。而表里不一、虚伪狡诈的人,必然患得患失,心底不干净。当他们受个人利益的驱动,突破道德防线时,社会便会出现个人信用危机。

个人信用、社会信用、政府信用、国际信用,这些都是紧密相连的。个人信用缺失,必然导致社会信用污染,直至国际信用下降,这方面的例子触目惊心。2000年河南原阳“毒米”事件,使得有“金牌米市”的原阳市,米价大跌,日成交量由最多时的1000多吨跌至几十吨。经济损失惨重自不待言,但比经济损失更严重的恐怕是对民族精神的毒害。其他诸如权钱交易、法律白条等现象,都是信用污染在行政、司法等领域的反映。而广东国投在破产清盘时暴露出的信用问题,则使得国际信用评价机构纷纷降低了中国企业的信用等级,影响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

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离开了信用,交易行为只能倒退到“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原始状态,这将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

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融入世界经济在即,若不建立良好的信用体系,必将影响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长此以往,我们怎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信用,关系国家、民族兴衰的大事!

信用,不能在我们这一代让他从青少年手中丧失!

三、建立校园信用的策略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现在的信用意识,将决定我们明天的社会信用。青少年时期又是人格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培养他们诚实守信的品质,就成了教育工作者的一项战略任务。

对青少年的信用教育,应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有所侧重。在小学阶段,着重培养儿童言行一致的品质,进行不说谎话,不弄虚作假,不作空头承诺的诚实教育。到中学阶段,要使学生认识到诚实守信是一个人应有的基本道德品质。

为人处世只有在思想上老实正直,政治上忠诚磊落,经济上重诺无欺,生活上纯洁自律,事业上才能有成。因而要引导学生树立以讲信用为光荣、不讲信用为耻辱的观念。

信用行为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塑造。通过组织对社会信用行为开展调查研究,参与有关部门对社会信用的检测工作,开展“信用论坛”,进行“信用价值有多大”“遇到不讲信用的人怎么办”“我为信用文明建设献一策”等讨论,让学生亲身感受信用的重要性以及不守信用的危害。另外,有些学校以“考前宣誓”和建立“无人监考考场”的方式,使学生体会庄严承诺的有效力和约束力,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这样做既有利于规范学生在校行为,也有利于他们日后在社会上以“信”立身。

教师的信用理念直接影响着学生诚实守信品质的形成。受教育者是教育者的一面镜子,教师平时的言行举止像一张生动的图画展示在学生面前,我们是什么要比我们说什么更有力量。“上有好者,下必甚焉。”教师严谨治学,爱岗敬业,学生在学习上才不会弄虚作假,投机取巧;教师实事求是,表里如一,信守承诺,学生才能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做老实人;教师爱信用如眼珠,学生才会视信用如生命。所以,教师只有用人格的力量去拨动学生的心弦,才能产生心灵的和谐共振。

营造信用环境也是重要的教育举措。黑板报、画廊、标语牌等,都应成为宣传信用文化和诚信典范的重要阵地。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必须十分关注家庭和社会对学校教育的影响,一旦发现与学校教育相悖的地方,就应及时做好疏导工作。通过教育使学生明白,我们的社会信用体系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建成,必须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些问题。

只有我们每一个青少年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维护信用尊严,就一定能够拥有一个有信用的世界。

重建社会信用大厦,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教师,理应义不容辞地担负起为其奠基的神圣职责!

(此文曾获全国校园文化建设二等奖,曾发表于《教育文摘周报》2007年12月26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