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区联动”与地方高校角色定位研究报告

“三区联动”与地方高校角色定位研究报告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三区联动”中,明确地方高校的角色定位至为关键。有许多关于“三区联动”的主体关系研究都是围绕以上三者展开的。因此,我们认为“三区联动”的主体是高等学校、政府、企业。有关“三区联动”的分类方式有许多种。虽然在不同模式的“三区联动”中,高等院校的具体的功能、任务、责任和权利等有所差别,但是它们的基本角色是相同的。那么在“三区联动”中,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的角色定位应该有所区别。

“三区联动”与地方高校角色定位研究报告

课题组

现代社会,大学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大学主动适应和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已成为时代的要求。一方面,大学作为知识的创造者、传播者、应用者,越来越从经济和社会发展舞台的边缘走向中心;另一方面,大学需要依靠社会所提供的资源,依靠政府的支持。因此,开放办学,实现大学与社会的互动,主动适应和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已成为时代的要求、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需要,成为时代赋予高等学校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在推进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中,地方高校作为高教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肩负着重要职责。地方高等学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等学校要真正成为推动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的摇篮,科技创新的基地,产业发展的动力,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科技支撑,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有生力量,必须积极探索科技创新的新路径,努力建立科技创新的新体制和新机制。为了使地方高校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真正成为人才培养的摇篮,科技创新的基地,产业发展的动力,有必要通过“三区联动”,积极探索新路径、新机制。在“三区联动”中,明确地方高校的角色定位至为关键。

一、“三区联动”及其战略意义

所谓“三区联动”,我国学术界一般是指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和公共社区相互融合、联动发展。大学校区主要发挥人才、学科、实验条件及国际合作等资源优势,为整个城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科技园区为高等学校和企业合作开展科技创新提供空间平台,它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的主要创新源泉之一,是高等学校实现社会服务功能和产学研结合的重要平台;公共社区主要为校区和科技园区提供公共服务,创造一个适宜居住、休闲、交流的环境。

所以,“三区联动”的基本涵义一般概括为:以大学校区为依托,以科技园区为平台,以资源在行政社区的集聚、共享、融合为抓手,形成强有力的区域创新集聚氛围,促进大学发挥科技、知识和人才的“溢出效应”,促进科技园区发挥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功能,提高社区的人才集聚效应。

关于“三区联动”的主体存在不同看法,比较普遍的观点是,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和公共社区构成“三区联动”的主体。有许多关于“三区联动”的主体关系研究都是围绕以上三者展开的。然而,我们认为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和公共社区只是三个空间概念,三者不能成为承担社会权利义务的社会主体。事实上,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和公共社区的“三区联动”只是现象描述,而本质上是高等学校、企业和政府三者之间的联动。“三区联动”体现了高等学校、企业和政府这三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合作关系。如果高等学校、企业和政府三个主体之间不能形成良好的合作互动关系,“三区联动”是不可能实现预期效应的。因此,我们认为“三区联动”的主体是高等学校、政府、企业。研究“三区联动”本质上是探讨科技创新环境下,高等学校、政府、企业之间的互动关系。

“三区联动”有利于整合和协调各方优势,包括教育资源优势、科技资源优势、创新环境优势和政策文化优势;有利于促进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实现培育创新文化、推动创新活动、优化产业结构;有利于将创新体系建设、城市产业升级、社会功能拓展紧密结合起来。

二、“三区联动”的模式

国外典型模式有美国硅谷模式、英国剑桥模式、日本筑波模式和印度班加罗尔模式等。国内典型模式有北京中关村模式、东北大学模式、上海杨浦模式和闵行紫竹模式等。目前国内模式的特点是:(1)政府有力推动;(2)高校发挥主导;(3)企业积极参与;(4)机制尚不成熟;(5)产业集群较弱;(6)创新文化缺乏。

三、“三区联动”的功能分类

有关“三区联动”的分类方式有许多种。本课题组根据大学校区、科技园区与公共社区在“三区联动”中功能大小的不同,将它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高校学科主导型

以高校的学科群作为企业投资的原动力,引导区域经济发展并形成特色。例如同济大学科技园经过近20年发展,孕育出众多以建筑与城市规划设计为主的创造性产业集群。

(二)企业主体型

通过企业投资吸引高校科技投入和政府参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并形成特色。此种典型模式有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

(三)社区主导型

通过政府组织或行政手段,引发高校科技投入和企业投资,将各种优势资源集中调配,引领区域经济发展并形成特色,例如上海杨浦科学园区。

四、“三区联动”的创新模式

课题组认为依据上海的具体情况,可以建设“三区联动”的新模式:

(一)建立跨地域空间的高校、企业和政府的产学研战略联盟

这种模式突破空间和地域限制,淡化“三区联动”的形态,注重高校、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实质互动。如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与企业和松江区政府构筑了产学研战略联盟。

(二)建立虚拟平台上的“三区联动”模式

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建立在虚拟平台上的“三区联动”成为可能。课题组认为,“三区联动”可以跨越时空,建设“E—科技创新园区”。通过网络建立高校、企业和政府交流的平台,实现知识创新的开发和交流。

五、“三区联动”中地方高校的角色定位

由一所或多所高等院校构成的“大学校区”是“三区联动”的主角之一。虽然在不同模式的“三区联动”中,高等院校的具体的功能、任务、责任和权利等有所差别,但是它们的基本角色是相同的。

高校在“三区联动”中的基本角色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发展所急需的、各种有价值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创造、创新、传播和应用者;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各类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开发和输出者;适应时代发展主流的优秀社会(社区)文化的引领、提升和营建者。

如果把高等院校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研究型大学(以全国重点大学为主);另一类是应用型大学(以地方特色大学为主)。那么在“三区联动”中,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的角色定位应该有所区别。除了存在着“基本角色定位”外,还存在着“分类角色定位”。

(一)研究型大学的角色定位

以重点大学为主的研究型大学侧重于自主地创造知识或创新知识;培养、开发和输出各类研究型人才(包括政府机构及企业的高级管理者);引领社会(社区)文化的发展方向,提升社会文化的价值品位。研究型大学以其学科优势、知识优势和人才优势,在“三区联动”中起主导作用。自主创新知识,包括从事“高精尖”技术的创造、发明、设计等,努力达到国际领先或国内领先水平;培养、开发和输出各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研究型人才;为社会提供不可替代的创造性优质服务;引领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提升社会文化的品位。

(二)应用型大学的角色定位

依据差异竞争的办学理念,扬长避短,以地方特色大学为主的应用型大学侧重于新知识、新科技成果的传播和应用;培养、开发和输出各类具有创新意识和奉献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参与优秀社会(社区)文化的营建活动。地方性应用型大学凭借其与所在社区的天然的、紧密的联系,能够协助或配合研究型大学,在“三区联动”中起到不可缺失的重要的支撑作用。

六、“三区联动”模式下地方高校的制度创新

“三区联动”促进地方高校体制和制度创新可以分为操作层和制度层两个层面。操作层是指“三区联动”的具体运作方式,主要包括搭建资源配置共享和合作创新两个依次递进的平台。实现三项无缝对接:二级行业学院和企业集团的无缝对接;学科链、专业链和产业链的无缝对接;人才培养规格和企业用人要求的无缝对接。

(一)搭建资源配置共享平台和合作创新平台

资源配置共享平台是“三区联动”操作层的基础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联动三方参与主体的各种资源实现交汇融合和优化整合,实现三区内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并流向能产生最大创新价值的结点。在资源配置共享平台上,既能使大学、企业和行政社区拥有的知识、技术、装备和人文设施得到了充分、有效的配置,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也能使大学和企业的一部分闲置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合作创新平台是“三区联动”操作层中的中坚平台,是“三区联动”运作的主要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大学、科技园区和行政社区三方参与主体在资源配置共享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合作形式,发挥协同效应,提高创新能力。

(二)二级行业学院和企业集团无缝对接

在组织结构方面,大学对外服务的主体是二级学院。现有的传统大学制度自上而下的科层制特征比较明显,行政权力明显制衡着学术权力,缺乏主动性与活力,这不仅抑制了大学独立的自主办学热情,也抑制了“三区联动”中大学二级学院对外活动的创新能力。作为地方本科院校在组织体制创新上应坚持“走地方路,打特色牌”,坚持大学的体制和机制在社会功能方面与地方和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相适应,且具有针对性;打破封闭式办学,实行和区域经济联动的开放式办学;破除科层制,积极发展矩阵式组织体制等先进的管理体制;给予二级学院更大的自主权,和产业经济企业集团联合建设行业二级学院,实行二级主学院在学术知识方面与产业集团、区域经济的无缝对接。

(三)学科链、专业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

高校的学科规划应结合“三区联动”和地方经济发展前景。专业设置既要考虑学校自身学科发展需要,也要考虑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把两者结合起来,对专业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进行全面改造。

(四)培养人才规格和企业用人要求无缝对接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要考虑区域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在人才培养规格方面打破学科体系的束缚,培养跨学科的、具有综合工程能力的优秀工程师;在培养方式上打破课堂教学的束缚,走产学合作道路,在真实工程环境中培养人才。

(五)坚持人才制度创新

在“三区联动”中出现多种人才流动形式。如高校人员到企业或政府挂职锻炼;高校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到企业进行科研合作;大学、企业和社区联合组建科研团队等。为此需建立相应制度,如高校教师或科研人员贮备制度等。

(六)坚持评价制度创新

目前在我国高教评价过程中,存在着“重科学,轻工程;重研究,轻应用;重论文,轻实践”等问题。这影响到教师的职称晋升和薪资调整等,最终影响到教师参与“三区联动”的积极性。为此,要改革相应的评价制度。

(七)坚持管理制度创新

“三区联动”管理是关键。参与“三区联动”的有学校、企业和社区政府等多个实体,联动涉及教学、生产和文化等方面,必然会产生诸多矛盾。为此可考虑成立“三区联动”协调管理委员会。

七、上海促进“三区联动”的对策与建议

依据以上分析和研究,课题组认为,“三区联动”是地方高等学校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的必然选择。地方高校要在“三区联动”中发挥重要作用,需要准确定位角色。为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将“三区联动”发展战略纳入城市发展总战略之中

“三区联动”发展模式是当今世界区域经济社会重要发展模式之一,它能有效地整合社会的创新资源,发挥人力资本、财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最大效应,这对于促进上海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构筑创新型城市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鼓励建立跨地域的高校、企业和政府之间的“三区联动”平台

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要鼓励地方高校建立跨地域、空间的高校、企业和政府的产学研战略联盟。注重高校、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实质互动,推动建立利益共同体,尤其是要鼓励地方高校与企业集团共建二级学院。

(三)鼓励通过网络平台构建“三区联动”的“E—科技创新园区”

“三区联动”的发展模式可以跨越时空障碍,以互联网为载体,在虚拟平台上,建立“E—科技创新园区”。即通过网络建立高校、企业和政府之间实现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开发、交流平台。

(四)分类指导不同高校在“三区联动”发展中的角色定位

政府部门要对不同高校分类指导,鼓励地方高校走产学研合作之路。通过与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合作,实现“三区联动”。同时,在政策配套、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形成推动地方高校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激励机制。

(五)进一步突破制约人才流动的体制瓶颈

政府教育管理部门要通过政策导向,促使各高校打破封闭办学模式,尤其是要努力消除高校、政府、企业三者之间人员的流动障碍。要消除目前高校人事管理制度中的障碍,容许教师自由兼职,柔性流动,并容许政府、企业中的专业人员到高校兼职。

(六)改革高等学校办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应当调整高校教育评估方式,将“两个贡献率”纳入高校办学效益的评估体系中。一是高校对科技创新、学科发展的贡献率;二是高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对于地方高校,第二个指标更重要。

(七)深化体制改革,培育“三区联动”创新文化氛围

创新文化氛围集中体现在能产生大量交流学习的场所,如研究机构、培训中心、职业协会、技术交流中心、图书馆等。课题组认为,培育适应特定区域的创新文化是“三区联动”中创新主体的重要责任,各级政府应当在培育区域创新文化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课题承担单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负责人:汪泓

参考文献

[1]章仁彪,官远发,王雁,张希胜,奚荣庆.创意城市与现代大学:从3T理论到三区联动[J].教育发展研究,2007,(5A)

[2]章仁彪.走出“象牙塔”之后:大学的功能与责任[J].复旦教育论坛,2005(3)

[3]黄全乐,李涛.大学与城市:法国大学校园变迁的启示[J].新建筑,2004(5)

[4]章仁彪,王雁.大学与城市互动:矛盾与对策分析——再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3)

[5]毛寿龙.中国政府功能的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

[6]安纳利·萨克森宁.地区优势[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

[7]赵文彦.中关村十年之路[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8

[8]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1999年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报告[R].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9]林共市.高科技产业生态与中国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的发展[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8)

[10]唐良智.大学科技园发展研究[J].大武汉战略,2001(3)

[11]余晓.英国科学园区[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1(3)

[12]官远发,王雁,章仁彪.环大学经济圈:从知识外溢到科技转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6)

[13]李青等.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的区域经济管理模式[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14]王晓勇,雄和平.创新机制模式,走出地方高教特色发展新路[J].中国高等教育,2006(10)

[15]钟坚.“硅谷”与“硅谷文化”.特区经济,2000(5)

[16]张德祥.高等教育的整体优化与大学的科学定位特色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5(1)

[17]李政.中关村的创造指数[J].中关村,2005(3)

[18]吴昌飞.搭建“三区联动”平台 助推“紫竹园区”建设[J].联合时报,2007/1/5

[19]吴跃文.大学城应是可持续发展适宜居住的卫星城区[J].中国高教研究,2002(12)

[20]赖德胜,武向荣.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J].教育研究.2002(7)

[21]孟丽菊.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含义及概念[J].教育科学.2002(3)

[22]蒋凯.从“奢侈品”到“生存的必需”——世界银行关于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的新观点[J].全球教育展望.2002(6)

[23]潘懋元.外国高等教育史[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4]范明.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5]刘尧.大学特色的形成与发展[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6)

[26]肖海涛.论大学特色的内涵与特征[J].中国大学教学,2007(2)

[27]范成祥.特色化地方高校发展的根本出路[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2)

[28]安纳力.萨克森宁,地区优势——硅谷和128公路地区的文化与竞争[M].曹蓬译,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

[29]罗良忠、史占中.美国硅谷模式对我国高科技园区发展的启示[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04)

[30]韩正忠.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一个不同与硅谷的发展模式[J].发展.2001(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