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理性看待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弱化的现象

理性看待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弱化的现象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代大学社会责任感弱化显然已经成为一个真命题,对其原因有必要进行较为深刻的分析。胡国胜认为高校目前的思想政治工作、教学工作、学生管理工作有许多方面不利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彭定光认为这是部分大学生淡化乃至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内在原因,由于对社会认识的片面,导致观念上的偏颇,再加上惯性的影响,使得学生不愿意承担社会责任。

理性看待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弱化的现象

任孟娥[1]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的分析及理论界关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弱化的研究综述指出,要走出教育误区,必须理性分析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与个人责任感并不冲突,个性发展绝不等同于自私自利,进而提出现代教育应转变观念,充分认同个性发展,才能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 社会责任感;个人责任感;个性发展;现代教育新理念

社会责任是指一个人对他人、对社会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和使命。社会责任感是人们对这种责任的一种强烈的自觉意识和崇高的情感、意志,是与人的理想、志向和价值观高度统一的,为祖国和人民献身的一种强大的内动力。当今社会要求人们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大学生肩负着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重任,但部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却明显淡化,这不能不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思考。

一、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

笔者经过对某高校大学生进行随意取样的200份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具体表现如下:

(一)社会主人翁感淡化

当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把个人利益作为首要选择,此次有关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的问卷调查中,对“看到有人损坏公共财物,你有何反应?”的问题,只有9%的大学生选择阻止破坏者,61%的学生表示愤怒,但不作为,即这一部分学生对破坏公共财物极不赞成,但是没有在实际行动中表现出来,社会主人翁感较差。对“公交车上的小偷行窃,你如何做?”的问题,22%的学生选择会马上制止,25%的学生会告诉司机,53%的学生装作没看见。可见,过半学生只顾及个人的眼前利益,对他人利益和公共利益淡漠。对笔者所设的问题之一“你对青年志愿者支援西部建设持何种态度?”,45%的大学生赞赏他们的行动,并表示要向他们学习,55%的学生也赞赏他们的行动,但表示不会向他们学习。在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的选择上,一半以上的学生如此“理智”地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引人深思。由此看来,当代大学生更重视个人利益,而轻视社会整体利益。他们认为社会利益太远、太大、太空,可望而不可即,而个人的现实生活利益才是最实惠的。因而更多的是关心自己的命运,更多的是关注自身发展的状态和现时的利益。从本质上看,这些大学生是缺乏对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关系的认识,缺乏对自己负有的历史使命的正确认识和在这种认识基础上对社会所应具有的主人翁态度。

(二)缺乏对他人和社会弱势群体的同情心

问卷调查中,对“你是否会留意校园张贴的寻物启事?”的问题,9%的学生说自己从来不看,15%的学生说自己基本每次都看,80%的学生表示偶尔看几次。对于“三农”问题,55%的大学生表示对农民生活的艰辛很同情,但是感到无能为力,41%的学生有解决问题的冲动,4%的学生认为农民的生活状况与自己无关。大学生是未来经济建设的栋梁,关心社会问题程度降低,未来工作动力就会缺少精神支撑,后劲不足。例如调查中,笔者问及“你对哪类新闻感兴趣?”结果对时事类感兴趣的程度基本与娱乐类持平,都在44%左右。

(三)诚信意识淡漠

笔者在调查中设了这样一个题,“假如你有逃税的十足把握,你会逃税吗?”33%的学生回答“会”,34%的学生说自己“不会”,另外33%的学生回答“也许会”。现代社会是诚信社会,包括对他人的诚信,对自己的诚信,对社会的诚信。一国的大学生素质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国的形象,所以当代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亟待解决。

二、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弱化的原因

目前,如何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已引起教育界特别是高等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当代大学社会责任感弱化显然已经成为一个真命题,对其原因有必要进行较为深刻的分析。

(一)社会原因

这一原因一般被归结为外因中的主要因素。例如彭定光在《论在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中把社会原因归结为社会的多元化、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西方错误思想观念的影响[1]。他认为多元社会使各个组织和每个人都关注于自己利益的实现,社会整体的背景变得越来越不清晰,社会整体利益变得越来越难以确定。而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强调个体利益、彰显个体利益之间相互区别的经济,由此带来的观念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会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同时西方近代以来的主流思想将个人与社会对立起来,否定存在着超出个人利益之外的社会整体利益,因而也就不承认人应该承担对他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责任。胡国胜、封栩琛在《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弱化探析》中,也将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弱化的原因总结为当代西方个人主义伦理思潮的影响和市场经济价值观的影响[2]。浙江师范大学蒋国勇撰文《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不容乐观》中指出,新旧体制转轨过程中的影响及不良的社会风气影响,使大学生产生消极的心理,在人生的道路上时常感到困惑,不知不觉地趋向自我价值,而极少考虑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3]。表达了此类观点的还有吴允侠、吴健《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及其培养》[4],浙江大学周芳、金贵兴的《试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等[5]

(二)家庭原因

浙江大学周芳、金贵兴《试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中认为,独生子女的优势性,使大学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对父母、他人、社会的要求高而多,对自我的要求低而少,权利意识强而义务感、责任感弱。蒋国勇也从独生子女角度分析,指出家庭因素不容忽视。

(三)学校原因

胡国胜认为高校目前的思想政治工作、教学工作、学生管理工作有许多方面不利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比如,思想政治工作中灌输式的教育;在教学上,课程设置与社会需要之间的联系比较模糊;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没有注意尊重并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妨碍了他们对自己的社会地位的确认。蒋国勇也在自己的文章中表达了对目前高校教育工作的忧虑。吴允侠、吴健的观点同以上观点基本一致,认为学生处于被管制的地位,不仅不利于社会责任感的提高,相反,还会产生逆反心理和破坏欲。周芳、金贵兴认为中国教育历来重视教育的社会价值取向,而对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性发展的重视似嫌不足。结果要么是学生的主体性被压抑、心灵受到伤害,要么是毫无责任感可言。

(四)学生自身因素

彭定光认为这是部分大学生淡化乃至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内在原因,由于对社会认识的片面,导致观念上的偏颇,再加上惯性的影响,使得学生不愿意承担社会责任。蒋国勇认为目前很多大学生的生活经历基本上是从学校到学校,他们的自我意识不高,不够成熟,缺乏对个人与社会、现实与未来、社会的光明面与阴暗面的全面理解和认识。同时还由于他们缺乏理性思辨和分析选择的能力,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大学生的社会地位与社会角色,也不能正确认识社会赋予他们的历史使命,因此,在意识到自己责任的同时,不能把它升华为一种自觉的内心信念,升华为义务感,往往受不良社会环境和社会舆论的影响,责任感出现波动。

在以上原因分析中,笔者认为强调外因过多,对学生自身分析不足。而且我们明显可以看到,在对学生自身原因的分析中,也仍旧停留在社会、家庭、学校对学生的影响,认为是这些影响使学生对社会现实缺乏足够的认识,继而对人生的价值认识再现偏差。然而现实是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历程已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大学生的独立意识与创新意识空前高涨,他们已经明确意识到只有完善个人修养,加强个人能力建设,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学生一方面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一方面却又不知道自己该怎样去做,这种矛盾心理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言行。同时,对于生活在其中的社会,大学生理性上清楚自己负有责任,但负起什么样的社会责任,怎样负起责任,通过何种途径负起责任,大学生并不清楚。学生的这些新特点新变化已经暗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充分发挥教育的引导功能。因此,笔者认为要提高和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应放在首要位置,虽然它不是唯一的手段。

三、理性分析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弱化

社会生活环境对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这种影响的结果很难预料和控制。而教育能够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按照既定的方向,选择适当的内容,有针对性的利用集中的时间,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效的训练和培养,使他们获得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是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高等教育中德育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仍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的教育模式下,这对于在当下环境中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不利。

(一)传统教育对学生的独立人格重视不够

中国传统教育重视教育的社会价值取向,历来喜欢用一些外在的社会标准要求学生,如我们经常教育学生为祖国、为社会而读书,经常要求学生要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却很少提倡学生关心、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很少要求学生学会对自己负责。结果要么学生的主体性被压抑,要么是毫无责任感可言;假、大、空的责任要求往往导致学生本应承担,也完全可能承担的基础性责任被忽视,造成某种“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想做”的社会责任感真空状态。同时,灌输式的教育方式杜绝了学生的自主性与创新性,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结果造成了要么是逆来顺受,要么是逆反心理。

(二)传统教育对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重视不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是一个崇尚个性、追逐个性、注重个性发展的时代。在现代开放的社会条件下,多元的社会文化观念,多样化的人才需求和生活环境,使现代青年尤其是大学生个性越来越鲜明,他们两个人的发展要求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发展要求也越来越富有个性色彩。个性的发展完善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在传统教育中,我们曾一度忌讳“个性”“个性化”“个性发展”这类字眼,将他们与自私自利联系甚至等同起来,从而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只注重集体利益的维护,提倡为社会奉献。实际上个性发展的提出完全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人与人之间自由、平等,提倡公开、公平的竞争,注重诚信与法制,强调重视科学、重视人才、重视创新,市场经济所假设的前提是看得见的个人。而自私自利指为了个人利益,破坏公平竞争,破坏法制,甚至贪污受贿。因此,个性发展绝不等同于自私自利。而社会整体利益的实现正是建立在充分尊重个人选择的基础之上的,不可否认,个人的价值取向是有差异的,但这并不能作为剥夺个人选择权利的理由。个性发展与社会整体利益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社会责任感以个性的发展为基础,没有一定程度的个性发展,社会责任感的造就是片面的和单调的;另一方面,个性发展是社会责任感养成的目的和归宿。社会责任感的养成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外部条件,个性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内部因素,二者是良性互动的。因此,教育应首先尊重个性发展,学生才更容易认同社会责任感。当代心理学家和伦理学家的研究表明自尊感与责任感具有重要的相关性,即自尊心的丧失是社会责任感淡漠最大的情感障碍[7]

因此,个性发展与社会整体利益并不冲突,个人责任感与社会责任感也不冲突。而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它们的区别。要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要承担起首要的角色。

四、对策思考

现代社会呼唤新的教育理念,针对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弱化的现象,树立科学教育观,探索教育新理念,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一)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走出灌输式教育的误区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它的意义在于把人放在第一位,主张以人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顺应人的禀赋,提升人的潜能,完整而全面地关照人的发展。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模式一直被认为是通过灌输的方式使教育对象转变思想,服从社会的需要。在这里,教育者是主体,被教育者是客体,被教育者要服从教育者。这种教育理念不把被教育者作为主体加以发展,而是把被教育者作为工具加以训练,这是一种工具性教育模式。在这种教育的支配下,学生往往处于受动地位,他们认为只需要知道“是什么”,不必知道“为什么”,长此以往,主动性丧失,形成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同时,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只有处于一种平等、宽松的交流与互动中,思维才容易被激活,思维与思维的碰撞,才容易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必须摒弃“师道尊严”,从而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即在学业上的指导关系,在人格上的平等关系和情感上的朋友关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核心强调承认并尊重工作对象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一切教育活动都要围绕帮助和促进学生成长成材来开展,将教育对象真正视为能动的、自主的、独立的个体。个性的充分发展为培养教育主体的主人翁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育要贯彻实践性原则,走出单纯课堂教育的误区

教育不能脱离社会、脱离实践,必须紧跟时代,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符合其生理和心理特点。鉴于以往教育教学局限于课堂、局限于教材、局限于校园的弊端,新理念提倡开放式的教学,即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再把学生24小时关在学校,实行所谓的封闭管理,而是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走向社会。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等课程的开设,为学生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实践提供了条件。要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必须创造大学生与社会接触的机会,感性的体会要比课堂教育效果好得多。根据笔者的调查结果,38%的学生是通过社会实践来了解社会问题的,可见社会实践是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当然,要走出课堂,就要改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其他课程设置也一样)让学生真正“上山下乡”,脱离为考试而学习的老套模式,应把“心系社会,苦学砺志”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大学生的教学目标。

五、结束语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弱化现象不容忽视,理性分析弱化原因,紧紧抓住教育这一主要环节不放松,根据时代特点和当代大学生特点,树立科学教育观,才能培养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新一代大学生。

参考文献

[1]彭定光.论在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现代大学教育,2003(6).

[2]胡国胜,封栩琛.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弱化探析[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3(2).

[3]蒋国勇.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不容乐观[J].教育与职业,2003(3).

[4]吴健.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及其培养[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

[5][6]周芳、金贵兴.试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5).

[7]朱小蔓.情感教育的意识及特殊机制[J].教育研究,1993,(7).

【注释】

[1]任孟娥,女,1973年生,陕西高陵人,研究生,经济与法学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